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稱為是“跨鏈元年”,主打跨鏈技術的 Cosmos 已經上線了主網,另外一個很多人期待的波卡(Polkadot)項目也計劃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上線主網。
“跨鏈”其實解決的是區塊鏈的信息孤島問題,增強區塊鏈的互操性,即不同區塊鏈間無障礙相互通信的能力。
什么是區塊鏈互操性?
區塊鏈的“互操性”,是指不同的區塊鏈網絡之間能夠相互通信,共享信息,不受限制。
自第一個區塊鏈網絡(比特幣)誕生以來,迄今已有十余載。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技術已讓主流知曉,從農業、房地產到醫療保健、投票,大量的企業和國家機構至少都考慮過在這些行業中使用區塊鏈技術所能帶來的好處。
正因如此,每年都會出現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新項目,這些項目相互競爭,角逐成為“最佳”的區塊鏈。通常情況下,這些項目方會強調他們的產品市場成熟,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更加安全,可擴展性更好。
無論他們聲稱的這些優點是否屬實,這些項目都是孤立的、不能互聯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哈希算法、共識機制、社區等各不相同。一條區塊鏈無法了解另一條區塊鏈上可能存在的信息。
舉個例子,比特幣區塊鏈完全獨立于以太坊區塊鏈,所以比特幣區塊鏈不會知道以太坊區塊鏈上記錄的任何信息,反之亦然。所以,我們會說雖然有這么多區塊鏈項目,且都屬于同一行業,但這些項目彼此孤立、相互隔絕。
圍繞著以太坊做開發的 ConsenSys 公司在一份報告中將這一現象描述為加密行業的“巴爾干化”,因為它涉及“在競爭和商業壓力下,這些區塊鏈網絡不能互聯、相互孤立”。
反過來,區塊鏈的互操性,就是能夠無縫地在不同的區塊鏈間交換數據,猶如沒有任何邊界一樣。
為什么區塊鏈互操性至關重要?
區塊鏈的互操性,使區塊鏈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會推動整個行業進一步向前發展。
由于區塊鏈行業競爭激烈,一些項目傾向于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某些指標上趕超競爭對手,而不是專注于底層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可擴展性方面的競爭就是一個特別有代表性的例子。比特幣區塊鏈每秒最多只能處理 7 筆交易,性能低下,很多區塊鏈項目最開始只是想超越比特幣,現在它們公開宣稱的 TPS 都已經高達 40000 了。
相比之下,Visa 網絡的性能大約為 24000TPS,盡管平時只需要每秒處理約 1700 筆交易。任何區塊鏈,甚至包括比特幣在內,其使用情況都遠遠沒有超過 Visa。因此,40000TPS 有些夸大了。
如果區塊鏈的整個基礎設施不具備互操性和安全性,那么,無論它的可擴展性有多強,沒有企業會想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相關的支付業務。如果一直保持孤立,它將無法在全世界范圍內通用。相比之下,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等銀行卡就具有“互操性”,可在全世界的商家和 ATM 上操作。
類似地,互聯網也允許通過 API 接口訪問、修改許多數據庫。如果互聯網不具備“互操性”,它就無法成長為現在這樣一個真正全球化且易于使用的網絡。這同樣適用于區塊鏈。為了獲得主流的關注,區塊鏈項目必須表明它們可以無縫地相互合作。
舉例說明區塊鏈互操性的重要性
我們舉一個醫療方面的例子,來說明區塊鏈互操性的重要性。
讓我們先想象一下,假設區塊鏈已經被這個世界大規模地采用了,每家公司都用區塊鏈來儲存數據。現在,出現了以下的情況:
有位病危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當他被救護車運往醫院的途中,醫院需要這位患者在當地就醫過的診所的醫療記錄,以便開展最佳的治療方案。
然而,不幸的是,這家診所使用的是另外一種區塊鏈網絡,和這家醫院的區塊鏈網絡不兼容。所以,醫院無法訪問患者的文件。與此同時,時鐘正在滴答作響,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值得慶幸的是,這絕不會發生:如果區塊鏈網絡是孤立的,醫院就不會選擇依賴于區塊鏈。這也適用于房地產、審計、物流等其他行業。
如果區塊鏈不具備“互操性”,則無法大規模采用。
區塊鏈互操性如何實現?
