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時報》記者在招商銀行廈門分行見證了一筆基于區塊鏈平臺的出口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當業務經理將一家企業的一筆出口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6張報關單信息批量導入區塊鏈系統后,不到半分鐘,系統即顯示報關單核驗通過。
在蘇州,琴川萬萊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強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便利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申請融資準備材料至少要2至3天,有時會延遲到一周,銀行審核也需要2至3天,手續十分繁瑣。現在要準備的紙質材料大大減少,申請當天就能實現放款。”
上述區塊鏈平臺,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推出的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跨境區塊鏈平臺”),該平臺是目前唯一一個部委在國家網信辦進行備案的區塊鏈平臺。平臺主要利用區塊鏈可信的技術特點,旨在解決中小企業跨境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面推動跨境貿易金融業務的發展。
長期以來,傳統貿易融資模式下,中小企業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存在障礙,由于貿易真實性核實難度大,重復融資、虛假融資風險較高以及手續繁瑣等原因,銀行辦理意愿不高,以致涉外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借助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解決信息不對稱、優化業務流程等方面的技術優勢,跨境區塊鏈平臺上線以后,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明顯緩解,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自2019年3月22日啟動試點以來,至12月15日,跨境區塊鏈平臺已擴展到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愿自主加入的法人銀行達170多家,超過全部辦理外匯業務銀行的三分之一,覆蓋銀行網點達到5600多個;平臺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放款金額折合101.69億美元(其中人民幣(7.0118,-0.0010, -0.01%)85.92億元),服務企業共計1859家,中小外貿企業占比70%以上。
傳統出口貿易融資的兩大困境
中小型外貿企業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難,難在信息不對稱、數據缺乏共享等。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中小外貿企業普遍資金少、管理不規范、信用相對較低,尤其是個別資質較差的企業利用票據造假或重復使用來騙取融資也時有發生,同時,銀行缺少核查貨物出口真實性的有效、便捷渠道。這導致銀行難以采信企業自行提供的質押憑證等信用資料,對跨境融資業務格外謹慎。
“對于銀行來說,在傳統進出口貿易融資中,往往存在兩大問題:對于貿易真實性的認定和是否重復融資的認定。”招行廈門分行交易銀行部貿易融資室主管楊舒婷說,貿易項下涉及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其交易鏈條長,涉及范圍廣,傳統處理過程中主要依賴線下紙質單據的運轉,效率較低,操作風險高,核驗成本高。再加上存在虛假融資、重復融資等風險,增加了銀行的管理和運營成本,最終導致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
“在跨境區塊鏈平臺運行之前,銀行審核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主要依靠企業提供的紙質報關單,并逐筆查看和打印企業的貿易監測系統內報關信息來核實確認融資背景真實性。為防范重復融資,銀行通常會在事前將企業融資情況與外匯局收付匯、海關進出口量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其合理性。”工商銀行蘇州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毛自力坦言,以前融資材料審核難度很大,且各家銀行間信息不共享,無法完全避免重復融資行為。
而且由于流程繁瑣、風險高、收益低,基層客戶經理辦理業務的積極性也不高。在外貿企業眾多的蘇州,許多銀行跨境貿易融資客戶群以紡織類、小家電、電子類企業為主。“一筆融資往往對應的發票、報關單要幾十份甚至上百份,在短時間內完成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難度較大、手續繁瑣,基層客戶經理都不愿意為小企業辦理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毛自力說。
由此,盡管貿易融資業務有著債務自償性、風險相對可控等相對傳統信貸產品的明顯優勢,但是基于上述難點,導致貿易融資的授信審批多以傳統流貸標準控制,難以發揮貿易融資業務特性,亦難以滿足貿易融資業務高效、高頻、額小的市場需求。
跨境區塊鏈平臺上線以后,上述情況大有改觀。企業向銀行申請質押融資時,平臺為銀行提供質押物信息是否是真實的和質押物是否被重復使用或超額融資這兩項服務,作為銀行審核融資項目的參考,幫助銀行把控融資風險,提升銀行融資風控能力。
解決銀行風控難
目前跨境區塊鏈平臺已經上線“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和“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服務”兩項功能,通過監管部門、銀行、企業的廣泛參與,實現了包括資金收付、質押物憑證、融資申請、放款等在內的多種信息共享,建立起銀企端對端可信信息交換和有效核驗、銀行間貿易融資信息實施互動等機制。
農業銀行蘇州分行國際金融部總經理李穎告訴記者,上鏈后,銀行業務審核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都大幅提升,基層客戶經理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也明顯增強。現在企業提供質押物憑證的真實性、是否存在虛假融資或重復融資等行為,在平臺上都可得到驗證。關單校驗方式從以前的人工核對轉為平臺電子化校驗,校驗準確性高,降低了此類融資業務風險。
