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程師來說,電流源是個不可或缺的儀器,也有很多人想做一個合用的電流源,而應用開源套件,就只是用一整套的PCB,元件,程序等成套產品,參與者只需要將套件的東西焊接好,調試一下就可以了,這里面的技術含量能有多高,而我們能從中學到的技術又能有多少呢?本文只是從講述原理出發,指導大家做個人人能掌控的電流源。本文主要就是設計到模擬部分的內容,而基本不涉及單片機,希望朋友能夠從中學到點知識。上次講到《電流源設計小Tips(一):如何選擇合適的運放》,今天接下來看其它部分的學習。
加速補償——校正Aopen
校正Aopen是補償的最佳方法,簡單的Aopen補償會起到1/F補償難以達到的效果,但并非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振蕩由于po位于0dB線之上造成,可想到的第一辦法是去掉po。
去掉極點作用的基本方法是引入零點。
引入零點的最佳位置為Ro,Ro上并聯電容Cs可為MOSFET輸入端引入一個零點zo。
但Ro是運放內部電阻,無法操作,因此在Ro后添加一只電阻Rs,并將Cs與Rs并聯。
如果Rs》Ro,則可基本忽略Ro的作用。
增加Rs和Cs后,會使MOSFET輸入端的極點po和零點zo頻率分別為:
po=1/2pi(Cs+Cgs)Rs,zo=1/2piCsRs。
如果Cs》Cgs,則原有的極點po=1/2piRoCs由高頻段移至低頻段,頻率由Cs、Cgs和Rs決定,而非Cgs和Ro決定,新引入的零點zo也在低頻段并與po基本重合,兩者頻率差由Cgs與Cs的比例決定,因而很小。
通常Rs=2k-5kOhm,Cs=0.01-0.1uF。
Rs和Cs將原有極點po移至低頻段并通過zo去除。像極了chopper運放里通過采樣將1/f噪聲量化到高頻段后濾除。很多不沾邊的方法思路都是相通的。
由瞬態方法分析,Cs兩端電壓不可突變,因此運放輸出電壓的變化會迅速反應到柵極,即Cs使為Cgs充電的電流相位超前pi/2。因此Cs起到加速電容作用,其補償稱為加速補償或超前補償。
很多類似電路里在Rs//Cs之后會串聯一只小電阻,約100 Ohm,再稍適調整零點和極點位置,此處不必再加,那個忽略的Ro很合適。
看個范例,Agilent 36xx系列的MOSFET輸入級處理,由于PNP內阻很小,至少比運放低得多,因此后面有一只R42=100 Ohm。
在此之前,如果看到C49和R39,恐怕很多壇友會很難理解其作用,然而這也正是體現模擬電路設計水平之處。有人感嘆36xx系列電路的復雜,然而內行看門道,其實真正吃功夫的地方恰在幾只便宜的0805電阻和電容上,而非那些一眼即可看出的LM399、AD712之類的昂貴元件。
后面兩節里還會出現幾只類似的元件,合計成本0.20元之內。
本次增加成本:
3.9k Ohm電阻 1只 單價0.01元,合計0.01元
0.1uF/50V電容 1只 單價0.03元,合計0.03元
合計0.04元
合計成本:9.46元
潛在的振蕩:運放的高頻主極點pH
通過加速補償,由Cgs造成的極點作用基本消除。
然而,0dB線附近還有一個極點——運放的高頻主極點pH。
事實上,就純粹的運放而言,pH只在0dB線之下不遠的位置。與po類似,由于gmRsample的增益作用,pH也有可能浮出0dB線,從而使Aopen與1/F的交點斜率差為40dB/DEC,引起振蕩。
pH的位置比po低,因此gmRsample的增益必須更高才能使電路由于pH而產生振蕩,然而gmRsample由于datasheet中沒有完整參數,實際上只能大致預測而無法精確計算。因此必須采取一定措施避免pH的作用。
如前所述,零點可以矯正極點的作用,但有一個條件,除非將零點/極點頻率降得很低或升得很高,使其位于遠離1/F的位置。
pH距離0dB線過于近,而且是運放的固有極點,想通過前面類似的方法轉移極點位置很不容易。
如果1/F的位置改變,遠離pH,就能輕易解決pH的煩惱。然而1/F決定了電路的輸出電流,不能隨意更改。
但如果1/F的DC值不變而高頻有所提升,應該可以——這就是噪聲增益補償。
噪聲增益補償方法來自反向放大器,使用RC串聯網絡連接在Vin+和Vin-之間。這種方法不建議用在同向放大器,但也不是絕對不可以,只需將RC串聯網絡的Vin+端接地,并在Rsample上的電壓反饋到Vin-之前串聯電阻RF即可。
這個電路在功放里很常見,目的是降低DC誤差,但不影響高頻響應。此處的作用在于為反饋系數F提供一對極點/零點,從而使F的高頻響應降低,即1/F的高頻響應增強,實質上使F成為一個低通濾波器,對應1/F為高通濾波器。
