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華為存儲“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人意料的好。
分析機構Gartner在2013年第一季度所發布的全球存儲市場份額報告顯示,華為存儲在中國區發貨套數超過惠普與戴爾位居第一;中國區外部存儲系統發貨容量位居第二,超過IBM;中國區銷售收入緊隨EMC與IBM,屈居第三——在緊逼IBM、惠普、戴爾、EMC等國際供應商的同時——華為存儲已經把諸多國內競爭對手甩在身后。
除了在中國區取得的成績,華為存儲憑借中國區與全球市場的雙線增長,首次進入“Gartner全球主流存儲廠商”名單。華為存儲目前在全球外部存儲發貨套數及容量的排名中均名列第八,銷售收入位居第九,并在Gartner的存儲魔力象限中位居第三象限。
需要指出的是,據曾經Gartner分析師介紹,Gartner魔力象限由供應商主動申報,在此之后,無論供應商發展情況如何,已經在 Gartner魔力象限出現過的供應商名稱,將不會從該魔力象限上被撤下——即使是供應商主動要求撤下,Gartner將不響應任何類似要求。
在某種程度上,這體現了華為存儲人對華為存儲在未來全球市場競爭中的一種信心。
“以往在報告中,中國的廠商都在Gartner的報告中被顯示為‘其它’,在有名字的排行榜中,是看不到中國廠商影子的。”華為存儲產品線 Marketing部長經寧表示,以“HUAWEI”而不是“Other Vendors”出現在Gartner的全球企業級外部磁盤存儲榜單中,不僅對于華為存儲,即使是對于中國的存儲行業來說,都是第一次,這也是全球市場對華為存儲的一種認可——雖然現在華為存儲在全球市場的市場份額只有區區1.0%——但就是這“1.0”卻代表著中國廠商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提升。
經寧透露,2013年第一季度,華為存儲季度收入達到5270萬美元,這意味著2013年度華為存儲年收入超過2億美元已經勝利在望,而隨著華為高端存儲系統HVS的出貨量不斷增加,經寧認為,華為存儲的“市場容量”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2008年到2011年,我們實現了8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在華為賽門鐵克回到華為后的2012年第二季度,即使是隨著基數突然增大,我們的增長率仍然達到了65%。2012年全年則達到了62.5%的增長率。”經寧認為,華為存儲保持較高的年增長率是如今能夠在Gartner的魔力象限中占據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不過他也表示“2013年,華為存儲希望再努力一點,爭取進入第二象限,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非常有信心。”
“(華為存儲)在前瞻性和執行能力層面已經達到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從Gartner的魔力象限圖來看,華為存儲正在技術和執行力方面,逼近像是 Oracle、富士通等老牌企業級供應商,而隨著華為存儲在2013年針對行業、用戶的積極行動,經寧認為,華為存儲仍然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甚至“不僅僅局限在挑戰者空間中”。
經寧的話是以華為存儲在2012年到2013年的“跨越式發展”為基礎的:一方面,華為存儲加大了存儲市場的推廣力度,不斷加強市場、渠道宣傳力度,塑造并推進了一個專業化、權威化、本土化存儲品牌的建立;另一方面,華為存儲通過N8000的SPECsfs2008 NFS性能測試、Dorado全閃存系統的SPC-1性能測試的結果,展示了其強大的硬件能力;而隨著2012年華為云計算大會上一系列面向企業應用的存儲系統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特性以及面向高端企業級應用的HVS高端存儲的發布,華為存儲在品牌、技術和軟件上的認知程度顯然為華為存儲在2013年年中交上的這一份答卷做了不錯的“考前輔導”。
但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還不足以說明華為存儲成長為全面而成熟的企業級存儲供應商,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也無法保證華為存儲在2013年的期末考試中仍然能夠成為“班里(中國區)”的第一名:華為存儲不僅需要考前輔導,也需要平日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努力精神。于是,經寧在2013年年中的媒體見面會上,向行業及IT媒體展示了華為存儲2013年的“課程表與參考書目”。
華為存儲2013年課程表
“保證重點行業的投入,會形成更好的效益。”幾年的發展過程中,華為存儲正在熟悉企業級存儲市場的運作規律,經寧表示,華為存儲在2013年確定了在全球所選擇的目標區域市場和重點行業,因為“不可能針對所有的區域和行業平均用力”。
