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14日,第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之太陽能光伏產業領袖分論壇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精彩上演,論壇由全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博士主持, Michael Wilshire先生、張征宇、李河君、方朋、劉漢元、kevin Berkemeyer與光伏產業人士一起探討光伏產業前沿趨勢與前景預測。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 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李河君
曾少軍博士:請李河君先生發表一些觀點,因為李河君先生在新能源行業里面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大家知道,2003年他中標了一個風電項目,打破了風電是高價能源的神話。在2008年、2009年、2010年時間內大家都在看好晶體硅電池這項技術,并且一大堆的薄膜電池的技術大佬們慢慢退出市場的時候,包括應用材料的退出,包括歐瑞康可以說半死不活的時候,他逆勢而上,下決心搞薄膜電池,我們在峰會之前看他的介紹的時候,他們搞了八大基地,如果全部完成的話可以達到3吉瓦,差不多是第一太陽能的兩倍左右。我們聽聽李河君先生的高見。
李河君:謝謝各位,首先我也講一下市場環節,先說大市場,然后再說薄膜,分兩個部分講。
這輪歐債危機,包括美國雙反,實際對我們中國來講是一個好事。歐美市場不行了,不等于全球市場不行了,中國市場剛剛開始。但是我覺得未來的光伏市場重點就應該在國內,這是我的判斷。現在我給大家講兩組數據,中國未來市場2020年以前1000吉瓦我覺得是一定可以實現的,理論可以達到3000吉瓦。為什么我給大家講一下,在座很多電力專家,因為我是做發電的,我對發電特別了解,漢能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發電公司,我本來老本行就是干這個的,對于發電業務獨特的理解非常重要。但是到2020年我們中國的總裝機量到20億千瓦,現在可以這么講,太陽能,包括晶硅薄膜代替30%不是沒可能的,是可能性很大的。首先大家知道嗎,咱們用電70%是工業用電,工業廠房屋頂我們研究過非常,漢能有26個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廠房屋頂可以替代工業用電的30%到40%。就算30%,三七二十一,這一段就把全社會供應的20%替代掉,對于中國來說。大家知道還有地面電站,理論上講地面電站可以容納20%,還有居民用量占了12%,還有其他第三產業用電,加在一起其實理論可以達到40%到50%。在儲能沒解決的情況下不要說那么多,就打個折,再打個折,就解決15%,這是什么概念,15%就是3億裝機,1000個吉瓦的太陽能是10億裝機,但是太陽能平均只有傳統能源四分之一,也除以四,就是2億裝機多一點點,不到2.5億裝機。這有什么不可能呢,應該這樣。這個數可以算出來,1000吉瓦就是10億裝機,相當于傳統發電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2億裝機,2億裝機當中國家到2020年是20億裝機,就是10%,至少會有這個。這是一個。
第二我要講的是中國的優勢,太陽能發電、清潔能源,剛才亞洲專家也講了,主要靠補貼,補貼的目的是為了不要補貼,實現平價上網,這個大家非常清楚。中國政府獨特的優勢咱們老是講,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次補貼政策國家推動產業政策比歐洲任何國家都要強,中國一旦明白了,速度之快,絕對超過我們所有人的想象,各位你們信不信。所以我覺得未來的市場一定在中國,漢能的打法跟在座各位企業的打法完全不一樣,漢能的打法是,我是立足國內市場,我不到國際市場玩。漢能現在的產能我們當年年底沒有懸念,3個GW的產能,全部都是薄膜。但是問我為什么會做薄膜,我覺得薄膜有很多優勢,那天張總也講到了,不知道薄膜的確定性怎么樣。但是我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我的搭檔也在這里。首先跟大家講,大家都覺得這一輪晶體硅下降70%的價格,把大家都嚇壞了。第一嚇壞了很多大企業,嚇死了很多中小企業,這是明擺的,很多企業死掉了。這個原因很簡單,那些中小企業跟風跟的太厲害了,沒有系統策劃,沒有系統思維,一有錢來跟著,沒有錢就死掉了。所以我覺得這次的產業調整對中國來講是一個大機遇,不是壞事,是一個大好事。
薄膜和多晶硅的關系我想講的觀點,大部分的哥們都是做晶硅的,所以我想說幾個觀點。我的相當長時間,未來的五到十年晶硅薄膜一定會并存,因為市場太大了,你完全開著馬力干也干不完那么多,所以沒有純粹大競爭的問題,這是我的總體判斷,市場太大。我們漢能做薄膜,其實就基于兩點。第一,大規模,規模效益,系統規模效益。現在大家知道嗎,薄膜規模和多晶硅競爭力分析是12:17。這個數據是什么意思呢,當薄膜有12轉化率的時候,多晶硅17、18轉化率的競爭力是一樣的,大家可能知道,是一樣的價格。但是問題在于當漢能做12轉化率的時候,成本可能0.4元左右,但是12對任何企業對薄膜來說并不是很難的事情,非常簡單的事情。我們剛開始做90,12有什么難啊,并不難。多晶硅要干到0.4元以下談何容易。所以我說一個觀點,當價格在12的時候,薄膜在12的時候,多晶硅18的時候,兩個競爭力是一樣的。很多原因,包括晶硅發電小時,日光下發電,包括占地、角度等等,這個大家都有共識,因為你17的電池轉化率,實際到了組件只有14、15的轉化率。所以薄膜這個產業要我來看是非常不確定,但是前景非常大,這是肯定的。晶體硅非常確定,但是前景相對薄膜我覺得它會差一點。這是我的判斷,不見得對,因為我干什么吆喝什么,不見得對。
所以我覺得薄膜的發展未來應該說是市場占有量越來越大,現在一個數據已經清楚了,三年前薄膜只占5%的市場,現在占到25%的市場。已經證實這個觀點,只是因為薄膜需要的銀子太多,錢太多,門檻太高,很多人干不了,這也是事實。所以我想跟大家講一下,薄膜在相當長的時間跟晶體硅是并存的,但是我本人非常看好薄膜,我相信薄膜的價格能做到0.3元、0.2元,大家相信嗎?謝謝!
