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揭示人工智能最新技術與應用
大小:0.5 MB 人氣: 2017-09-30 需要積分:1
標簽:人工智能(227935)
花甲之年方興未艾,人工智能將走向何方?CCAI 2016,一場本年度國內人工智能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學術和技術盛會,匯聚近40位世界頂級AI專家的真知灼見,為從業者及普羅大眾揭示了人工智能研究前沿與應用路徑。8月26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的指導下,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起主辦、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與CSDN共同承辦的2016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16)在北京遼寧大廈拉開帷幕。為期兩天的大會,除了來自國際人工智能促進會、麻省理工學院和中國“兩院”等機構的8位院士/Fellow的思想碰撞,大會還設置了“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產業論壇”、“人工智能青年論壇”和“機器學習的明天”等四大專題論壇,由中科院、清華、北大的專家學者,和微軟、BAT、滴滴等企業技術精英,以及人工智能領域初創公司廣泛參與,議題方向內容覆蓋了機器學習、人機交互、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NLP)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門/前沿研究和產業實戰等,在引領人工智能風向標的基礎上,注重產學研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大會引導和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應用的目標。
1000余名人工智能專業從業者和媒體代表作為現場聽眾參與了本次盛會。同時,本次大會由CSDN網站進行專題直播,并由百度開放云提供獨家視頻直播技術支持,將大會精彩內容通過不同終端設備實時同步到全球更多的人工智能從業者和愛好者面前。
高端盛會:8院士解讀技術前沿
60年前,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約翰·麥卡錫(John Mcarthy)和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等人共同發起的達特茅斯會議,引出了人工智能這個當前炙手可熱的學術研究方向。及至2016年,明斯基已經作古,60年來跌跌撞撞走來成為當下明星的人工智能,對整個自然科學領域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其研究領域已經突破了當初的設想,而圖靈測試也不再是評價人工智能的絕對標準。CCAI 2016上,8位院士/Fellow的精彩報告全方位地解讀了人工智能領域當前最前沿、最重要的方向。
解碼人工智能現狀與未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的主題報告《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思考》,基于人工智能60年發展歷程,對人工智能發展現狀以及新動態進行重點解讀,提醒從業者冷靜深入地思考人工智能未來發展。
破譯機器人/人機交互新密碼。機器人的投資創業是目前的一大熱點,但智能機器人的技術成熟度還需要很多的突破,如何讓學術研究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變成生產力,如何實現機器人更好地理解人類、與人類協作并成為人類的自動代理,都是當前有趣而必須解決的課題。作為機器人或NLP領域的泰斗,大疆創新科技公司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的報告《智能機器人:從學術研究到創業創新》,國際人工智能促進會(AAAI)主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Subbarao (Rao) Kambhampati的報告《Challenges in Planning for Human-Robot Cohabitation》,以及Singularity.io公司聯合創始人、ACL Fellow林德康的報告《從搜索引擎到回答引擎再到動作引擎自動問答》,很好地回答了上述問題。
認知/神經科學的再認識。盡管人工智能不是人類智能的重現,但人類智能的研究對于人工智能更好地輔助人類而言意義重大,事實上,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都已經在深刻地影響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的報告《交互認知:從圖靈測試的漏洞談開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帶的《神經科學能為人工智能帶來什么?》,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Tomaso Poggio的報告《The Science and the Engineering of Intelligence》,分別為認知科學、神經科學與其他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打開了新的大門。
闡明非監督深度學習的明天。神經科學對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當前紅遍各大頂級會議/期刊的深度神經網絡。但目前深度學習從業者的苦惱,就是大部分場景下發揮作用的只是有監督深度學習——非監督深度學習雖然意義重大,實現卻極其艱難。本次大會上,微軟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鄧力的報告《驅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多種應用的三類深度學習模式》,基于團隊的實踐經驗,為非監督深度學習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新范式。
產學結合:4論壇破實踐迷思
CCAI 2016延續了CCAI 2015產學結合的特點,但本次大會更進一步。首先,本次大會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楊強、芮勇都與工業界有極深的淵源;同時,本次大會的四大專題論壇也分別邀請一位學界大牛和一位業界大牛聯袂出演論壇主席。其次,論壇主題的確立,無一不是瞄準了人機交互、機器學習等當前學術研究和產業實踐中都是最為熱門的話題。
巨頭大牛分享創新技術應用。將應用問題轉換為人工智能模型需要時間、精力和資金的巨大開銷,尤其深度學習需要大數據、大計算和數據科學家的投資,所以大型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方面更有優勢,也更有業務場景的基礎。來自百度、騰訊、螞蟻金服、微軟、滴滴、360、京東等大企業的人工智能研究/研發負責人,就無人駕駛、聊天機器人、機器學習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探索進行分享。
13創客技術實踐經驗大放送。除了大企業的人工智能技術核心,分論壇還邀請了地平線機器人技術、云知聲、曠視科技、商湯科技、格靈深瞳、馭勢科技、出門問問、第四范式、天眼查、今日頭條、時趣互動等11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的(聯合)創始人,結合他們的實踐深度解析視覺計算、語音識別、智能駕駛系統、神經網絡芯片等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如果算上主題報告環節的老創客——大疆創新科技公司董事長李澤湘,以及新創客——Singularity.io聯合創始人林德康,則本次大會的發言創客多達13位。此外,針對創客們非常關心的投資問題,“人工智能產業論壇”也請來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合伙人,分享如何從投資人的視角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
青年拷問人工智能泡沫。盡管人工智能應用潛力非凡,但對人工智能不恰當的理解和預期,則會導致人工智能發展的寒冬,如何避免需要這種情況?“人工智能青年論壇”的嘉賓們則轉換視角,圍繞“當青年遇上人工智能:基于還是泡沫”的核心主題,從人工智能的內涵、進展到實踐路徑以及年輕人的定位等方面展開了精彩討論,與譚鐵牛院士的報告遙相呼應,讓當下為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所吸引的年輕人學會更加理性地迎接人工智能時代并駕馭人工智能。
歷經兩屆沉淀,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已成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權威平臺。2016中國人工智能大會,以最具前瞻性的視野和國際化的內容組織、最前沿的國內外人工智能的技術趨勢和最貼近產業界的一流行業盛會,對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與進步有著極大的價值和影響。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