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在中美貿易戰這個時點,推出數字貨幣,不怕人家說閑話?
我哈哈一笑,我說我現在擔心的是,貨幣一旦數字虛擬,那種萬貫家財場景的文學描寫,可能戛然而止。如,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見他家私里外, 倒也著意,將這萬貫家財都與他掌管著。”《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不怕你腰纏萬貫,落了店都是店家的干系,用不著客人自己費心。”李準《不能走那條路》:“他借錢他就借,只要他有錢!哪怕他借給人家萬貫江山哩!”
不是嗎?時下人們只要稍加注意,數字貨幣已經緊鑼密鼓悄然而起。2019年7月,美國國會在半個月內連續召開了三場數字貨幣專場聽證會,試圖率先建立數字貨幣領導力。而在這個時刻,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中,提出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同時,央行對外發布的2019年下半年工作中,也明確要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
不過,當下百姓,可能還沒感受到央行數字貨幣的浪潮,但在全球媒體那里,中國數字貨幣將引領一場世界金融變革,可謂對世界一個新的創舉。《中國日報》報道, 中國正在測試推出中國首款央行數字貨幣的多種方式。專家們預測, 如果一切順利,中國政府支持的數字貨幣可能會比美國的天秤幣官方發布時間更早。到目前為止,天秤幣只是出了白皮書,而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開始做落地試點了。彭博社這樣跟進:中國將成為全球首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Bitcoinist: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數字貨幣網絡。Ambcrypto:在廣泛采用加密貨幣方面,中國已經占據有利地位。Technode: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有利于人民幣的國際化。
這么說來,人民幣數字貨幣的腳步似乎越來越近。但對多數人來說,數字貨幣還是一個并不清晰的概念。我們知道,目前能夠定義為貨幣的,有幾樣東西?第一個是紙幣,第二個是硬幣,第三個是金銀幣,第四個是紀念幣,第五個是數字貨幣。而當前最不確定,也最為復雜的是“數字貨幣”,其他的幾個貨幣形態,基本上都有了非常明確的概念和使用邊界。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么這個數字貨幣是什么呢?
根據“ 科普中國” 科學百科詞條給出的定義,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于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所以, 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定貨幣掛鉤,但由于為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說到這里,人們會發現,目前我們推進的是中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與前面給出的定義顯然有出入。這里的DC/EP是央行數字貨幣的英文簡稱,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2018年“金融改革與發展” 記者會上,曾經這樣解釋道:DC, 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 electronic payment,是電子支付。周小川當時強調,研究數字貨幣不是說讓貨幣去實現某一種技術方案的應用, 而是說本質上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你看,理論家一開口,老百姓真的插不上話。如此講數字貨幣, 可能許多人還是云里霧里。所以, 我得換個接地氣的說法:DC/EP其實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或者干脆叫電子版人民幣,說白了就是住在你手機里面的現金,無論是網購還是線下買東西,只要有手機就可以一鍵搞定。
《大學》里面有句話,用在數字貨幣頭上,一點不為過:“德者, 本也;財者,末也。”人們不免欲問,這跟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有什么區別呢?
應該說,它們之間的區別非常大,其中最本質的區別就是DC/EP是法定貨幣+電子貨幣+支付平臺的結合體,這一點我們從它的簡稱就能看出來: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的意思;EP=electronic payment,則代表了電子支付。而微信、支付寶只是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最后還是要找銀行結算,并支付手續費。
《大學》里面還有一句話講得好:“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當我們弄清數字貨幣概念后,有人不免有些擔憂,特別是聯想到這幾年的比特幣等,簡直就是一場鬧劇。其實,我們國家的數字貨幣,與這些加密貨幣完全是兩碼事。在這里,央行數字貨幣一定是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
試問,央行數字貨幣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中國近代政治家于右任提醒過:“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意思就是在你衡量利益的時候,應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以天下的利益為重。當你追求美名的時候,應看到更長遠的時空,應想著流芳萬世。做人,不要只顧眼前的小名小利,能幫助多少人,能滿足多少人的需求,就決定著能擁有多大的財富!時下我們提出的數字貨幣至少有三大優勢:
更有利于宏觀經濟調控。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紙幣發行后,對它的流通基本上沒有任何有效的監控手段,它干了什么、買了什么都無從得知。而數字貨幣能隨時采集創造、計賬、流動的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就能為貨幣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高價值的參考,簡而言之,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將變得更加精準高效。
更為便捷可靠成本低。從貨幣發展史來說,貨幣向低成本、可靠、便捷的方向發展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不妨想想,從貝殼到銀錠到紙幣,錢的形態正變得越來越自由,那么紙幣過后就必然是數字貨幣。有人說移動支付也很方便啊!但是在通信網絡不好的地區,微信、支付寶是用不了的,并且我們前面說過,它們只是第三方支付平臺,錢需要在銀行和平臺之間倒來倒去,非常麻煩。集法定貨幣+電子貨幣+支付平臺為一體的DC/EP可以完美地解決所有問題。
更加有效精準打擊違法犯罪。現有的支付手段可能相對容易偽造,并被用于洗錢和為恐怖主義融資。事實上,假幣在我國是一個大問題。無論誰使用現在我國最大面額的100元人民幣的鈔票支付,通常鈔票會立即被檢查。央行數字貨幣一出世,毫無疑問假幣的市場會越來越小,直至消失。此外,數字貨幣的交易信息可以被監控,那么傳統紙幣的匿名特性就不復存在了, 意味著洗錢、逃稅、恐怖融資等犯罪行為的溫床被打掉了。
