今天下午,日子并不好過的酷派在深圳低調發布了M7,這款打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旗號的新品采用5.5英寸1080P顯示屏,搭載驍龍625處理器,4GB內存+64GB存儲,前置1300萬像素+后置1200萬像素攝像頭組合,售價2699元。
盡管酷派沒有進行大規模宣傳,但M7一經發布還是在網上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吃瓜群眾紛紛吐槽其2699元定價過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驍龍625處理器通常用于千元機,加上M7未配備主流雙攝,定價2699元顯然缺乏誠意。看來M7并未打算通過電商來走量,即便其想在電商有所作為,很有可能遭到用戶冷遇,銷售前景并不樂觀。
當然,我也理解M7為何定價如此之高,業績巨虧、銀行追債等危機倒逼酷派向利潤看齊,因此摒棄賠本賺吆喝的高性價比路線勢,轉而學習OV低配高價模式。不過,酷派顯然是操之過急,沒有OV的命,卻得了OV的病。要知道,OV投入大量時間、資金、人力才打造出完善的線下銷售體系、塑造自身品牌價值。
這是酷派所不具備的優勢,OV深厚內功是酷派學不來的。其實,財務狀況不佳的酷派根本沒有充足本錢發力線下市場,據酷派CEO劉江峰透露,從風險考慮,酷派在中國市場投入有所減少,公開市場因資金壓力收縮,全國促銷員已從3000-4000人縮減到700-800人,并采取重點區域重點省份重點投入的策略。
品牌投入方面,捉襟見肘的酷派連一場像樣的大型發布會都開不起,明星代言更是無從說起,品牌形象塑造基本歇菜。酷派渠道不給力、品牌跟不上,M7在公開市場或將面臨慘淡前景。有網友調侃道,“看到這個手機我看到了酷派打算最后再撈一波,轉型房地產的誠意。”
換個角度看,我認為酷派可以參考金立,后者不遺余力地學習OV模式,瘋狂鋪設線下渠道、砸重金重建品牌,去年投入10億推廣品牌,成為廣告代言、綜藝冠名的常客,但實際銷量表現平平。學OV最積極的金立市場地位尚且如此,酷派處境之尷尬可想而知。
除了迷之自信的定價,M7攝像頭也是一大槽點。1年前發布的Cool 1加入雙攝,成為業內為數不多的雙攝手機,1年后雙攝大行其道,已成為行業標配,M7竟然未配備雙攝,逆潮流舉動屬于明顯的退步?;蛟S為了不被用戶指責在雙攝上落伍,M7后置攝像頭“機智”地做成雙攝模樣,即攝像頭+閃光燈。
M7竟然在“雙攝”上玩起障眼法,實在令人“佩服”!在我看來,M7不配備雙攝并非技術不成熟,而是出于成本考量,以酷派現有體量,并不具備對索尼、三星等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雙攝高成本是難以負荷之重。
除了讓人失望的M7,劉江峰發布會后有失水準的言辭更讓人大跌眼鏡。一是他對酷派與樂視關系的界定,“樂視是樂視,酷派是酷派,兩個公司經營理念不一樣。雖然現在有困難,酷派還活著。”
事實上,劉江峰這一表態并不讓人意外,早在今年3月,他曾說過類似的觀點,“酷派和樂視是兩個公司,不了解樂視的經營,樂視公司的資金情況對酷派沒有什么影響?!痹谖铱磥?,劉江峰極力撇清酷派與樂視的關系不厚道,給人留下勢利的印象。
眾所周知,劉江峰是樂視掌門人賈躍亭欽點空降酷派的一把手,去年6月樂視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后,他曾陪同賈躍亭到訪酷派,并在Cool 1發布會上“轉正”。試問,劉江峰與賈躍亭關系密切且時常將樂視術語“生態化反”掛在嘴邊,酷派與樂視怎么會只局限于股權關系?