F中的極點和零點在1/F中相對應為零點zc和極點pc,zc=1/2pi(RF+Rc)Cc,pc=1/2piRcCc,兩者之間的增益差為1+RF/Rc,從而使pc之后的1/F提升了1+RF/Rc,使1/F遠離pH。
顯然,1+RF/Rc越大,zc和pc頻率越低,1/F越遠離pH,系統越穩定,但也會出現致命的問題——瞬態性能下降。
如果電流源輸入端施加階躍激勵,電流源系統輸出端會產生明顯的過沖振蕩,而后在幾個振蕩周期后進入穩態。
原因在于階躍激勵使運放迅速動作,MOSFET柵極電壓迅速增大,輸出電流Io增大,但體現在Rsample上的采樣電壓IoRsample受到噪聲增益補償網絡F的低通作用,向運放隱瞞了IoRsample迅速上升的事實,即反饋到Vin-的電壓無法體現運放的輸出動作,從而造成超調振蕩。
雖然超調振蕩不是致命的,由于足夠的阻尼作用,它總會進入穩態,但超調造成的輸出電流沖擊卻很容易摧毀脆弱的負載,因此仍然不能容忍。
適可而止,如果1+RF/Rc=2,就給gm的增大提供2倍空間,考慮稍適過補償原則,1+RF/Rc取3是合理的,對應產生3倍gm變化的電流增量至少需要10倍,足矣。
即使如此,階躍響應仍有一些很小的過沖,將在后面解決。
直流性能是不受影響的。
實際RF=1k Ohm,Rc=470 Ohm,Cc=0.1uF,zc=1kHz/0dB,pc=3kHz/9.5dB。
(補充:上一節中的Rs=3.9k Ohm,Cs=0.1uF,po=400Hz,zo=400Hz,由于無法編輯,補充于此)
本次增加成本:
1k Ohm電阻 1只 單價0.01元,合計0.01元
470 Ohm電阻 1只 單價0.01元,合計0.01元
0.1uF/50V電容 1只 單價0.03元,合計0.03元
合計0.05元
合計成本:9.51元
第二個輸入端
將之前的補償元件添加進基礎電路,并標注完整的電源。
看似只有一個輸入端Vin,但有前提條件——理想電源。
此電路共有5個輸入端,Vin、Vcc、Vee、Vp和GND。
1. Vin為設定輸入端,自然希望所有系統輸出都只與其相關。
2. Vcc和Vee為運放電源。通常運放只需要5mA以內的偏流,因此只需濾波電容大于100uF既可限制紋波在可容忍的范圍內,況且Vcc和Vee一般會有78xx穩壓,78xx的紋波抑制能力不低于100倍即40dB,運放本身的電源抑制比至少80dB,因此Vcc和Vee的小幅變化對系統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即Vcc和Vee可視為理想電源。
3. GND也是輸入端?不錯,除非銅的電阻率為0,否則地阻抗會起作用。如果PCB嚴格一點接地,由于地阻抗造成的問題基本不用考慮。否則,PCB設計不合格。
還剩下一個Vp,雖然Vp也可由78xx得到,穩壓前還可用大電容濾波,但MOSFET是沒有電源抑制能力的,因此Vp的波動會通過影響輸出電流(一定頻率下,系統調整能力是有限的)直接作用在Rsample上,并反應在運放輸入端Vin-。
100mA的電源的紋波問題是容易處理的,如果電流達到A_級別以上,很少有便宜的穩壓IC可以處理,雖然LT108x能達到5A,但是在Vdrop不大的情況下,如果Vdrop=3V,一般的小散熱器就會力不從心,5A只是瞬間電流儲備能力,不推薦連續使用。因此A_級別以上的電源大多直接整流濾波得到,紋波不可小視。雖然理論上2000uF/A的濾波電容已足夠抑制紋波,但那是在變壓器內阻極低的前提下。更大電流的電源很多由可控硅調壓得到,那個紋波就更厲害,即使濾波電容很大,紋波仍可由示波器清晰看到。
如果Vp由開關電源提供,開關電源工作頻率附近的噪聲將作為輸入信號進入電路。
如果紋波頻率很低,例如100Hz,系統在此頻率完全可以應對,但Vp引入的信號(紋波和噪聲)通常不是正弦波,而是非對稱三角波,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別為電容充電和放電曲線的一部分,富含諧波,而且諧波頻率很高,但幅度逐次衰減。開關電源更是如此,由于其工作頻率很高,紋波基波幅度已經很大,因此可能造成更顯著的問題。
紋波或其某個諧波通過Vp進入電路后,如果系統在此頻率上調整能力有限,將造成輸出電流波動(系統無法以足夠的速率相應反向調整),并反應在Rsample上,進入Vin-。運放隨即調整輸出端,但能力有限,輸出端尚未調整好,紋波的幅度和相位就可能發生變化,再次通過Rsample反饋到Vin-就可能出現相位裕量不足的情況,從而誘發振蕩。
由電路理論出發,如果系統在某個頻率上控制能力(帶寬)不足,則無法抑制此頻率上的電源波動影響。因此要么提高系統帶寬,要么改善電源質量。
