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組織形態跟公司的組織形態有很大區別。其中一個就是區塊鏈它形成了一個個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社區體系。這跟區塊鏈自身的技術特性相關。從比特幣以來就很明顯地呈現出來,比特幣它沒有任何特定的機構或主體來負責它的整體運作,但通過分布式的體系實現了自運轉。
在比特幣這個體系中,有挖礦和記賬的礦工、生產礦機的礦機制造商、提供廉價電力的電站、有存儲代幣的錢包、有實現流通和變現的交易所和場外交易、有負責功能迭代的開發者、有通過交易獲利的交易者、有通過持有等待升值的投資者,有利用它實現價值流通的用戶、有在高通脹國家利用它做為價值存儲的用戶等。由于比特幣的日交易總量超過100億美元,當前市值超2000多億美元,整個生態足以支撐很大規模的從業者。從發電廠、芯片生產商、礦工、礦池到開發者、交易者、投資者,為什么比特幣能把這么多看似不相關的人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利益相關的生態群體?
這里的核心是它的通證化機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分布式社區。有了通證,不同行業人員的貢獻有了衡量的方法,有了快速流轉的可能,有了價值存儲的地方。有了社區,能夠形成分布式的利益共建和交換體系。當然,這一切之所以能實現,跟它底層的技術相關。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區塊鏈都有加密學、共識機制、點對點通信等技術支撐。
從比特幣的機制中,可以看到分布式社區圍繞一個共識通過各自的貢獻,推動了整體生態的形成,并最終吸引更多人的參與,進一步推動生態的發展。不過,比特幣也存在一定的治理困局,例如圍繞比特幣的發展目標,在路徑選擇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例如比特幣要發展成為可用于大規模支付的點對點的現金?還是要發展成為價值存儲的“數字黃金”?基于不同的發展目標,比特幣社區也存在很大的爭論。
比特幣的自運行社區給我們成功的展示,但更重要的是比特幣到底給我們什么的治理啟示?什么樣的生態體系建設啟示?還有什么領域可以運用這種機制來實現自治社區,并激發更多人參與,最終形成一個比原來中心機構能運作的更大的生態體系?
最近,我們注意到了LBK的PoB機制,它也是一個基于分布式社區的模式。那么,它如何來激發分布式社區的力量?如何來衡量貢獻?如何實現貢獻和收益的平衡?如何讓參與者能夠獲得好的收益,但又不至于成為生態體系的寄生者?
LBK的社區自治與PoB
從加密貨幣的實踐來看,社區要形成自治的體系,很重要的是,一是價值如何衡量?二是用什么機制來實現社區的價值激勵,最終形成生態的利益相關者。
LBK要形成社區自治,也需要著手解決這兩個核心問題。那么,LBK是什么?LBK是最近由LBank推出的社區化通證。它是衡量參與者對社區生態貢獻的代幣,也是獲得收益的價值載體。要把LBK跟生態參與者產生相互增益的強聯系,還需要一個機制來實現。這個機制就是Lbank提出的PoB機制。
PoB是Proof Of Benefit,是收益證明。PoB的共識機制跟PoW共識機制不同,PoW挖礦是完全無須許可的共識機制,只要用戶有足夠的算力,對挖礦人的身份沒有任何限制。當然,這里的無須許可本質上,還是有一個算力門檻,或者更貼切說也是電力價格門檻。而PoB更多是基于LBank本身生態參與者而形成社區意義上的共識機制。
LBK的生態主要圍繞其交易的社區形成。交易的生態社區包括基石節點和普通用戶。而基石節點包括機構節點、社群節點、交易節點、生態節點。普通用戶主要社區的交易用戶。不同的參與者都有權利和義務的要求。有付出也有收益。
PoB要求其生態的參與者鎖定一定數量的LBK代幣,從而獲得基石節點的資格,然后根據不同節點的貢獻,解鎖其鎖定的代幣。那么,生態參與者為什么要鎖定LBK代幣?鎖定LBK對生態參與者來說,可以獲得交易生態增長的增長價值。
一是通過鎖定代幣,形成通縮,讓基石節點跟LBK生態形成利益綁定關系,這對LBK價值也有提升作用;二是通過根據貢獻逐步解鎖代幣,既可實現參與者的流動性,又不會對LBK價值產生下行壓力。這是一種動態的貢獻與收益的正相關關系。
那么,具體來說,LBK的不同節點和用戶需要做出什么樣的貢獻?這樣的貢獻通過什么來衡量?這樣的貢獻又能獲得什么樣的回報?
