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證是區塊鏈的靈魂,沒有通證的區塊鏈是不完整的鏈,圍繞通證產生了通證經濟這一概念,被譽為潛力無限,是新時代生產關系的變革者。
但能見到的絕大多數通證經濟項目都是失敗的,本文從通證的基本分類講起,為你講述為什么絕大多數通證經濟項目都是失敗的,以及關于通證經濟的一切。
一、通證分類
2018年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通證潛在的不同經濟功能對其進行了分類,該分類方法在國際上受到了較大的認可。具體而言,通證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支付型通證(payment token):指為了在現在或將來取得某樣物品或某種服務,而作為金錢或價值轉移的一種支付手段。
2、應用類通證(utility token) :該類通證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主要用于基于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架構開發的應用或服務。
3、資產類通證(asset token) :這類通證以一定資產作支撐,如通證持有者可向發行人索要的債務或股權、未來公司收益或者資產流動中一定的份額等等。因此,就其經濟功能而言,這類通證近似于股票、債券或衍生品。
通證本質上是價值的載體,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價值、權益、實物資產通證化,其內涵可以是權益,如分紅權、所有權、債權,可以是資產,如實物資產的映射上鏈,對應資產類通證;可以是貨幣,如BTC、USDT,對應支付型通證;可以是應用或服務中的流通通證,此種通證主要是為了在應用內使用而發行的,比如很多DAPP都發行有自身的通證,對應應用類通證;還可以是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如注意力等。
但實際上有些通證是多種類型的混合體,比如交易所發行的平臺幣,以交易所部分盈利作為支撐,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但同時交易所也為其開辟了眾多的使用場景,具有使用價值。
基于通證產生了通證經濟這一概念,被稱為潛力無限,主要特點是利用通證本身的特性創造出更加優秀的生態體系,更好的價值捕獲模型,更多的用戶群體,以及通過通證實現一種大規模的分布式的價值創造形式——這一點有開源協作的精髓。
通證體系內目前有單通證、雙通證、三通證,單通證比較常見,大多數項目都是單通證,雙通證以MakerDAO為主要代表,三通證以Steemit為代表。
但還有一種通證分類模式,把通證分為兩大類四小類:
第一大類:實用型通證(utility to ken)。
產品或服務通證(use of product),代表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的使用權。
獎勵通證(reward token),用戶通過自己的行為獲得獎勵。
第二大類:證券型通證(security token)。
權益通證(equity token),類似公司的股權、債券等。
資產通證(asset token),對應實體世界中的資產,如不動產、黃金等。
我們常說的通證經濟模式,主要是指獎勵通證,通過對獎勵模式的設計,對被獎勵群體形成激勵,實現自身生態的更好發展、更多的價值捕獲,更多的用戶群體,更大規模的強協作。
獎勵通證簡單理解可以對標積分,但又比積分有更高的透明度、流動性,以及升值預期,下面聊的通證激勵模式主要是指獎勵型通證。
因為很明顯,除獎勵型通證外基本不需要 設計復雜的通證經濟模型,只要做好通證分配、流轉、回收的模型就可以了。
比如交易所,抵扣手續費、利潤回購,以及多設計一些使用場景,這就夠了。其關鍵是交易所本身的發展,模式設計的花哨,并不能影響本質。
有些通證對應資產、或者股權等權益,同樣不需要進行模式設計,只要能做到一一對應就可以了。
二、激勵的魅力
很多觀點都認為區塊鏈能夠實現人類的大規模強協作,將會是一場改變世界生產關系的巨大變革,而在這場變革中 Token(通證)是重要的紐帶,是無法舍棄的一環。
區塊鏈激勵機制始于比特幣。
比特幣網絡通過自動化運行首次實現了人類自發的大規模強協作,其關鍵因素之一即為比特幣的激勵機制,以至比特幣的激勵機制被眾多項目效仿。
現在比特幣挖礦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鏈,并且孕育出了嘉楠耘智這樣的上市公司,以及比特大陸這樣的礦機巨頭。