然而,對于恒流電子負載而言,原則上要面對各種電壓源Vp,而且大多數是作為中間產品的實驗源,性能參差,紋波水平各異。改善電源質量基本是句空話。提高系統帶寬對于穩恒用途又實在意義不大,而且造成成本陡增。
還有一種消極但便宜而且適應性強的處理辦法,使運放無法看到高頻率的紋波,即積分補償。
在運放Vin-和輸出端之間添加Rm、Cm串聯網絡,使Rsample上的電壓進入Vin-之前由RF、Rm和Cm進行積分濾波,使輸出電流中高次諧波成分無法(或大部分無法)進入運放。對于電子負載,積分補償更為重要。
由于RF、Rm和Cm構成積分器,因而稱為積分補償。積分補償的0dB頻率fi0dB由RF和Cm決定fi0dB=1/2piRFCm。
大于0dB頻率的紋波成分受到衰減,直至達到Rm和Cm確定的回轉(零點)頻率fiz=1/2piRmCm。回轉的作用在于不過分降低系統對高頻的反應能力。
0dB頻率至少應低于誘發振蕩的紋波頻率10倍,已達有效衰減。
很多電路不使用Rm,即沒有回轉頻率。那一定有Cm很小(100pF左右)的前提,否則如果Cm很大,積分頻響曲線在高頻段衰減過于嚴重,將造成系統高頻控制力下降。對于Vp性能不太好的情況,Cm可能取值很大,因此Rm是必要的。
顯然,積分器0dB頻率越低,系統越穩定,但也會由于Rm、Cm和Rc、Cc構成的局部反饋使系統瞬態性能降低,因此適可而止。
積分補償沒有固定的經驗值,如果Vp質量較好,Cm甚至可以降至22pF,反之,如果Vp質量很差(例如電子負載通常見到的情況),Cm可增大至1uF。
此外Cm的選擇還與運放GBW有關,GBW越高(當然要有頻率足夠高的MOSFET配合),系統對于高頻的控制能力越強,Cm可越小。
Rm決定回轉頻率,通常回轉頻率高于0dB頻率10倍以上,因此Rm大致為1/10RF=100 Ohm。
因此,如果可能,一定首先改善Vp質量。
好在本次只做100mA的電流源,一個7824或LM317就搞定了。在此情況下Cm=1000pF足矣。fi0dB=160kHz,fiz=1.6MHz,160kHz頻率以上由Vp造成的電流紋波/噪聲可由輸出減振器網絡消除。
本次增加成本:
100 Ohm電阻 1只 單價0.01元,合計0.01元
1000pF/50V電容 1只 單價0.03元,合計0.03元
合計0.04元
合計成本:9.55元
題外話:
Rm、Cm、Rc和Cc構成的局部反饋問題至今懸而未決,用拉普拉斯變換,無論如何計算,運放開環直流增益都會下降至(Cs+Cm)/Cm,但實際上直流時電容是開路,運放開環直流增益不受影響。
也許是拉普拉斯變換對直流力不從心,細細想來,倒是一個簡單的問題,1/0不是無窮大,而是沒有意義。
考慮以下的電路,Vin為直流電壓,Vout是多少呢?如果用容抗計算Vout=1/2Vin,但實際上Vout=任意值。因為直流下電容沒有容抗概念。
避免輕微的超調過沖和常規電壓接口
由于噪聲增益補償的問題,電流源在階躍激勵下會有輕微的超調過沖,稍嚴重一點兒在示波器上能看到逐漸衰減的超調振蕩。
雖然不嚴重,但追求完美即完善細節,盡量做得比對手好一點。
如果電流源看不到陡峭的上升沿,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蒙蔽它。只需一個低通濾波器。
恰好正需要一個常規電壓接口,0—0.3V估計不是標準的電壓,標準電壓一般都是2.5V/5V(DAC、基準)或7V(更好的基準)。
電阻分壓降壓即可,以2.5V為例。
(2.5/0.3)-1=7.33,如果對地電阻R4為3.3k Ohm,水平電阻為24.2k Ohm,其中設置微調R2=5k Ohm + R3=500 Ohm電位器,固定電阻R1取值22k Ohm。
對地電阻并電容C1,獲得低通濾波器,轉折頻率f=1/2piC1(R4//(R1+R2+R3))《zc=1kHz,C1》0.054uF,實際取0.1uF。
R1和R4影響電流源的溫度性能,因此必須使用低溫漂電阻。
此時Iin的影響就應降至最低。
本次增加成本:
22k Ohm 0.1% 1/4W 25ppmmax金屬膜電阻 1只 單價0.50元,合計0.50元。
3.3k Ohm 0.1% 1/4W 25ppmmax金屬膜電阻 1只 單價0.50元,合計0.50元。
5k Bouns 10圈精密微調3296電位器 1只 單價2.00元,合計2.00元
500 Ohm Bouns 10圈精密微調3296電位器 1只 單價2.00元,合計2.00元
0.1uF/50V電容 1只 單價0.03元,合計0.03元
合計5.03元
合計成本14.58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