LBK生態形成需要什么樣的貢獻
LBK的生態是基于LBank的交易基礎而來。所有的生態參與者都與交易相關。這點跟比特幣不同,比特幣的所有生態參與者都與其加密貨幣的屬性相關。
也就是說LBK所有參與者的利益來源于LBank的交易生態的良性發展。什么是交易生態的良性發展?就是說其生態的參與者不是生態的寄生者,而是貢獻者,并且能夠吸引更多人參加進來,并留存下來。只有所有參與者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貢獻,那么生態才能做大,才能發展。
對于LBK生態,具體來說,就是其新增的交易用戶越來越多,交易用戶能夠留存下來,并實現更高頻次的交易,最終體現為某一單位時間內其交易總額的增長,如日交易總額,月交易總額等。對于交易生態來說,其價值的捕獲來自于交易的手續費以及上市的手續費。
從長期和良性發展的角度,如果有合適的機制,能讓交易的規模增長,讓優質項目增加,讓用戶交易體驗更好(有足夠的流動性和交易深度、更多可交易的優質代幣、安全保證等),這都有利于其交易生態的價值捕獲。PoB機制的目的就是通過社區的共同參與,實現正向增益的化學反應。
交易生態的良性發展首先一點就是基石節點和用戶鎖定了一定數量的LBK代幣,跟LBK的交易生態形成直接的利益捆綁關系。換個角度說,這也是一種獲益的方式,所有節點和用戶的貢獻,最終來說都會讓自己受益:通過LBK代幣價值提升而獲得收益。
與此同時,節點和用戶通過貢獻,還可以獲得按USDT計價的代幣解鎖。這種基于貢獻的解鎖機制,是建立在對生態有正向貢獻的情況下產生的。比如說,機構節點帶來更多的優質項目,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行交易;社群節點引入更多的優質用戶,產生更大量的交易。
也就是說,LBK的釋放是建立在對交易生態產生正向作用情況下產生的,這些正向作用對LBK價值提升有利,這種情況下的鎖定代幣釋放對于LBK的壓力較小。
PoB的設計中,還有一個點值得關注,就是金本位的釋放機制(也就是根據USDT計價釋放)。上面我們提到,LBK的鎖定釋放是基于節點和用戶貢獻而來的?;谪暙I產生的價值能夠對LBK釋放的增量產生對沖作用。而這貢獻加上金本位釋放,使得解鎖的LBK代幣不會對市場造成不必要的拋壓。
那么,具體來說,作為自治方向發展的交易生態?不同的貢獻者需要做出什么樣的貢獻?才能有利于交易生態的價值捕獲?
1.更多優質的項目
有優質的項目,能夠吸引更多的優質用戶和交易者。也就是說,引入更多優質項目,跟交易生態的長期發展是直接相關的。尤其是,它對于用戶引入和留存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吸引點。
而這里的核心是選項目。中心化的機構選項目,會受限于精力、時間和經驗。這導致在一段時間內,選項目團隊只能集中少數幾個項目,其中也容易漏掉一些可能不錯的項目。另外,選項目的團隊可能在知識經驗有自己的擅長,但也容易有自己的偏好,這也容易漏掉一些項目。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LBK利用PoB的機制,它采用分布式社區的方式來賦能機構的力量。首先機構本身需要具備選項目的能力,有良好的歷史記錄,比如有過投資優質區塊鏈項目。
其次,機構需要跟生態的生長有直接的利益綁定關系。這可以激勵機構推薦優質項目的積極性。其利益綁定的方式是,機構節點需要鎖定200萬枚LBK。這個部分類似于PoS機制中的權益證明,通過質押代幣來獲得記賬的權利。不過,在LBK生態中,機構節點鎖定200萬LBK代幣之后,它獲得的是推薦項目上市的權利。
機構推薦項目上市有什么好處?從直接利益來說,有助于解鎖其鎖定的200萬枚LBK代幣。從大的生態利益來說,有助于LBK捕獲生態價值。從LBK的生態白皮書可以看出,推薦項目成功上線,會解鎖推薦者項目上市費用10%的額度,解鎖的是LBK代幣(以USDT計價,按照釋放前三天LBK平均價計算)。
除了貢獻釋放之外,如果其他節點推薦的項目成功上市,機構也可以獲得額外的釋放額度,釋放的額度為項目上市費用*10%/機構節點數后所得到的數目,也采用之前的規則,用USDT計價,解鎖對應數量的LBK代幣。
不過作為機構節點,作為整體生態的利益綁定者,它需要保證有鎖定的代幣,如果釋放量大于鎖定量,機構節點的資格也同時消失。
LBK的退出是保本退出。創世機構節點需要達到30天后即可退出,退出數量是當初鎖定LBK時所投入的USDT數量,不過會先扣除已釋放的額度(也是用USDT計價)。后續機構節點只需達到30天后,也可自由退出。
要選出好項目,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這里需要一定程度的風險控制。一是披露上線項目由有哪個節點推薦的,如果推薦的項目質量不高,對于該節點的聲譽會有直接的影響。二是上線項目提交固定格式的資料,需要在全網進行公開。三是如果上線項目前期表現不佳,比如兩周內破發,上幣費用的50%用于回購該上線項目的代幣。
