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虛電路分組交換網
什么是虛電路分組交換網
虛電路 Virtual Circuit
虛電路是在分組交換散列網絡上的兩個或多個端點站點間的鏈路。它為兩個端點間提供臨時或專用面向連接的會話。它的固有特點是,有一條通過多路徑網絡的預定路徑。提前定義好一條路徑,可以改進性能,并且消除了幀和分組對頭的需求,從而增加了吞吐率。從技術上看,可以通過分組交換網絡的物理路徑進行改變,以避免擁擠和失效線路,但是兩個端系統要保持一條連接,并根據需要改變路徑描述。圖V-2示意了局域網用戶和遠程地點之間的虛電路。注意,這個虛電路如何為用戶A跨越這個局域網連接、網橋/路由器間的多路復用鏈路、分組交換網絡以及穿越分組交換網絡的鏈路。
具有永久性和交換型的虛電路如下所述:
□永久性虛電路(PVC)是一種提前定義好的,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建立時間的端點站點間的連接。在公共-長途電信服務,例如異步傳輸模式(ATM)或幀中繼中,顧客提前和這些電信局簽訂關于PVC的端點合同,并且如果這些顧客需要重新配置這些PVC的端點時,他們就必須和電信局聯系。
□交換型虛電路(SVC)是端點站點之間的一種臨時性連接。這些連接只持續所需的時間,并且當會話結束時就取消這種連接。虛電路必須在數據傳送之前建立。一些電信局提供的分組交換服務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動態定義SVC。
SVC和PVC通常在有關公用數據網的文章中進行討論,雖然有圍繞一些技術(例如ATM)建立了室內交換網絡的機構可以提前定義PVC以減少網絡開銷。對于電信服務,顧客通常需要為PVC交付初裝費用,然后按月或按分組進行交費。SVC和撥號電話呼叫相比,PVC對應為兩點之間的專用租用電話線路。
在ATM環境,在端點站點之間的邏輯連接稱為虛擬信道(VC)。虛擬路徑(VP)是一個或多個VC通過一個散列網絡到達相同目的地的一條定義好的路徑,雖然每個VC可以連接到不同的端系統或在這個目的地的應用處理。可以將VP想象為包含一束電線的電纜,如圖V-3所示。在這個比喻中,該電纜將兩點和此電纜連接端系統內的獨立電路相連。它的優點是,共享穿越網絡的相同路徑的連接被組織在一起,并使用相同的管理功能。如果已經建立了VP,就可以很輕易地增加新的VC,這時因為已經完成了定義穿越這個網絡路徑的工作。另外,如果這個網絡為了避免擁擠或失效的線路而需要改變一條路徑時,所有為這個VP建立的VC都被定向到這個新的路徑。
PVC是在幀中繼環境中傳統的連接方式,雖然1993年末SVC被支持加入這個規范。PVC具有特定服務特點。在與提供商建立了服務時,就定義PVC和這里列出的服務特點。這個鏈路的服務特點:承約信息大小(committed burst size)、承約信息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過量信息大小(excess burst size)和幀大小(frame size)。它們是在協商時定義的。
□承約信息大小(CBS)是網絡提供商同意在時間間隔內的正常網絡狀態進行傳輸的最大數據(按位)的數量。
□承約信息率(CIR)是網絡提供商同意的在一個PVC的正常網絡狀態期間傳輸CBS承約數據的傳輸率。
□過量信息大小(EBS)是最大允許的超出CBS的未承約數據(按位)的數量,這個網絡將試圖在一個時間間隔期間傳送它們。EBS數據將在網絡擁擠期間被網絡按照可拋棄數據對待。
□幀大小是傳送顧客數據穿越分組交換網絡的幀的體積。
?
