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殺式無人機具備無人機巡航偵察和導彈突防打擊的特點,這種機彈一體的飛行器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針對國內外典型的自殺式無人機系統進行詳細介紹及參數對比分析,概括其總體設計特點;結合納卡沖突中的應用案例,系統梳理自殺式無人機作戰運用現狀;分析自殺式無人機典型作戰運用模式,并開展集群協同打擊作戰場景設計;總結自殺式無人機在作戰運用過程中的優勢特點和困難挑戰,展望自殺式無人機系統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應用、模塊化/系列化發展、智能化/集群化運用等,旨在為自殺式無人機系統設計與作戰運用提供相關思考路徑與建議。
引文格式:王玉杰,鄧小龍,高顯忠.自殺式無人機系統與作戰運用現狀 [J].國防科技,2023,44(2):90-98.
引 言
自殺式無人機,亦被稱為巡飛彈,一般是指采用其自身動能和戰斗部對目標進行直接撞擊式毀傷的無人機武器。這種機彈一體的飛行器可以在目標區域巡邏飛行一段時間以搜索目標,并在定位目標后進行攻擊。它的巡飛待機能力使其更容易找到偽裝或移動的目標,并有效應對敵方將目標短時隱藏的戰術。自殺式無人機可以先行發射,在可能存在敵情的地域上空進行巡航(從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飛行,同時尋找目標并加以摧毀,從而縮短反應時間,并可實現有選擇性的攻擊,以及按需重新設定打擊目標或中止當前作戰任務;此外,提前發射還意味著敵人很難定位發射源。
無人機作為現代戰爭異軍突起的新生力量,已由偵察保障逐步演變為進攻主角。自殺式無人機因其既可執行偵察任務,也可作為導彈進行自殺式襲擊,在現代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除了執行傳統的偵察和監視任務外,自殺式無人機還因具備時敏目標精確打擊的出色能力而備受矚目,在未來戰爭中具有重大應用潛力。
1. 典型的自殺式無人機系統
目前美國和以色列在自殺式無人機技術的研究與實戰部署方面水平較高,已有多款實戰型號裝備到各軍兵種使用,如美國航空環境公司研發的“彈簧刀”(Switch Blade)單兵巡飛彈作戰系統和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研制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等。俄羅斯、英國、波蘭等國家也開展了相關研究。我國在自殺式無人機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研制了“彩虹- 901”(CH-901)無人機,具備對敵方目標實施偵察和打擊的能力。下面按照國別分類,針對典型的自殺式無人機系統進行介紹及分析,詳細的指標參數如表1所示。
表1??典型的自殺式無人機系統主要指標參數
注:*代表含發射筒;**代表預編程序航程
1.1??美國
美國于1994年啟動“低成本自主攻擊彈藥”(LOCASS)項目,較早開展了巡飛彈技術論證與研制,該項目旨在開發一種小型自主無人機,用于打擊敵方移動導彈發射器。“彈簧刀”是美國航空環境公司研制的察打一體單兵無人機作戰系統,也是美軍裝備數量最多、實戰應用最廣的巡飛彈藥系統。截至行動結束,美軍在阿富汗戰場總共部署了超4000架“彈簧刀”無人機。
“彈簧刀”于2008年開始研制,2012年開始大量用于阿富汗戰場。其設計目的是在敵對環境中攻擊靜止或移動目標,同時減少附帶傷害,可由一名操作員遙控或自主操作,在發射后跟蹤打擊目標或隨時重選目標并進行攻擊。“彈簧刀”采用筒式發射,有300和600兩個型號,其中:300型攜帶破片殺傷戰斗部,威力相當于40mm自動榴彈,主要用于對付步兵;600型重量接近23kg,采用穿甲戰斗部,威力相當于“標槍”反坦克導彈。
美國海軍的“低成本無人機集群技術”項目采用“郊狼”(Coyote)無人機作為平臺,單機成本約1萬美元,可執行巡飛、情報收集、吸引火力、通信干擾等任務。2018年,“郊狼”無人機配備了導引頭和戰斗部,配合先進雷達構成反無人機系統。當有源相控陣雷達識別敵方無人機威脅后,“郊狼”能夠迅速響應并發起攻擊。
1.2??以色列