關于機構節點,除了以上三點,后續還可以有完善的空間。比如針對節點的推薦項目表現,進行信譽的評估,信譽來源于項目的社區支持,交易量,回報率,技術基本面等諸多因素。從來形成機構節點的排名。排名越高的節點可以獲得越多解鎖的代幣或者更多的LBK激勵等。
2.更多優質的用戶
除了優質的項目,也需要優質的用戶。這是交易生態價值的源頭。如何獲得更多優質的用戶,有優質的項目很重要,同時也需要社區節點的支持。LBK生態中的社區節點是指擁有活躍社群,愿意積極為LBK交易生態做出貢獻。
那么,如何激勵社區節點?LBK的PoB機制中,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交易手續費的優惠,凡是屬于社區節點的用戶都可以減免20%的交易手續費用;二是LBK生態的不定期空投獎勵以及一些項目的認購額度;三是獨立鎖倉上線項目的權利;四是有機會獲得項目社區的搭建機會,搭建社區后可以獲得該項目交易手續費20%的收益;五是創世的社區節點,有200萬LBK的額度認購權。
社區節點的收益和LBK的解鎖主要來源于LBK的交易生態規模,也就是社區節點帶來的用戶越多,交易的留存度越高,那么,該社區節點的收益會越高。一是通過LBK的價值捕獲,二是通過交易費手續的減免,三是通過其他的獎勵,如空投、其社區用戶交易手續費的返回傭金等。
這一點也可從它的LBK釋放方式可以看出,社區貢獻越多,釋放就越快。社區節點需要鎖定200萬枚LBK。首先是動態釋放,每周會釋放當周全平臺手續費的20%/節點數所得出來的等值LBK(USDT計價,并根據釋放前三天LBK加權平均價計算)。其次是貢獻釋放,每周釋放社區鎖倉上線項目以及指定社群項目手續費的20%等值的LBK,計算方式跟以上相同。
為了保證利益綁定,如果釋放量大于當前鎖定的LBK量,社區節點資格會被取消。它的目的在于保證所有節點一定要保證一定的LBK代幣鎖定量,形成生態利益捆綁關系。社區節點的退出機制跟機構節點相同。
3.更好的流動性和交易深度
對于交易所來說,什么最容易吸引用戶?是良好的交易體驗。良好交易體驗最重要的一條是交易的流動性和深度。來交易所無非是買入或賣出。否則,用戶把資產存入錢包即可。所以,用戶對交易所的第一訴求是流動性和深度。能夠快速實現代幣資產的買入和賣出,且操作期間價格波動不會太大,這是不少用戶的最重要的訴求。
為了實現交易流動性和深度,需要有交易節點的加入。LBK的交易節點需要熟悉二級市場,能對接Lank的API接口。交易節點比如一些量化基金,能給市場帶來流動性,并吸引更多人加入。在LBK生態中,交易節點可以獲得更優惠的手續費:Taker下調到0.04%,Maker下調至-0.02%。
成為交易節點也需要有交易能力,有歷史記錄,同時需要鎖定100萬枚LBK。鎖定的LBK并不是一直都鎖定,它可以通過貢獻的方式進行釋放,以獲得LBK的流動性。它主要是基于貢獻進行釋放,按照每周進行釋放,釋放的額度是交易節點名下賬號交易額的0.01%等值的LBK。如果當周釋放量大于當前鎖定LBK量,交易節點的資格會被取消。其退出方式跟機構和社區節點相同。
4.更多的產品服務
為了讓LBK生態發展,需要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比如衍生品服務。LBK生態中,還有一類生態節點。它們需要對區塊鏈生態有認知,可以在LBK生態中搭建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對于生態節點來說,可以在Lbank上線諸如期權、合約、游戲等產品,如果產生收益,可以獲得對應收益的60%。這對于生態節點來說,可以在LBK的用戶和生態基礎上發布產品和服務,不用從頭開始積累。
為了保證利益的綁定,生態節點也需要鎖定100萬枚LBK。鎖定的代幣主要通過貢獻的方式來釋放,每周釋放產品利潤20%等值的LBK,計算方式跟以上相同。節點退出方面,跟以上也相同。
除了以上的基石節點,LBK生態中還有普通用戶的參與者。他們認購之后,首次會釋放30%,之后根據用戶持有的LBK來進行動態釋放。這里的原則是用戶增持LBK越多,釋放速度就越快。本質上,就是普通用戶通過間接鎖定LBK,減少LBK流通,從而提高對LBK的需求,為LBK價值做貢獻。在做出貢獻的同時,其解鎖LBK的速率也加快。
LBK生態如何衡量貢獻
LBK自治生態的衡量貢獻方式是通過它的社區代幣實現。LBK是社區代幣,類似于生態貢獻的通證化,基于以太坊發行的ERC20代幣。當然,隨著生態規模的增長,LBK未來也會支持映射到新的公鏈,以支持更快的流通。比如上面提到的,要讓交易生態繁榮和成長,必須有更多優質的項目、更有優質的用戶、更好的交易深度等。
那么,如何來衡量這些貢獻呢?首先需要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LBK代幣。其次,如何來量化這些貢獻?
