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家里看《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隔壁老王家的某云礦機正在不斷地為你傳輸下一集的視頻文件;你為了看這部劇向視頻網站支付了15塊錢的會員費,老王的礦機靠著給附近的人傳文件,一天賺了2毛錢。
你是普通的互聯網用戶,老王是 Web 3.0參與者。
近期你可能聽到了看到了很多和 Web 3.0有關的內容,你是不是像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團隊的成員一樣在思考:Web 3.0和區塊鏈有什么關系?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Web3.0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它基于現在的互聯網(或者你可以叫他 Web 2.0),同時 Web3.0帶來的變化把互聯網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水平。計算機科學家和互聯網專家認為,這些變化將使互聯網變得更加智能,我們的生活也將變得更加容易。
而數字加密貨幣行業的從業者則為Web 3.0賦予了更高的期待,他們如今已經開始期待打破傳統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創造一個全新的自由世界。8月19于德國柏林開幕的 Web 3 Summit(Web 3 峰會)也將對 Web 3 的話題進行充分的探討,或許我們能在這場活動了解更多和 Web 3 有關的內容。
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范式轉移的變化,我們先看看互聯網的發展階段。
Web 1.0 -》 Web 2.0 -》 Web 3.0: 不斷進化
我們即將見證的趨勢是,互聯網將隨著用戶的需求和使用而發展,最終歸于用戶。
Web 1.0——網站投喂信息給用戶
根據 BlockGeek 網站內容顯示,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剛剛開始普及的時候,用戶與網絡的互動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即用戶只能被動地瀏覽文本、圖片以及簡單的視頻內容,網站提供什么,用戶查看什么。幾乎沒有互動可言。
對于 90 后、00 后來說,在社交媒體和視頻流媒體盛行之前,曾經有過一個互聯網(早期)版本!上世紀 90 年代中后期,在谷歌、百度發展之前的一段時間,互聯網曾經由 AltaVista 和 Netscape 主宰。當時,互聯網的存在只是為了宣傳他們的實體公司。這些網站是「只讀網站」,意味著你只能搜索和閱讀信息。
(#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注:AltaVista,全球最知名的搜索引擎公司之一,于 1995 年創立。2003 年被雅虎收購,2013 年雅虎宣布關閉搜索引擎 AltaVista 服務。Netscape,網景通信公司,曾經是一家美國的計算機服務公司,以其生產的同名網頁瀏覽器 Netscape Navigator 而聞名。1998 年 11 月,網景被美國在線 AOL 收購。)
而那個時代的電子商務網站實際上跟現在超市發的促銷手冊一樣,只是給你展示內容,你無法在網站上下單。
這就是 Web1.0,緩慢的 Web 1.0,完全受控制的 Web 1.0。
Web 2.0——互聯網開始與人互動
下一代互聯網被稱為「Web2.0」或「讀寫」網絡。現在,用戶不僅僅是單純的訪問者,他們還可以創建自己的內容,并將其上傳到網站上。以著名的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為例,她僅用了 2 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視頻作者變成了月收入數千萬的視頻大 V。
大概從 03 年開始,O’Reilly Media 的副總裁戴爾·杜赫蒂(Dale Dougherty)首先提出「Web2.0」這個詞,隨后「Web2.0」的浪潮席卷全球。在短短十年的時間里,「Web2.0」完全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業務運營。
有影響的網紅只需要發一個視頻就可以讓一個餐館排滿長隊,也可以用一句話讓一家網店差評如潮。互聯網人對于互聯網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以往網站給用戶投喂信息的時代已經過去。
Web2.0 的主要目標是,使互聯網更加民主,并盡可能地方便用戶訪問。