就像民間百姓說的:財富如同蜜蜂,當你成為花朵,散發出芳香的時候,蜜蜂自然就被你吸引來了。由于央行數字貨幣有以上這些優勢, 這才使得中國急于去做好這項工作。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金融科技和中國問題專家馬丁·喬爾曾帕認為,中國加速研發數字貨幣是對美國臉書公司今年夏天宣布將在2020年向市場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天秤幣作出的反應。喬爾曾帕說:“如果臉書沒有宣布推出天秤幣,中國人可能不會那么急。”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也說,天秤幣讓中國研發自己的數字貨幣變得更加緊迫,中國在電子支付方面起步很早,但需要做很多工作來鞏固我們的領先地位。”他還說,天秤幣可能會讓世界受到美元和美國的支配。
德國經濟研究所金融市場專家馬庫斯·德馬里說:“由美國公司控制的在全世界取得成功的數字貨幣對北京來說將是一場噩夢。” 他還說,中國央行有意創造“電子元”,即使它將與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一起推出。
別忘記,民間百姓還有另一句話:財富如同蜜蜂,放大自己的格局,才能讓自己成為靈魂有香氣的花朵。中國有廣闊的大市場,這是中國加快數字貨幣工作的重要基礎。尤其隨著我國數字付款方式不斷擴大,這也倒逼我們加快數字貨幣發展。如今在許多大城市,大多數人主要通過智能手機用微信或支付寶等支付費用。德意志銀行全球交易業務首席分析師陳文雄認為, 目前中國消費者完全依賴騰訊或阿里巴巴等非銀行的數字支付系統, 這原本不是問題,但是如果這些數字企業失敗,消費者可能會對銀行外的數字支付系統失去信心。而央行支持數字貨幣工作,無疑可以提高金融穩定水平。
可以肯定,對于數字貨幣這一新生事物,央行一直秉持謹慎態度,但在貨幣形態重大革命之際, 央行正在加快研發進展。據了解, 從2014年至今,央行數字貨幣(DC/ E P)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五年,正“呼之欲出”。在運營架構方面, 據透露將采取“雙層運營體系”。此外,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旗下公司也正在積極招納技術良才。自去年以來,研究人員以“996”模式工作加快推進。該模式是技術行業的流行說法,意思是指從早晨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未來數字貨幣的雛形已經確立。
央行的數字貨幣到底是一個什么模樣?
從央行數字貨幣看,加密資產的自然屬性就是去中心化,但央行數字貨幣一定要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具體來說,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又可以實現可控匿名,我們要在保證交易雙方是匿名的同時保證“三反”(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這兩者之間要取得平衡。具體說:
——從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來看,它采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也就是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杜甫在《貧交行》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在這里, 單層運營體系,是指央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雙層運營體系, 則是指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顯然,雙層運營體系首先是符合中國的國情,并且有助于化解風險,避免風險過度集中以及金融脫媒的問題。簡單說,就是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這種雙重投放體系,既能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也能夠順利提升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
這里的雙層運營體系,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債權債務關系。因為為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 商業機構需要向央行全額繳納準備金,央行數字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信用擔保,具有無限法償性。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研發的法定數字貨幣主要目的是實現M0(流通中現金)替代。這就是說,用央行數字貨幣再去做一次M1(狹義貨幣)、M2(廣義貨幣)的替代,無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且會對現有的系統和資源造成巨大浪費。相比之下,現有的M0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于洗錢、恐怖融資等的風險。
另外,電子支付工具,比如銀行卡和互聯網支付,基于現有銀行賬戶緊耦合的模式,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滿足,所以電子支付工具無法完全替代M0。特別是在賬戶服務和通信網絡覆蓋不佳的地區,民眾對于現鈔依賴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DC/EP的設計,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 是替代現鈔比較好的工具。
—— 對于是否采用區塊鏈技術的問題,央行層面將保持技術中性,不預設技術路線,不一定依賴某一種技術路線。但對清算機構肯定會有影響。
唐朝詩人張謂說道:“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人們知道,央行數字貨幣研究的進程已經持續了5年,但資深金融分析師指出,去年是大力加速的一年。“央行受到一些外力影響,在過去一年加班加點研發數字貨幣”。說去年6 月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一個月內公布了4項專利申報,而到去年9 月,央行總計申請了49項法定數字貨幣專利。
前不久,央行在下半年需重點做好的工作安排中也提到加快法定數字貨幣研究計劃。央行提出,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跟蹤研究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繼續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
在分析人士看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落地將對現有清算機構造成一定的沖擊。CF40常務理事、中國銀聯股份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直言,“銀聯作為支付清算機構,我們真正關心數字貨幣出現后,數字貨幣得到大量運用,支付清算機構還在不在?將扮演什么角色?說實話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挑戰,也是我們最關注的問題。”
他提到,“從商業數字貨幣角度來看,整個交易下來對轉結清算機構是顛覆性的變革,我們目前看不到商業銀行,看不到商業銀行的賬戶,看不到轉結清算機構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也有可能就沒了。從法定數字貨幣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也要考慮與現有電子支付體系怎么銜接?”