正如上面也提到的那樣,目前LBK生態是通過鎖定LBK量、推薦上線項目、帶來交易用戶、提供更好的流動性和深度、衍生服務、持有LBK的時間等來衡量不同參與者的貢獻。
所有節點都需要鎖定一定量的LBK。一旦釋放量超過鎖定量,節點資格會被取消。這保證了所有節點跟LBK生態有直接的綁定關系。同時,貢獻量也可以通過鎖定的LBK釋放來體現。
比如機構節點,通過推薦上線的項目,可以獲得基于上幣費用一定比例的LBK釋放;比如社區節點,通過帶來更多交易用戶,不僅可以解鎖更多的LBK,也可以獲得指定項目的20%的交易費用等等。
LBK的生態貢獻者如何獲得回報
LBK的生態貢獻者如何來獲得回報?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這個蛋糕有多大?二是通過什么方式來給予貢獻者回報。
對于生態貢獻者來說,如果把生態做大了,同樣的比例回報就越大。但是,這個蛋糕到底有多大,是需要各方參與者一起來做大的。它的大小取決于各個參與者的貢獻。比如機構節點能否推薦足夠優質的項目?比如社區節點能夠凝聚足夠優質的用戶?比如交易節點能否引領更好的交易深度等。也就是說,生態貢獻者要想獲得更高的回報,本質上來說,需要各方做出自己的真正貢獻。貢獻越大,LBK能夠捕獲的價值就越大,所有參與者回報也就越大。
LBK生態參與者通過其手中的LBK代幣來衡量其最終的回報。LBK價值是社區參與者獲得收益的主要方式。
那么,LBK是如何捕獲價值的?在LBK生態中,平臺收益的50%用于對LBK進行回購,并會在公開的地址進行銷毀。也就是說LBK的價值來源于手續費和平臺的其他收益。類似于DCF(現金流折現)的模式,其交易手續費等收益越高,LBK的價值越大。這是一種很明確的價值捕獲方式。當然,至于LBK的價值有多大,能捕獲多少,這個取決于其平臺的整體交易規模和生態規模,而這個交易規模本身取決于機構節點、社群節點、交易節點、生態節點,以及用戶的共同貢獻。
結語
LBK生態的PoB的模式是服務其分布式社區特性的激勵機制。這是一種跟傳統交易模式完全不同的社區化模式。它把貢獻者的利益和生態的整體利益結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享和相互增益的社區關系。
它講究是整個生態的平衡和發展。它給予生態的參與者獲益的機會。一是社區參與者可通過代幣價值的提升獲益,與整個生態利益實現綁定;二是它與參與者的貢獻直接相關,這激勵生態系統的參與者積極做出自己的貢獻。也就是說,
通過貢獻和收益平衡,各方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做出貢獻。一旦各方都做出貢獻,就有機會給生態帶來的正向的反饋。正向反饋反過來讓參與者收益。這就是一種相互增益的關系。
最終來說,PoB本質上是一種基于交易生態的價值貢獻和激勵機制。它通過代幣來承載價值,而其價值的最終捕獲需要所有參與者的積極貢獻。參與者的收益最終取決于整體交易的規模、良性發展以及交易生態參與者的良性競爭。一旦生態走向正向循環,它就有機會在節點和用戶之間產生相互增益關系,從而形成更大的生態利益共同體。期待LBK交易生態能探索出更多更大的可能性,給加密世界更多啟示。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