但比特幣的成功基于其自身多重因素的影響,特別其是開創者,簡單模仿激勵機制,并不足以讓項目成功,眾多fork比特幣的項目,活到現在的并不多,且活下來的都有其自身特色。
Fcoin首創的交易挖礦憑借通證經濟的激勵作用,名噪一時,獲得極大關注。其本質是造富效應,但吸引來的流量無法創造真實價值,為激勵而激勵,激勵空轉。當造富效應消退,通證沒有實際價值支撐,最終崩盤。
由幣乎引發的內容平臺熱潮,同樣引發了廣泛關注,早期大V依靠前期紅利能夠月入20萬,幾個月內即可獲利幾十萬人民幣。由賺錢效應引發的寫作熱潮,像交易挖礦一樣引發了眾多內容平臺的跟風、效仿。但跟隨幣乎模式的內容平臺,除力場外,絕大多數都已銷聲匿跡。
在2018年底的DAPP熱潮中,菠菜類項目依靠其激勵機制引發的造富效應橫空出世,吸引無數目光。但絕大多數通過激勵引來的并非能夠真正創造價值的目標用戶,而是套利的礦工。最終DAPP生態淪為一場跑得快的投機游戲,不能及時抽身者生死由命。
以上這些通證模型,都因財富效應獲得了極大的關注,獲得了極好的冷啟動成果,但絕大多數都失敗了,這說明一個產品想要僅靠通證的激勵作用就獲得成功,是絕對不夠的。
就像比特幣絕不僅僅是因為激勵機制而成功一樣。
三、激勵的目的
激勵只是手段,協作才是目的。
通過激勵機制實現協作,通過協作達成某些效果才是最終目的。
這些想要實現的效果必須直接/間接的具有價值,或者遠期內具有價值,其根本目的是創造價值,否則就是為激勵而激勵,是沒有意義也不能長久的。
協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價值,創造價值就要求項目有可行的商業模式。
當然也可以是一些能夠讓商業模式更加高效的行為,比如基礎設施的完善,交易摩擦的減少,交易效率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建設等,這些行為不能直接創造利潤,但同樣有價值,但這些行為的激勵占比在一個成熟的通證經濟模型中不應過高。
有些項目商業模式比較特殊,短期內無法形成閉環,那也要求從長期看有形成商業閉環的可能性,或者能夠配合其他業務形成聯動效應,為其他價值更大的項目賦能,此類情形對項目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無論何種通證模型,都不應脫離商業模式來談,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成為比特幣,可以靠共識活著,以太坊還在談進行價值捕獲,其他項目憑什么能夠脫離商業談夢想?
在 “禪與宇宙維修藝術” 的《通證經濟悖論 — 激勵機制、社會生產、后資本主義》一文中,把類積分型通證激發的行為類別分為以下三類:
1. 微任務( micro task ):非常簡單的人或機器完成的任務,比如給人工智能要識別的圖像打標簽,上線簽到,轉發消息,騎小黃車等。
2. 中等任務:有一定門檻,但已經被標準化的任務,比如在 steem 平臺上寫文章,點贊,在交易所完成交易等。
3. 復雜任務 ( bounty ):高門檻,非標準化的「懸賞型」任務獎勵,最典型的就是為項目貢獻代碼,成為社區節點等。
通過這個分類可以體會一下上面所說的協作,通過激勵機制聚合小的力量,形成大的力量,實現目的,創造價值。
四、激勵的誤區
在關于通證經濟對生產關系變革的論述中,有一個傳播廣泛的論述非常出名——使用者即所有者。
用戶使用了產品,獲得了通證獎勵,又因為通證本身的所有權屬性,使用了產品的用戶自然就成為了平臺的所有者,用戶和產品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自然會為產品做宣傳、做貢獻。因為通證的存在,使得使用者和產品產生了強關系,是獲取有效用戶的一種有效手段。
但是,你知道一定有但是。
實際的情況并不如此。
用戶使用產品獲得了你的通證,并不一定會持有你的通證,更大的可能是轉手賣掉換成法幣,或者他認可的主流幣。
即使用戶沒有轉手就賣掉,持有你的通證就能自動成為利益共同體?更大可能只是為了獲得投資收益,而不是和你成為利益共同體。
大概率用戶既不會去了解你,也不會去認可你,只是當成一個使用可以獲得獎勵的地方,用戶對產品的忠誠度建立在獎勵的基礎上,并且忠誠度會隨著獎勵的多少而浮動。
除非。
除非什么呢?
除非你的產品真的有競爭力,不要求你超過競品,但一定也不能比競品差太多,初期比不上競品沒法獲得用戶,用激勵彌補,獲得初期用戶以及發展時間。
但如果產品做的一塌糊涂,一旦激勵停止或者降低,就將步入死亡邊緣,沒法為用戶創造真正的價值,沒法讓用戶真正愛上你的產品,只靠激勵并不足以讓產品真正成功。
所以重要的是什么呢?