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在“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基礎上,改進研制了“哈洛普”(Harop)巡飛彈系統。該型無人機采用“鴨翼+三角翼”氣動布局,并進行了光學和紅外隱身處理,機體表面涂有吸收電磁波的復合材料,具備較強的防空系統穿透能力。“哈洛普”巡飛彈配備了被動雷達導引頭,可用來截獲多波段的敵方雷達信號,并進行主動分析和目標追蹤。2020年9月,在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沖突中,阿塞拜疆軍隊大量使用了“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
針對單兵作戰應用場景,以色列UVision公司研發了“英雄-30”(Hero-30)自殺式無人機系統。該系統采用電動推力,降低了無人機的聲學特征。系統設計小型尺寸以方便單兵攜帶進入戰場,并承擔近距空中支援(CAS)的角色,操作簡單且確保了快速設置和快速行動。Hero系列無人機的其他成員還包括Hero-70戰術型無人機、Hero-120短程自殺式無人機和Hero-900重型攻擊無人機。
1.3 ?俄羅斯
KYB-UAV是俄羅斯ZALA集團公司生產的一種致命性自殺式無人機。該無人機支持“蜂群”作戰模式,能夠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目標可通過手動輸入坐標設置或者通過機載的圖像進行選擇,無人機升空后可自主尋找目標/目標區域。KYB-UAV采用流線型管狀機身、翼身融合設計,可以攜帶3 kg高爆炸藥,可摧毀65 km外的地面目標。2021年12月,俄羅斯采用該無人機成功打擊了位于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目標,其后該無人機便開始大量列裝部隊。
2019年,ZALA航空公司還推出了“柳葉刀”(Lancet)系列巡飛彈,包括Lancet-1和Lancet-3兩種型號,其中:Lancet-1側重于偵察任務;而Lancet-3的攻擊能力更強。Lancet系列對操作環境的需求相當低,可在惡劣環境中快速發射,不但配備了高爆或破片彈頭,還配備有光學制導裝置,具備“人在回路”的控制能力。2020年11月,俄羅斯駐敘利亞武裝部隊成功部署“柳葉刀”自殺式無人機,并成功完成了實戰測試。
1.4 ?波蘭
“戰友”(Warmate)是一種小型自殺式無人機,由氣動彈射器發射,可攜帶1 kg的高爆或溫壓彈頭,主要攻擊人員車輛、雷達系統、發射車或其他輕裝甲目標,可與偵察類的FlyEye無人機結合使用。
“戰友”無人機的主要特點是采用后掠機翼和V形垂尾。該無人機及發射裝置可由一名士兵用背包實現輕松攜帶,作戰時可在5 min內完成部署及發射,實現對潛在目標的大范圍偵察探測及打擊。“戰友”可安裝不同類型的彈頭執行多樣化的戰斗或偵察任務。2022年,波蘭完成了向印度陸軍特種部隊交付100多枚“戰友”的訂單。
在指標參數方面,“戰友”處于“彈簧刀-300”和“彈簧刀-600”之間。但其升級版本——“戰友2”,采用車載彈射器發射,配備有熱成像儀,具有自動目標捕獲系統及航點自動跟蹤功能,擁有更大的起飛重量、更長的飛行時間和更重的彈頭(重達5 kg),能夠應對坦克。
1.5 ?英國
2010年,英國MBDA公司推出了“火影”(Fire Shadow)無人機,旨在為英國陸軍提供低成本的高效打擊手段。該無人機可根據任務需要換裝多種導引頭和戰斗部,并可通過發射車機動轉移實現快速部署,主要用于反雷達作戰。操作員可通過衛星數據鏈對“火影”無人機進行精確控制,并可實時監控戰場態勢。“火影”無人機提供了在復雜戰場環境中打擊高價值目標的能力。無人機發射后,彈翼彈開,“汪克爾”轉子發動機提供動力,可以使無人機直接飛向目標進行打擊,也可在目標周圍盤旋很長一段時間,對其開展偵察、搜索、定位等任務。
1.6 ?其他國家
除上述國家外,中國、烏克蘭、韓國等國也開展了自殺式無人機系統的研究,相關無人機系統參數見表1。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發的“彩虹-901”自殺式無人機系統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該系統可攜帶小型搜索跟蹤攝像機,搜索2 km內的目標,在必要情況下它甚至能撞向敵方目標,引爆機載彈頭。“彩虹-901”無人機可以采用集裝箱“蜂群”式發射模式,也可以采用類似迫擊炮的方式發射,易于單兵攜帶和使用。
