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7月23日,一則由華為CEO任正非簽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截圖引發了熱議。該電子郵件截圖顯示,華為決定對8位2019年應屆畢業生實行年薪制,該8名畢業生均為博士,且年薪范圍在89.6萬元至201萬元不等。其中年薪最高的兩位博士,鐘釗與秦通,他們的研究方向則分別偏向于智能系統與機器視覺。顯而易見,在贊嘆華為千金市馬骨之余,人工智能的重要程度也得到了社會再一次的肯定。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其實早在2017年的十九大會議上,***主席便曾在報告中提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無獨有偶,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預言稱,“未來誰率先掌握人工智能,誰就將成為全球的統治者”,“未來戰爭將由無人機進行,如果一國的無人機被毀,那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下,各國具有相關性的企業無不第一時間加入戰場。全世界的科技巨頭仿佛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紛紛開展了大量關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項目。
谷歌作為科技界的大老哥,早在2016便宣布其整體戰略從“移動優先”轉向“人工智能優先”。并在之后推出了大量以人工智能作為核心驅動的產品與服務。而國內企業也不甘落后,大如阿里巴巴、騰訊,小如商湯科技、極鏈科技,都在國內AI水平總體落后的環境下奮起直追,不甘落后于人。在前不久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云便曾說過:“人工智能是技術,更是我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未來世界、認識人類自身、重新定義自己的思維方式。人工智能從一種技術的概念,確定成為一場勢必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技術革命。”而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更曾言:“不夠AI的企業,注定會被新的企業所取代。”
那么,如此重要的人工智能,它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又體現在哪些方方面面呢?
首先自然是提高產業效率,推動經濟結構升級。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我國以往依靠密集投資、人口紅利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相反的,技術創新與高質量投資才是未來的主流,而人工智能無疑是中國經濟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契機。正如***主席在杭州G20峰會中提到的那樣,“人工智能將給人們生產與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人工智能不僅能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對農業、制造、金融、交通等行業的效率進行智能化改造,更能提升產品的質量與性能,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其次便是應用于軍事領域,支撐軍事技術的更新換代,維護國家安全。人工智能已然成為了繼火藥與核武之后的第三大變革,深刻的影響了未來可能的戰爭方式,催生出新的戰場,改變了原有的規則。它能幫助現有的武器進行智能化的轉型,不僅提升傳統武器的打擊精度、增強武器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更能在人員輸送、戰場救護、通訊導航、情報指揮等方面提供極大的便利。比如加利福尼亞州丘拉維斯塔鎮使用CAPE公司的“航空遠程呈現”平臺,幫助當地警察局響應911電話。據CAPE稱,使用CAPE軟件的無人駕駛飛行員計劃已導致21人被捕。
最后也是最為貼近生活的,人工智能可以扎根于日常的生活場景,為人類減輕腦力與體力的負擔,AI技術更快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為解決社會問題開辟新的路徑。比如AI能為學生打分、回答問題、輔助教學。VR能讓人足不出戶便領略各地風光,乃至虛擬世界。人工智能還可以為人類構建智能家居體驗,下班回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放好的洗澡水、開好的空調。再比如目前極鏈科技的VideoAI可以通過獨創的全序列采樣,對視頻內的場景、物體、人臉、品牌、表情、動作、地標、事件8大維度進行數據結構化,32軌跡流同時追蹤,通過復合推薦算法將元素信息升級為情景信息,直接賦能各種商業化場景。又如,交通擁堵會帶來各種問題,超大型城市的交通擁堵對GDP造成的損失5%左右,一個司機1年有100個小時處于擁堵中,30%的時間在找停車位,而無人駕駛和車路協同技術可以有效改善和治理。智能汽車更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智能城市“的概念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美夢,而是觸手可及的嶄新未來。
人工智能的浪潮一波波的沖擊著我們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而一批批的社會精英也在源源不斷的投身于這個行業之中。也正因為他們為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各大企業才會對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給予如此之大的“寵幸”。畢竟人工智能帶來的,是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務,更高質量的生活。可以說,生于這個時代,是我們所有人之幸啊!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33瀏覽量
2694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