就像比特幣不是僅僅依靠激勵機制獲得成功一樣,也沒有什么產品僅僅依靠激勵就能獲得成功,最核心的還是品質和價值,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
依托激勵機制獲得用戶的同時,努力提升品質,創造價值,讓用戶認可項目的發展前景,對產品有信心,用戶才會愿意長期持有通證,甚至成為維護者和建設者。
所以構建用戶共識,是關鍵,但你本身真的能夠獲得用戶認可,是核心。
五、激勵的反面
通過激勵機制實現協作,通過協作實現價值創造,但是在一個體系內是不能只有激勵的。
做錯了事要受到懲罰,觸犯了法律要受到制裁,同樣一個體系內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好事,而沒人做壞事。
只有激勵沒有懲罰,是假定人性本善,不會為了自己私利做出對生態不利的事情,但實際上這是不成立的。
當用戶的某項行為對用戶有利,對生態有害,但又沒有懲罰機制的時候,這種行為一定會大肆盛行,對生態造成持續性損害。
進行通證機制設計的時候,這個矛盾點是一定要避免的,即用戶自身利益與整體生態利益的矛盾。
去中心化的通證激勵,所有人都能參與,但不是所有人都會是建設者與維護者,更多人會是普通參與者,甚至是破壞者,大范圍的通證激勵模型,必須設計懲罰機制,抑制對生態有害行為的發生。
通過規則設計引導用戶利益和生態利益保持一致,是通證經濟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激勵用戶去協作創造價值,而非激勵用戶去破壞生態,內耗生態價值。
說通俗一點就是鉆規則漏洞,薅平臺羊毛,通證激勵機制如果不能做到比較好的防薅機制,其危害性無可估量。
六、激勵的維度
金錢激勵只是激勵方式的一種,很多人、很多行為是不會被金錢所激勵的,多維度的激勵機制是項目所應該考慮的。
人的需求是多維度、多層次的,驅動也應該是多維度、多層次的,而不應該只有金錢驅動這一單一維度。
在比特幣還沒有價格的時候,純粹基于興趣而挖礦、布道等行為,并不是被金錢所驅動的,更多是基于興趣、自由、隱私等這些特性。
比特幣價格飆升之后,吸引到專業挖礦的礦工群體,礦工群體為比特幣的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的主要目的也很明確,挖礦賺錢,他們是可以被金錢所驅動的。
以及現在因為持有比特幣而不斷布道的群體,他們為比特幣宣傳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因為比特幣很酷、他們也沒有挖礦,而是僅僅是需要更多人了解、認可比特幣,使價格升高,他們能夠獲利,以及獲得知名度、粉絲等隱性收益。
縱觀比特幣整個系統,激勵僅僅是一環,通過比特幣本身進行實現。但激勵機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激勵機制把不同的人才、資源、資金聚合到一起,成長為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
但比特幣本身又有很多絕妙的特性,絕對掌控自己的資金、永不增發、自由轉賬、隱私保護等等,并且系統強健、可靠、安全性高,以及第一個成功的數字貨幣實現的心智占領,這些共同形成了比特幣獨特的價值,這些獨特的價值是比特幣激勵體系有效的基礎。進而隨著比特幣承載的資金量越來越大,又開始打造價值存儲的共識,這是又一個獨特的故事。
從比特幣系統來看,激勵機制是多層次、多維度的,不僅只有金錢這一單一維度。所以產品應該探索更多符合人性的激勵機制,以聚合多層次、多需求的用戶,形成更大的利益共同體。
七、獎勵型通證的適用領域
理論上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通證化,但我們常說的通證經濟模型市值上指獎勵型通證,獎勵型通證并非適用于所有領域。
所謂通過激勵進行協作,就是聚合無數個體的小能量,形成群體的大能量,所以通證經濟天然適用的領域,是那些可以通過激勵大量用戶協作,進而創造出價值的領域,并且被激勵的行為是符合人性的。
舉一個不適合使用通證激勵的例子,EOS上菠菜DAPP火爆的時候,通過通證經濟的激勵作用給菠菜DAPP帶去了大量的關注和用戶,一時間好像幣圈人人都成立賭徒,但本質上只是賺錢效應,正常人人并不會因為激勵就去賭博。
這就是反人性的,菠菜DAPP想要真正創造價值必須能夠吸引來真正的賭徒,而非套利的礦工,但賭徒是能夠被激勵所吸引來的嗎?而且那么高的門檻。
幣圈本身用戶群體不多,喜歡賭博的比例也不會高,所以沒可能靠吸引幣圈真正的賭徒而存活,而圈外的賭徒更是根本不可能吸引進來,這就是不適合使用通證激勵的案例。
判斷獎勵型通證適用領域的三個點:被激勵行為符合人性、一定量的用戶基礎、被激勵行為通過聚合能夠創造價值。
激勵只是體系的一環,只靠激勵機制是沒可能把一個產品做成功的,更重要是創造價值,獲得用戶認可,讓使用者真正成為擁有者,聚合大眾力量,實現更大范圍的強協作,真正實現生產關系變革。
讓我們共同期待通證經濟實現生產關系大變革時代的來臨。
責任編輯;zl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