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朋友們可能發現自己難以理解區塊鏈領域究竟發生了什么。而對于那些正努力了解基礎知識的初學者們而言,各種術語表達也足以令人頭痛不已。 這是一份由大量區塊鏈術語組成的詞匯表,你可以借此將各類理念與定義串聯起來,從而更充分地參與到區塊鏈討論當中。這份詞匯表包含Flipside Crypto發布的關于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內容。
區塊鏈術語表
區塊鏈: 支持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體系的底層技術。這是一種虛擬、不可變(不可更改)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形式,將數據存儲于全球各個位置。這是一種新的信任與數據分發方法,主要用于取代傳統的、由中央組織持有全部數據的處理方法。 你可以將區塊鏈理解為一系列數據塊,各區塊內容由參與網絡的所有計算機以協商一致方式進行驗證。每個數據塊包含關于由誰向誰發送加密貨幣,以及誰擁有資產注冊表內相關資產的一切內容。 區塊鏈是一套分布式分類帳。
分布式分類帳:一種對于區塊鏈原理的類比方式。區塊鏈并非集中式銀行分類帳,而是承諾立足整體計算機服務器網絡提供余額分配功能。 不需要通過中央性質的銀行存儲價值載體的發送目標——相反,通過去中心化對等網絡實現這類操作。
分布式分類帳并非什么新生事物:雅蒲島早在公元500年就開始使用獨立的記帳表格。在島民們進行交易時,他們會相互通知以證明交易完成。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基本原理與之相同,只是立足全球化虛擬網絡提供驗證。
加密貨幣: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而成的代幣或者貨幣。這類代幣有助于捕捉并分配區塊鏈用戶的價值。你可以將比特幣視為第一種源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方案與加密貨幣。所謂加密貨幣,屬于加密資產的一個子集。
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以網站或服務的形式存在,允許用戶彼此交換數字加密資產以及加密貨幣,或者將加密資產兌換為美元等法定貨幣。目前最具規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有Coinbase與Binance。
公鑰/私鑰:密鑰是指用戶訪問加密貨幣余額以及對加密貨幣價值或數據進行發送及接收的方式。公鑰類似于電子郵件地址,其他用戶可以借此向你發送資金。你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公鑰。
目前,Etherscan等服務能夠掃描與公鑰相關的帳戶余額與交易記錄。 私鑰是指你郵件帳戶的密鑰。任何持有私鑰的人士皆可訪問對應錢包,對其加以控制,并支配其中的代幣。
如果丟失或者遺忘了自己的私鑰,則將失去與該私鑰/公鑰組合相關的一切加密資產。
加密貨幣錢包:加密貨幣錢包是一種對私鑰及公鑰進行加密存儲的方法。錢包類似于你能夠訪問的保險箱,其中存放的則是你的密鑰。 如果不記得自己的私鑰內容,則可利用助詞符種子短語等技術通過錢包更輕松地訪問及備份私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輸入25個隨機詞匯方可訪問私鑰內容。
目前的錢包分為軟件與硬件兩種形式:軟件錢包以在線方式存儲你的密鑰,而硬件錢包則利用Trezor等物理設備保護你的私鑰。
MultiSig: MultiSig是一套面向加密貨幣錢包的權限系統。大多數加密貨幣錢包采用單一簽名。這意味著你只需要一條私鑰,即可控制其中的全部余額。 MultiSig則要求你擁有多條私鑰才能獲取資金。利用MultiSig,你需要設置多簽名模式方可使用錢包。舉例來說,你可能需要提供總計9份簽名中的5份才能批準一項交易操作。這項功能對于企業錢包而言非常重要,其要求由多數擁有者及員工簽名認可方能批準交易。 BitGo 與 Xapo 等平臺皆為用戶提供MultiSig錢包。
工作量證明: 一套功能性系統,其中區塊鏈上的交易數據塊將由專門的計算機進行采礦與驗證,而解決了特定數學方程式的計算機將獲得一定獎勵。