“對比傳統操作模式,平臺提供的報關單真實性驗證功能具有明顯的功能優勢,為銀行甄別虛假融資、超額融資及重復融資提供便捷、有效的手段,同時提高了融資審核效率。”中行廈門分行貿易金融部保函及供應鏈融資團隊副主管李方芳說。
例如,近日中行廈門分行為某企業辦理了3筆出口商業發票貼現業務,涉及報關單516張。在傳統辦理流程中,銀行通過海關總署網站查驗報關單結關狀態,如果查詢高峰期系統擁堵,1分鐘大概僅可完成關單核驗2張,500多張關單大約需耗時4-5個小時,嚴重制約了融資放款的時效性。通過平臺的批量導入及校驗功能,516張關單的數據導入連同關單驗真用時僅1分鐘,融資審核效率大幅提升。
農行廈門分行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倪萍萍說,跨境區塊鏈平臺實現了“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合一。除此之外,平臺還可以自動計算對應報關單的可融資余額,防止重復融資和超額融資。
從原來一張信息量有限的關單,到現在可以通過平臺看到關單是否真實存在、是否超額融資的核驗結果。平臺功能的實現很好地解決了銀行在貿易融資業務拓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問題,有助于銀行突破業務發展瓶頸,出口應收賬款融資的業務量持續提升。
據悉,自7月11日上鏈以來,截至10月末,農業銀行蘇州分行已通過跨境區塊鏈平臺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40筆,放款金額折合5254美元,服務企業21家,其中中小企業11家。8-10月份應收賬款融資單月投放量由6-7月份的2.7億美元左右,增加至3億美元以上,其中10月份高達3.6億美元。自7月12日農行廈門分行上鏈以來,依托平臺開展的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
對于銀行而言,上鏈后不僅貸前風控水平更高,貸后管理也更為高效。建設銀行蘇州分行產品經理仇繼平表示,此類業務貸后管理手段較少,數據以及相關信息獲取難度也越來越大。以前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進行對比,然后確認企業應收賬款是否正常收回以及收回金額。現在借助平臺“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功能,銀行可實時獲取企業貨物貿易外匯管理等級分類、收付匯率、回款率、年度貿易融資額等企業跨境交易資信。
破解企業融資難
“8月初,我們從建行客戶經理處得知外匯局牽頭開發了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建行可以為公司提供低成本、無紙化、線上跨境快貸業務。目前,公司已經申請了4筆貸款,利率僅5%。”據蘇州曠潔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冰介紹,該公司是太倉市一家主營毛巾、海綿的小型外貿企業。而就在不久前,該公司獲取銀行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還存在困難。
據許冰透露,過去該項融資業務需要提交報關單,以及外銷發票、箱單、提單、合同等紙質資料來佐證貿易真實性;銀行在審核單據時存在一定主觀性。現在跨境區塊鏈平臺解決了出口信息真實性問題,融資難也就迎刃而解。
借助平臺,銀行融資業務風控水平顯著提高,信貸審批額度也隨之上升。海盈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譚伶俐表示,通過平臺銀行可以充分了解企業業務狀況,合理安排企業用信規模。當企業貸款需求大、擔保能力不足時,依托平臺,銀行能針對性地為中小企業設計有市場競爭力的融資方案,滿足企業生產需要。
據毛自力介紹,工行蘇州分行自7月上鏈以來,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放款金額累計同比增長30.18%,比2019年全年增幅高10個百分點。該平臺試點運行后,該行增加了6戶外貿小企業客戶,為4家企業擴大了原有貿易融資規模。
除了融資難和融資額度問題,融資效率問題也是中小企業關心的重點。位于廈門的臺資企業宸鴻科技,是一家透明玻璃投射電容技術廠商,為蘋果、戴爾等全球知名廠商提供觸控技術應用解決方案。宸鴻科技財務處資深經理李少華說:“我們的客戶群回款周期非常準確,一般在發票日之后的45天。如果融資效率不高、時間過長,那么融資對我們來說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出口量大的話,一筆融資業務就有數百票關單。在以往情況下,數百票的關單量會讓銀行審核的業務經理非常頭疼。跨境金融區塊鏈平臺上線后,銀行在關單核驗環節效率提高,我們獲取融資的效率也在提高。”
燈具出口商廈門龍勝達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傳統貿易融資需要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平臺上線后,從企業申請融資到銀行完成放款僅需要2-3個工作日。
緩解企業融資貴
目前中小貿易企業的融資方式中,貿易融資的比例較低,以流動性貸款為主。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雖然流動性貸款有著便利、期限長的優點,一般流動性貸款的利率都需上浮,普遍高于貿易融資的利率。跨境區塊鏈平臺的上線便利了貿易融資業務,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參與。
張家港東渡紡織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民營紡織外貿企業。該企業從7月上鏈后便開始按月開展業務,已累計申請4筆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合計金額418萬美元。此前,該公司申請此類融資的意愿并不十分強烈。
“我們公司單張報關單金額較小,100萬美元發票對應的報關單打印出來可能摞起來有一本書那么厚。”公司單證部經理朱建華向記者表示,以往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對于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持謹慎態度,資料審核較為嚴格。企業需要打印報關單并報送關單、合同、提單等一系列紙質材料,甚至需要多次補交。后續銀行還要來企業現場核查,流程繁瑣,融資周期長。上鏈以后,企業上報材料、銀行審核幾乎全部實現電子化,不僅縮短了企業融資周期,也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更為重要的是,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利率要比普通流動性貸款利率低不少,企業融資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跨境區塊鏈平臺還能夠幫助企業強化內控管理。作為一家自上鏈起辦理過16筆、4200萬美元融資業務的大型民營外貿企業,江蘇國泰國際集團對此很有感觸。據了解,跨境區塊鏈平臺詳細全面記錄了銀行融資明細,企業通過系統即可對放款進度、起息日、到期日等進行查證,便于財務人員及時反饋,提高了企業內部管理效率。