經寧透露,華為存儲2013年“企業業務有TOP4行業”,目標是“突破政府、電力、媒資行業和金融行業的規模化銷售”,同時,不放松運營商的“運營商支撐系統、業務系統、運營商的公有云及私有云”的業務機會。
“TOP 7的重點區域包括中國、西歐、中東、南太、東南非、拉美北、美國。”經寧表示,華為存儲2013年還有TOP20 重點國家,分別是:中國、英國、德國、瑞士、南非、沙特、美國、墨西哥、香港、波蘭、捷克、西班牙、巴西、委內、俄羅斯、伊拉克、馬來、印尼、澳洲、荷比盧等國。
運營商市場仍然是華為存儲的“傳統優勢領域”,是華為存儲“比較好進入的一個行業與客戶群體”,經寧表示:“華為存儲看到了運營商市場有三大業務需求,是華為存儲的重點。”
第一是傳統意義上傳統運營商所使用的存儲系統,“電信IT里面集中化的趨勢,包括BSS,MSS,這些整合和建設的機會是非常明確的,帶來了存儲整合的需求,需要存儲來保證質量的能力。”;第二是“繼續抓住運營商側它的傳統的CT業務,就是基于內容的業務,比如說運營商開展IPV4,承載大量的電視節目,里面用到了很多存儲,CT里面這些內容相關的業務里面能夠發現比較多的機會點。”
第三則是運營商在IT和CT業務之外,國內運營商普遍興起的云業務,經寧表示,通過主推華為的分布式對象存儲UDS產品系列,“能夠保證華為存儲在三個切入點中都有合適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華為存儲針對運營商市場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行業分析和產品對應,還體現在媒資、政府、電力和金融行業,在這幾個行業中,華為存儲以統一存儲T系列、高端存儲HVS、固態存儲Dorado、大數據存儲(集群NAS)N8000/N9000、對象存儲UDS和備份容災產品相對應,提供了包括電子海關行業、電力行業、媒體行業、金融行業及銀行票據影像存儲等領域的產品解決方案:“我們的成功來自于在市場、行業上的進步,來自于不斷把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跟我們不同行業的客戶需求相匹配,跟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去相匹配。”經寧談到。
值得一提的是,經寧提到,華為存儲的HVS高端存儲在正式上市的半年,在政府、能源電力交通、公檢法和運營商等四個行業獲得了超過20家客戶:“HVS的發布會是在2012年9月份HCC大會上發布的,市場上面去用起來應該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目前為止,隨著華為HVS推出,國內我們和運營商市場進行推廣,通過上半年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已經實現了我們定義的四個重點行業,超過二十家客都選擇了華為的HVS高端存儲。”
而HVS本身對于華為存儲的領頭羊角色也開始顯現,一方面,HVS帶動了T系列統一存儲的銷售,在HVS與T系列統一存儲管理平臺的重要平滑體驗下,用戶開始以HVS習慣性的為中小規模需求采購T系列統一存儲;另一方面,華為存儲通過HVS得到了有效的、往往出現在電信、金融、能源、政府等行業的“準入許可”,而不再因為只有中端存儲被客戶的“初始硬件標準”所篩選掉:“比如說在某些運營商市場某些項目是中端,高端,低端打包的,這個項目進去必須三個都有,這種情況下對華為還是一個門檻,因為我僅有中端和低端,沒有高端。”
經寧表示:“HVS帶動了華為存儲的銷售,滿足可某些客戶項目的總需求,讓我們在一些價值客戶那里獲得了很好的準入機會。
因此,華為存儲勾勒出了這樣一張課程表:重點課程是華為的四大行業與電信“自留地”;上課地點是TOP 7的重點區域,還有TOP 20的課外活動場所;核心的學習方法是包括HVS、T系列統一存儲、Dorado固態存儲在內的一系列技術與產品。
華為存儲,正努力做一個不偏科、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過,往往出色的學生都會在某一方面略有所長,并顯露出鮮明的個性與愛好特點,對于華為存儲來說也是如此。
學科均衡的好學生也有“一技之長”
或許是研發基地位于近兩年頻發地震的四川省,華為存儲一直對產品的數據安全、數據保護、容災等方面的話題十分關注:一方面,華為存儲自己在存儲系統的數據安全、數據防護方面頗下功夫;另一方面,華為存儲也與飛康等行業內領先的供應商一起,加強數據保護與災難備份方面的技術實現能力。
正是在這樣的重點關注下,硬件能力出眾的華為存儲根據“YD5083-2005 《電信設備抗地震性能檢測規范》”,華為存儲對自己的產品與解決方案進行了一次“針對電信級設備的抗地震性能檢測”,得到了“防御7級9烈度地震”危害的實驗結果——這一結論,讓華為存儲成為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中“最抗得住地震”的企業級存儲系統供應商。
客觀的說,很少有存儲廠商去進行上述有關抗震性能的測試,它們更愿意去進行性能和功能方面的評測,即使是要推進在國內的電信行業的銷售,往往也都會針對電信行業的性能和功能提供自測的指標或采取常見的“現場測試”來一較高低,針對電信行業需求的抗地震性能檢測不是一個有多大“吸引力”的檢測科目:在汶川地震過去五年后,考慮設備是否能抵抗得住“7級9烈度地震”,好像離現實生活有些遠?
