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兩大公司聯手投資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簡稱SBRH),這說明未來以AI為導向的“情感觸動”將成為風向。兩位大佬的投資數目之巨大也引發了更多的關注和希望,SBRH首發1000 臺 Pepper機器人上線1分鐘即告售罄,當然最重要因數是售價僅為19.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元),當然后續的各種服務費需要月結……
打個比方,你要想正常使用(如日常對話、客戶服務等功能)則需要加入“Pepper基本計劃”,其服務費用為14800日元/月(約合750元人民幣);同時,還需要購買9800日元/月的維修保障保險費用;以上費用均需另加日本國內8%的消費稅,且均需要預定3年。這樣算來,一臺Pepper的3年使用費用高達百萬日元,超過人民幣5萬元。(突然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是個深坑)。
不過這不會影響大家對Pepper的熱情,因為國內暫時無緣發售,一般人也用不起,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大海對岸霓虹國是怎么玩兒的。《日經電子》在第一時間收到Pepper機器人后就開始拆解,最終大功告成,不過首發千臺Pepper機器人變成了999臺——因為他們組裝不回去了!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一步步拆(zhi)卸(jie)Pepper小朋友的。以下圖片來自《日經電子》。
Pepper是一款情感機器人,身高120cm,體重28公斤,配備10.1英寸觸摸屏,整體人形設計看上去還蠻可愛的,鋰電池可讓其持續工作超過12個小時,只是就如此把它拆解了,還是有點于心不忍。
打開藍色包裝箱,Pepper就像圖坦卡蒙法老一樣放在里面。動手取出時,Pepper的脖子和腰關節的部分“軟趴趴”的,一個人扶不起來。“這不禁令筆者回想起在學生時代,曾經攙扶過爛醉如泥的學長。”據專家解釋稱,“軟趴趴”的狀態是為了在運輸和移動的時候,“防止關節部分承受負載,導致齒輪和馬達損壞”。
解除“軟趴趴狀態”需要拔下腰和脖子各自的保險栓——在脖子后面有緊急制動開關的保護殼,打開保護殼,就能看到容納保險栓的部分。
正式啟用前,需要先行充電。充電裝置位于Pepper的后面底部,支持普通家用電源(日本制式為110V)。
然而賣萌并沒有什么X用,最終我們還是對它下手了。
拆解首先從頭部開始,頭部很容易與身體分離,只要用手拖著頭部,打開脖子旁邊的兩個卡榫,即可將其取下。
頭部與身體之間通過接觸聯線取得互通。
由于Pepper表面的幾乎沒有螺絲孔作為固定,基本利用利用殼內設計卡榫進行固定的,所以拆解時會用到專用薄鐵片以及電鉆等直接操作。
充電結束,打開了Pepper胸前的電源開關。雙臂下垂,看上去疲憊不堪的Pepper終于動了起來。只見它挺起腰桿,仿佛是在確認自己的存在,開始環視四周。
“初次見面,我是Pepper!”完成初始設置后,Pepper配合著動作,進行自我介紹。可能是因為120cm的身高和獨特的尖嗓門,面對Pepper就像是在面對小學生。感覺不到壓迫感。但Pepper的語言識別能力似乎還有改善的余地。在為獲取天氣預報而設置地區的時候,筆者說“東京”,但識別出的卻是京都、岐阜,一個比一個離譜。
而對于有的人,Pepper更是答非所問,看來溝通還需要一定的技巧。通過與Pepper對話,在正面看著Pepper的眼睛說話,識別的精度比較好,對來自后方的招呼則反應遲鈍。這可能是因為不鎖定對話的對象,Pepper就無法判斷是對話,還是環境噪音的緣故。
Pepper的頭部嵌入了大量傳感器元件,清楚麥克風陣列、揚聲器和觸摸傳感等。相當于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以讓它能夠更接近人的感知,但設置的位置與真人不同。相當于耳朵的麥克風陣列位于頭頂,而人耳所在的位置則安裝著揚聲器。
看起來像是眼睛的部分是仿生學眼部設計,安裝的是距離圖像傳感器,通過左眼發射和右眼接收來檢測距離。圍繞圖像傳感器上面有一圈LED,環繞在發光部和受光部周圍,根據Pepper的設置狀態,這是為了讓“眼睛”的周圍呈現粉色或綠色,更有不同的神采。
那么,相當于人類眼睛的攝像頭在哪里呢?視覺感知攝像頭部分被安排在頭部額頭上和嘴巴兩個開口中,便于記錄和觀察外界的情況。
在其頭頂部,巨大散熱片下面是Pepper的大腦——英特爾凌動處理器,英特爾又占據了AI行業的前列。但話說回來,處理器為什么要內置于頭部?為了跟人類更像嗎?
正如Pepper的眼睛和耳朵所體現的那樣,機器人的構成要素的配置沒有必要與人類相同。一個假設是智能可以升級。考慮到頭部比較方便取下,這可能是為了在今后,能更換配備新處理器等的頭部,從而在不改變主機的狀態下強化功能。
頭部拆解完全后,接下來開始拆解Pepper的軀體部分。打開外殼后,Pepper還做了第二層防塵保護層。
拆下之后,首先看到是3個風扇,主要目的是為頸部、左臂及右臂的驅動馬達降溫。正中央的風扇體型最大,可能是因為頸部馬達的負荷較高的緣故。
風扇下方有一塊電路板,主要負責電源管理分配。在機身后背上側的紅色按鈕是緊急制動按鈕。風扇嵌在一個機構部件上,該部件通過頂端的4顆螺絲固定。拆掉這些螺絲后,該機構部件可以自上而下打開,驅動各個部位的致動器便顯露出來。
同時,露出的內部是由縱橫交錯的幾個面組成的復雜結構,這可能是為了保證強度。
為進一步揭示軀干的秘密,取下風扇上側的固定螺絲,進一步打開隱藏其中的秘密。
Pepper拆下兩條胳膊,看上去分量不輕,外形設計上和傳統機械手臂也有不同。
陸續拆解各種零件,Pepper只剩下半身了。取下Pepper腰位置的螺絲和電源數據線連接,上半身也分離走了。
連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是疑似為信號線的扁平電纜,以及估計是用來供電的4條粗電纜。Pepper是電池驅動的產品,只要打開了胸前的電源開關,就會一直保持通電狀態。
Pepper底部運動活動裝置為全方位滾球,采用等邊三角頂點設計讓它行駛更為穩定。
拆解完畢,《日經技術》研究機器人20年的專家對Pepper硬件表示贊許,起碼從機構和功能上否非常不錯;但他也認為應用還比較初級,只停留在對話、護理、游戲等之前都想到的范圍之內。估計現在最大的用途,應該是以與用戶對話為主的交流用途。蘋果siri此類也可以呀。他對Pepper的市場預期解讀: “對于交流用途,能說話就足夠了。精簡功能,上市低價硬件就足夠了。可以先通過低價硬件積累經驗,然后再逐步向自由度高的硬件發展。”
從拆解過程中看,Pepper的結構設計非常嚴謹,其維修難度勢必增大,想自己動手的朋友三思而后行。雖然沒有實際體驗,但從《日經技術》機器人專家口中 我們能了解到Pepper并沒有大家想象中完善,作為目前AI情感機器人的開路先鋒,它需要時間逐步完善功能應用。更重要的是更精準的定位,大家對于未來 陪伴服務應用有更多期待,特別是在日本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情況下,有可能成為未來一個個人用戶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也會帶動國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起碼在 關注度和產業投入上會成為新的熱點。
?
?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