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通發布了2019財年第二財季財報,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營收為55.17億美元,與上一季度的57.89億美元相比下降4.7%,凈利潤同比下降80%,不及預期。同時,受限于中美貿易局勢以及手機市場的疲軟,也讓這家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公司,下調了全年營收預期。(博通修正全年營收至226億美元,減少了20億美元營收預期)
在這一季度中,市場情況給了博通不少壓力。而來自于同行的競爭,或許是博通將要面臨的更大的挑戰。而這場對博通的“圍追堵截”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初現端倪。英偉達、美滿電子、聯發科和英特爾等玩家,紛紛布局由大數據所帶來的巨大市場,踏足網絡交換芯片領域。
眼見博通因收購而崛起
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眾所周知,博通之所以有今天的規模,少不了不停收購的功勞。其四大業務部門(有線通訊基礎建設部門、無線通信部門、企業存儲業務以及其他產品部門)就不乏是通過收購而贏得了巨大的市占率。
(博通的收購之路)
具體看來,在博通有線通訊基礎建設部門方面,由于安華高本身在射頻前端和交換機芯片領域具有行業主導地位,而在其收購LSI和原博通后,有線業務又增加了電腦通信芯片和網絡處理器等,使得公司在此部分的市場份額擴大到41%。這種模式也在其企業儲存業務上得以成功,在收購LSI和PLX后,博通進入企業存儲領域,并通過后續收購Emulex和博科等不斷壯大該業務。根據統計,博通的半導體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全球第17躍至如今的全球第5。同樣,博通的無線業務也在收購英飛凌體聲波業務后BAW 市場份額擴大至 65%以上。
眼見博通因收購惹壟斷之嫌
由于這種收購模式,使得博通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占有了較大的市場規模。但這種做法,卻有壟斷之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近日,歐盟委員會(該委員會是歐洲最大的反競爭監管機構)開啟了對博通的正式反壟斷調查,聲稱這家芯片制造商在調制解調器和電視機頂盒中使用芯片市場占主導地位,以遏制競爭。針對此次調查,博通則表示:“調查沒有任何價值,并且預計調查對其機頂盒或寬帶調制解調器業務不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無獨有偶,其實,自2019年以來,這已經是博通接受的第二次接受壟斷調查了。早在今年5月,彭博社就有報道稱,據相關文件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反壟斷監管機構(FTC)官員也正在擴大他們對博通的調查范圍,他們將重點放在這家芯片制造商是否濫用其主導地位,銷售其部分最重要的半導體產品上。由于FTC 還在尋找可以證明博通的行為損害了 Wi-Fi 和交換芯片市場的競爭的證據。因此,對于彭博社的報道博通和 FTC 當時均選擇了拒絕置評。但就當時這則消息的爆料,卻使博通股價一度下跌 7.3%。
眼見博通因收購起競爭
誠然,收購二字已經深深烙印在了博通的歷史上。但歷史的有趣就有趣在,成也收購,挑戰也在收購。深諳收購精髓的博通,因為收購不僅頻頻被反壟斷組織結構問詢,其競爭對手們也看到了收購的強大魔力。而這些公司也正在通過收購來搶奪博通“收購”來的市場。這也是博通所面臨的又一挑戰。
眼紅于人工智能、5G及高寬頻網絡等市場,博通引以為傲的交換機芯片市場被“瞄”上了(市場研究機構Linley Group的分析師Bob Wheeler曾表示,2015年博通在全球規模達6.87億美元的10~40Gbps以太網絡交換器芯片市場占據94.5%的比例,基本上全球絕大部分數據中心的網絡接口芯片都是來自博通)。由于傳統交換機多是采用ASIC芯片的交換機(ASIC芯片主要起數據交換的作用,將進入交換機的數據流量通過ASIC限速轉發出去)。因而,特殊應用芯片ASIC也就被“盯”上了。
根據Semico Research的報告顯示,在2021年以前,人工智能聲控裝置ASIC的設計預計將以接近20%的年復合成長率成長,幾乎達到2016年至2021年間所有ASIC設計成長率(10.1%)的兩倍。Semico Research也指出,ASIC增長主要動力來自于工業與消費市場的成長,由于市場飽和加上需求減少,許多傳統終端應用的成長速度開始減慢,而與物聯網有關的應用正在起飛。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相關ASIC市場的崛起,相關廠商也紛紛在此進行布局。