Web 3.0——更通人性的互聯網
在傳統互聯網人的眼里,Web3 可能是這樣的。
每次你在京東上買東西時,網站的算法都會通過查看跟你一樣購買過某件產品的用戶購買的其他產品或者根據你以前的瀏覽記錄、購買記錄來進行推薦。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么?網站正在向其他用戶身上學習你的潛在偏好,然后向你推薦你可能喜歡的內容。從本質上講,網站本身就是在學習,從而變得更加智能化。
他們認為,「Web1.0 主要由來自企業或機構為吸引其客戶所產生的內容驅動。Web2.0 通過用戶在網站上傳和共享他們的內容,讓互聯網進一步發展。Web 3.0 通過在線應用程序和網站接收互聯網上的信息,向用戶提供新的信息或者數據。」
比如語義網絡,「我愛比特幣(I love Bitcoin)」和「我《3 比特幣(I 《3 Bitcoin)」之間有什么區別?兩個句子之間的語法不同,但語義相同。在我們這個例子中,語義處理數據所傳達的意義或情感,使得這兩個句子都表達了相同的情感。語義網和人工智能是 Web3.0 的兩大基石。有了語義元數據,Web3.0 將增強數據之間的連接。因此,用戶體驗將發展到另一個連接水平,可以利用所有可用信息。
再比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將通過網站過濾并盡可能向用戶提供最好的數據。在目前的 Web2.0 中,我們已經開始采納用戶意見,幫助我們了解特定產品或資產的質量。一個像爛番茄(Rotten Tomatoes)這樣的網站,用戶可以在上面為電影投票打分。評分較高的電影通常被認為是「好電影」。這樣的列表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好數據」,而不必獲得「壞數據」。
再比如高級的 3D 圖像,想象一下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或《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這樣的在線游戲中,用戶對他們在線角色的感興趣程度遠超過他們對真實自我的感興趣程度。游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創始人 Philip Rosedale,相信虛擬身份將像電子郵件地址和手機一樣流行。這種觀點似乎有些牽強,但別忘了,在 20 年前的 1997 年,也只有少數人擁有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而未來擁有 3D 身份的人,將有可能越來越多。
最后,互聯網將無處不在。我們已經在 Web2.0 中獲得了這項功能。像 Instagram 這樣的社交媒體網站,用戶可以在相機上拍攝圖像,然后在線上傳和分發,從而成為他們的知識產權。因此,圖像變得隨處可見,也就是無所不在。移動設備和互聯網接入的發展,將實現隨時隨地體驗 Web 3.0。互聯網將不再像 Web 1.0 只存在在桌面上,也不再像 Web 2.0 那樣存在在智能手機上,它將是無所不在的。Web 3.0 也可以被稱為無所不在的網絡,因為你周圍的大多數東西都是在線連接的,也就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本文部分內容翻譯自BlockGeek。
真正的 Web 3.0——由人來控制的互聯網
從以上描述來看,Web 3.0 是一個更適合人類使用的互聯網,它對人類的服務更加優秀且自然。但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用戶需要將自己的信息大批量無償地提供給人工智能和服務提供者,讓他們訓練 AI 模型來提供更好的推薦和語義關聯,而無處不在的 Web 3.0 體驗也將導致互聯網用戶隱私的消失,商家知道你是誰,知道你喜歡吃什么,而你對商家卻知之甚少。
隱私、數據、權利、審查、身份……這都是區塊鏈 Web 3.0 關心的話題。
在互聯網科技前沿的數字加密貨幣行業里,圈內人士對于 Web 3.0 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互聯網早已千瘡百孔,上面提到的 4 個屬性只是互聯網發展必然會經歷的階段,但并不足以構成 web 3.0。
真正的 Web 3.0 的幾個特點
如果辦公室小野拿到的廣告分成是 100%,而不是平臺抽成 30% 或者 40%,那么她將獲得更多的收入。但是在現在的互聯網階段,這一目標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傳統互聯網是中心化運行、是被互聯網巨頭壟斷的的,運營商需要為各種成本買單。
