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Event-related Potentials的簡稱,事件相關電位,是一種特殊的腦誘發電位,通過有意地賦予刺激儀特殊的心理意義,利用多個或多樣的刺激所引起的腦的電位。另外,也指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有效不應期(Effective Refractive Period)、制造rmvb格式的軟件(Easy RealMedia Producer)、電子道路計價(Electronic Road Pricing)。
erp簡介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劃)簡稱,是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一家IT公司根據當時計算機信息、IT技術發展及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需求,預測在今后信息時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即將發生變革,而提出了這個概念。
一種ERP系統ERP是針對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一個由 Gartner Group 開發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業系統和制造資源計劃(MRP II)軟件。它將包含客戶/服務架構,使用圖形用戶接口,應用開放系統制作。除了已有的標準功能,它還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質、過程運作管理、以及調整報告等。特別是,ERP采用的基礎技術將同時給用戶軟件和硬件兩方面的獨立性從而更加容易升級。ERP的關鍵在于所有用戶能夠裁剪其應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但是,ERP本身不是管理,它不可以取代管理。ERP本身不能解決企業的管理問題。企業的管理問題只能由管理者自己去解決。ERP可以是管理者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一種工具。 不少企業因為錯誤地將ERP當成了管理本身,在ERP實施前未能認真地分析企業的管理問題,尋找解決途徑,而過分地依賴ERP來解決問題。
最后,不但老的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又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最終導致了ERP實施的失敗。企業也因此而傷了元氣。正確地認識ERP是什么與不是什么,就會在ERP實施之前認真分析企業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了解ERP對解決這些問題的作用,充分細致地計劃與落實利用ERP解決這些問題的程序,為ERP充分發揮效率提供基礎。
ERP系統的管理思想
ERP是由美國Gartner Group咨詢公司首先提出的,作為當今國際上一個 最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它在體現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的同時,也提供了企業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決方案.它把企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統一起來進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
生產銷售采購功能關聯圖在知識經濟時代僅靠自己企業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換句話說,現代企業競爭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ERP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
2、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
ERP系統支持對混合型生產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精益生產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提出的一種企業經營戰略體系。即企業按大批量生產方式組織生產時,把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產體系,企業同其銷售代理、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已不再簡單地是業務往來關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這種合作伙伴關系組成了一個企業的供應鏈,這即是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當市場發生變化,企業遇有特定的市場和產品需求時,企業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滿足新產品開發生產的要求,這時,企業會組織一個由特定的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應鏈,形成“虛擬工廠”,把供應和協作單位看成是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同步工程(SE)”,組織生產,用最短的時間將新產品打入市場,時刻保持產品的高質量、多樣化和靈活性,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體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統中的計劃體系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另一方面,ERP系統通過定義事務處理(Transaction)相關的會計核算科目與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務處理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分錄,保證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實現了根據財務資金現狀,可以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并進一步追溯所發生的相關業務活動,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后于物料信息的狀況,便于實現事中控制和實時做出決策。
