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風來了,人們如同發現新大陸般欣喜。這是一波進步的浪潮,一切槽點都是暫時的,都將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碾壓而過。
Google Glass燒起了硬件智能化之火。Nest32億美元,Oculus 23億美元,還有Beats即將成為下一個32億,這些創富故事正在激勵著一大波創業者、資本、資源涌向智能硬件。不過,我們發現起步不久的智能硬件看上去很美,但槽點也不少。
一、理想豐滿現實骨感:重拳打在棉花上
大數據、客廳入口、汽車入口、第四屏、社交硬件這些概念層出不窮。人們談戰略多過戰術,務虛多過務實。發布會愛講宏大的規劃,少談用戶的需求痛點和使用場景。
不少智能硬件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聯網而聯網、為了App而開發App,未能真正抓住用戶的痛點需求,一拳打在棉花上。一位從業者憤憤地說,一些智能硬件創業者就是為了玩概念騙投資人的錢。我對此不以為然,畢竟投資人不是傻瓜,且拿到投資也不是自己花。不過,智能硬件創業者倒真應該想想初心:你的用戶是誰,你要解決他的什么問題,憑什么是你的產品?
二、項目成稀缺資源,智能硬件服務過剩
“報道我們,給稿費嗎?”這是一位智能硬件創業者在收到我們的報道邀請之后的回應。
智能硬件的火熱讓圍繞智能硬件的服務多了起來。上游供應鏈服務、眾籌網站、投資業務、銷售渠道、營銷服務以及媒體報道服務,創業者的選擇正在變多。不過我們發現,看上去一些服務似乎過剩了。
“創業者不怕產品賣不出去,而是有了銷量產能跟不上”。“只要有好的概念,找到投資就不難,現在是項目稀缺階段”……諸如此類的論斷不少,當然也有不少是偽知識。但項目稀缺現象確實是存在的,在各大科技媒體的項目數據庫中,智能硬件項目不超過500個,而App開發者則為百萬量級。智能硬件不像純App有想法就開干。軟硬件結合產品生產環節多了不少,門檻高了,生產周期長了,失敗率也高了。最終便是成氣候的項目不多,反而成為稀缺資源。“關注智能硬件的比做智能硬件的多”,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
三、出貨量上不去,互聯網模式的痛
互聯網創業,用戶低于10萬你多半還在苦苦尋求投資階段。用戶突破百萬,你開始考慮公司化運作,或者夢想著被巨頭所知曉,用戶突破千萬則可以進入巨頭候選陣營了。對比一下,智能硬件創業目前大都還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
如果不算智能手機和平板,智能硬件走得最快的是可穿戴設備、智能電視、智能路由器和一些效率工具。
可穿戴設備以手環和智能手表最熱,出貨量最大的是果殼,突破10萬,咕咚各種硬件合計幾萬臺。智能電視號稱占到5000萬臺電視機出貨量的一半,不過真正智能的互聯網電視還沒有一家突破百萬銷量,電視盒子出貨量相對較大,整體近千萬,但山寨盒子居多。智能路由器佼佼者極路由出貨量剛突破30萬。銷量最好的智能硬件是隨身WIFI這樣的效率工具,360隨身WIFI已突破1000萬,因為它們成本低互聯網公司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免費贈送。
但整體而言,大多數智能硬件創業者還在10萬的溫飽線內掙扎。倘若一款智能硬件預售能突破1萬銷量,已經值得祝賀了。最近發布的極米無屏電視預定量5萬,已算極米團隊的意外之喜。智能硬件大都不是真正的零利潤,算下來利潤對創業團團隊來說還是比較可觀的。
但這也反過來說明了將互聯網模式嫁接到智能硬件上并不現實。入口也好、大數據也好、粉絲經濟也好,都還需要走過10萬-100萬這一段長征才行。
四、跳票現象嚴重,產能成為普遍短板
在2013年,智能硬件跳票成為普遍現象。有預售就會有跳票,因為小米開了先河。在小米遇到高通等上游芯片廠商的產能出問題時,就算不想做饑餓營銷也難以如期交卷。對于如同新生兒一樣的智能硬件創業者來說,要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硬件的生產更是難上加難。
原因來自多方面:產品做加法功能和元器件依賴太多,追求完美臨時改方案結構,獨特的工業設計對模具、工藝、工人加大難度,前所有未的產品設計結構沒有配套的成熟供應鏈,ODM廠商欺負弱小的創業團隊將生產需求優先級壓得很低……總之,我們未能及時看到預售時說好的硬件,或者說產品到手了存在一些偏差或問題,難以尖叫。
不同的團隊在這方面的控制能力有所差異。有的團隊是傳統制造玩家轉型而來,有的團隊是互聯網巨頭的硬件部門,控制能力會強一些。但白手起家的狹義上的創業團隊幾乎已經很難繞過跳票夢魘。現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預期的時間上加一個大大的緩沖時間以備不測。
五、用戶容忍度低,不給試錯機會