虛電路分組交換網
1、 組網原理分組交換網一般由分組交換機、網絡管理中心、遠程集中器、分組裝拆設備、分組終端/非分組終端和傳輸線路等基本設備組成。
分組交換機功能:
提供網絡的基本業務:交換虛電路和永久虛電路,及其他補充業務,如閉和用戶群,網路用戶識別等。在端到端計算機之間通信時,進行路由選擇,以及流量控制。能提供多種通信規程,數據轉發,維護運行,故障診斷,計費與一些網絡的統計等。
網絡管理中心(NMC)
網絡配置管理與用戶管理,日常運行數據的收集與統計。路由選擇管理,網路監測,故障告警與網路狀態顯示。根據交換機提供的計費信息完成計費管理。
遠程集中器(RCU)允許分組終端和非分組終端接入,有規程變換功能,可以把每個終端集中起來接入至分組交換機的中、高速線路上交織復用。
分組裝拆設備(PAD)將來自異步終端(非分組終端)的字符信息去掉起止比特后組裝成分組,送入分組交換網。在接受端再還原分組信息為字符,發送給用戶終端。隨著分組技術的發展,RSU與PAD的功能已沒什么差別。
分組終端/非分組終端(PT/NPT)分組終端是具有X.25協議接口,能直接接入分組交換數據網的數據通信終端設備。它可通過一條物理線路與網絡連接,并可建立多條虛電路,同時與網上的多個用戶進行對話。對于那些執行非X.25協議的終端和無規程的終端稱為非分組終端,非分組終端需經過分組裝拆設備,才能連到交換機端口。通過分組交換網絡,分組終端之間,非分組終端之間,分組終端與非分組終端之間都能互相通信。
傳輸線路是構成分組數據交換網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目前,中繼傳輸線路有PCM數字信道,數字數據傳輸,也有利用ATM連接及其衛星通道。用戶線路一般有數字數據電路或市話模擬線。
2、組交換網協議
分組交換技術源于數據通信,特別是計算機通信的需要。數據通信的特點一是業務的突發性,二是高度的可靠性要求,而對于實時性的要求卻不很嚴格。尋求一種適合于此特點的高效而經濟的數據通信方法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通信資源的共享問題,分組交換被公認為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最佳技術,它取代電路交換,成為數據通信領域的主導交換方式。其可靠性則是由一系列的協議予以保證的。
從概念上看,一個分組數據通信系統由終端用戶、分組交換網和協議組成。其中,終端用戶可以是計算機或一般I/O設備,它們具有一定的數據處理和發送、接收數據的能力,通常稱為數據終端設備(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分組交換網又稱為通信子網,由若干個分組交換機(常稱為節點機)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通信鏈路組成。協議可分為接口協議和網內協議2種。所謂接口協議是指DTE和交換網之間的通信規程,相當電信網中的UNI協議;網內協議是指各節點機之間的通信規程,即NNI協議。
為了實現各種終端用戶和不同的分組交換網之間的自由連接,接口規程必須標準化,這就是著名的CCITT X.25協議。這里需要說明一點,X.25文本上說明的都是DTE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之間的接口,這里DCE指的是DTE-DTE遠程通信傳輸線路的終接設備;在物理上,如果傳輸線路是模擬通道,DCE就是MODEM;如果是數字通道,DCE就是多路復用器或數字信道接口設備。它們提供信號變換、適配和編碼功能,和DTE 同屬于用戶設施。但是在功能結構上,DCE屬于網絡部分,是分組交換機或集中器的延伸。因此我們通常都說X.25是DTE和公用分組交換網的接口協議,這和DTE-DCE接口協議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
X.25建議是以加拿大DATAPAC公用分組網的有關標準為基礎于1976年提出來的,其最初版本既提供虛電路服務,也提供數據報服務。但是在1984年版本中,已取消數據報服務。因此,目前公用分組網絡終端用戶的標準接入采用的都是虛電路方式。用戶接口的標準化要求終端用戶設備具有X.25協議處理能力,這樣的標準終端稱之為分組終端(PT)。可是實際上,在X.25建議提出來之前已經存在許多數據終端,它們有其自己的通信規程,我們將其稱為“用戶協議”,具有非標準用戶協議的終端稱為非分組終端(NPT)。NPT接入分組網必須經過協議轉換,將各種特定的用戶協議轉換為標準的X.25協議,將用戶發出的數據裝配成X.25格式的分組,完成該協議轉換的設備稱之為分組裝拆設備(PAD:Packet Assembler/Disassembler)。PAD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設備,放在用戶端或局端;也可以設計為分組交換機的一個內部功能,這樣的分組交換機可以直接支持用戶協議的接入。利用PAD不但可以實現同種用戶協議NPT經由公用分組網的互相通信,還可以實現不同用戶協議NPT的互相通信,為異種計算機的互連通信提供了可能。