此外,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流程與流程之間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機組織中充分發揮每個的主觀能動性與潛能。實現企業管理從“高聳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式”組織機構的轉變,提高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總之,借助IT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ERP系統得以將很多先進的管理思想變成現實中可實施應用的計算機軟件系統。
ERP的發展歷程
A.MIS系統階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某混合制造企業ERP流程圖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是記錄大量原始數據、支持查詢、匯總等方面的工作。
B.MRP階段(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產品構成進行管理,借助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及系統對客戶訂單、在庫物料、產品構成的管理能力,實現依據客戶訂單,按照產品結構清單展開并計算物料需求計劃。實現減少庫存,優化庫存的管理目標。
C.MRPⅡ階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在MRP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系統增加了對企業生產中心、加工工時、生產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實現計算機進行生產排程的功能,同時也將財務的功能囊括進來,在企業中形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閉環管理系統,這種管理系統已能動態監察到產、供、銷的全部生產過程。
D.ERP階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進入ERP階段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企業級的管理系統更為成熟,系統增加了包括財務預測、生產能力、調整資源調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業實現JIT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和生產資源調度管理及輔助決策的功能。成為企業進行生產管理及決策的平臺工具。
E.電子商務時代的ERP
Internet技術的成熟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增加與客戶或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數據交換的能力,從而強化了企業間的聯系,形成共同發展的生存鏈,體現企業為達到生存競爭的供應鏈管理思想。ERP系統相應實現這方面的功能,使決策者及業務部門實現跨企業的聯合作戰。
由此可見,ERP的應用的確可以有效地促進現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要求,它的導入,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F: 無產階級時代的ERP
將整個國家納入統籌的ERP,將形成一門新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學。
G:現時代的ERP
現時代的ERP,緊緊抓住企業信息流程這條主線,以生產經營為目的,提供專業性非常強的針對行業的ERP。
ERP與企業的關系
ERP是借用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來改造原企業舊的管理模式,是先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軟件在實際的推廣應用中,其應用深度和廣度都不到位,多數企業的效果不顯著,沒有引起企業決策者的震動和人們的廣泛關注。
富士通ERP解決方案舉例1.實施ERP是企業管理全方位的變革
企業領導層應該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現代管理理論的貫徹者和實施者,規范企業管理及其有關環節,使之成為領導者、管理層及員工自覺的行動,使現代管理意識扎根于企業中,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國外企業實施ERP 似乎沒有討論的余地,全盤接受,自覺性強。其實,辦企業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而我們還要等待思想提高,觀念更新,有時還要避開鋒芒,遷就陳腐,互相推諉。如果我們不堅決向這些陋習告別,這場全方位的變革就會反復、甚至夭折。
2.企業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識
要眼睛向內,練好內功,做好管理的基礎工作,這是任何再好的應用軟件和軟件供應商都無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懇懇地耕耘。把ERP的實施稱為“第一把手工程”,這說明了企業的決策者在ERP實施過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個管理系統,牽動全局,沒有第一把手的參與和授權,很難調動全局。
3.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
ERP的投入和產出與其他固定資產設備的投入和產出比較,并不那么直觀、淺顯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馬上得到回報,見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能立竿見影,它所貫徹的主要是管理思想,這是企業管理中的一條紅線。它長期起作用、創效益,在不斷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此外,實施ERP還要因地制宜,因企業而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上相應的系統,而不是籠統地都上小型機,或者不顧企業的規模上 WindowsNT,這樣長期運作,對企業危害性極大。其次,這種投入不是一勞永逸的,由于技術的發展很快,隨著工作的深入,企業會越來越感到資源的緊缺,因此,每年應有相應的投入,才能保證系統健康地運轉。
