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統導入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伴隨企業管理提升而不斷優化提升的長期工程。
?
01
mes系統首先用來解決什么問題??
本周,和一家企業管理軟件公司談合作事宜。在交流過程中,對方的項目經理提到一個業內的數據, MES系統軟件一次導入成功率不足40%,比ERP系統軟件導入成功率(不到60%)還要低。 ? 作為一個成熟的企業管理軟件系統,為什么導入成功率會這么低?MES系統軟件到底是用來解決什么問題?MES系統軟件能不能降低成本?MES系統軟件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 就這些問題,作為一個有著ERP與MES導入和運用經驗的前企業管理者,與擁有豐富的MES管理設計、開發和導入經驗的管理者,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
MES系統首先用來解決什么問題?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認為,MES系統是用來解決管理問題的,是為了明確管理流程的,是為了建立管控標準的…… ? 甲方會有很多很多想解決的問題,甚至在系統導入過程中,各個部門也會提出希望解決的各種問題。就我等經驗來說,提出想解決的問題越多,乙方越是為難,然后為了滿足甲方的要求,不斷賦予MES系統各種使命,最終的結果就是在實際運用中會發現,MES運行流程的復雜性、管控標準的滯后性、條件變更的呆滯性……還沒有導入系統前順暢。 ? 舉一個實際的案例:在沖壓產線或擠壓產線上,品質巡檢發現有細微的毛邊,就會將存在這一情況的產品挑出來,指示作業員在生產中進行處理。做這件事的時候,品檢是不會開單子或者說走流程的,畢竟不是什么大的品質不良,處理了就可以了。
? 但是,作為生產部門、生產計劃部門、模具部門,就需要這個處理毛邊的詳細描述和數據。因為生產計劃部門需要進行單位工時與BOM表的標準比對排查出影響生產計劃達成的主要因素,生產部門需要根據工時效率數據分析有價作業時間、輔助作業時間、浪費時間的動作并提出改善措施消除浪費,模具部門需要根據發生毛邊的位置、發現毛邊的數量和批次、結合生產數據、刀頭沖壓數據等信息,判斷出毛邊與刀頭的壽命以及模具的狀態,提前做好準備。這些數據都可以通過MES系統采集得到,但需要品質部門的配合。 ? 換句話說,如果要想解決生產部門、生產計劃部門、模具部門的管理問題,就需要增加品質部門的工作負擔。 ? 同樣的,要想解決品質部門的管理問題,也就需要增加其他部門的工作負擔。如果想一次性解決各個參與MES系統導入部門的問題,將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工作負荷。這也是為什么,明明是按照大家的期望進行調整的MES系統,在實際運用中卻用不起來的原因。
那么MES系統首先用來解決什么問題呢?根據我的運用經驗,MES系統首先解決的是數據不被造假的問題。
即,通過ERP系統和MES系統的數據交互,以訂單為單位,將材料使用數據、生產工時數據以及設備使用數據進行有效的串聯,用這三個數據鏈還原并驗證出該訂單的成本數據,確保了成本數據難以造假。
不要小看這個問題,現代企業管理一切的原點在于成本數據的真實性。只靠ERP系統或者只靠MES系統,是無法串聯、還原并驗證成本數據的真實性的。沒有真實的成本數據為基礎,很多降本增效舉措、進/出/存數量、實際能效分析等,都是浮云。 ? 所以,MES系統導入首先解決的是數據真實性的問題。而要確保數據真實性就需要解決以下幾點問題: ? (1)MES系統與ERP系統的數據交互時間設定問題,交互時間越是及時,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越高。 ? (2)以成本數據還原計算為基礎,以單位訂單為軸心,以BOM表數據為參照,搭建數據關聯性架構,確保數據間驗證關系。 ? (3)搭建監控數據的管理組織,原則上需要分成數據輸入、數據分析與應對、數據監管三個管理責任劃分。 ? (4)明確數據細化顆粒度的標準。數據細化顆粒度不建議一次性細化太多,數據顆粒度越小,管控軟硬件以及組織要求越高。
MES系統與ERP系統最大的不同在于,MES系統的數據采集顆粒度可以根據軟件功能和設備硬件的提升而不斷細化,不斷細化的MES系統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和更多的管理分析時間進行維護。 ? 所以,MES系統導入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伴隨企業管理提升而不斷優化提升的長期工程。因此,在第一次導入MES系統的時候,要清楚地知道,MES系統導入后首先用來解決什么問題。 ?