基于這種市場預期,ASIC開始備受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聯發科、英偉達、美滿電子、英特爾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其中,也不乏有廠商針對ASIC芯片直指網絡交換芯片的開發,挑戰博通的地位。
2018年,聯發科高調宣布加強其ASIC業務方面的投入,ASIC業務將發展成公司營收的另一個主要來源。聯發科技副總經理暨智能設備事業群總經理游人杰曾表示:“以前聯發科主要是進行ASSP模式,提供標準化的處理器模式給業界,但是未來,ASIC服務也會成為聯發科一大業務板塊。”據EE Times消息顯示,早在2012年聯發科在為了擴展手機與消費性電子以外的市場,就已經看準了以太網絡交換器芯片,成立了一個數據中心應用市場部門;隨后,在2016年6月該部門獨立而出成為擎發通訊,挑戰博通在以太網絡交換器芯片的領導地位。
據國際電子商情消息稱,擎發通訊在2016年初低調發表第一代款產品──總計可達到960 Gbit/s聚合帶寬的10 Gbit/s交換器芯片,差不多等同于博通的Trident。而后,持有擎發通訊75%的聯發科,也遭到了來自博通的狀告。雖然當年那些訴狀沒有直接指向擎發通訊,但也有市場在懷疑,博通之所以會與聯發科發生摩擦,是聯發科動了博通的奶酪。但就目前來看,擎發通訊還未對博通產生太大的威脅。
聯發科進軍ASIC業務,可以說是在手機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聯發科為自己圖謀的另一條出路。聯發科多年來在SoC芯片研發上的經驗,以及SerDes 、TCAN等 IP資源,將共同推動其ASIC業務。從而可以為企業級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超高性能網絡交換機、路由器、4G/5G 基礎設施(回程線路Backhaul)、人工智能及深度學習應用、需要超高頻寬和長距互聯的新型計算應用等多個領域提供服務。
除此之外,2019年3月,英偉達同意以69億美元收購Mellanox Technologies,進軍Infiniband和以太網交換芯片市場,推動英偉達的芯片制造業務。據悉,該筆交易是英偉達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可見,英偉達的野心不小。
據品玩消息稱,英偉達收購Mellanox,旨在將核心產品從芯片過渡到服務器和為AI等領域提供超強計算的數據中心;業務模式可能將從出貨 GPU 等面向深度學習的芯片變成運營數據中心,并為企業用戶提供基于英偉達獨有架構的云計算服務。同時,身為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的領導者,英偉達此舉正是認準了未來數據中心的爆發。研究機構Be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曾表示:“英偉達正在向網絡和連接業務延伸,希望為客戶提供自己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對Mellanox的收購將會讓英偉達獲得更多網絡方面的能力。”
而后,2019年5月,美滿電子也宣布與格芯已達成協議,將收購格芯專用集成電路(ASIC)業務Avera Semiconductor。據悉,該業務單元幫助芯片設計師研發全定制芯片中的半定制芯片。Marvell希望在其他市場中來加強其基站ASIC定制業務。
據悉,此次收購將為Marvell帶來額外的芯片設計能力,并將使其能夠開發更廣泛的產品。Marvell特別表示,此次收購將有助于鞏固其作為基礎設施半導體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的地位。
入局的對手,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日前,英特爾也正式宣布將收購初創公司BarefootNetworks,用以加強以太網管理通信芯片技術的布局,此舉旨與博通競爭。據華強微電子消息顯示,Barefoot Networks最早因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軟件定義的網絡“SDN”芯片而一戰成名。其所研制的交換機芯片比現在市場上任何其它芯片都快,能夠以6.5TB/s的速度處理網絡數據包。不僅如此,這種新的芯片還便于用戶的網絡編程操作,它內置于網絡交換機、硬件設備中,用戶可以對芯片進行編程,根據他們的特定用途提高運營效率。
據electronic design消息顯示,Barefoot 最新的Tofino芯片的速度提高了一倍。一旦投入生產,Tofino 2交換機將與博通的Tomahawk 3和Trident 4競爭。市場猜測,英特爾或許會通過將Barefoot的芯片和軟件推廣到其廣泛的客戶群來對博通施加壓力。
