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排放對于環境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受關注,為了減少汽車尾氣對于空氣中霧霾等污染物的貢獻量,我國的排放法規也進行了一次強有力的升級,制定并頒布了國六排放法規,法規中除了采用更為嚴格的排放限值外,還更換了駕駛循環,采用了WLTC循環----全球統一輕型車輛測試循環。
WLTC循環主要是基于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五個地區車輛的實際行駛工況,同時涉及到M1、M2、N1類車輛在不同道路類型及不同駕駛條件的大量數據而開發出的測試循環,因此它的駕駛循環更接近于實際駕駛工況。在國六推出之前,我國排放法規中采用的是歐洲的NEDC循環,下面對兩種循環進行對比。
WLTC循環與NEDC循環的差異
圖1 WLTC循環分解
圖 2 WLTC與NEDC循環對比
NEDC循環分為4個市區工況和一個郊區工況,從上圖2中可以看出相對WLTC循環,該循環中勻速行駛較多,加減速工況較少,在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中,圖中的工況顯然與多數的實際駕駛工況有一定差距,而WLTC采用更能反映實際駕駛的工況,如上圖1,分為低速段、中速段、高速段和超高速段四個部分,主要特征見下面圖表,從表和圖中可以看出,相對于NEDC,WLTC循環的循環里程更長,加減速更激烈,最高車速更高,變工況更多,同時覆蓋更廣泛的車輛運行工況。
圖3 某發動機在WLTC/NEDC循環下的轉速和負荷分布
表1 WLTC循環/NEDC循環參數對比
循環修正尺度縮減因子
WLTC循環中,超高速段的最高車速達到了130km/h左右,為避免有車輛在公差范圍內跟不上曲線,滿足一定條件的車輛可以降低超高速段區域的車速要求,即通過循環曲線尺度縮減來改變駕駛要求,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紅色曲線所在區域,縮減區間選擇 1533—1762 秒這段時間,在1533s時縮減前和縮減后的速度相同。
尺度縮減大小取決于循環所要求的最大功率和車輛額定功率的比值,當最大需求功率和汽車的額定功率的比值達到法規要求時可按規定進行縮減。
為使縮減之后的車速在1763s后回到正常循環曲線的原始車速,需從1725s開始對縮減后的車速進行修正,直到1763s回到原始曲線車速。
MT換擋點差異
對于MT的車輛,NEDC循環中采用了固定的換擋點,對于不同車輛而言,固定的換擋點可能會與一些車輛實際駕駛狀況有較大的差異。WLTC循環是根據每種車型的具體參數進行計算而得出循環中的換擋點,因此更加接近不同車輛的實際駕駛狀況。WLTC換擋計算的基本思路是基于為克服行駛阻力和加速度所需要的功率與所有可能檔位下發動機能夠提供的功率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在滿足此平衡的檔位下選擇較高的檔位,同時根據實際駕駛習慣進行修正而得出,在此不做詳細介紹。
排放循環中所采用的車輛質量的定義不同
國五NEDC采用基準質量即:整備質量+100。
國六WLTC采用測試質量即:基準質量+選裝裝備質量+代表性負荷質量,其中代表性負荷質量:客車為車輛最大負載的15%,貨車為車輛最大負載的25%。
例如,一輛整備質量為1.35噸左右的一類車,計算出的測試質量比基準質量大70kg左右,顯然測試質量比基準質量更為嚴格,但也更能反映實際情況。
增加 RDE實際行駛排放
為能夠更加真實反映車輛的排放水平,國六引入了RDE(Real Driving Emission),即實際行駛排放,要求測試在滿足要求的實際駕駛工況中的排放。
RDE分為市區、市郊和高速路段,整個RDE 試驗行駛持續時間應在 90min-120min 之間;試驗車輛在市區、市郊和高速路段的最小行駛距離均為 16km,試驗開始點和結束點之間的海拔高度之差不得超過100m。另外試驗車輛的累計海拔高度增加應低于1200m/100km。具體特點如下:
市區行駛的特點:總里程占比34%(允許誤差10%,但行駛里程不能低于29%),車速<60km/h,平均車速15-40km/h(含停車),停車時間占比6-30%,行駛可以包含10s或更長時間的停車階段,如果單次停車時間超過180s,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應該剔除這段長停車期間的排放。
市郊行駛特點:總里程占比33%,車速在60km/h和90km/h 之間。
高速路段行駛特點:總里程占比33%(允許誤差10%)車速大于90km/h,覆蓋90-110km/h 的車速范圍,高于100km/h 的時間應達到至少5分鐘以上,最高車速應不高于120km/h。
國六排放法規在采用了更加嚴格的排放限值的同時,選取了更能反映實際行駛工況的WLTC循環,這對汽車的排放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通過汽車行業各個領域的共同努力,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一定會越來越小。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096瀏覽量
231339 -
排放標準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75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