02
?
MES系統導入后能否降低成本?
根據我的經驗,給的答案是不一定。MES系統導入以后怎么會不能降低成本呢?能否降低成本的關鍵不在于MES系統本身,而在于企業的管理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否適應MES系統。 ? 為什么要這樣說?在MES系統導入前,一般生產型企業車間管理形式主要有2種,第一種為紙質條件下的規范化流程管理。比如某臺設備發生故障,在紙質條件下,先填《設備保修單》→交設備部門領導派單→設備維修→設備維修結束→找設備擔當或設備部門主管簽字確認→交設備部門領導簽字確認→交設備專員或自己在設備電子臺賬上進行手工輸入。 ? 從設備發生故障到這件事情真正反映到電子臺賬上最少需要1天時間,除非是重大設備故障或者影響到交貨的設備故障,一般這種信息企業領導是無法及時了解的。 ? 而MES系統導入以后,只要安裝模塊發揮作用,一旦發生設備故障信息,在第一時間就將會相關部門或崗位或人員共享,不需要走一系列的審批流程,設備部門就需要及時安排有時間人員前往處置。
您也許會想,這不是簡化流程,提高了效率了嗎?這里有一個關鍵前提,就是有時間的人員。 ? 要想確保設備部門常備有時間的人員,要不就是車間設備故障率非常低(那就意味著日常維護支付得到保證或者設備相對比較新)、要不就是設備備品備件或備用機備的比較充足(那就意味著日常設備備品備件資金和場地得到保證)、要不就是有超過故障發生時間的人員儲備(那就意味著會出現設備人員的超額配置),那一項不意味著需要增加成本。 ? 如果不投入這些成本,數據會很快反映到主管和領導那邊,將會被“重點關照”。因此,那些本身現場問題一大堆,靠著時間慢慢騰挪處置并向企業高層隱瞞的車間來說,導入MES系統意味著暴露車間真實情況,意味著壓力、負荷和成本。
第二種,完全是靠著信任“一些大師傅”來自主協調應對的。比如某臺設備發生故障,一個電話給大師傅→大師傅根據設備情況進行判斷和維修→臨時回復生產使用→后面根據領導顏色或者自己的記憶力請購部件→沒記錄、沒有數據,都在大師傅的腦子里。 ? 問題來了,MES系統導入以后,這種自主性被打破了,真實的數據呈現了,改善課題出來了,大師傅開始作妖了。既要保證自己的唯一性,又要把數據搞得好看點,除了各種作妖,還能怎么辦。 ? 因此,你會發現,MES系統導入后,問題還是存在、人員還是不夠、扯皮情況更多,怎么可能降低成本。 ? 所以,MES系統導入意味著數據反饋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也意味著問題暴露得更多、更快、更廣。
如有沒有建立一個與MES系統相適應的管理組織,問題暴露的越多、越快、越廣,企業內耗越多、時間效率越低、運營成本越高。 ? 當然,MES系統是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有效工具,關鍵是能否正視所暴露的問題,搭建有效的管理團隊,不斷優化和改善,同時提升數據管理的顆粒度,那么降低成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按照我個人的經驗,在導入MES系統第一階段(1~2年左右時間)是不斷暴露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團隊的時期;第二階段(第3~4年左右時間)是不斷推進、落實、驗證各項針對性改善的時期;第三階段(第5~7年左右時間)不斷導入少人化、無人化設備以及MES和MES相關聯系統進一步優化提升的時期。 ? 第一階段,是增加成本的時期,第二階段是降低成本的時期,第三階段是增加投資的時期。我也是導入MES系統的第4個年頭開始通過減少時間浪費,提高產量,減少用工人數,實現運營成本的降低,在第5個年頭才實現計劃的投資回報率。
所以,MES系統能不能降低成本,不在于MES系統工具本身,而在于企業在導入MES系統之前有沒有真正摸清車間的管理現狀?有沒有設置好能夠推動現場改善的組織?有沒有準備好為了解決車間問題的持續投資? ?