“反正地震后什么都會消失!”這是很多國內CIO的想法,但無論是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還是911恐怖襲擊后的美國企業,無數的災難災害故事卻無時不刻不在發出警報:一旦你丟失了企業的數據,那你的企業將“什么都不是”,尤其是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保障通信暢通的前提,恰恰就是“數據安然無恙”。
據華為存儲方面所提供的檢測數據顯示:(華為)存儲設備在8-9烈度地震中能夠穩定運行;存儲設備抗震性能可以保證用戶數據不丟失,而按照國家相關機構對于設備防震方面的設計規范,“滿足設防烈度9的設備,可以有效防御50年內90%以上的地震危害。”
談到為何進行這樣的地震檢測,華為存儲的技術專家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高層看到了這一點,地震專家對我們的預測,未來五十年是中國地震板塊運動加劇的五十年,華為公司為了更好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結合國情,主動拓展這樣的領域,從中國通信設備抗震性能質量檢測中心一塊來完成這個驗證測試。”——截至目前,華為是目前唯一一家通過這項認證的存儲廠商。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烈度9的地震在未來幾年內畢竟不會頻繁發生,加之一臺企業級存儲系統的生命周期如今才不過區區五到八年,遭遇9烈度以上地震的可能性更是小之又小,而如果不在國內著名的如龍門山地震帶周圍,設備遭遇9烈度地震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近期的蘆山地震遠未達到這樣的強度,但華為存儲為何堅持進行這樣一個還沒有企業級存儲系統供應商涉足的測試領域呢?
實際上,相對“設防烈度9”這一指標更為重要的是,是華為存儲對于存儲系統可靠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重視,以及為“中國國情”所做出的“超出防御”。
華為存儲的技術專家表示:事實上,華為存儲進行這樣的測試,是因為看到目前國內的存儲系統的運輸、裝配和使用過程中狀況百出,總遇到因為長距離運輸的顛簸出現的問題,而如果能夠在地震模擬測試中平安無事,那么“在整個過程中,一直保證系統的穩定性、數據不丟失、安全可信”——這也是華為安全可信范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華為存儲此次的測試,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證明:華為存儲在產品研發和生產制造上的工作沒有白費。
不過,有一技之長的好學生并不意味著就能夠不努力學習就保送到北大清華,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故事:一個神秘的插班生來到班里,不到幾次考試,他就已經囊括了所有科目的第一名,甚至即將取代某個班里尖子生保送大學的機會——雖然華為存儲在去年一年獲得了不錯的業績,又通過《電信設備抗地震性能檢測規范》展示了其在硬件、軟件及解決方案上穩定、可靠的經驗設計與積累,但對于華為存儲來說,挑戰還在后面。
華為存儲:為應對挑戰做好準備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Gartner的報告所展示的,華為存儲雖然在中國區發貨套數位列第一,但容量卻排在第二,而位居第一名的恰恰是高端存儲系統目前市場上最強大玩家之一的EMC;在發貨容量方面,華為存儲超過了老牌廠商IBM,發貨套數更是把IBM甩在身后,但華為存儲卻在中國區銷售收入卻排在了IBM之后。
這些數據說明,華為存儲雖然在過去一年成績斐然,但在單臺利潤上,華為存儲與IBM、EMC有著很大的差別,而且在高端存儲的發貨量和發貨容量上,華為存儲也有著與EMC、IBM不小的差距。除此以外,華為存儲的收入來源仍然以硬件設備、存儲系統的銷售為主,在存儲軟件的銷售上面與國際供應商還有一定的差距。
華為存儲應當認識到,縮短與EMC、IBM、惠普等存儲廠商在單套容量及單套利潤率上的差距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那些長期為 EMC、IBM創造價值的高端客戶,也需要在自主研發、產品技術選型、解決方案搭建上投入更多的資金、人力和精力,以提高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因此,華為存儲長期強調的“具備全產業鏈自主研發和產品解決方案能力”,不僅僅是華為存儲謀求政府、軍工領域項目的“尚方寶劍”,也應當能夠為華為存儲縮短與國際廠商之間的差距提供重要支撐。
據介紹,華為存儲已經形成了自研芯片、自研盤片、自研硬件、自研軟件的各層面的能力,設計制造了包括自研ARM芯片、IOC芯片、SSD控制器芯片;自研 SSD固態硬盤、雙端口PCIe SSD閃存卡;高密度、高性能存儲硬件整機;自研Scale-out、存儲管理、數據保護等在內的自主研發產品體系。
依靠這些技術、產品,華為存儲目前擁有的是端到端的存儲供應能力,這也讓人們對華為存儲業務產生了不少的遐想。比如說,華為存儲有著對閃存控制器芯片、 SSD盤、PCIe閃存卡的理解,這意味著,華為存儲有能力會設計、制造華為存儲的新一代的閃存甚至是全閃存陣列產品,而這些產品,將會是符合端到端閃存需求的存儲系統。
與此同時,華為存儲同樣為軟件方面的挑戰做著積極的準備,據華為企業BG 中國區IT解決方案總工彭柯介紹,華為存儲目前在軟件層面上完成了1700萬行代碼,涵蓋存儲系統軟件、主機軟件、存儲管理軟件等多個領域,其中包括 Unified Storage Software、Data Replication、CloudStor Software等多個類目數十款有關軟件產品。
彭柯表示,在“存儲市場領域,軟件決定地位”的思想引導下,華為存儲將“擴充自己的軟件能力”,“最終擁有擁有龐大的存儲軟件體系”,這樣才能夠避免許多國內存儲廠商“生產并組裝存儲硬件”,最后幫別人“搬箱子”的囧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