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塊鏈是什么?
首先我們看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么?我們認為,區塊鏈通過數據的全網一致性分發和冗余存儲,實現了數據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在系統層面降低了信息不對稱,使業務流程可以基于新的信息獲取能力實現重構。區塊鏈在信息系統去中心化的同時,通過構建業務系統的去中心化和業務流程的去中介化,實現總體效率的提升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但區塊鏈系統的建設有一些隱含的前提和假設。其中之一就是在區塊鏈系統實現數據上鏈,這是具有較高的經濟成本的。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數據原來只存在一處,也就是中心節點那里,出于安全考慮,數據存放最多是放在2-3處。但在區塊鏈系統上,數據需要在全網所有節點同時存儲。即使是EOS系統,也還是要在遍布全球的21個超級節點上進行一致性冗余存儲,既消耗了帶寬,又消耗了大量的存儲空間。同時,數據寫到區塊之后,還需要其他節點進行確認和記賬,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計算資源。因此,在區塊鏈上上鏈的數據應該是有價值的數據,并且在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數據完整性方面有較高要求。
區塊鏈從分類上,可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其中,聯盟鏈是準許鏈,一般面向多業務主體,業務鏈條可能會很長,中間環節也可能會很多、聯盟鏈由于是準許鏈,因此在節點之間可以建立起強信任關系,可以承載重量級應用,并方便進行業務流程的重構。
公有鏈是非準許鏈。因為其非準許性質,公有鏈一般面向非特定C端用戶,因此其業務鏈條短,中間環節少,能夠處理的業務場景也較單一。同樣由于其非準許特性,公有鏈的節點之間難以建立起強信任關系,也難以承載重量級應用。由于其直接面向C端用戶,業務鏈條短,中間環節少,也難以實現業務流程的重構。實際上,在我們看來,目前廣泛用于鏈改幣改的所謂通證激勵,更多是互聯網思維的延伸,而不是區塊鏈思維的應用。
私有鏈也是準許鏈,更多面向單一用戶主體,因此主要用于單一的企業或組織內部。其業務鏈條和中間環節,可承載的業務場景,完全取決于所在企業或組織的業務內容和業務體系。
從區塊鏈系統應用來看,其前提是實現了數據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但不同的數據對不同人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數據的性質、數據所具有的價值、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數據的完整性要求,就決定了鏈上數據面向的人群和所在的場景,進而決定了所在區塊鏈系統的技術架構。
二、流量造假成為行業最大痛點
“流量”多指在網絡平臺中的訪問數據,是信息到達程度的一種相關度量指標,與最終的信息到達程度具有一定相關性。流量的常用指標包括訪客數(uv)、瀏覽量(pv)、訪問次數(visits)等,流量質量的優劣指標包括平均訪問深度(瀏覽量/訪問次數)、平均停留時間(總停留時間/總瀏覽量)、跳失率(跳出次數/訪問次數)等。從分類上,可以分為直接流量、搜索流量和推薦流量。直接流量包含通過瀏覽器地址欄、瀏覽器收藏夾、丟失來源信息產生的流量。搜索流量指訪問者通過點擊搜索結果訪問網站產生的流量。推薦流量指訪問者通過點擊其他網站的鏈接訪問網站產生的流量。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流量越來越具有以下特征:
垂直化+精準化。品牌商投放廣告,已經從傳統媒體徹底轉型到意見領袖、網紅,流量渠道開始進入細分領域,流量的指向也越發精準。
渠道化。傳統電商的流量主要來自淘寶天貓京東,社交媒體流量來自微博微信,能否更好的控制流量渠道資源成為互聯網公司運營成功的關鍵,各個渠道的流量投入產出比也是衡量渠道好壞的標準。
移動化+碎片化。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人們的閱讀也逐漸開始向移動化方向發展,時間也越來越呈現碎片化特征,因此流量的分發也需要改變原有的策略,需要搞清楚在移動化+碎片化時代所屬行業的用戶是誰,用戶獲取信息的行為有哪些特點特征,渠道的流量走向如何改變,也就是要明白這個行業的流量在哪里,哪些流量最優質,整個大盤的流量有多少等。
傳統媒體的收視率、收聽率和發行量是流量的另一種說法,但互聯網和移到互聯網時代,流量具有與傳統廣播時代完全不同的鮮明特征。其一是受眾的可測量性有了極大提升。傳統媒體的受眾規模是通過一定的計量方法估算出來的,如電視收視率是通過某一區域樣本戶的收看率推及的,報紙雖然可以準確知曉發行量,但是每篇報道的閱讀量是無法準確得出的,而流量時代的每一條信息都可以得到相對準確得多的點擊數據。其二是受眾的互動性有了本質性的增強,改變了原有的信息的單向流動,實現了信息雙向流動從無到有的變化。當年個人拍攝并寄給電視臺播出的《家庭滑稽錄像》與今天實時上傳的《抖音》相比,其互動的廣度和深度就具有了天壤之別。