曾少軍博士:謝謝李河君先生,下面張征宇先生,因為張征宇先生首先是一個科學家,其次才是一個企業家,從中關村走下來,很多問題是從科學角度分析的,我們聽聽張征宇先生的觀點。
張征宇:謝謝,河君會長給我們描述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前景,我是同意這個觀點的。他剛剛只是從可能的替代裝機的角度,但是我覺得可科學一些的話,我注意以2015年到2020年我國電價的形式來分析,如果我們第一步實現了配電側的電價上網,或者是配電側的光發電的價格低于用戶購電價格的話,大家應該很清楚,這就會有很多企業有動力去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給自己供電。我在南方有企業,我們過去企業入住園區的時候,告訴我們電價是0.52元一度電,是按照大工業用電來供電的。去年夏天的時候開發區找我們,現在給你們供電是1元一度,我們總經理就跳起來了,怎么能從0.52元到1元呢。他說你不要也可以,你不要的話要隨時拉閘,工廠在生產的過程中隨時拉閘怎么受得了,好吧,1元一度電,就簽了協議。因為南方地區現在的光發電成本,光照小時時數短,現在的價格還不行,我現在在江蘇浙江這一代,發電的成本還高于一元錢,所以我現在只能忍氣吞聲,先用這個電再說。但是一旦我們再過一兩年,我相信我現在已經在籌備我們自己在當地建電站自己用,我便宜了,0.8元一度電為什么不自己建,賣1元多的干什么。如果我們這種趨勢一旦形成,那么我們可以講,經濟發達的東南地區,包括華南地區,都會率先自己安裝太陽能發電站。因為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前年為了達到發改委的排放指標,江浙省份全部都在限制發電,結果弄的這幫民營老板怎么辦呢,就是賣柴油發電機,安裝柴油發電機,自己發電。為什么這么做呢,還是經濟效益,一個算賬的問題,他一度電能夠產生20塊錢的銷售額,20塊錢銷售額毛利大概有四五塊錢,就是20%到25%,柴油發一度電是2元,這個也比不干好,還能賺3元的毛利,也能保證對國外訂單的延續性,所以就是2塊錢的電。所以造成了工廠把柴油賣走以后,汽車加油沒柴油了,所以當時南方鬧柴油荒。這種缺電的情況、拉閘限電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南方還會持續很久,原因就是這個地方本身就缺乏煤炭,缺乏這些資源。我認識中部地區的一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他說他每年40%的時間是解決省內的煤電供應問題。
所以從市場的角度來講,需求的角度來講,需求量非常之大,只要我們發電成本低于當地的購電成本。購電成本會怎么樣呢,購電成本或者供電成本會不斷上升,去年發電企業,煤電企業,就是用火力發電的企業大面積虧損。去年我看到一個不完整統計,大概五大集團在發電環節上虧損600多億,誰能這么長期干下去呢。所以大家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面已經把今年CPI的控制目標定在4%左右,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由于去年的CPI比較高,翹尾因素的影響,今年CPI如果不采取任何有意識的加價措施,CPI應該是絕對控制在4以下,或者在3到3.5之間。這樣的話,4.0%左右的CPI控制目標,就給我們加價,做一些能源價格上的調整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所以今年我相信電價也會進行調整,實際上發改委已經就階梯電價征求意見,北京市也開始了。所以今年的電價還會往上漲,就是發電企業要扭轉虧損的局面。這些方面綜合起來判斷,我認為不用到2020年,我覺得到2015年、2016年這個形勢就非常清楚了。
統計了一下,過去幾十年,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對當年光伏發展狀況的預測,即便到2008年、2009年、2010年,包括去年2011年,都有各種各樣的預測。但是有一個結果是,所有的預測最后被證明都是保守的,所以我認為光伏產業前景非常好。謝謝!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