2019年10月,烏克蘭無人機系統制造商Athlon Avia推出一款自殺式無人機——“寂靜雷霆”(Silent Thunder, ST-35),旨在以低附加傷害的方式摧毀密集城市地區的目標。該無人機以多旋翼作為發射平臺,多旋翼平臺將自殺式無人機垂直發射到400~600 m高度,而后巡飛彈脫離旋翼平臺并飛向目標,展開與發射過程可在15 min左右完成,多旋翼平臺可重復使用。
韓國航空航天工業集團研制的“魔鬼殺手”(Devil Killer)自殺式無人機能夠打擊短程目標。該武器定位于火炮系統和巡航導彈之間,配備攝像機和導航系統,能夠在4 min內摧毀15 km外的敵方炮兵陣地。
1.7??對比分析
從上述典型的自殺式無人機來看,其型譜覆蓋從攜帶小型彈頭的單兵無人機到攜帶數十千克炸藥的大型無人機,系統種類繁多、尺寸各異,總體布局方面多采用固定翼模式。多數自殺式無人機起飛重量集中在15 kg以下、有效載荷不超過3 kg,載荷系數多分布在10%~30%間,實現了總體性能與毀傷效果的良好結合;“哈洛普”和“火影”等重型自殺式無人機具有較強的毀傷能力,但使用起來很復雜。
自殺式無人機不需要出色的飛行性能,在大多數情況下,其飛行速度不超過100~120 km/h,巡航時間一般為30~60 min,多采用電動推力,簡化了設計與使用流程,并降低了制造成本。起飛方式通常為筒式發射、滑軌彈射、火箭助推等類型,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
針對不同的性能指標需求,開發一個系列的產品簇是重要趨勢,如以色列的Hero系列、俄羅斯的Lancet系列等。自殺式無人機多采用光學導引頭或反輻射導引頭。其中:光學導引頭結構緊湊、重量輕且使用相對簡單,方便操作員監測地形、尋找目標并引導無人機,因此應用最廣;部分自殺式無人機也支持衛星制導,可以攻擊已知位置坐標的目標。
目前,美國、以色列在自殺式無人機系統研發方面較為領先,歐洲國家正在加速發展。無論研制水平、技術成熟程度,還是裝備規模、數量、種類等,歐美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可以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殺式無人機既可以作為步兵的支援武器,也可作為獨立的進攻工具,將成為地面部隊不可或缺的武器裝備。
2. 作戰運用模式與現狀分析
2.1??作戰運用模式
自殺式無人機在運用模式上介于巡航導彈與常規無人機之間,具備巡航飛行和突防打擊的優勢。相比于常規導彈,自殺式無人機具有持續偵察監視能力強、無須預設打擊目標位置等特點,對時敏目標有更強的實時打擊能力;相比常規無人機,其具有結構緊湊、隱蔽性和突防能力強等特點。此外,自殺式的特點也使其避免了被敵捕獲的被動局面,可前出至縱深區域執行高風險任務。
現代化戰場需要的精確彈藥系統要能夠跟蹤并打擊時敏目標,進行實時控制甚至召回,直至實現最終打擊。自殺式無人機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為作戰部隊提供靈活的作戰能力,將高質量的情報監視偵察任務與目標打擊相結合;也可針對視距外的敵方時敏目標,在其上方徘徊、定位并跟蹤;或“調查”并協助鎖定高價值目標,選擇正確的時機、方向和攻擊角度,然后進行精確打擊。
隨著集群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發展,集群組網協同運用模式也日漸成熟,自殺式無人機蜂群初見鋒芒。集群協同運用可在局部戰場中創造出壓倒性的力量優勢,使敵方防空系統在短時間內陷入癱瘓,從而達到毀傷目標的戰略戰術目的。自殺式無人機通過飽和集群式攻擊,不但能夠隱藏己方核心作戰能力,還可以消耗敵方高價值防空資源,為己方后續力量介入打開通道,以較小的代價實現作戰意圖。集群進攻所展現出的優勢以及在未來戰爭中的應用前景不言而喻,這種成本不對等的攻擊模式將逐漸取代傳統的對等攻擊模式。
2.2 ?作戰運用現狀分析