03
?
MES系統首先用來干什么?
在導入MES系統之前,作為一家日資企業也按照TPS標準,推進了車間5S、可視化看板、多技能工培養機制、TPM等等精益管理工作,表面上來看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自己認為)。 ? 但是在MES系統導入并實現與ERP系統數據交互以后,在最初的一個月,我就發現之前推出的精益,只是表面光鮮。由于數據的精確和信息反饋的及時,很多問題都浮出了表面。
比如,人員技能培訓,我個人覺得人員技能培訓體系做的已經很不錯的了,最起碼從月度操作節拍工時與BOM標準工時比數據來看,基本上都在95%~99%之間波動。 ? 在導入MES系統以后,我可以在第二天快速的拉出來個工作崗位員工操作節拍工時與BOM標準工時精準的對比數據,經過一周的數據分析,我驚訝的發現老員工的節拍工時達成率最高可以達到130%,而入職一個月的不到員工的節拍工時達成率最高只在85%左右,入職三個月~半年的員工節拍工時達成率最高可以提升到95%左右。 ? 為什么?我先向車間管理團隊展示了數據統計數據,然后帶領他們一起到現場進行了觀察和視頻拍攝,終于發現問題所在。 ? 以前的培訓工作主要集中在產品裝配的標準動作,無論老員工還是新員工,在產品裝配上的標準動作上是沒有太多區別的,但是在裝配之外,比如備料的放置和拿取、完成品的放置、品質自檢方法等等存在太多的差異,特別是在這次的觀察中,發現老員工普遍在使用一種簡易、自制的品質自檢工裝,通過這個工裝,可以將自檢時間縮短將近20%。 ? 之所以沒有按照改善提案制度進行上報,主要是當時的改善提案制度都需要提案人自己提出、自己驗證、自己聯系生產部門和品質部門進行聯合審核、再上報申請獎勵。 ? 提案人要做的事情太多、責任太大、周期太長、還需要自己解決跨部門驗證的問題,作為普通作業人員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做這些事情,所以還不如直接由班組長確認沒有質量風險后,就可以悶聲大發財了。
帶著管理團隊,就發現的問題分派了大家的課題: ? (1)現有的BOM是否正確? (2)現有的培訓工具是否正確? (3)現有的改善提案制度是否正確? ? 除了這個問題以外,還有很多設備維修及時性、物料領料退料管控、品質不良判定流程等等問題也被暴露出來。 ? 在沒有MES系統的時候,手動輸入時間太長,往往只能得到一個大概的、不及時的平均數據、比例數據。到了月初匯報的時候,很多問題就被平均或比例掉了。 ? 有了MES系統,很多精準到工位和個人的數據會很快的呈現出來,以這些準確的數據為導向,重新界定目前的標準、流程和制度,再建立各個項目組進一步推動精益改善和優化,更加的精準、有效,更能淬煉和選拔具有精益思維的管理人員。有了這批具有精益思維的管理人員,加上MES系統,將會加速車間機械工裝化、少人化、自動化、數字化進程。
問題是管理人員最好的磨刀石,用MES系統來準確、快速的呈現問題,再用這些問題不斷打磨自己的管理團隊,再用自己的管理團隊不斷提升MES系統數據顆粒度,再用更細的數據顆粒度呈現更細節的問題。 ? 所以,個人認為,獲得人才和快速應對的管理組織才是導入MES系統后首先要干的事情。
編輯:黃飛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