Web 3.0 需要全新的范式來顛覆如今的互聯網巨頭壟斷局面,保護每一個互聯網用戶的利益。得益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存儲、無法篡改、信息加密等特點,再結合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近期的研究總結,可以大致地將 Web 3.0 貼上這么 4 個標簽:
1、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2、數據確權與授權
3、隱私保護與抗審查
4、去中心化運行
針對目前互聯網出現的諸多問題,諸如需要重復注冊賬號、服務商濫用用戶隱私數據、網絡公司使用用戶數據盈利、網絡服務無法延續等問題,都可以使用上述提到的 4 個標簽單獨或者組合起來使用,成為 Web 3.0 的解決方案。相應的屬性,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將在之后的文章中為讀者進行詳細的講解與討論。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也將為讀者帶來看好 Web 3.0 以及不看好 Web 3.0 的觀點,讓讀者全面的了解 Web 3.0。
Web 3.0 將帶來透明、可信的互聯網經濟模式
因為用戶已經免費使用了幾十年的互聯網內容,大家對于將個人數據通過《用戶協議》和《隱私協議》的方式免費給網站、服務商使用的方法并不反感,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我們忽略了,企業使用用戶的數據賺到的錢,并不會返回給用戶,在收入覆蓋運營成本之后剩下的利潤,用戶無權獲得。很多人覺得這理所當然,但這不公平。
無論是 Web 1.0 還是 Web 2.0,因為運營服務的中心化總是或多或少地帶來透明度和信任的問題。這一問題可以通過數據權益通證化、數據確權與授權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來得到解決。用戶在 Web 3 的世界里產生的數據歸用戶所有,在沒有得到用戶的授權確認之前,使用者無權使用。同時由數據使用而產生的收益,用戶也有可能通過數字加密貨幣行業的通證經濟分一杯羹。
通證經濟、數字資產的出現,也讓用戶得到了參與 Web 3.0 開發公司運行的機會,他們可以參與投票、參與分紅,實現開發者與使用者的良性互動。用戶既是使用者,又是維護者。比如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之前推薦的 Brave 瀏覽器,當用戶在瀏覽器內上網時,瀏覽器會推薦廣告給讀者,與此同時也會返還一部分收入給讀者。既消費了用戶的數據,又為用戶創造了收入。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產品出現,讓用戶參與到公司的運營中。AVC 資本合伙人 Fred Wilson 認為,這種行為可以被理解為是 Open Data(開放數據),屬于 Web 3.0 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文章開頭提到的老王,因為參與了某個項目的挖礦,他的礦機被用來當作視頻網站的 CDN 節點,給附近的視頻用戶傳遞視頻文件,按照上傳出去的流量來計算自己的工作量,再從優酷或者愛奇藝或者騰訊視頻分錢。老王就是一個非常標準的 Web 3.0 的參與者,他可以享受互聯網的便利,也能為自己的貢獻行為賺錢。
Web 3.0 會讓用戶放心使用
在傳統互聯網領域,用戶對于自己的數據的控制權利,其實非常低。
比如你發表在博客上的文章,可能因為新浪博客的一封「停止服務公告」而遭到刪除。即便是你在網易云音樂上花錢買的版權音樂,也會因為網易云版權到期而被從 App 中刪除,再也聽不到。你心愛的游戲也有可能因為開發商賺不到錢而「已斷開服務器連接」,讓你花了幾個月打得裝備灰飛煙滅。
傳統互聯網領域,這一切都已經發生,而且還會發生更多。在 Web 3.0 時代,這個問題將通過去中心化解決。
像以太坊 2.0、Dfinity 等號稱全球計算機的區塊鏈將為開發者提供基礎的計算服務,不需要再去租用服務器,用戶的數據也可以通過 IPFS、Sia、OrbitDB(使用 IPFS 的去中心化數據庫)等技術去中心化存儲,沒有人能再控制你的數據。只要你愿意為游戲運行的區塊鏈智能合約付費,即便整個游戲就只剩下你一個人,你仍然可以玩。
產品和游戲的改動也得經過社區投票才能通過,開發者不再有獨裁的權利。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就因為網絡游戲《魔獸世界》隨意修改角色技能而對此大動肝火,Web 3.0 的出現將限制這種情況的發生。
Web 3.0 很無情但可以異常地公平
Web 3.0 實際上是冷冰冰的,它不會帶感情,只有這樣它才能為所有人忠誠地服務。
