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世界經濟的運行規律正在從資源的競爭轉變為技術的競爭,各個國家都把技術轉化的問題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產學研一體化”是以科技作為生產力的最高體現,更是科教產業改革的突出成果,思必馳是中國“產學研一體化”應用成功的模范代表。
2019年5月31日20點,CCTV-2《經濟半小時》聚焦中國科研自主能力,播出《科技成果轉化有“真經”》,介紹了思必馳的“產學研一體化”之路和其背后的故事。
《經濟半小時》探究思必馳科技實力
思必馳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成立了人機交互聯合實驗室,攜手蘇州市政府成立上交大-蘇州智研院,思必馳不僅用科技力為企業賦能,更用產業成果反哺科研,為我國AI科技發展助力。
科研與產業之間的雙面人生
產學研一體化作為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結合的產物,離不開跨領域人才的建設和貢獻,站在思必馳“產學研一體化”身后的便是思必馳的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交大蘇州智研院執行院長俞凱。
節目中,俞凱教授表示自己去年在大規模的數據計算上花費的錢便超支了100萬,科研經費超支問題成為不少科研專家面對的難題。
科研需要經費支持和成果市場轉化,而企業需要科技助力,所以作為具有“雙重身份”的俞凱教授在國家政策和上海交大的支持下,對上海交通大學和思必馳的產學研一體化進行了規劃,雙方在2015年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
圖 思必馳蘇州總部與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
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便是一個產學研于一體的孵化平臺,后來俞凱成功的運作經驗,俞凱被任命為上交大蘇州智研院執行院長,幫助其他老師完成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讓科技研發“學以致用”。
以AI為第一生產力
思必馳非常重視科技研發能力,由于在2015年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將上海交大的科研專利融為企業科研的一部分,在專業AI科研機構的聚力下,思必馳始終保持著行業的先進性。
在節目中,俞凱向記者演示了多項采用了思必馳語音方案的產品,目前思必馳擁有智能車載解決方案、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機器人/玩具解決方案、智能電子、可穿戴解決方案等等......這些智能產品及方案背后集成了中國最新的語音交互技術。
圖 思必馳展廳產品
AI語音技術離不開科研實驗的支持,思必馳為AI語音科研工作提供完備的實驗設施,俞凱表示在之前由于條件所限,實驗室一般只能進行“仿真模擬實驗”,如今有了設備支持,AI語音科研項目進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思必馳在對科研項目投入大量資金和物質進行研發的同時,提供的知識產權轉化費用每年也在為上海交大創造新的經濟收益,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孵化更多科研成果。
反哺科研,孵化多項科研成果
除了產品解決方案,2019年年初,思必馳推出AI語音芯片TH1520,即將量產。節目中,俞凱表示,思必馳AI芯片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快對接、低成本等特點。思必馳在AI算法上的深耕與創新,在泛物聯網領域的大規模落地,這讓思必馳更加了解AI算法的本質以及用戶的真實需求,從終端到芯片,技術滲透和產業賦能的實力不斷提升。
目前,思必馳擁有近700項知識產權、400項發明專利,2019年年初獲批博士后工作站分站;重點參與9項國家級項目,12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在車載后裝、智能音箱、知識機器人等方面處于市場占有率第一位置,數千萬用戶通過思必馳自然語言交互方案,實現了與智能終端的互動交流。
“雙重身份”的俞凱教授,承載著科學家的夢想和企業家的精神,不斷探索AI語音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的更多可能;堅持“產學研一體化”的思必馳,也將繼續秉承著對科學的敬畏,凝心聚力、腳踏實地,以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推動企業高效發展,為我國AI科技發展助力。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01瀏覽量
207473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78瀏覽量
18551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09瀏覽量
238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