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漫過智能硬件創業坑 星云實錄,深度剖析 創業難,智能硬件創業更是難上加難,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坑”中,無法自拔。前不久深陷“為國接盤”的大坑中的人們,最近有所好轉。可是,智能硬件創業者們還在跟各種“坑”來打“地雷戰”。 那么,智能硬件創業都有哪些“坑”?你的硬件真的夠智能嗎?怎樣設計出一款高逼格的智能硬件產品?都說智能硬件燒錢厲害,怎么拿錢?又怎么燒才恰當?智能硬件產品為何總是逃不出跳票的怪圈?
7月18日,130多人參加的硬創沙龍在星云加速器會場拉開帷幕,星云加速器合伙人洪申主持,AbleCloud CEO李海磊、ZEPP供應鏈總監陳紅圖、北極光創投張黎、Maxense COO張嘉嘉、藍鯨設計總監趙嘉、Sleepace COO 龍亮臻,現場為硬創者面對面答疑解惑,現場反響熱烈,各大科技媒體爭相報道,并在微吼線上獲得超過1.5萬人次同步觀看。
所有的硬件都要互聯網化——“IoT” AbleCloud的CEO李海磊
硬件怎么樣互聯網化呢? 第一,可以基于云去做很多的增值體驗,比如說我們家的小米空氣凈化器,天好的時候會提醒我,說空氣凈化器你不要開了,外面的空氣非常好,建議你開窗戶通通風,我覺得這個本身是一個很人文關懷的用戶體驗,就是說我們都知道一般的硬件都希望用戶對我有不停的依賴,它的是在空氣好的情況下你不用空氣凈化器。 第二,有了用戶,怎么樣去吸引用戶的忠誠度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以前我們做硬件是沒有任何的數據反饋回來的,現在我們是有大量的數據反饋回來,需要去思考一下,我們針對這種硬件可以做什么樣一些大數據的東西出來。 第三,一定要考慮好新的這種商業模式,比如說小米的這種模式,小米的模式是硬件不賺錢,把硬件賣出去以后通過后面的一些衍生的配件賺錢。你自己的硬件需要什么樣的模式,需要去思考的。 要怎么樣去做好,總結來講,其實智能硬件就是硬件+云服務+大數據,如果你能把后兩個云服務和大數據做得好,那你硬件的魅力就非常大了。當然前期還是要把硬件做精做細,如果硬件本身有缺陷,用戶不會為你這個大數據買單的。所以硬件是第一位的,當你把硬件做精的情況下,你要考慮你的云服務和大數據要怎么做,所以我們發現,如果是說硬件智能化,在你要把它改造成一個硬件智能化,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云平臺的話會有很多的挑戰: 首先,如果你的設定量上去以后,你的這個還能不能保證你的設計的實時在線和通信的功能能夠正常的運轉。另外我們都知道硬件的數據量是非常非常大,就是你怎么樣去設定你的存儲系統,去把海量的數據存儲一下,也有可能是年今天做不到大數據,今天你可能挖掘不出來他的價值,但是也許未來有一天你可以挖掘出來,所以這些原始的數據你要存儲一下。另外我們做智能硬件的話,會相當于以前做移動互聯網的,基礎的功能很多以前不需要的,比如是人和設備綁定的管理,誰能控制這個設備,誰不能控制這個設備,OTA,硬件的這些控制等等,很多煩瑣的技術功能的開發。 其次,怎么樣做到云端服務的快速迭代,怎么樣搭建這種大數據平臺。另外我們現在都知道國內現在京東、阿里、微信都在做智能硬件的平臺,比如你要在京東上買硬件,你可以和京東對接起來,你在阿里上要他推你的智能硬件,怎么樣很好的跟這三家連接,需要大家去考慮的。 再者,還有一個是安全性和可靠性,可能是大家現在的階段較早,但是可能會在明年或后年這個問題會暴露出來,因為現在黑客也都盯這一塊。都知道深圳很多硬件即效仿國內的又效仿國外的,你要考慮清楚怎么樣做到全球多個地方的部署。 最后一個是運營和管理,我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公司都很重視運營和管理,基本上24個小時不間斷。對于智能硬件要求也一樣,我們賣的硬件是影響消費者的真實的生活的,比如空調沒有故障時是可以控制的,今天下午我在回家之前不能遠程控制,對用戶來講影響的是真實的生活,跟我們不能發微博和微信是不一樣的家里的硬件不能控制,會影響你的真實的生活的。 硬件創業投資邏輯
北極光創投張黎