Web 3 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也將超越我們對目前金融行業的想象,而且已經落地。以 MakerDAO 去中心化借貸平臺為例,在這個平臺上用戶可以通過超額抵押數字資產來獲得錨定美元的穩定幣 DAI。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沒有感情,它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它只認鏈上記在的不可篡改的記錄以及實實在在的數字資產。
當你走進銀行的時候,銀行要審查你的資質,查你的資金來源,然后經過漫長的審查后再那你的抵押物給你貸款;而在 Web 3.0 的 Defi(去中心化金融)里,沒有那么一個中心化的機構來對比進行審查,無論是你一個被趕出家門的流浪漢,還是一個身穿西裝的華爾街大佬,部署在以太坊區塊鏈上 MakerDAO 智能合約都將無條件地接收你的數字資產并將穩定幣借給你。
現實世界中,你或許可以通過花言巧語取得別人的信任,而 Web 3.0 不聽這一套。它是沒有感情的機器,它不會騙人,也無法被人騙,同樣在區塊鏈上做生意,也可以幾乎「去信任」。這種行為又被 Fred Wilson 稱為開放金融(open finance)。
Web 3.0 效率低、普及難度大
但不可否認,新的 Web 3.0 世界存在很重大的問題:低效。這與區塊鏈從業者們認可的 Web 3.0 去中心化運行有直接關系,去中心化的效率相較于中心化的 Web 2.0 和傳統意義上的 Web 3.0 來說,都要低的很多。
首先是去中心化網絡對于任務處理的速度低下,這一點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認為,任何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都會表示認可,即便是那些號稱 Web 級的區塊鏈項目也無法掩蓋效率低的事實;然后是使用去中心化網絡需要支付的隱性成本,進入 Web 3.0 的用戶都會被「手續費」概念給弄糊涂,原本的互聯網根本不存在手續費這件事。
Web 3.0 要對用戶科普的內容要遠遠超過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要科普的知識。當然,開發者也可以通過多樣的設計將應用程序設計的和傳統 App 無異,讓用戶根本感覺不到這些復雜的運行機制的存在。但這類開發工具,才剛剛起步。
Web 3.0 的普及難度可能很大,無論是對開發者的普及,還是對用戶的普及,還是對企業的普及,都將異乎常規的難。尤其是在如今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試圖加強互聯網監管的時代,Web 3.0 正在與政客們進行對抗。
再加上通證經濟和人性自私,炒幣遠比做項目賺錢。為了取得大眾信任,開發團隊甚至需要定期露面來證明自己還在工作。如何把區塊鏈運行得跟傳統互聯網一樣,同時又能保持區塊鏈的特性,是目前區塊鏈開發者們仍在頭疼和探索的難題。
Web 3.0 是否值得存在
這是絕大多數反對 Web 3.0 概念的聲音。他們認為,如今的互聯網已經發展到了幾乎完善的階段,用戶已經習慣了出售數據,習慣了訂閱制度,習慣了這一切后就不愿意再進入 Web 3.0 世界。
對此,他們認為 Web 3.0 這個概念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 Web 3.0 階段。從用戶接受的角度來看,Web 3.0 似乎是沒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因為如今的互聯網已經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是從去中心化以及個人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Web 3.0 有它的價值。但它的價值能多大,需要等待市場去檢驗。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從數字加密貨幣市場角度思考的 Web 3.0 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它的存在是否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等待,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開發者、區塊鏈運營者還是用戶,Web 3.0 不再像 Web 2.0 一樣只需要等待就能享受,只有主動地參與才能夠創造這么一個真正享受權利和值得旅行義務的新互聯網世界。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