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通信推出紫潭安全解決方案
北京,中國 2016年1月24日 --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展訊”),作為中國領先的2G、3G 和4G無線通信終端的核心芯片供應商之一,今日正式推出面向智能手機及物聯網等應用領域的紫潭安全解決方案。該方案作為中國首款搭載可控芯片及操作系統的雙OS安全解決方案,將實現從硬件平臺、操作系統以及生物識別等關鍵技術的高度安全,從而重新定義國產安全智能終端的標準。
為了應對移動終端及物聯網發展中日益普及而爆發的信息安全問題,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開發了基于自主安全可信架構的智能終端解決方案—紫潭,該方案具備生物識別、公私分離、硬件加密、安全通信、可管可控、整機安全六大特色。特別是其硬件平臺采用展訊自主研發的安全定制芯片—椒圖,支持可信計算STEE安全級別的安全應用處理器,代碼安全認證的安全啟動模塊,符合國際和中國標準加解密算法的加密模塊,實現語音/數據加密通信的安全通信處理器,以及敏感數據特殊區域存儲的存儲加密。
通過專用加密通信技術、代碼防篡改技術、安全運算區隔技術,椒圖從最核心的芯片硬件源頭解決整個移動終端系統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作為一款采用28nm工藝的八核五模LTE智能安全手機芯片,它具有更強運算能力的ISP、GPU及更低功耗。該芯片從硬件源頭解決系統完整性、關鍵應用完整性等問題,可防止篡改Boot、OS、服務及應用,杜絕惡意代碼運行。
同時紫潭安全解決方案高度集成了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海網云協同”體系架構以及中科虹霸獨特的虹膜生物識別技術,并采用元心科技開發的國產雙OS操作系統,分別搭載符合EAL4國際安全標準的國產操作系統和安卓原生操作系統,建立了從“終端”到“云端”的多層次全體系安全保障系統。
此外基于紫潭方案的中國首款搭載可控芯片及操作系統的雙OS安全手機目前已通過各項專業認證和性能測試,達到正式量產的產業化水平。在2016年1月,展訊率先與央企單位達成供貨意向。后續將面向國家眾多涉及安全的行業領域、政企市場全面推廣。
展訊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力游博士表示:“手機安全和芯片有200%的關聯,從安全意義上將,芯片的自主可控、自主設計顯得極其重要。作為中國本土的芯片設計企業,展訊通信責無旁貸的扛起這份重任。此次推出的紫潭安全解決方案是第一次真正實現了從硬件、周邊附件、芯片物理層、底層基礎軟件到上層應用軟件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目的。紫潭安全方案有很多特色,首先帶來了一顆“可信任”的芯-椒圖,它采用了完全自主的系統架構設計,在配備強大的處理器、內置國密算法外,芯片中加入了Security Boot,UUID以及安全區隔離等設計,為芯片唯一性、代碼防篡改等安全應用提供了技術保障。其次芯片內的Modem,從芯片到通信協議棧的每一行代碼都是展訊自己設計和實現,通過獨有的語音加擾技術,可以實現全球跨制式、跨網絡的加密通話,并提供另一種可以實現高強度加密、高清語音的4G加密通信功能。此外它采用了由展訊研發的業內首顆采用40nm技術的北斗芯片,可提供高靈敏度、低功耗,完備的網絡輔助定位并支持“A-北斗”以及地基增強接口系統,確保定位的準確度。”
來自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徐震主任強調,在人機物三元融合的新形勢以及移動互聯的發展趨勢下,信息安全受到巨大的挑戰,實施移動物聯體系化安全防護,對提高智能設備自身信息安全能力,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基于中科院先導專項提出的海網云安全協同理念形成的海網云協同安全架構,致力于面向移動智能設備和IOT設備,通過海與云側的安全能力協同,實施移動物聯體系化安全防護。
元心科技首席執行官唐如安表示:“紫潭的發布,打破了我國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長期以來缺芯少魂的局面。作為國內唯一達到EAL4級安全標準的移動智能操作系統,元心雙系統實現了全方位立體的安全機制,確保安全方案整體不存在短板。”
同時中科虹霸總經理馬力博士也提到:“基于紫潭方案的中國首款搭載可控芯片及操作系統的雙OS安全手機成為我國第一款量產的虹膜識別手機。相比于大眾熟知的指紋認證,虹膜識別可更好地實現活體檢測,為終端應用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作為此款安全手機的制造企業浙江德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沙翔表示,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參與方之一,此款安全手機是德景10年來做的最特別的一部手機。今年德景會投入幾百人的研發資源、上億的資金基于這些核心技術進行應用開發,做出國際領先的真正自主可控的安全手機。
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對紫潭安全解決方案表示肯定:“在信息核心領域,我們不能受制于人,要做到真正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很高興看到基于紫潭方案的安全手機的推出,搭載展訊自主研發的芯片并集成雙OS操作系統,在保密通話、虹膜識別技術上的應用創新,實現了技術上的巨大突破,它的產業轉化將對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
?
?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Blackwell GB100能否在超級計算機和AI市場保持領先優勢? 2023-10-24
- [電子說] 如何使用Rust創建一個基于ChatGPT的RAG助手 2023-10-24
- [電子說] 異構時代:CPU與GPU的發展演變 2023-10-24
- [電子說] RISC-V要顛覆GPU嗎? 2023-10-24
- [電子說] 聯發科發布“暴擊,天璣9300跑分超200萬 2023-10-23
- [電子說] 華為最新昇騰芯片910B可對標英偉達A100? 2023-10-23
- [電子說] GPU是否有替代方案? 2023-10-23
- [電子說] 英偉達A800、H800將被出口管制,國產GPU能否頂起一片天? 2023-10-23
( 發表人:林錦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