首先張總提出一個問題,硬件投資的風口還在不在?硬件投資最火的前兩年,很明顯大家都能感覺到這些年有很大降溫,包括前面提到的一些案子,可能都是前幾年的案子,從去年起可能會有些變少。大家有一種感覺,我作為一個初創企業,以一個比較好的價值去融到比較多的錢這種案例在漸漸變少,這個風口還在不在,從這里我們也看到,包括在美國他們發展的情況,比如說他們做的煙霧探測器,我們看了以后非常有信心,一個煙霧探測器做一個監控攝像頭,融了互聯網的東西,也融了那么多錢,這個事情是拿自己的實力做一個對比,立馬就對自己充滿信心了。所以在這方面張總大概在今年初的時候的想法:不再叫智能硬件這個稱呼,首先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有智能硬件的說法,意義是什么,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很多很多時候大家好像是覺得是一個硬件產品聯網,手機上加一個APP,最早的基本上就是這么一個概念,現在看來,不能用這個概念去定義硬創,所以不如提出一個新的,當時討論的時候說智能硬件怎么定義,那個時候有一種說法,智能硬件在于傳感器的使用,這是早期的硬件產品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在各種各樣的品類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傳感器,如果還通過一些大數據或人工智能的算法配合,可以提供傳統產品不能提供的體驗,這個是張總個人可以認可的一種方式。把它叫做新型的這樣一個產業,在這樣一個方向上,智能硬件這個風口是存在的,但是會跟以往的一些表現形式不同,可能不是那么簡單的硬件產品加上互聯端來獲得認可,可能我們需要符合一些技術性的東西在里面。 總結一下三大坑: 第一個坑,互聯網思維。 用互聯網思維做的最成功的就是小米,但是小米的行業模式是商業模式,一定是品牌營銷。它之所以智能硬件不能套用硬件互聯網的原因,實際是這塊創業和互聯網創業根本性的不一樣,VC的錢喜歡投沒有收入的不賺錢的早期互聯網企業的原因是,互聯網企業一旦上了規模之后,他的邊界成本幾乎為零。比如說我們的微信,平臺搭好了之后,有用戶之后,后面他的平臺運營成本的增加是非常好的,而硬件產品永遠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你再怎么不賺錢,每一個硬件產品的投入產品,你每獲取一個新用戶就要投入一個成本。 第二個坑,現金流。 創業者自己一定要非常好的去規劃自己的現金流,如何投入,如何限制你的團隊規模的擴張,盡早的開始規劃下一個,因為硬件創業和互聯網創業早期真的很花錢,所以投早期項目是很少投入100萬以上的金額,感覺這個項目如果是不投個稍微多一點金額的話,可能不會真的幫他,這塊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要做著做著就資金流斷裂了。 第三個壁壘和差異化。 現在很多創業者面對的問題,巨頭到底跟我們是怎么樣的一種較量,早期互聯網大家提到的,覺得好像只有在互聯網里面BAT的實力特別強,好像會把什么都做完了,其實硬件產品更要思考這個問題,硬件行業里面面臨的巨頭更強大,像蘋果、三星、華為,從整個供應鏈到技術實力,到市場渠道,那才真的是對小產業是碾壓性的。 第四個是營銷和供應鏈。 這塊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的是建立很多非行業,特別是一些互聯網行業轉過來的,我們見過很多項目軟件做得很好,商業模式也很好,但是到了要生產的時候問題一大堆。所以現在要挑選早期項目的時候,還是希望這個團隊整個的供應鏈和營銷渠道上面有自己的積累。
Maxense如何幫助智能硬件團隊實現精益創業
張嘉嘉
其實這個話題是備受爭執的話題,如果總結出一個字的話就是快,他要求這個團隊進行快速的迭代,快速的做出最小的可行性產品去投入市場。在2014年這一波硬件創業浪潮來臨之前,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有很多的公司都在有意或者是無意間使用到了精益創業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到了智能硬件的時代,精益創業,尤其是快速迭代的這個思想收到精益創業的思想越來越大,因為在智能硬件創業里面其實使沒有辦法進行快速迭代的。
“你覺得快對于智能硬件創業意味著什么”,——智能硬件創業還是慢慢來比較好。
