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司法解決糾紛的過程,本質上是什么過程?十八大以來,我們糾正了多少重大冤錯案件?最近最火的區塊鏈,法院居然早就在用?11月6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清華大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圍繞“新時代中國法院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作專題講座,與清華大學600多名師生互動交流,并一一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副秘書長景漢朝、王洪祥、雷東生,最高人民法院和教育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主持。
中國長安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獲得獨家授權,將為每場授課的精彩內容“劃重點”,并陸續推送節選自授課現場的精華視頻,把政法大咖與頂尖法學院師生緊密互動的“小沙龍”,變為億萬網友學習的“大網課”。現將本場講座內容節錄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先后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并作出決定,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黨的重要會議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一脈相承、層層遞進、不斷深化,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部署。
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法院是專門負責解決糾紛的國家審判機關。司法解決糾紛的過程,本質上講就是尋找事實、尋找法律的過程。人民法院就是要依靠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在解決好尋找事實、尋找法律這一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準確認定事實,精準適用法律,作出公正裁判,實現公平正義。為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我們將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作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一、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習近平***指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然要求審判機關更好地尋找事實、尋找法律,解決審判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尋找事實,不僅指法律真實,還要最大限度接近客觀真實。尋找法律,也不僅僅指法律條文,還有規則、道德、公序良俗等,要兼顧國法天理人情。我國司法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總體上與我國國情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相適應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必須以改革思維、改革方式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
(一)關于司法責任制改革。習近平***強調,“要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讓司法人員集中精力盡好責、辦好案,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公信力。”司法責任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法官親歷性等問題。只有以法官為主體作出裁判,才可能找準事實、找準法律。推行法官員額制,讓法官回歸辦案本位,使有限的審判資源從分散走向集中。充分有序放權,尊重和提高獨任法官、合議庭的辦案主體地位,實現審判權力運行由院庭長主導向審判組織主導的轉變。同時明確責任,院庭長要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內行使職權,法官要在職責范圍內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實現放權不放任、用權受監督。通過這項改革,在近年來案件大幅增長、疑難復雜程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審判質量、效率持續向好,法官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明顯增強,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二)關于人民法院組織體系改革。習近平***指出,“政法系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加快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人民法院組織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審判專門化等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各類案件包含的事實更加復雜、法律關系更加復雜、規則更加復雜,對法院和法官的專業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尋找事實、尋找法律的難度不斷加大。必須通過審判專門化、專業化改革,才能更好地發現案件事實、精準適用法律。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設立六個巡回法庭、第一和第二國際商事法庭以及知識產權法庭,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設立上海金融法院,在多地設立知識產權法庭、破產法庭、環境資源法庭,同時進一步加強海事法院建設,并結合內設機構改革強化專業化合議庭設置,等等,全面提升了審判專門化水平,體現出司法的與時俱進。
(三)關于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習近平***指出,“充分發揮審判特別是庭審的作用,是確保案件處理質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環節。”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主要目的是解決庭審實質化等問題,讓法庭在尋找事實、尋找法律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對錯案發現一起、糾正一起,依法糾正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陳滿案等重大冤錯案件42件63人,讓正義最終實現。同時深刻汲取教訓,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等原則和制度,專門出臺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全面試行庭前會議、排除非法證據、法庭調查等“三項規程”,確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審判、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推動人權司法保障機制更加健全。
(四)關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要求“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讓公平正義提速。遲來的正義讓正義打折扣。尋找事實、尋找法律,必須兼顧公正與效率。我們完善立案登記制改革,普遍開通網上立案服務,全面推行跨域立案服務。推進 “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實施“分流、調解、速裁、快審”機制改革,大力推廣網上辦案、在線調解,積極開展巡回審判,使法院解紛能力大大增強,群眾訴訟更加方便。中國法院由過去單一的糾紛解決審判機關,變成多元糾紛化解、鏈接多元糾紛化解平臺、提供多元糾紛解決方案的新時代審判機關。