但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的浮躁風氣為流量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流量欺詐問題猖獗,并且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流量欺詐行為的出現導致無效流量的產生,無效流量則是使用第三方黑客和/或機器人進行流量造假。其作弊行為,無論是招攬“刷手”人工刷流量,還是尋找機器或軟件刷流量,都是一種“流量作弊”行為。多樣且惡劣的廣告流量作弊行為,正極大侵害相關方利益,破壞整個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
典型的刷量場景,已經覆蓋了所有互聯網行業,包括刷視頻播放量、刷流量分成、刷微信、刷注冊、刷廣告展示量和點擊量、刷搜索引擎關鍵詞排名、刷電商店鋪人氣和商品瀏覽量、刷網站訪問量、刷閱讀量、刷下載APP、模仿正常用戶玩游戲等。流量欺詐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刷量行為可以高度模擬真實用戶的操作,視頻網站、直播平臺、廣告聯盟、搜索引擎、電商等甲方無法有效應對。
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數據價值的持續增長,欺詐者的技術手段也不斷進化。早期靠機器人在固定的IP、 Device ID等上面不斷刷量的粗暴型作弊已越來越少,更多欺詐者開始使用惡意SDK預留后門、篡改渠道號等方法手段,進而誘導CPA歸因錯誤等更高級的作弊手法出現。
據世界廣告主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預計,未來十年內,流量欺詐將會成為犯罪組織的第二大市場,僅次于毒品販賣。虛假廣告流量,將加大廣告主的預算負擔。據《2018-2019網絡廣告流量欺詐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流量欺詐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預計將達到58億美元。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的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第一季度的廣告作弊流量平均占比為26%左右,較2018年幾乎增長了近一倍。2019年2月,甲骨文揭露 “DrainerBot”廣告欺詐行動,會在用戶不知情的狀況下播放影音廣告,數百個Android應用受到影響。這些程序下載量已超1000萬次,事實上機器人銷售的這些廣告并沒有人看到,浪費了廣告主大量的營銷預算。
除了廣告流量造假,還有明星流量造假。明天買“熱搜”、買“粉絲”等流量造假行為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成為打造人氣“愛豆”的“利器”。2018年明星蔡徐坤一條微博“轉發量過億”便引發了社會對明星流量數據造假的關注。
此外,還有淘寶店鋪刷單。網店為沖銷量排名刷單,制造店鋪虛假繁榮,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誤導和欺騙。2018年,CCTV焦點訪談就曝光了關于淘寶商家刷單的新聞。
再有,加密資產領域的中心化交易所流量造假也成為了這個新興行業的毒瘤。據加密貨幣資產管理機構Bitwise調查顯示,CoinMarketCap統計的比特幣總交易量為110億美金,而實際的真實交易量可能只有5.54億美金。加密資產交易所數據流量失真,制造了市場流動性較強的表象。
三、區塊鏈解決流量造假的不可能
由于區塊鏈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可追蹤可溯源等特性,很多人就試圖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流量造假問題。
我們以廣告為例,對流量分發的性質進行簡單分析。
流量分發的目的是通過信息的送達獲取增量客戶。但由于潛在中的增量客戶無法精準定位,因此始終需要拓展信息已達邊界,向邊界外客戶推送信息,完成邊界外客戶向邊界內客戶的轉化。
流量分發行為的性質天然決定了被分發信息的全網一致性,但信息的屬性決定了僅有一部分人會接收和閱讀信息。也就是流量分發所承載的信息不具有稀缺性,對大部分客戶是低價值信息甚至是無價值信息。流量分發方當然希望實現信息分發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靠技術機制實現信息的自動發送,但受限于渠道資源和交易成本,以及信息的低價值屬性,又必須需要通過中心化機制和中介機構來實現。
前面我們分析過,區塊鏈系統具有弱(去/多)中心化、去第三方信任、集體維護、鏈上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可溯源等特性。但區塊鏈的信息無/多中心分發可以實現信息在已有范圍的全覆蓋,但無法解決信息已達邊界的拓展問題。即使不存在信息分發渠道問題,如果激勵機制不足,將導致信息根本發送不出去。此外,在區塊鏈系統中,要求實現信息的認證和記賬,因此就必須計算流量分發信息的真實性認證成本,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設計問題。再者,區塊鏈系統的集體維護,對于流量分發是理想狀態,但系統集體維護的費用如何計算,由誰支出,收益又如何分配?