為什么,因為從智能硬件這個行業從一個Idear到第一批的產品可以上市開始賣,其中經歷的時間和你消耗的時間都非常的長,智能硬件迭代的成本和周期是沒有辦法去比的,一個智能硬件可能從剛才說的那個階段以后,可能你都已經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你的幾十萬已經燒掉了,在這個過程中間,如果你對于產品的定義不夠清晰,你在產品的設計上有一些缺陷,你為了去迭代這個錯誤去做一些更加,如果這個涉及到模具的調整,涉及到重新開模,你所花得可能又是十幾萬幾十萬出去了,然后會花至少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所以對于智能硬件創業來說,還是需要慢慢來,尤其是在和消費者接觸的兩端,第一個是硬件端,這塊的功能定義,產品的形態,人機交付的方式,這些一定要在傳統開發之初就想得特別清楚,然后再開始做,而不能用這種快速迭代的思想再那個。所以一個智能硬件創業公司,其實是要有兩種不同的基因在里面。第一種是傳統硬件的基因,要慢慢來。還有一種,因為本身智能硬件是一個軟硬結合的產品,在軟件的部分,在背后的技術支撐這一塊是需要有迭代的思想。智能硬件創業怎么樣能夠踩坑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覺得硬件創業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踩坑,雖然說是今年聽完大家的分享我會有一些收獲,然后在一些大家都掉進坑里面的,包括有一些不會重復的坑,但是在一些創新性的領域去探索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掉到坑里面,我覺得這種掉坑是值得的,因為你掉到坑里面,這個坑以前是沒有人發現它,你從這個坑里面爬出來之后,你學到的經驗,積累的知識,就會成為你的競爭力量,當你的競爭對手再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一定會掉進這個坑里,這個時候你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你比你的競爭對手早一步的爬出這個坑。
整個智能硬件的實現路徑其實是非常長的,比如說簡單的舉個例子,有如下路徑:功能定義、元器件的選型、軟件的開發、云平臺的開發、新產品導入、批量生產、市場推廣、銷售渠道建設,這些流程基本上是橫跨了傳統的電子硬件的制造業和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兩大塊,而且智能硬件作為一個軟硬結合的產品,軟件加上硬件的難度其實是遠遠要把單純的做軟件或者是單純的做硬件難度大,因為這兩者之間需要很多需要配合的地方,所以你把這兩者配合到一起的時候會發現1+1的難度是大于2的。就拿現在市面上比較受關注的空氣類的產品來說,空氣類的產品就包括了空氣監測和凈化,這些產品如果開始去做這個產品的話,僅僅是在市場調研和產品研發的階段,這是我已經縮減了很多的內容,把主要的要做的功能點羅列到這了,大家會發現有很多的是要重復造名字的。比如說和傳感器相關的,和傳訊模塊相關,和云服務相關的,這些工作都是在重復的造名字,這個并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因為大家都有,甚至比如說數據存儲,你沒有必要去重復的做這些工作,因為這些工作并不能體現里的核心競爭力,作為一個智能硬件產品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兩端,第一個是硬件產品,你要去定義好你的硬件產品的本身能夠給用戶提供什么樣的價值,你的結構設計、外觀設計能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另外在軟件端,你能會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才是一個廠商最關鍵的體現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地方,但是現在很多廠商在這兩端做得都不好,為什么,其他也是因為中間的這件事廠商都在做,剛才投資人也好了,智能硬件的團隊都是在燒錢的,把這些鏈條都覆蓋全了之后,發現這個團隊已經很多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要做的工作非常多,沒有辦法把精力、時間和金錢聚焦在真正體現核心競爭力的地方,這也是為什么智能硬件的平臺很難找到爆屏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部分。但是現在已經看到了很多為智能硬件團隊提供送水服務的廠商,可以為這個智能硬件產品的開發提供加速的一些服務,縮短了整個智能硬件的產品化的過程,提高了整個產業鏈的承受度。