4.ERP的實施需要復合型人才
他們既要懂計算機技術,又要懂管理。當前高校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間,但企業領導者常把這樣不多的人才當作一般管理者,沒有把他們當作是企業來之不易的財富,是一支重要的隊伍。這與長期忽視管理有關,這些復合型人才在企業中的地位遠遠不及市場開拓人員和產品開發者,而是"輔助"角色,不是政策傾斜對象,這種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當企業上ERP時,這些復合型人才起到了先導作用,而一旦管理進入常規,他們似乎又成為多余的人,這已成為必然規律。在人才市場上,復合型人才最為活躍,那些有眼力的企業家都會下功夫挖掘人才,而這也不利于實施隊伍的穩定。
總之,條件具備的企業要不失時機地上ERP管理系統,不能只搞純理論研究、再研究,長時間地考察。要首先整理好內部管理基本數據,選定或開發適合自己企業的ERP軟件,條件成熟了就上。
ERP的風險及其預防
企業的條件無論多優越,所做的準備無論多充分,實施的風險仍然存在。在ERP系統的實施周期中,各種影響因素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風險是保證ERP系統實施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
ERP項目的風險
ERP審計案例通常人們在考慮失敗的因素時,一般著重于對實施過程中眾多因素的分析,而往往忽視項目啟動前和實施完成后ERP系統潛在的風險。對于ERP項目而言,風險存在于項目的全過程,包括項目規劃、項目預準備、實施過程和系統運行。歸納起來,ERP項目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缺乏規劃或規劃不合理;
2. 項目預準備不充分,表現為硬件選型及ERP軟件選擇錯誤;
3. 實施過程控制不嚴格,階段成果未達標;
4. 設計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環節;
5. 實施效果未做評估或評估不合理;
6. 系統安全設計不完善,存在系統被非法入侵的隱患;
7. 災難防范措施不當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統崩潰。
具體如下:
1.戰略規劃
企業是否存在一個五年的IT系統規劃?隨著社會的信息化,IT系統對于企業不僅是工具,更是技術手段。ERP作為IT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于企業的長期規劃,是長期規劃的手段和保證。ERP的目標源于IT系統規劃,是評價ERP系統成敗的基本標準,應依據IT系統規劃,明確ERP 系統的實施范圍和實施內容。
2.項目預準備
確定硬件及網絡方案、選擇ERP系統和評估咨詢合作伙伴是該階段的三項主要任務,也是ERP系統實施的三大要素。硬件及網絡方案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ERP系統功能的強弱決定企業需求的滿足程度;咨詢合作伙伴的工作能力和經驗決定實施過程的質量及實施成效。
3.項目實施控制
在ERP系統實施中,通常采用項目管理技術對實施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實施控制表現在科學的實施計劃、明確的階段成果和嚴格的成果審核。不僅如此,有效的控制還表現在積極的協調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實施ERP 的組織機構包括:指導委員會、項目經理、外部咨詢顧問、IT部門、職能部門的實施小組和職能部門的最終用戶。部門之間協調和交流得好壞決定實施過程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在企業缺乏合適的項目經理的條件下,這一風險尤其明顯和嚴重。
4.業務流程控制
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是在項目實施的設計階段完成的。流程中的控制和監督環節保證ERP在正式運行后,各項業務處于有效的控制之中,避免企業遭受人為損失。設計控制環節時,要兼顧控制和效率。過多的控制環節和業務流程冗余勢必降低工作效率。而控制環節不足又會有業務失控的風險。
5.項目實施效果
ERP沙盤雖然項目評估是ERP實施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但這并不意味著項目評估不重要。相反,項目評估的結果是ERP實施效果的直接反映。正確地評價實施成果,離不開清晰的實施目標、客觀的評價標準和科學的評價方法。目前普遍存在著忽視項目評估的問題。忽視項目評估將帶來實施小組不關心實施成果這一隱患。這正是ERP項目的巨大風險所在。
6.系統安全管理
系統安全包括:操作系統授權、網絡設備權限、應用系統功能權限、數據訪問權限、病毒的預防、非法入侵的監督、數據更改的追蹤、數據的安全備份與存檔、主機房的安全管理規章、系統管理員的監督,等等。目前,企業中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人員較少,計算機接入Internet的也不多。因此,在實施ERP系統時,普遍存在著不重視系統安全的現象。諸如:用戶不注意口令保密、超級用戶授權多人等。缺乏安全意識的直接后果是系統在安全設計上存在著漏洞和缺陷。近年來,不斷有報章披露銀行或企業計算機系統被非法入侵的消息,這給企業敲響了警鐘。
7.意外事故或災難
水災、火災、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會給ERP系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企業正式啟用ERP系統后,這種破壞將直接造成業務交易的中斷,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未雨綢繆的策略和應對措施是降低這一風險的良方。如建立遠程備份和恢復機制;在計算機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恢復手工處理業務的步驟和措施。
ERP實施的主要障礙
障礙一:決策層意見不明確
“你們決策層的意見是否明確而且一致?”這是Oracle亞太區應用總監與中國企業首次會談時問的第一句話。的確,來自決策層的清晰、一致的意見,是項目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否則,項目要么沒有存在的必要,要么就可能在項目遇到困難的時候爆發危機。
障礙二:對項目目標缺乏清晰的描述