自殺式無人機最初被設計用于自主攻擊敵方的防御設施。隨著通信系統、處理器和小型傳感器的飛速發展,如今的自殺式無人機可以與有人機、火炮等其他武器相結合,在戰爭中發揮多種功能。近年來,自殺式無人機的種類和數量均在快速增長,其在戰場上的運用已由小規模轉向常態化,甚至開始發揮重要支撐作用,自殺式無人機的作戰效果不斷得到實戰檢驗。
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武裝部隊綜合運用TB-2察打一體無人機和“哈洛普”“卡古-2”“軌道器-1K”等一大批自殺式無人機系統,攻擊亞美尼亞的機動目標或固定防御設施,取得了豐碩的戰果。亞美尼亞方面也使用了“野獸”(HREESH)自殺式無人機,這是一種仿制Hero-30的產品,在這次沖突中的作戰效果有限。
沖突初期,阿軍首先使用改裝的“安-2”無人機(加裝高爆彈藥,可實施自殺式攻擊)誘導敵防空系統的雷達開機,“哈洛普”反輻射無人機同時跟進,鎖定敵方雷達信號并打擊摧毀。即使誘騙的目標沒有實現,自殺式的“安-2”無人機也可以對地俯沖攻擊,形成新型作戰力量。2020年9月30日,阿軍“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擊毀一部亞美尼亞的俄制S-300防空系統的雷達,致使該防空系統癱瘓,這也是S-300系統首次在實戰中被無人機摧毀。“哈洛普”無人機還可對亞美尼亞輕型裝甲車輛、士兵等進行精確攻擊并造成有效殺傷。
除“哈洛普”外,阿軍的“軌道器”-1K自殺式無人機在此次沖突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型無人機由以色列航空公司研制,采用車載彈射起飛的方式,具有極高的機動性,可獨立偵察、跟蹤并摧毀機動或固定目標;采用全自動飛行模式,在GPS的引導下搜索目標,如果在任務期間沒有檢測到目標,可根據需要返回基地并傘降回收。
納卡沖突是無人機在戰場作為主戰裝備的第一次實戰探索,自殺式無人機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其作戰效果遠超預期。阿軍的相關經驗表明,當外形尺寸小、重量輕、成本低的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在戰場上大量集中使用、甚至發起集群式攻擊時,對方將很難有效防范。
2.3??協同打擊作戰場景設計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下,敵方指揮部、雷達站等高價值目標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此類目標必然設有重重防御,因此多機協同突防打擊的優勢不言而喻。針對立體防御條件下的對海/對地打擊任務,幾種典型的協同打擊作戰場景設計如圖1所示。
第一種是多機從同一角度依次攻擊目標。針對敵方的高價值防御工事,如堅固的地下掩體、指揮所等,可采用多機從同一角度依次攻擊目標的作戰模式,即針對某一特定方向或范圍集中力量突破。各自殺式無人機可以根據需要安裝不同的戰斗部,例如:前序的無人機可以攜裝穿甲彈,以突破掩體的防護;后續的無人機可以攜裝殺傷彈或燃燒彈等,以實現對掩體內部高價值目標最大程度的毀傷。
第二種是多機從不同角度飽和攻擊目標。面對日益增強的防空系統,為了提高針對核心目標的打擊成功率,確保毀傷效果,防御系統是必須攻破的一道難關。利用協同航跡規劃方法引導多無人機實現空間均勻分布與時間協同,確保米秒不差、協同到達;通過多機從不同角度飽和攻擊目標的方式對目標進行合圍,給敵防空系統帶來巨大壓力,使其無暇應對或消耗大量彈藥。基于“數量”和“合作”增強作戰效能,能夠提升突防成功率和對敵毀傷效果。
圖1:幾種典型的協同打擊作戰場景設計(注:t1為起始時刻,t2為攻擊時刻)
第三種是多機分組協同攻擊多個目標。在實際執行對海/對地攻擊任務的過程中,同一作戰區域內可能存在多個目標,此時通常會將無人機集群按照一定的約束指標進行目標分配,而后分組對目標發起協同攻擊。該場景可以建模為:一個多智能體系統中的不同個體按照特定需求分組收斂至同一個目標狀態,即實現分組一致性,要求同一子系統內及系統間的無人機存在信息交流。集群呈現明顯的分組協同行為,同一組內的無人機能夠按照本組的協同子目標一致行動,實現“組內協同、組外有別”的態勢。 第四種是多機協同攻擊運動目標。針對敵方快速機動的高價值目標,可以通過多機進行協同攻擊,以有效把握稍縱即逝的作戰時機,提高作戰效果。