基于前面幾點,如果出現了跳票、需求沒瞄準、到手產品與預期差距大的話,用戶基本都不會再買單了。
手機QQ在去年的一次升級出現重大的產品事故,短短幾天內升級緊急版本,成功挽尊。App可進行不斷試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雷軍曾總結“先開槍再瞄準”的思路。不過,這在智能硬件上失效了——小米手機硬件版本屈指可數。
一則用戶是花錢買的產品,“上帝”心態使之容忍度必然會低。二則硬件產品如若有問題,如果是個例可通過售后解決(大多智能硬件創業團隊售后服務還不完善),如果是批量基本無法承擔召回的損失因此未能召回,最多停售,這又加大了用戶的不滿意度。
所以有不少文章總結說,現在不少智能硬件產品,是賣一個讓行業少一個用戶,因為用戶留下了陰影不會再嘗試來懲罰這個行業。這樣,這個行業對失敗、犯錯的容忍度也不高。
最終用戶、行業對犯錯容忍度都不高。智能硬件創業者就像走鋼絲一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如硬門深似海,恨不能開工前拜拜關二爺。
六、工程師主導,智能硬件產品經理缺位
對于為什么現在大多智能硬件都難以瞄準用戶需求,科通芯城一位前高管一語中的:現在主導智能硬件創業的是工程師,而不是做產品的。因此我們看到了許多很前沿炫酷的idea并且不少還被做出來了。
可以去國內外一些科技媒體看看他們所報道的一些新、奇、酷。智能喂貓機、智能雞蛋箱、App秒開的智能門鎖、可測量各種指標的手環、可遠程親密的成人玩具、可以通過App控制的WIFI插座……技術強悍,創意前衛,而且這幫極客確實將產品鼓搗出來了。
我看到層出不窮的創業,不禁會問,我是真的需要這玩意兒嗎?我是真的一直需要這玩意兒嗎?我是真的愿意花大價錢去獲得這玩意兒嗎?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墨跡空氣果看上去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定價還高達999元,不過據說預定已經達到幾十萬臺了。
不少智能硬件都讓我切實感受到背后是工程師在主導。盡管工程師文化主導的Google和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長驅直入,但智能硬件它首先應該是款產品。負責一款產品的人是產品經理,兼具軟硬件能力的產品經理目前是千金難覓。
一位估值過億的智能硬件團隊Leader甚至告訴我,如果可以找到這樣的產品合伙人,他可以將自己的股權出讓一半給他。
七、眾籌成為外衣,智能硬件眾籌實為預售
“中國沒有真正的眾籌。”,筆者那位朋友又下了一個極端的論斷。此前雷科技曾盤點過中國的眾籌網站,點名時間、眾籌網、淘寶眾籌、P2P網站的眾籌業務正如雨后春筍的出現。不過,就智能硬件而言,真正在做眾籌的并不多。
眾籌的本質是一些人提供資源幫助另外一些人完成愿望,在項目發起眾籌前是只有想法沒有產品的。但現在智能硬件眾籌的目的往往是為了從1-1萬,即在有了樣品之后通過預售來獲取種子用戶,以眾籌之名行預售、優惠之實,鑒于此一些眾籌網站正在改頭換面轉型首發和預售平臺。
八、土豪入場,使創業者被要求站隊
去年開始,敢打(仗)敢砸(錢)的互聯網土豪大舉進軍智能硬件,其中以百度、360和小米最為激進,京東和阿里謹慎嘗試,騰訊按兵不動。
現在百度已形成小度自有產品群,多元合作模式(Dulife、百度Inside、百度云、JD+)和百度硬件生態。360則有硬件事業部,旗下產品不少,隨身WIFI數量更是鋪到千萬。小米智能手機起家自不必說,在智能手機增長放緩的大市場環境下,開始押寶智能硬件和進軍平板業務。
不過,巨頭向來有著極強的生態控制欲望。戰略防御布局,入口思維慣性,軍備競賽作風在豐厚的資源支撐下,被搬到了智能硬件領域,與他們在App時代的跑馬圈地作風一起。因此,不少優秀的智能硬件創業者已經面臨抉擇:巨頭有誘人的資源,但他們總想著占你的股份,實際上是要你站隊。想保持中立態度與各家都合作?沒門兒,小心人家做一個一模一樣的用互聯網思維的免費硬件干掉你。
九、派系之爭無止無休,何時是盡頭?
免費硬件VS收費硬件、南派VS北派、硬件派VS軟件派、傳統制造人VS互聯網人、創客VS創業者,以及創業地點應該選擇北京還是深圳,是智能硬件行業新手拈來的話題。當然,雷科技未能免俗,我們也重度參與了其中一些話題。就在本文我們又討論了工程師主導VS產品經理主導的智能硬件創業。
當然,互聯網行業也有技術派與產品派,學院派與實干派,海歸派與土豪派、傳統企業與互聯網思維、線下與線上之爭。不同的領域,同樣的現象,沒有唯一的答案,無關乎對錯。智能硬件在這些看上去無聊的討論中獲得更多關注,總歸是好的。這也是雷科技盤點此文的目的之一。
智能硬件風來了,人們如同發現新大陸般欣喜。這是一波進步的浪潮,一切槽點都是暫時的,都將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碾壓而過。加油吧!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