明眼人都看得出,酷派拋棄360奔向樂視,并不斷加碼樂視,無非是想融入樂視手機子生態,從而借助“生態化反”的力量來完成轉型。盡管雙方并未在供應鏈上有效協同,但并不妨礙它們合力搶占市場。去年8月,賈躍亭曾放出2年內樂視+酷派賣出1億臺的豪言。試問,如果酷派、樂視只是股權關系,雙方攜手出擊作何解釋?
我認為,劉江峰極力淡化酷派與樂視關系的真正原因是不愿被深陷危機的樂視拖累,其聲稱樂視資金困局對酷派影響不大完全是自欺欺人。去年11月,樂視爆發資金危機后,酷派受到牽連,股價一路下挫,最低時一度跌到了每股港幣0.66元。當月,酷派發布盈利預警,稱預計2016年度將錄得約港幣30億元虧損。
酷派倚重樂視走出困境的如意算盤不僅沒有打響,反而被樂視往低谷中再推了一把,處境愈發尷尬。因此,劉江峰才不得不極力撇清酷派與樂視的關系,意在向外界傳遞酷派獨立發展的信號,從而將樂視對酷派的影響降到最低。短短半年,劉江峰從“樂視+酷派沖擊1億銷量”到“樂視、酷派是兩家公司”,態度變化之快出乎外界意料,如此現實、果斷,不知道將其引進門的賈躍亭作何感想。
事實上,劉江峰將樂視、酷派關系定調為兩家公司并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真刀實槍地做出改變:一是從2017年起,無論是劉江峰本人還是酷派官方,幾乎不再提“生態化反”;二是酷派對樂視EUI系統不再感冒,另起爐灶打造自家JUI系統,并于5月起開始內測,M7成為首款搭載JUI系統的手機,未來酷派產品都將搭載JUI系統。
不過,與樂視切割并未使酷派業績好轉,銷量受損、估值下滑成為劉江峰揮之不去的陰影。數據顯示,酷派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營業收入約為港幣27.16億元,同比下滑約52%。更為尷尬的是,酷派流動資產已低于流動負債,近期償債壓力加大。
二是劉江峰認為與360合資是酷派最大敗筆,不知道他在榮耀時期的老部下李開新聽了會作何感想,后者是現任360手機總裁,從錘子跳槽到360手機時,曾第一時間征詢過劉江峰的意見。
“一個整體從其中一下切除六七百人的時候,如果平移還好,到完全不同性質的互聯網企業,組織的撕裂、文化的差異,對軍心的動搖是巨大的,而且酷派沒落著好處,還留下一大堆庫存要消化?!眲⒔褰忉尩馈?/p>
表面上看,劉江峰講得頭頭是道,傳統制造業出身的酷派與誕生于互聯網行業的360的確存在文化沖突和認知差異,但別忘了,樂視也是互聯網公司,難道酷派與樂視融合就不存在上述情況?真是可笑。另外,酷派聯姻樂視后經營并未有效改善,不得不大幅裁員、解約應屆生來止損,同樣使士氣低落、軍心不穩。
不得不說,劉江峰用雙重標準來評判酷派與360、樂視那段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戀,不僅極不妥當,而且難免讓人猜測其在刻意踩360一腳。畢竟,自身理虧的酷派是當年“3酷大戰”的輸家,盡管傍上樂視并未撈到多少好處,但礙于其大股東身份,劉江峰不敢貿然指責,只能炮轟如今已毫無瓜葛的360。
在我看來,酷派從2013年底起開始謀劃轉型,3年半下來經歷各種磕磕絆絆,一直未能轉型成功,反而逐漸將自己推到懸崖邊緣,回歸初心之作M7的推出,并不能扭轉其頹勢。酷派當務之急是確保危機不影響自身生存大計,而不是挖空心思重回行業前10。
不過,正如劉江峰所言,酷派還活著,我也相信手握100億土地資源的酷派不會輕易死掉,國內手機市場玩不轉可以發力海外。退一萬步講,即便酷派有朝一日宣布徹底退出手機市場,轉型房地產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