這幾年以來,人們對ERP軟件實施效果的批評之聲不絕于耳。是軟件不先進嗎?是公司的選擇錯了嗎?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在于,實施ERP軟件的公司,對實施目標缺乏非常清晰的描述,因而在項目實施完畢后,自然就無法進行客觀評估,在過高的盲目期待心理影響下,失望是必然的。最常見的情況是,公司希望ERP軟件能使他們攻占新的市場,抓住商業上的機遇,夢想著ERP能使企業內部更加配合,供應商和客戶更加協調,對ERP軟件的投資能在市場競爭力和生產效率方面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不但如此,他們還需要更周密的供應鏈計劃、更靈活的實施,希望ERP軟件不僅能適合今天的業務過程,更能適應明天新的模式。但事實上,ERP能否發揮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受到企業內外管理環境的制約。指望一筆資金投下去購買一套軟件回來,就能使企業起死回生、逢兇化吉的幻想是注定要破滅的。對企業至關重要決策,如發展戰略、競爭戰略、市場定位、營銷策略組合、人力資源、管理控制等等,只能由該企業的管理人員做出,ERP軟件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是無能為力的。
障礙三:對ERP軟件的作用及優缺點認識不足
ERP軟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同ERP軟件的優缺點如何?許多企業對此沒有清晰的認識,一味按照軟件供應商的建議執行,結果陷入IT黑洞而無法自拔。一個普遍的問題是所謂的標準流程。軟件供應商會建議用戶采用所謂的“標準流程”。根據其所謂全球最佳經驗庫的模型來看,如果大部分人是40號的腳,那么他會建議你穿40號的鞋;如果你不幸長了43號的腳,他會告訴你,你的腳有問題,要“削足適履”來穿40號的鞋子。
相關書籍事實上,ERP軟件的優點在于:實現信息共享;數據的自動處理;便于管理控制;資源的自動協調。同時,其缺點也不容忽視:難以根據變化了的環境對交易做出快速響應;無法替代人腦根據模糊或定性條件做出決策。總而言之,ERP軟件僅僅是先進的工具。
障礙四:缺乏對轉變的有效管理
馬基雅維里說:“沒有比改變秩序更困難和危險的事情了”。與ERP軟件實施相關的是業務流程優化、部門重組和人員調整。所有這些,都是對現有秩序和利益的觸動,將不可避免地引發心理乃至行動上的抵抗。抗拒變化是正常現象,但是這對ERP軟件的實施有害。關鍵在于,要對轉變進行有效的管理。
障礙五:項目管理不力
遍觀中國實施ERP的公司,鮮有不拖延進度、不超過預算、對項目效果十分滿意的。這是項目管理不力的結果。
ERP應用成功的標志
ERP應用是否成功,原則地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衡量:
1.系統運行集成化:
這是ERP應用成功在技術解決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現。ERP系統是對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一體化管理的軟件系統,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軟件的應用將跨越多個部門甚至多個企業。為了達到預期設定的應用目標,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統能夠運行起來,實現集成化應用,建立企業決策完善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
一般來說,如果ERP系統僅在財務部門應用,只能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改善應收帳款和資金管理;僅在銷售部門應用,只能加強和改善營銷管理;僅在庫存管理部門應用,只能幫助掌握存貨信息;僅在生產部門應用只能輔助制定生產計劃和物資需求計劃。只有集成一體化運行起來,才有可能達到:
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控制經營風險;
控制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
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
減少財務壞帳、呆帳金額等。
這些目標能否真正達到,還要取決于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實施效果。
2.業務流程合理化:
這是ERP應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體現。ERP應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須對企業實施業務流程重組,因此,ERP應用成功也即意味著企業業務處理流程趨于合理化,并實現了ERP應用的以下幾個最終目標:
企業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企業面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大大加快;
客戶滿意度顯著改善。
3.績效監控動態化:
ERP的應用,將為企業提供豐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這些信息并在企業管理和決策過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應用成功的另一個標志。在ERP系統完全投入實際運行后,企業應根據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設計出一套動態監控管理績效變化的報表體系,以期即時反饋和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項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統實施完成后由企業設計完成。企業如未能利用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建立起自己的績效監控系統,將意味著ERP系統應用沒有完全成功。
4.管理改善持續化:
隨著ERP系統的應用和企業業務流程的合理化,企業管理水平將會明顯提高。為了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據管理咨詢公司提供的企業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管理水平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過程本身并不是目的,為企業建立一個可以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不斷改善管理的機制,才是真正目的。這也是ERP應用成功的一個經常不被人們重視的標志。
ERP系統的選擇
基本要求:
1.是否支持OA、財務一體化?
2.功能是否完善?
3.是否允許流程、界面、報表等自定義?
4.是否所有報表都能夠支持、或自定義實現?
5.是否支持MRP運算真正融合到ERP中,能夠逆算、提前計算、隨處可算?