采礦:一種工作量證明系統實踐,各計算機專門負責解決數學問題,借此挖掘數據塊并獲得加密貨幣作為獎勵。
具體工作原理: 加密采礦部分涉及解決加密難題。計算機需要找出能夠與未驗證事務組合相符的隨機數,從而輸出經驗驗證的字符串。
采礦池:采礦池匯聚大量專門用于挖掘加密貨幣的計算資源,并按比例分配一切已經挖掘完成的區塊。在實踐當中,加密貨幣采礦具有一定隨機性,因此采礦池在控制個體礦工波動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權益證明:權益證明驅動擁有區塊鏈代幣選擇權的人士對區塊鏈驗證做出相關決策。在實踐當中,其能夠提供較常規采礦更低的能源需求。
節點:世界上任何一臺計算服務器都可以作為加密貨幣節點運行,該節點能夠存儲區塊鏈副本并用于驗證交易內容。
哈希率:礦工在驗證交易與區塊鏈時,專門用于對區塊鏈計算能力進行衡量的指標。哈希率越高,區塊鏈越活躍,對礦工的吸引力就越大。在此基礎之上,區塊鏈攻擊難度更高,惡意人士也更難通過虛假交易(亦稱51%攻擊)對其進行滲透。
去中心化: 衡量中央持有人所擁有的權力水平的指標。大家可以認為區塊鏈天然比其它數據分發方法都更具去中心化特性,因為區塊鏈(至少在公鏈當中)不存在集中式監督者:只要擁有計算能力,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不同于立足中央位置提供程序中的所有數據(例如Equifax),區塊鏈主張由全球計算機網絡負責處理與驗證工作。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社區提出的一種理想狀態,但其目前還沒有完全實現。 舉例來說,挖掘出的大部分比特幣的幾大采礦池皆位于中國:擁有這些采礦池的財團也許有能力實施所謂51%攻擊。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計算能力改變區塊鏈規則,并實施“雙重支付”等操作:即無限次花費同一加密貨幣。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無中生有的財富濫用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采礦資源的控制仍然以中心化形式存在。
公鏈與私鏈:公鏈完全向公眾開放(任何從皆可參與),例如比特幣與以太坊。私鏈則存在監督者,由其決定誰有資格加入。
互操作性: 各類區塊鏈與加密貨幣之間通常彼此隔離,且需要通過兌換方可使用。
Aion等區塊鏈希望通過建立不同區塊鏈及加密貨幣體系間的互操作性,或者說兼容性,以解決互操作問題。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此類方案的幫助下,你將能夠無縫化交易比特幣與以太幣(無需兌換)且隨意交替使用。
原子交換:原子交換是指可以直接相互兌換,而無需通過中間方進行兌換的加密貨幣。一般來講,二者必須遵循相同的加密標準并擁有支付通道協議——例如Lightning Network。通過所謂哈希時間鎖定智能合約,兩位用戶能夠以無信任方式相互交換加密貨幣對,從而解決互操作性問題。
哈希函數/表:對區塊鏈中實現數據共享及存儲所使用的基礎技術作出的,更為技術性且精確的描述。
比特幣:比特幣由中本聰于2008年創立,亦是區塊鏈技術的首個用例以及第一種加密貨幣。其目前仍在加密貨幣領域占據統治地位。
分叉:分叉分為軟分叉與硬分叉。軟分叉是指加密貨幣價值保持不變,只是對規則進行回滾,即以可逆方式作出改變。軟分叉通常得到社區大多數參與者的同意。
硬分叉是指區塊鏈社區對某一決定未能達成共識,因此必須進行硬重置以拆分為兩條鏈。其中一條鏈采用一組新規則,而另一條鏈則繼續采用原始規則集。硬分叉是不可逆轉的。比特幣與Bitcoin Cash即是硬分叉的產物。
SegWit: 又稱隔離見證,屬于比特幣區塊鏈的一個軟分叉。其通過增加區塊鏈的區塊大小上限以及將數據塊拆分成兩部分來解決網絡擁塞問題。此外,其還對解鎖簽名與負責發送及接收交易數據的腳本進行了拆分。
這種方式使得區塊鏈網絡每秒能夠處理更多交易。用戶將無需等待比特幣交易完成。
