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是生物特征識別領域中最常用的一種模態,近年來在公共安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類人臉識別方法的關鍵都在于,提取人臉數據中與身份相關的本質特征,同時消除其中受非身份因素影響的部分,非身份因素一般包括:環境光照、姿態、表情、飾物等。其中,光照問題在實際應用中最為重要,用戶普遍要求人臉識別系統能適應不同的光照環境。
一般的人臉識別系統都采用普通的可見光人臉圖像進行識別,這類系統容易受到環境光線變化的影響,在識別之前往往需要采用一些預處理算法對光照進行處理。雖然光照預處理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光照的影響,但同時也會使圖像損失一部分有用的信息。
近紅外人臉識別是為了解決人臉識別中的光照問題,而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案,其包括兩部分:主動近紅外人臉成像設備和相應的人臉識別算法。使用強度高于環境光線的主動近紅外光源成像,配合相應波段的光學濾片,可以得到與環境無關的人臉圖像,人臉圖像只會隨著人與攝像頭的距離變化而單調變化。在此圖像上采用一些特定的特征提取方式,如局部二元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可以進一步消除圖像的單調變化,得到完全光照無關的特征表達。
近年來,近紅外人臉識別在實際生活中已經有了諸多應用,如“深圳-香港生物護照自助通關系統”、“澳門-珠海生物護照自助通關系統”、“北京機場T3航站樓自助通關系統”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波段選取
為了減弱環境光對人臉成像的影響,主動光源的強度需要高于環境光,但是強光會對人眼產生干擾,降低用戶舒適度,因此,主動光源最好位于不可見波段,如:紅外、紫外等。長期照射紫外容易對人的皮膚和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中遠紅外波段成像會損失物體表面的大多數信息,一般不用于物體成像,因此近紅外波段成為最好的選擇,如:780nm。
主動近紅外人臉成像
主動近紅外人臉成像設備能為人臉識別提供不受環境光影響的、高質量的人臉圖像,所謂的高質量包括:圖像亮度合適、均勻、對比度合適、不存在過度曝光等。
主動近紅外人臉成像設備一般包括如下幾個單元:
在相應波段強度高于環境光的主動近紅外光源,主動光源與攝像頭置于同一位置;
能夠接收近紅外光的攝像頭;
窄帶濾光片,置于攝像頭鏡頭外,允許近紅外光通過的同時過濾環境光。
由于主動光源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衰減,因此人與光源(攝像頭)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0-100厘米。
光照無關的人臉識別
當人與光源距離不變時,近紅外人臉圖像非常穩定,但是圖像的整體亮度仍然會隨著距離的變化而單調變化,因此需要采用特定的特征提取方法來解決單調變化的問題,如:直方圖均衡、直方圖標定等。局部二元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是一種較好的方案,LBP只關注像素間的大小關系,當圖像整體發生單調變化時,像素間的大小關系是不變的。
通過以上方法獲得光照不變的特征表達之后,光照無關的人臉識別即水到渠成,后續采用一般的特征選擇、分類器設計便可構建一套完全光照不變的近紅外人臉識別系統。
技術難點
雖然近紅外人臉識別對比傳統可見光人臉識別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主動光源的使用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主動光源會在眼鏡上產生明顯的反光,降低眼睛定位的精度;
反光對眼睛部位造成遮擋,影響識別;
不能利用已有的大量可見光照片(如二代證照片、逃犯照片庫等),用戶需要重新構建近紅外照片庫,費時費力;
主動光源經過長期使用后,會出現損壞和衰減,帶來更多的后期維護。
未來的研究將致力于解決上述問題,其中問題3最為重要,可以大大擴展近紅外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其已逐步發展為一個獨立的研究方向“異質人臉識別”。
應用領域
目前,人臉識別已廣泛應用于金融、司法、軍隊、公安、邊檢、政府、航天、電力、工廠、教育、醫療及眾多企事業單位等領域,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社會認同度的提高,人臉識別技術將應用在更多的領域。
金融行業:聯網核查、刷臉支付、VIP客戶識別等;
社保行業:離退休人員信息采集及身份信息核查;
教育行業:考生信息采集和身份識別;
公安行業:公安人臉照片比對、罪犯抓捕;
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勤、出入控制;
-
光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705瀏覽量
67804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60文章
4848瀏覽量
95818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2瀏覽量
819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