iSuppli公司曾有研究表明,伴隨著專用芯片的成本不斷上漲,未來,只有那些最大和最成功的廠商,才能夠負擔如此高昂的開發成本。這實際上把小型廠商,即二線和三線廠商,排擠出局。iSuppli公司認為,小型廠商將面臨這樣的選擇:以舊技術進行設計則生產成本可能較高,或者徹底退出市場。而從以上的收購消息來看,這種預測確實成真了。有巨頭公司做背景,被收購公司可利用龍頭企業的技術和資源來提高自己的技術,通過資源整合也可能會形成后來者居上的局面。而這種情況,也是博通所面臨的挑戰。
博通的潛在營收危機
除了由于收購而帶給博通諸多“麻煩”,宏觀市場環境似乎也對博通伸出了無形的手。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從各家芯片大廠得到的數據稱,全球第一季度芯片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可以預見,其實這段時間以來半導體廠商的日子都不怎么好過。在這種情況下,手機市場的低迷,使得蘋果手機的銷量不復當年,而依賴蘋果的博通的境遇可想而知。同時,作為華為的重要供應商之一,華為被美國劃入“實體名單”的行徑,也為博通的業績蒙上了一抹陰霾。博通曾表示,華為去年為其貢獻了約9億美元的收入,約占其總營收的4%。但博通CEO陳福陽(Hock Tan)確認為:“更大的負面影響在于,因中美貿易摩擦日益升級而導致的市場對宏觀經濟下行的擔憂,造成公司的客戶紛紛削減了庫存水平。”
鑒于以上種種原因,使得博通在其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中,發出了全球需求普遍放緩的警告,并修正了公司全年營收預期。受這家巨頭的影響,費城半導體指數應聲下跌2.6%。
博通的奮起反抗
面對競爭對手的增多和宏觀市場的雙面壓力之下,博通將以何種方式奮起反擊。
對于競爭廠商的態度,博通的態度是“Wait and see”。面對這種挑戰,這個答案不言而喻,當然也是通過收購來加強技術。因而,面對市場上的競爭,2018 年 11 月,博通以 190 億美元收購美國商業軟件公司 CA Technologies的交易,以圖在半導體領域之外實現技術服務的多元化發展。在博通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博通也表示,CA軟件的業績繼續超出了公司原有的預期。
除此之外,Trident與Tomahawk作為博通的明星產品,也在近兩年內有了新動作。博通為了鞏固其在網絡交換芯片的地位,于日前推出了Trident 4交換機。據悉Trident 4與其即將推出的Tomahawk 3產品的速度相匹配。據悉,Trident產品線是可編程的,可用于需要更廣泛的網絡協議的企業數據中心,路由器和交換機。
同時,博通還于2018年推出了于數據中心交換機的開源軟件開發套件SDKLT。通過提供完整的開源SDK,博通在實現完全開放的網絡生態系統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據悉,SDKLT是基于Tomahawk以太網交換芯片而開發,可以讓開發人員能夠定制對Tomahawk的使用狀況,Tomahawk是該芯片廠商的數據中心架頂式和光纖設備。
在市場層面上,據MarketWatch報道,博通已與蘋果簽訂為期2年的供應商協議,有望搶過與Qorvo 等射頻元件供應商爭奪這塊蛋糕,成為蘋果射頻元件最大供應商。另一方面,據IT之家的消息稱,蘋果也曾表示:“只要博通能夠滿足數量與質量方面的承諾,蘋果將打算由博通獨家供應這些元件。”
短期看來,博通在網絡交換芯片上的地位依然無法被輕易撼動,它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關系是博通強有力的后盾。同時,從博通收購CA來看,公司正在積極在布局除網絡交換芯片以外的基礎設施軟件市場。但從長期看來,隨著更多的企業在網絡交換芯片上進行布局,通過收購的方式來搶奪這部分市場,對博通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隱患。一方面,是競爭對手增多所帶來的在技術和市場份額上的壓力,另一方面,或許是連收購都需要競爭了。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37瀏覽量
42549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83瀏覽量
22062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14瀏覽量
2392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