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不變=對抗修改
在比特幣世界,如果你想通過時間倒流來修改賬本上的一筆交易,你不僅需要準備足夠的挖礦設備(投入大量資本),還需要足夠多的電力來贏得算力游戲,同時還要驗證這筆交易之后到現在的所有交易。
這么做不僅僅在財務上是巨虧,而且幾乎不可能實現。
為什么?
驗證交易需要成本,在分布式網絡上維護統一賬本也需要成本,這些成本賦予比特幣一個特點:永恒不變。
如果有人想改變比特幣網絡的這個歷史,必須掏出幾十億美金。
相當于動用3萬億(你沒看錯,是萬億這個級別)臺高端筆記本的計算能力,來改動比特幣網絡上的一筆交易。這就是比特幣永恒不變的原因。
這就是工作量證明法給比特幣帶來的成本,同時也是比特幣算力對抗理論的基礎。
工作量證明法是連接數字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橋梁,已經投入到比特幣世界的資金和工作使得比特幣不變。人們聽到“區塊鏈”這個詞的時候會同時聽到很多神奇的詞,比如”密碼學“,“加密”或者“哈希”,因此會錯誤的認為就是這幾個概念實現了不變。 那些不懂數學,概率或者對抗理論的人,以及不懂比特幣工作 遠離原理 的人常常宣稱“挖礦費電”,“對環境不好”。這類人覺得他們可以去掉工作證明法的成本,然后依然能搞出來一個漂亮,浮夸,不貴的軟件(區塊鏈)。
但我們明白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如果不費勁就能改變,那么我們就隨時可以坐時光機回到任何時候。某些人堅信的這類方案在我看來只有99.9%的適用性。當你追求永恒不變,個人權利以及安全的時候就完全不靠譜。(假如你不信任你的家人或者同事,區塊鏈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所以,再重申一遍:安全和永恒不變是付出成本后獲得的。
工作量證明法是歷史上第一次把這些聯系到一起,將真實世界的成本帶給易逝,可替代的數字化對象。
不僅于此,因為工作量證明法是一種具有復利特性的現象,隨著時間流逝,它只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不可被改變。這就是人們說“比特幣反脆弱” 的核心。比特幣受益于時間的流逝(林迪效應)。
比特幣是第一個可以像真實物品一樣存在的數字產品。 因為它綁定了數學,所以在純數字世界被證明是稀缺的。
舉個香蕉的例子:如果我給你一個市場上買得到的普通香蕉,我就不再擁有這個香蕉。如果我給你一個數字化的香蕉,我只要復制一份,那么你和我都有一個香蕉。 如果我給你一些比特幣,那么我就不再擁有比特幣,就像我給你一個普通的香蕉一樣。 我無法創建一個新的比特幣,也無法復制一個,我也無法要回來,我也無法使時間倒流。 我拿回那個比特幣的唯一方法是你把它給我。但是那已經是一個新的交易。
比特幣是第一個(可能也是最后一個)能達到這種狀態的網絡。
為什么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運氣和時間點。
比特幣用了5年才從人們口中的“垃圾“變成值得認真研究的東西。如果有人想趕上或者復制這個水平的架構,大概需要1000億美金, 同時需要奢望沒有人發現他的動作和他競爭,因為雙方都需要花這么多錢。
這種競爭只會讓比特幣更加重要并且更貴,而且使其實現了一種無法打破的自我強化的循環。
比特幣是一種一生只有一次的事情,Andreas這么說過: “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法有用,就是因為它曾經無用“
現在人們終于當真了。
如果你打算重復這個實驗,會有人注意到你,一旦你取得了進展就會有人攻擊你。而比特幣只會走的更遠。
回想一下,這個網絡從一文不值,增長到價值1000億美金,卻沒有任何市場投放。 上次這種事情發生是什么時候?最接近的是互聯網,但是這個網絡與可衡量的價值有關,所以它是有爭議的。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其他人必須去融資并且售賣一些胖協議論文來制造噪音并且獲得關注。 我猜人人都想擁有這種東西,就像電信巨頭想擁有互聯網。但現實情況是:到目前為止是人民群眾集體擁有比特幣公共網絡,正是集體給了比特幣力量。時間和海量的參與者站在比特幣這一邊。
比特幣只要正常運行一天,他就能更強大,更安全,更不可改變,更穩定,更值得信賴而且更珍貴。
實際上,這是一種我們從沒見過的帶有加速特點的林迪效應。
如果比特幣的競爭者獲得了增長,那么比特幣會獲得很多倍的增長。
網絡效應就像跑遠的火車,比特幣基于工作量證明法的永恒不變的網絡已經跑的很遠了,而且幾乎不可能被超越。
這就是為什么我相信萬億資產的經濟活動都會最終與比特幣有關。互聯網是數字世界中最穩定的信息流通的方式,比特幣是數字世界最穩定的資產流動的方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