6.是否支持具有多種企業解決方案?
7.能否跨各種行業、通用性怎樣?
8.實施成功率怎樣?
9.是否支持快速實施?
10.技術是否先進?
11.界面是否美觀?
12.后期服務量怎樣?維護量是否較小?
13.是否支持所有數據庫?
14.是否支持所有自然語言?
15.能否開放式地讓用戶試用?
16.是否具有國際開發集團的技術支持?
詳細分析:
1.盡量選擇OA、財務一體化的ERP系統。
作為一個基本的信息集成系統,這個要求是基本的需求,即使用戶暫時不使用某些功能,作為長遠考慮,ERP系統應該具備這個功能。
2.盡量選擇功能完善的ERP系統。
ERP系統作為企業管理的工具,整合所有部門的信息,嚴密控制企業的運作,完善的功能是基本要求。
3.盡量選擇流程、界面、報表等能夠自定義的ERP系統。
不同企業有不同需求,這個特點是滿足企業需求的保證。
4.盡量選擇所有報表都能夠支持、或自定義實現的ERP系統。
很多軟件無法取出數據,或者數據之間也沒有關聯,無法達到管理的目的。因此隨著深入運用,這個特點是企業能否長期使用的基本保證。
5.盡量選擇MRP運算真正融合到ERP中,能夠逆算、提前計算、隨處可算的ERP系統。
這個特點是企業是否能夠真正利用ERP先進的管理理念,獲得準確信息、降低成本的基本保證。要特別注意,很多軟件僅僅只能生硬地按照常規流程計算。
6.盡量選擇具有多種企業方案的ERP系統。
多種方案指實現企業流程、物料管理的方案,系統必須能夠支持多種方案,才能夠保證管理軟件的能夠具有使用價值的基礎。
企業雖然最終只采用一個方案,但是選型、實施初期,都認識不到到底那種方案是合適的。那種只有一種方案的系統,在企業意識到最初選擇的方案不合適時,只能宣布失敗。
7.盡量選擇能夠跨各種行業、通用性強的ERP系統。
一些專用軟件價格高、在通用需求方面沒有基礎(原因簡單,通用性方面較好的話,那么他就不再是專用軟件了),當用戶的通用需求提出來后,它們基本上是無能為力。
8.盡量選擇實施成功率高的ERP系統。
實施成功率高,意味著這個ERP系統具有實用價值,這是客觀真理。
9.是否支持快速實施?
快速實施是指1-2個月。當然這并不是說早期一些系統需要一年、兩年的是騙局,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不再需要馬拉松實施周期了。
例如從歐洲到亞洲,幾個世紀前,需要徒步,一年、兩年都渺無信心,但是在現代這樣一個時代,僅僅是幾個小時就ok了。
10.盡量選擇技術先進的ERP系統。
先進的技術,是用戶能夠長期受益的基礎。那些沒有技術基礎為保證的軟件,往往只有2-3年的精神壽命。例如使用VB、PB編寫的軟件,基本上進入淘汰的晚期了,這些沒有基礎的語言,廠家、未來的系統不再支持了。
先進的語言,首當其沖地是C/C++,這是絕對的優勢,永遠不會過時,所有的操作系統、所有的大型軟件、所有的數據庫、......全部無一例外地是用C/C++開發的。
另外,隨著人類對基因信息技術的認識,這項技術逐步地步入實用階段。因此采用基因技術,C/C++高級技術,內置C語言支持,使得體積較小、功能強大,用戶首先獲得利益的是,不需要在硬件上增加投資。
11.盡量選擇界面比較美觀的ERP系統。
界面美觀、簡潔、易用,是那些經過人體功能測試、視覺測試、符合人性化、提高效率的基礎。
12.盡量選擇后期服務量少的ERP系統。
這是真正具有實用價值、技術成熟的標志;同時也是降低用戶成本的基本保證。
13.盡量選擇支持所有數據庫的ERP系統。
數據庫行業也是競爭激烈的行業,有免費的、昂貴的,如果用戶選擇,那么降低成本、保證系統的性能、穩定性等,會讓用戶獲益匪淺。
例如微軟自帶的Access初期維護最方便,瑞典的免費MySQL則是數據庫領域的佼佼者,最佳性能的象征。
14.盡量選擇支持所有自然語言的ERP系統。
這雖然對很多用戶是可選的,但是這也是一項技術標志之一。
15.盡量選擇能夠開放式地試用的ERP系統。
但是真正成熟的軟件的標志,也是讓用戶自身做出決定的基礎。
16.盡量選擇具有國際開發集團背景支持的ERP系統。
像ERP這樣一款高度集成的軟件,由于其涉及所有的計算機技術,因此不可能靠幾個人完成,也不可能由一個小公司來完成,也不可能由那些沒有技術基礎的公司來完成。所以來自國際的技術開發集團的支持,將是系統長期生存的基礎。