無人機集群中的各單元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導體制,從而增強戰術隱身、電子對抗、目標識別等能力,集群內各自殺式無人機通過信息互聯共享,如共享導引頭信息,可以降低作戰成本,提升效費比。同樣的策略可用于多枚防空導彈針對高機動目標的協同攔截。 時空約束下的協同控制技術將有效支撐無人機集群進攻的作戰運用,讓協同打擊這一戰略構想得到進一步延伸。針對敵方核心目標及關鍵部位,通過多機協同打擊提高毀傷效果;針對敵方重點區域,通過多機協同突防使其防御系統無暇應對。協同打擊技術的研究將為反蜂群武器系統的競爭對抗式發展提供參考。
3. 技術優勢與發展分析
3.1??自殺式無人機技術優勢
自殺式無人機可以針對敵方的縱深編隊進行超視距打擊,以影響敵方的決策周期、機動性、補給的數量和質量。從納卡沖突等實戰案例可以發現,自殺式無人機是坦克、運兵車和自行火炮的克星。其在作戰運用過程中的優勢特點可歸納為幾點。
首先是長時巡航與時敏打擊。與迫擊炮、火箭彈和小型導彈等打擊型武器相比,自殺式無人機可以提高區分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的能力;自殺式無人機具備的巡航游弋能力允許其在攻擊前進行較長時間監測和跟蹤潛在目標。
其次是更精確的毀傷能力。與同等武器相比,自殺式無人機可以提高打擊精度。例如,“彈簧刀”會產生向前的定向爆炸,使毀傷效果比傳統榴彈更具針對性,而榴彈會產生360°的殺傷。自殺式無人機是可操縱的,而許多等效彈藥則無法操控。
再次是更高的效費比。自殺式無人機比提供類似精度水平的一些制導導彈更便宜。例如,每套“彈簧刀-300”自殺式無人機系統的成本約為6000 美元,約為AGM-114“地獄火”(Hellfire)成本(68000?美元)的十分之一。Hellfire是一種用于攻擊無人機和武裝直升機的導彈。
最后是更靈活的作戰方式。自殺式無人機在打擊過程中具有“復飛”的能力,允許操作員在飛行中取消攻擊,指揮無人機攻擊下一個目標、返航或者自毀,而傳統的火箭彈、迫擊炮和導彈不具備這種能力。
3.2??自殺式無人機技術挑戰
自殺式無人機在作戰運用過程中也存在如下困難和挑戰。
首先是倫理問題。一些自殺式無人機制造商聲稱其產品可以自主探測目標,無須“人在回路”控制即可執行致命行動,引發了關于“機器自主殺人”的探討。2020年3月,利比亞內戰中,一架土耳其生產的自殺型無人機在完全自主模式下攻擊了一名參戰士兵,這是有史以來第一例明確記錄在案的“機器自主殺人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目前,圍繞使用致命自主武器系統倫理責任的辯論仍在進行中,各方還未達成一致意見。
其次是遠程操控問題。在拒止環境中無人機的全/半自主運用與其遠程操控監督是相互矛盾的。例如,20世紀90年代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美國空軍聯合實施的“低成本自主攻擊彈藥”項目于21世紀初被取消,因為美國空軍評估后認為其在作戰運用時可能因缺乏人員監督而面臨較大風險。當前的自殺式無人機作戰運用也可能會遇到類似問題。
再次是目標識別問題。自殺式無人機的自主目標識別能力需依靠機載軟件來實現。目標識別和跟蹤軟件目前正在飛速發展,但距離成熟的運用仍有較大差距,戰場上目標識別軟件的錯誤或缺陷可能導致無法擊中目標或命中錯誤目標的嚴重后果。
最后是矛與盾的較量。隨著越來越多的無人機進入研發與戰場部署階段,各類反無人機系統也紛紛出現,包括電子干擾及誘騙武器、微型動能殺傷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等。因此,自殺式無人機面臨的戰場環境也愈加復雜,矛與盾的較量在持續升級、螺旋上升。2018年,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使用無人機圍攻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時,俄軍使用包括REX-1電磁槍在內的多種反無人機武器應戰,創造了一周內擊落近50架來襲無人機的紀錄。
3.3??自殺式無人機技術發展