Lightning Network:Lightning Network是一種脫鏈解決方案,能夠在不全貌和底層區塊鏈的情況下解決交易問題。其開啟了不同個人之間的雙向支付渠道,允許比特幣每秒處理更多交易操作。 各支付渠道當中已經預先存入了一定數量的加密貨幣。其允許啟用支付渠道的個人用戶在無需使用區塊鏈的前提下進行無縫交易。一旦計算出最終余額,相關結果才會通過驗證被寫入區塊鏈當中。 這使得每秒支付數量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意味著大型參與者之間出現了一些中心化傾向。
以太坊:以太幣這一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背后的底層區塊鏈。以太坊允許程序員使用一種圖靈完備編程語言立足區塊鏈進行構建,這也成為其與比特幣之間的核心區別。通過這種方式,程序員將能夠構建起各類分布式應用程序。
不同于作為分布式網絡之上一種應用(價值轉移應用,類似于專門處理資產的電子郵件)的比特幣,以太坊能夠支持多種不同應用方法。 與以太坊區塊鏈相關的加密貨幣稱為以太幣。
去中心化應用(DApps): 去中心化應用屬于一種特定的應用程序類型,用于在區塊鏈網絡中實現特定作用。其必須具備開源、自治特性,且必須通過用戶的共識方可對底層軟件進行變更。其必須將所有數據存儲在公鏈當中,公鏈可供公眾進行審核,且必須生成用于訪問該鏈的代幣(通證)。
DApps看起來類似于普通Web應用程序。其在客戶端層面與Web應用完全相同,但服務器端(或者說后端)的數據與控制機制則分布在P2P(對等)節點與智能合約網絡當中——而非集中在中央服務器與服務器代碼處。
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指部署在區塊鏈之上并在此執行的代碼。代碼可由公眾進行審核。智能合約通常被視為傳統法律合約的補充或者替代性方案。 一份智能合約可以通過算法方式進行托管付款,而無需建立用于約束各方并確保承擔責任的法律合約。
然而,人們普遍認為該術語的范圍過于寬泛,因為其可能指代區塊鏈上部署的任何代碼塊。
Gas:Gas是指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交易成本。當用戶利用以太坊訪問分布式應用程序時,必須支付一部分“手續費”——即Gas。Gas的具體數額與您需求的計算資源量相關,這將確保為系統需要處理的工作量設置正確的交易成本。
Gas的存在,是為了防止有人通過發送無效請求的方式攻擊以太坊網絡。
Solidity:Solidity是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區塊鏈智能合約編程語言,其基于EMCAscript(JavaScript的基礎)。
DAO: DAO的全稱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指認同由智能合約做出選擇的集合體。整個組織完全運行在區塊鏈之上。利益相關者購買代幣,并因此有權對未來的決策進行投票。
Casper: Casper是以太坊區塊鏈的一種實現方案,其承諾每秒處理更多交易。以太坊原本的交易處理能力為每秒20筆,而比特幣每秒交易處理能力僅為4筆。相比之下,Visa與萬事達卡每秒大約可以處理2萬筆交易。Casper是以太坊區塊鏈由工作證明轉化為權益證明的過渡性方案。其通過分片(將主以太坊區塊鏈拆分成更多小型子鏈)實現并行處理并增加吞吐能力。
ERC20: 一組基于以太坊區塊鏈的標準。ERC20允許任何人立足以太坊區塊鏈創建代幣。其成為首次代幣發售(簡稱ICO)的基礎,亦掀起了“Altcoin”的浪潮。
Altcoins: Altcoins屬于比特幣與以太坊之外的代幣、加密貨幣與加密資產。你可以通過Coinmarketcap 查看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各類Altcoin。
穩定幣(Stablecoins):穩定幣屬于與特定價值或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集——例如,您可以以1:1形式將穩定幣與美元價值掛鉤。穩定幣可能也可以不與其它加密資產掛鉤。
首次代幣發售(ICO): 另一種為區塊鏈發行代幣的方法。ICO涉及市場營銷過程,即內部銷售,而后是對新上市的代幣進行公開銷售。其目的在于將相關代幣推向盡可能多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請注意,目前尚不存在能夠約束ICO活動的標準化規則。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