致力于解決區塊鏈互操性的方案很多,且各有不同,包括跨鏈、側鏈、委托代理、原子交換等等。
將現有的區塊鏈網絡相互鏈接起來,并非易事。正如 ConsenSys 在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商業化促進了競爭和創新,激勵開發人員和企業家構建最適合其客戶的系統。”因此,開源、開放互操作性常常被忽視,大多數區塊鏈沒有內置的功能來支持互操性。
不過,現在已經有不少區塊鏈項目開始專注于解決區塊鏈的互操性問題了,它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這些項目中,具有代表性有以下幾個:
1、波卡(Polkadot)
波卡是一個主打多鏈,或者說跨鏈技術的項目。基本上,波卡允許不同的區塊鏈插入更大的、標準化的波卡生態系統中。它的創始人是前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
從技術上講,波卡由一系列的平行鏈(平行鏈處理交易,并將其結果轉移到原始區塊鏈上)、中繼鏈(即連接平行鏈并確保其安全性的中心組件)以及將波卡連接到外部區塊鏈的轉接橋(Bridge)組成。
2、Cosmos
Cosmos 也是主打跨鏈的項目。具體而言,它采用區塊鏈間通信協議(IBC)來建立區塊鏈的互操性,這類似于互聯網的 TCP/IP 通信協議。
由于之前的很多區塊鏈網絡(如比特幣)并不支持 IBC,因此 Cosmos 使用了“橋接分區(Peg Zones)”將這些區塊鏈連接到 Cosmos 樞紐(Cosmos Hub)中,通過標準化的語言讓這些區塊鏈實現相互通信。
3、Chinlink
Chainlin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預言機服務。它可以從鏈下 API 中檢索數據并將其放在區塊鏈上。換句話說,Chainlink 是區塊鏈和所有其他線下基礎設施之間的橋梁:節點接收真實世界的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區塊鏈上。
目前,Chainlink 正在與全球大多數銀行使用的 SWIFT 系統開展合作。
4、Wanchain
和波卡、Cosmos 不同,Wanchain 使用了不同的協議來促進其他未連接的區塊鏈之間相互通信。因此,Wanchain 沒有部署“橋接分區(Peg Zones)”或是多個平行鏈,而是創建所謂的“錨定 Token”,這些 Token 可以和其他區塊鏈上的 Token 進行交易。
舉個例子,將 10ETH 轉移到比特幣區塊鏈上,Wanchain 先用智能合約將這 10ETH 鎖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然后在 Wanchain 區塊鏈上生成 10WETH,錨定被鎖在智能合約的那 10ETH。這 10WETH 就可以和 Wanchain 上的比特幣錨定幣 WBTC 進行交易,這些 WBTC 可以和鎖在比特幣區塊鏈的 BTC 兌換。
5、Quant
與上面四個項目不同,Quant 不是區塊鏈。Quant 使用了 Overledger 協議,這是一個在現有區塊鏈上運行的層。
在 Overledger 上,開發人員通過“三行代碼”,無需任何額外的基礎設施,就可以創建 MApp(類似于可以同時使用多個區塊鏈的 DApp)。這為區塊鏈項目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例如,MApp 可以依靠以太坊區塊鏈進行數據存儲,同時使用 BCH 區塊鏈進行價值轉移。
需要說明的是,致力于解決區塊鏈互操性問題的區塊鏈項目很多,上面列舉的 5 個項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至于這些項目能否成功,最后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現在區塊鏈實現互操性了嗎?
答案是還沒有,至少現在還未實現。
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仍然是解決區塊鏈互操性的強大媒介。如果有人需要將 10ETH 兌換成 BTC,他很可能最終會選擇去交易平臺。目前交易平臺是最受歡迎、相對方便的方法,然而,交易平臺也有其缺點,比如說安全性。
因此,盡管有許多項目一直在致力于解決區塊鏈互操性,但目前的區塊鏈網絡基本上仍是孤立的。不過,正如區塊鏈還處于發展初期一樣,這些項目也還處于發展的早期,要徹底解決區塊鏈互操性,不是兩三天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漫長的持久戰。
來源: 白話區塊鏈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