自殺式無人機及其系統運用拓展了現代戰爭的疆界,世界多國的國防工業部門及武器制造商均在開展相關技術研發,包括大規模無人機集群攻擊的運用以及有效反制蜂群作戰的措施等。無人系統將改變現代戰爭的作戰方式,特別是低成本的自殺式無人機將給世界各地的先進軍隊帶來挑戰,因為無論防空系統多么先進,大量使用自殺式無人機都會使防御系統飽和,從而形成非對稱優勢。
未來自殺式無人機將受益于系統模塊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集群技術的應用、傳感器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如下發展趨勢。
一是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提升平臺性能。新型材料或復合材料的應用將顯著降低無人機結構重量、提升結構強度、提升隱身性能;新型能源動力技術將進一步提升自殺式無人機系統的續航時間;先進制造技術(如數字制造、3D打印等)將大大縮短飛行平臺的制造周期,促進系統的持續迭代升級。這些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極大提升自殺式無人機平臺的飛行性能,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復雜多變的作戰環境。
二是發展模塊化、系列化,降低系統成本。模塊化設計允許針對不同的任務更改任務模塊,如選裝光學導引頭或反輻射導引頭、破甲或殺傷戰斗部等,即通過部件的模塊化、零件設計的標準化和通用化,提升系統的靈活性并降低系統成本。系列化的發展將提升系統的規模效應,研發人員針對不同的性能指標需求,能夠開發一個系列的產品簇,從而提升自殺式無人機的系統效費比并進一步降低成本,為其在各軍兵種大范圍部署創造了條件。
三是運用智能化、集群化提升作戰效能。隨著芯片設計、微小型傳感器、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機載處理器的計算能力持續提升,其體積、重量、功耗不斷下降,可支撐深度神經網絡的片上集成;同時,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識別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成功(如裝配檢測、無人駕駛等)將進一步推進其在無人機上的應用,這將大幅提升自殺式無人機在強拒止、弱通信、有偽裝等環境下的自主作戰能力。當前,美俄的研發機構計劃開發可以集群操控、集群作戰的使用模式,這些高新技術的運用將全面提升自殺式無人機的智能化、自主化作戰能力,特別是智能集群技術的賦能將顯著增強己方的非對稱優勢,削弱敵方區域拒止能力,從而進一步彰顯自殺式無人機系統的作戰潛力。
4. 結 語
現代戰爭中,制導武器正在向集群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近年來,無人機集群進攻多次應用在局部武裝沖突中,其可以用來偵察監視目標的運動情況,邊鎖定邊攻擊,將偵察和打擊融為一體,最大限度縮短從發現到打擊目標的時間,讓敵人無從反應和逃避。輕小型自殺式無人機裝備可快速部署、快速響應,配置方式靈活多變,其擁有的戰場優勢是現有武器裝備無法媲美的。
未來,各國將更加重視集偵察、監視、打擊及戰場毀傷評估于一體的自殺式無人機系統,并將進一步提高其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實時精確打擊能力。作為一種無人機技術與彈藥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自殺式無人機能夠利用多種武器平臺進行發射或投放,在目標區域上方巡弋飛行,“待機”執行偵察監視、目標搜索、精確打擊、毀傷評估等多種作戰任務。這些特點使其可以融入未來陸海空天電網“六位一體、攻防兼備”的作戰模式中,并具有獨特的優勢。針對未來的局部武裝沖突以及各種反恐、防爆作戰,可使用便捷、射程遠、可執行偵察和打擊一體任務的自殺式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在未來戰場上必將大有作為。
版權聲明:本文刊發于2023年第2期《國防科技》期刊,作者:王玉杰,鄧小龍等,
編輯:黃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