今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明顯,外貿企業通過平臺辦理應收賬款融資,也有效規避了匯率風險。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上鏈后,企業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規模增加,相比以往出口報關后收款要等90天賬期,企業不僅提前收到了融資款,緩解了資金流轉壓力,也能夠提前擁有辦理結匯鎖定匯率風險的自主權,平衡資產負債敞口,更好地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推進監管與服務有機統一
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的上線,大大節省銀行的運營成本,有效降低了重復融資的風險,也使得企業能更快地獲得融資資金。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銀行正在享受跨境區塊鏈平臺提供的便捷服務。截至12月15日,跨境區塊鏈平臺已擴展到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愿自主加入的法人銀行達170多家,覆蓋銀行網點達到5600多個;平臺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放款金額折合101.69億美元(其中人民幣85.92億元),服務企業共計1859家,中小外貿企業占比70%以上。
就江蘇省而言,目前全省54家銀行的全部分支機構參與試點。截至11月底,江蘇省通過該平臺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2407筆,核驗報關單16570張,累計放款金額折合18.23億美元。
從全國來看,目前辦理外匯業務的銀行約有三分之一上鏈,上鏈銀行仍對企業同一筆報關單在未上鏈銀行有過融資行為而有所擔憂。區塊鏈的特性決定了參與者越多,鏈上信息就越準確。受訪企業和銀行普遍希望平臺試點范圍再次擴大,有更多參與者加入平臺,進一步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外匯局蘇州市中心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蘇州6家地方法人制銀行對跨境區塊鏈平臺試點需求強烈,多次申請要求加入試點。其中,江蘇昆山農村商業銀行在系統上線前,因企業貿易融資背景真實性、重復融資等審核痛點問題,一度收縮相關業務,試點擴容后,該行迅速落實上線系統,成為江蘇省內落地首筆業務的地方農商行。
融資服務提升的同時,監管的作用也得以強化。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跨境區塊鏈平臺堅持寓監管于服務之中的管理理念,進一步夯實了事中事后監管手段。跨境區塊鏈平臺設置了監管節點,外匯局能夠看到銀行、企業辦理融資業務各個環節的真實信息,及時發現交易過程中的異常,既達成跨境金融服務目標,又體現了真實性監管要求,有助于實現“監管即服務”的有機統一。
鏈上數據“可用不可見”
當然,區塊鏈技術目前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性能方面,由于需要多個節點的同步,遇到高并發情況時性能上可能會有問題。二是隱私保護,雖然區塊鏈有加密技術,但它在互聯網上有多個節點,可能會存在安全問題。
“所以我們的平臺盡量不把核心信息放到鏈上,也就是數據最小化原則,即數據‘可用不可見’——雖然能用,但看不到。”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通過后臺數據的對碰來告訴用戶核驗的結果,這樣一來,區塊鏈就解決了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問題。
工行廈門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何秀珍也表示,平臺未展示企業在其他銀行辦理融資的報關單信息,也未顯示客戶在其他銀行的融資情況,僅是系統后臺做校驗。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情況下,不會存在信息泄露問題。
多位銀行人士表示,就平臺上的關單核驗功能來講,銀行只能得到反饋結果,例如真實性核驗是否通過、是否超額融資,在平臺上看不到企業的具體報關信息,各方的信息可以得到有效保護。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外匯局將重點推進跨境區塊鏈平臺的支付融資便利化新場景建設。一是推進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應用,提升服務貿易跨境支付便利化水平。二是引入資本項目資金用途相關憑證,對銀行、企業辦理支付業務的真實性及合規性進行交互核驗,有效防范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風險,支持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三是研究推進進口端的貿易融資服務應用場景上線,進一步促進貿易融資健康發展。四是立足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動地方物流平臺信息接入,豐富貿易企業物流信息,為貿易企業跨境結算與融資提供便利。
12月16日,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下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應用場景在廈門落地。首單對外支付應用場景由建設銀行廈門分行組織實施,廈門分行累計對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辦理3筆、合計65萬美元的對外支付,核驗備案表3張,用時2分鐘,全程順暢有序完成付匯代申請、稅務備案表核驗和付匯信息登記等操作。服務貿易對外付匯便利化場景的落地,將為匯、稅、銀、企四方營造辦理便利、風控精準、營商環境優化的應用生態。
“從長遠看,跨境區塊鏈平臺可以通過拓寬參與主體、擴展跨境金融涉及的數據資源、持續豐富應用場景方式,營造跨境金融領域信用生態環境,并最終構建跨境領域信用服務體系。”上述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