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也表示,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對現有的體系會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完善, 但同時技術的深入研究和落地會對清算機構造成一定沖擊。“原有的支付與清算機構強相關的關系被新技術打破,這導致清算機構在中間的作用可能就沒有那么高了”。
——央行數字貨幣一定會加載有利于貨幣職能的智能合約,但對于超過貨幣職能的智能合約還是會保持比較審慎的態度。
唐朝詩人李白說得更露骨:“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因為央行數字貨幣所具有的貨幣職能(交易媒介、價值儲藏、計賬單位) 決定其如果加載了超出其貨幣職能的智能合約,就會使其退化成有價票證,降低可使用程度,會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不利影響。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專家分析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采取雙層運營體系,在這個體系下也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央行、商業銀行雙層投放體系下,區塊鏈覆蓋數字貨幣的發行以及流通的全過程,整個交易的轉結由區塊鏈網絡協議直接完成。這將摒棄支付清算機構,同時轉結的支付機構也被邊緣化。
另一種情況是,在雙層運營體系中,代理發行機構發行數字貨幣設置自己的標識,比如工行發行有工行的標識,農行有農行的標識, 支付清算機構對現有的網絡進行改造以支持數字貨幣的轉結清算,通過向央行繳納準備金獲得數字貨幣的發行量,發行的數字貨幣成為代理投放機構的負債。這種情況類似于現有的銀行賬戶體系中,多一個數字貨幣的賬戶。
從技術手段上,雙層運營體系需建立一個連接各家銀行數字貨幣支付轉結的區塊鏈網絡,這時數字貨幣賬戶發生跨行交易, 支付清算機構可以對發行機構最終使用者結算金額進行記錄,而轉結清算機構能夠發揮作用,在里面能夠找到角色。
屆時將應用于什么樣的場景呢?
唐朝詩人白居易說:“勸君少干名,名是錮身鎖。勸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按照目前狀況判斷, 央行數字貨幣或將更多用于零售業務。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表示,數字貨幣主要針對的是個人,主要針對的是零售。它對于批發、對于機構、對大額實時交易的影響幾乎是沒有的。
央行具體主抓官員穆長春表示,現階段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紙鈔和硬幣)的替代。在設計上,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
在發行和流通環節,根據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項目組的介紹,未來數字貨幣的運送方式也從紙幣的物理運送變成了電子運送。
說到這里,詩人杜牧提醒道:“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數字貨幣存儲在云計算空間,因此, 法定數字貨幣發行和回籠的安全程度、效率會極大提高。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未來到銀行取錢時,既可以選擇兌換實物現金,也可以選擇兌換數字貨幣。
穆長春稱,“央行數字貨幣必須有高擴展性,高并發的性能, 它是用于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而且為了引導央行數字貨幣用于小額零售場景,不對存款產生擠出效應,避免套利和壓力環境下的順周期效應,央行數字貨幣還可以根據不同級別錢包設定交易限額和余額限額。
穆長春介紹,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是M0替代,如果要達到零售級別,高并發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去年雙十一時,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92771筆/秒,相較而言, 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坊是每秒10 筆到20筆;Libra根據它剛發的白皮書,每秒1000筆。”
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的院長張一鋒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里, 數字貨幣將由以國家主權信用做背書的中央銀行發行,這是貨幣幾千年發展歷史里一個進化的結果。”
我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數字貨幣作為技術活,許多話我必須借助專家之口,以提高文章的權威性。但目前各項技術準備, 可謂萬事俱備,只欠落地的東風。慶幸的是,不久前下發的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文件里,一條數字貨幣的指導意見赫然入目:支持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我們都知道,深圳人口非常年輕,在移動支付方面具備非常好的用戶和技術基礎。這個消息一出, 意味著深圳成為了央行的數字貨幣第一塊“試驗田”,同時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
所以,憑借著深圳和大灣區國際貿易、航運和科技產業的巨大國際影響力,央行數字貨幣將在這里發揮出巨大威力,直接帶動人民幣國際化。而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說, 法定數字貨幣事關我國能否在數字經濟時代取得國際競爭的優勢。特別是隨著世界各國相繼開進戰場, 數字貨幣可謂已經進入了大國博弈的時代。
再一次祝福,中國直接宣布數字貨幣即將在深圳落地試驗,這意味著中美又將在這個領域展開激烈競爭。但不管怎么說,我們得先給國家的進取與創新點一個大大的贊,希望我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勇立潮頭,一馬當先!
來源: ichinado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