NPT類型雖然很多,但多數均為字符方式終端,它們能夠發送和接收起止式字符,采用異步通信方式,因此常稱之為異步終端,CCITT專門為適配這類NPT的PAD制定了一組建議,即X.3/X.28/X.29,常稱為3X建議。其中,X.3描述PAD功能及其控制參數,通過參數選擇可使PAD適配不同的異步終端;X.28描述PAD到本地字符型終端的協議;X.29描述PAD到遠端分組型DTE之間的協議。如果遠端DTE也是字符型終端,則X.29描述的是PAD至遠端PAD之間的協議。
分組交換網內部協議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由各個廠商自行規定。CCITT定義了分組交換網國際互連時網間接口的X.75建議,許多公司都在X.25或X.75的基礎上作少量修改或增補作為其網內協議。但是,在同一個網絡中通常只采用一種協議。網內協議的基本要求是確保高效的數據傳送和交換以及一定的網絡管理功能。
上述3類協議在分組通信系統中的位置及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
3、分組交換網的特點
分組交換網具有如下特點:
(1) 分組交換具有多邏輯信道的能力,故中繼線的電 路利用率高;
(2) 可實現分組交換網上的不同碼型、速率和規程之間的終端互通;
(3) 由于分組交換具有差錯檢測和糾正的能力,故電路傳送的誤碼率極小;
(4) 分組交換的網路管理功能強。
分組網提供可靠傳送數據的永久虛電路(PVC)與交換虛電路(SVC)基本業務,以及眾多用戶可選業務,如閉合用戶群、快速選擇、反向計費、集線群等。另外,為了滿足大集團用戶的需要,還提供虛擬專用網(VPN)業務。從而用戶可以借助公用網資源,將屬于自己的終端、接入線路、端口等模擬成自己專用網并可設置自己的網管設備對其進行管理。
由于分組網采用動態復用方法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簡化物理接口(一條物理線可支持多條虛電路),且能使不同速率的終端相互通信,也為分布式處理創造條件。
分組網最初設計主要建立在模擬信道的基礎上工作的,由于其信道質量較差,所以其協議在克服信道差錯方面考慮周全,處理比較復雜,從而網絡遲延較大,另外它提供的用戶端口速率一般小于等于64KB/S。
分組網主要適用于交互式短報文,數據傳輸速率在64KB/S以下,網絡的分組平均遲延允許達1秒左右的場合。例如,金融業務、計算機信息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等,但它不適用于多媒體通信。另外用分組網傳送TCP/IP協議的IP包傳輸效率不太高。
分組網在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技術與新業務時有如下問題:
我國分組網當前最大的端口速率為64kb/s,不能滿足專線速率為10Mb/s、100Mb/s局域網互連的需要。
分組網的網絡平均傳送遲延為700ms 左右,如再加上兩端用戶線的遲延,用戶端的平均遲延可達秒級并且遲延變化較大,比幀中繼的遲延要高。
局域網所用的TCP/IP協議通過分組網進行傳送時效率低。這是因為IP包的長度比X.25分組的長度大得多,要把IP分割成多個塊封裝于多個X.25分組內傳送,并且IP包的字頭可達26個字節,開銷較大。
分組網很難支持多媒體通信。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如何區分TCP(虛電路)和UDP 2020-11-10
- [通信網絡] 淺談TCP面向連接的虛電路實現 2020-09-07
- [電子說] 淺談虛電路服務和數據報服務的區別 2020-07-14
- [網絡協議] 如何分辨TCP(虛電路)和UDP 2020-07-13
- [電子說] PULSE的體系結構方案解決電子分組交換網絡中“長尾延遲”問題 2020-06-08
- [電子說] 分組交換網流量控制的類型_分組交換網流量控制的方式 2019-09-13
- [電子說] 什么是分組交換網_分組交換網的構成 2019-09-13
- [接口/總線/驅動] 淺談套接口的類型和虛電路分類 2018-05-09
( 發表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