總結得出:ERP實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不是單單的軟件應用,也不是單單的生產管理。而是把生產管理的流程細化到軟件的應用當中。
ERP是建立在標準化管理基礎上,標準化管理可以提高ERP應用的成功率。
ERP軟件,從中鏈接了之前分散的應用數據,使得在同一時間橫跨多系統難以保存的數據之不安定感消失,它規范并且減少了在更大型系統組織內部的軟件特殊需求數量。
事件相關電位
事件相關電位是一種特殊的腦誘發電位,通過有意地賦予刺激儀特殊的心理意義,利用多個或多樣的刺激所引起的腦的電位。它反映了認知過程中大腦的神經點生理的變化,也被稱為認知電位,也就是指當人們對某課題進行認知加工時,從頭顱表面記錄到的腦點位。經典的ERP主要成分包括P1、N1、P2、N2、P3,其中前三種稱為外源性成分,而后兩種稱為內源性成分。這幾種成分的主要特點是:首先不僅僅是大腦單純生理活動的體現,而且反映了心理活動的某些方面;其次,它們的引出必須要有特殊的刺激安排,而且是兩個以上的刺激或者是刺激的變化。其中P3是ERP中最受關注和研究的一種內源性成分,也是用于測謊的最主要指標。因此,在某種程度上,P3就成了ERP的代名詞產品生態設計要求
ERP認證
2009年10月31日,歐盟委員會在其官方公報OJ上公布了EuP指令(2005/32/EC)的改寫指令:《確立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的框架》(2009/125/EC)(簡稱ErP Energy-Related Products),并在公布之日起20日生效。新指令正式生效后,將取代現行的EuP(Energy-using Products)指令。
ERP指令的主要名詞:
1)能源相關產品(Energy-Related Products,簡稱ERP): 是指依靠能源輸入才能操作,以及那些用來發動、運送及測量該能源的上市產品。
2)執行措施-根據ERP指令批準為確定的ERP規定環境化設計要求或環境因素的要求。
3)生態學檔案(Ecological profile)是指一種記述說明,描述該ERP整個生命周期階段的生態投入與產出(如原料、排放及廢棄物)。
4)環境化設計-將環境要素融入產品設計﹐以達到提高能耗相關產品在全生命周期環境性能的目的。
5)環境化設計規定(Eco-design requirement)是指任何一種關于ERPs產品或它的設計在提升環境績效時的規定。
★ 2005/32/EC指令屬于筐架指令,已經進行了修改,新的草案已經正式頒布。
★ 在指令(及草案)第34條明確指出,本指令是對現行共同體法律文件的補充,包括1992年9月22日關于用標簽和標準產品信息表明家用電器對能源和其它資源消耗的第92/75/EEC號理事會指令、2000年7月17日關于修訂共同體生態標簽獎勵計劃的第1980/2000(EC)號歐洲
關于EUP的測試說明
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法規=> 2008年1月15日 <=關于共同體辦公設備能效標簽規劃的第=> 106/2008 <=(EC)號法規、2003年1月27日關于廢棄電氣電子設備(WEEE)的第2002/96/EC號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指令、2003年1月27日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第2002/95/EC號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指令和 => 2006年12月18日第2006/121/EC號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指令修訂第67/548/EEC號理事會指令關于危險物質的分類、包裝和標簽和使用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定一致化,為了適應關于化學品的注冊、評估、許可、限制(REACH)和設立歐洲化學品代理處的第1907/2006(EC)號法規 <=。本指令與現行共同體法律文件的配合應有助于增加其各自的影響并形成供制造商采用的一致化的要求。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