(五)關于執行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習近平***高度重視人民法院執行工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切實解決執行難”“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的目標。執行工作是尋找事實、尋找法律的最后關口,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如果執行不到位,尋找事實、尋找法律僅僅是在過程之中,公平正義還未實現。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三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政法委領導下,在各方面支持配合下,我們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執行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問題,基本形成中國特色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促進了法治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在今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正式宣布如期實現了“基本解決執行難”目標。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部署,不斷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向著“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邁進。
(六)關于深化司法公開。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深化司法公開的主要目的是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讓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尋找事實、尋找法律,必須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中國庭審公開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四大平臺,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知情權。通過司法公開,還有利于發揮裁判的教育、評價、指引、規范功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法治建設成就,舉辦一系列重大司法外事活動,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
二、加強智慧法院建設,
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強調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現代信息技術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工具、新思維,為我們更加客觀尋找事實、更加精準適用法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智慧法院建設與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以審判流程重塑、訴訟流程再造為基礎,通過實現人民法院組織現代化、能力現代化、制度現代化,使我們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一)智慧審判。信息化與審判執行工作的深度融合,對于確保司法公正高效、統一裁判尺度等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區塊鏈領域,最高人民法院已建設“人民法院司法區塊鏈統一平臺”,完成超過1.8億條數據上鏈存證固證。北京互聯網法院建成司法區塊鏈平臺“天平鏈”。在互聯網審判領域,杭州、北京、廣州互聯網法院實行“網上案件網上審理”,在案件審理、平臺建設、訴訟規則、技術運用、網絡治理等方面,形成許多全球領先的經驗。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已經實現了庭審語音識別、案件信息自動回填、文書智能輔助生成和智能糾錯、要素式智能審判、“法信”、類案智能推送、裁判偏離度風險預警等,成為法官辦案和群眾訴訟的有力輔助。
(二)智慧執行。信息化與執行工作的深度融合,為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提供了堅實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以執行指揮中心綜合管理平臺為核心,以四級法院統一的執行辦案系統和執行公開系統為兩翼,以網絡查控、評估拍賣、信用懲戒、執行委托等多個辦案輔助系統為補充的執行信息化系統。建成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有效破解了查人找物難題。建立聯合信用懲戒制度,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讓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沒有空間。
(三)智慧服務。信息化與訴訟服務的深度融合,極大方便了群眾訴訟。大力推進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建設,超過90%的法院具備網上立案或者預約立案功能。推動訴訟服務線上線下功能互補、有機結合,協同推進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移動端訴訟服務平臺、12368熱線建設,實現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特別是在12個省(區、市)全面試點移動微法院,讓當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訴訟、掌上辦案”的便利。
(四)智慧管理。信息化與審判管理、隊伍管理、司法政務管理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民法院工作效能。最高人民法院建成法院專網、移動專網、外部專網、互聯網和涉密內網五大網系,全國法院和人民法庭實現“一張網”辦公辦案。建成司法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實現對全國四級法院案件數據的自動生成、實時更新、動態分析。加強司法大數據分析應用,出具650多份研究報告,深刻揭示案件背后蘊含的矛盾糾紛發展規律,為社會治理提供科學參考,更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三、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
智慧法院建設的體會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推動人民法院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這是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人民法院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工作的發展進步,最根本的在于習近平***掌舵領航,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導。我們不斷思考和總結,感到有以下深刻體會:一是要牢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二是要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促進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三是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把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貫徹落實好,把人民法院工作與大局工作結合好,提升司法服務的主動性、前瞻性、針對性,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四是要堅持改革創新,善于以改革思維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將改革作為推動人民司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五是要堅持以智慧法院建設為動力,主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實現現代科技與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六是要堅持以隊伍建設為保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從嚴管理,推進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定力,提升司法能力,努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人民法院隊伍,以廉潔司法確保公正司法。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與經濟發展同步,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植中國豐富的司法實踐,研究解決中國司法問題,全身心投入到中國法治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