從區塊鏈系統特性與流量分發性質比較來看,區塊鏈鏈上數據具有防篡改和也偽造功能,但流量分發的信息,從經濟角度衡量,對于防篡改和防偽造的要求極低。
從區塊鏈的本質來看,流量分發直接面向非特定C端用戶,但業務鏈條短,雖然有中間環節,但這個中間環節難以去掉,業務流程也難以重塑。
如果通過區塊鏈實現信息分發,對信息到達以及用戶閱讀情況進行認證,可以打造真實流量,
但會帶來渠道單一化和窄化,既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造假問題,經濟成本又極高。
1.流量分發的信息上鏈使信息還在已達邊界內流轉。
2.將用戶點擊信息數據上鏈,將把大部分新客戶拒之門外。
3.信息或數據上鏈,不經濟。
4.去中介+激勵不足,將使信息分發功能完全無法實現。
四、區塊鏈解決流量造假的可能
在用區塊鏈解決流量造假問題之前,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流量的認知。流量是什么?我們的觀點是,流量是交易達成或目的實現的前提和手段,但流量本身不是目的。比如,做廣告是為了交易達成,但要實現交易達成,其前提是商品或服務信息要觸達終端消費者,即要有一定的流量,但有了流量并不一定就能促成交易達成,還需要實現流量的進一步轉化和變現。
由此,流量是一種相關性的量化指標。電視節目、報紙廣播、網站、專欄作家、明星重在影響力,但影響力難以用定量化的指標進行測量,因此便借用了流量這一指標。流量作為觀測指標,便于量化。
應對流量造假,一是可以建立多層次多維度考核指標,減少對虛假流量的依賴,比如建立任務發包方與流量分發機構多次博弈模型,讓相關數據上鏈,結合實際交易額,考核流量數據真實性及滲透率。二是可以實現虛假流量的作用域轉移,增強虛假流量變現的可能性。上世紀90年代末全世界普遍認為中國GDP數據造假,但朱镕基總理答記者問時說,基于GDP數據收取的稅收是真金白銀裝到政府口袋里的。前幾年網約車出現時,網約車公司為了培育市場,給予乘車客戶高額補貼,就有很多網約車司機偽造乘客虛擬乘車信息。對此,網約車公司也心知肚明,但通過這些或虛假或真實的交易,網約車公司獲取了大量的真實路況數據,這些數據成為網約車公司后來做大做強的基礎數據。
前面提到,流量分發所承載的信息不具有稀缺性,對完整性要求低,是低價值信息。但流量數據信息是稀缺性信息,對完整性有要求,是高價值信息。因此,我們就可以基于特定的應用場景,建立特定的區塊鏈數據業務架構,將流量分發相關的多個業務主體囊括進來,建立合適的區塊鏈數據業務架構,將流量數量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上鏈,基于可追溯原則和利益均衡原則,建立信息認證,開展信用評估,抑制流量分發機構流量數據造假的沖動。
同時建立多維度監測指標,建立從流量到影響力、成交量等全流程關鍵環節指標考核,建立數據關聯模型,通過多層次、多時段的考核支付體系,從根本上重新配置資源投放,例如建立從信息被閱讀,到交易達成,到長期交易關系建立,逐級提高造假成本。這實際上是類似區塊鏈POW共識機制的做法。
此外,還可以創建基于TOKEN的激勵模型。目前的大部分流量分發,是一種信息的“推”的方式。如果對于一些重量級產品或服務,可以借鑒消費商的激勵方式,不以信息送達數量作為支付考核標準,而以交易達成作為支付考核標準,變信息的“推”方式為客戶的“拉”方式。這將從根本上提高造假成本,杜絕流量造假現象發生。
五、CCDEX解決流量造假的策略和努力
CCDEX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去中心化跨鏈加密資產交易所生態。
目前加密資產領域中心化交易所數據造假現狀頻發。據加密貨幣資產管理機構Bitwise調查,審查的81個交易所中,只有10家交易所沒有參與虛假數據;交易所的30個交易對正在進行清洗交易,并且有一些貨幣對具有高達75%的偽造交易量。但交易所自己提到的比特幣和以太幣交易量的真實數據占比為85%至95%。Bitwise認為,市場上95%的報告交易量,每天成交60億美元,是交易所偽造數據,欺騙市場與投資者。
區塊鏈透明度研究所(BTI)報告表明,Binance公布的數據中大約10%存在清洗交易,報告中清洗交易所的上幣費用總計超過150 BTC,CMC Top 25家交易所中有17家超過99%虛假交易,其中許多超過99.5%,包括前50名交易所中交易量排名中的35種貨幣。
CCDEX從技術和業務兩個方面解決交易所流量造假問題。從技術方面,CCDEX采用多撮合節點相互競爭、統一勝出規則、底層區塊鏈與勝出撮合節點相互制衡、其它節點監督的方式,杜絕了交易所自身造假的可能,也杜絕了其它撮合節點造假的可能。從業務方面,CCDEX以“流量”(交易量)為基準扣除交易手續費,如果存在虛假交易或流量造假,這實際上也是實現了虛假流量的變現。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