藍鯨怎么幫助智能硬件提升價值和控制成本
藍鯨設計CEO王煜智
生產供應鏈,供應鏈設計,之前共贏設計大部分美觀、或者是外觀設計、結構設計、畫圖,這個在目前來講也是比較普遍的事情。工業設計它會截取,就是在視覺部分,我們現在的理解可能會豐富了很多,所交付客戶的價值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從產品規劃、功能定義、市場定位、品牌策劃、人機交付、產品設計,在整個段落里面實際上是設計分析,實際上算是一個研究成果,就像我們跟團隊一起溝通,設計是在腦袋里面完成的,不一定要去用電腦,在后端可實現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樣機制作,還有批量生產,比如說模具加工、住宿等等。工業設計其實展開了有3、4年,學院派是第一代,現在的應該是第二代,現在智能硬件公司年齡最輕的90后也是在20出頭,這個是一種現象,我們也懷疑他們是不是能做好工業設計,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第二是近幾年任何的產品交付,它所設定的感受里面,包括產品本身的使用,智能硬件最終留給人的印象。產生的可實踐性、可靠性等工作量是比較大,但是實際上是在最初,我們叫視覺的設計的時候,客人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說,最初的我們提供的方案,比如說效果圖,通常來講是3D的體驗,他們會投資,生產,比如說設計公司他們會不會收到尾款,這也是設計公司會考慮的事情。最終就是在一開始的一些初創的想法跟最后產品之間有多少距離。
ZEPP如何通過整合好國內供應鏈在美國市場上后獲得成功。
供應鏈 陳紅圖
陳總發言:
提到ZEPP供應鏈,首先跟各位介紹的ZEPP的四條宗旨。
第一個我們尊重設計師的原理設計。我們相信一款出色的產品,一定是原子與設計師的設計,在供應鏈團隊會參與產品數據的討論。
第二條宗旨就是三大合作伙伴,在這里面恰恰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首先要讓你的合作伙伴覺得有利可圖,一旦有了這層關系你就去做你擅長的,把不擅長的領域交給你的合作伙伴去完成。
第三點宗旨,過程很痛苦。這個的話,針對整個成品,包括原物料,以及在銷售渠道的各個環節的庫存都有定期的計劃,我們在這個上面的話,我們會每周統計在銷售里面渠道的庫存,包括我們在全球的倉庫,以及在運輸過程當中,包括在市場當中庫存的保有量去做一個實時的監控。
最后一條就是一個機制。這邊我覺得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個主要是定期的提前預購將來會出現,有可能會影響供應鏈保障的風險和問題,提前擬定好方案。
開創“睡眠+”模式。
SleepaceCOO 龍亮臻
“要分享坑,因為今天的主題就是互聯網+的坑,我覺得智能硬件本身就是一個坑,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這個產品本身是屬于一個健康監測,但是從2013年開始慢慢就有智能硬件比較火,大家都在談,實際上反而會把我們自己的思維去限制在智能硬件的圈子里面去了,在國內已經上市了,我們在海外也在鋪開不同的渠道,本身在市場合作、品牌營銷方面去做的話,智能硬件本身就是一個坑,把我們坑在比較狹窄的領域里面了。發展智能硬件的時候冒出一個比較新的東西,慢慢的也會融入到消費電子的領域里面去,這個是我們的一個分享。講到消費電子的話,還是就是O2O。手機的話,現在智能機出來以后,這個給用戶的體驗和方便需要很大的提升,我們提出一個智能硬件的O2O,我們現在無論是跟線下的企業也在談這方面的合作,智能硬件線上購買線下體驗,這個思路我們也會有一些這種類型的店家培訓。我們跟睡眠+戰略已經取得一些成就,三個月時間內我們跟全球最大的太空棉在香港發布了第一款智能床墊,我們講睡眠怎么去改善睡眠,我們本身是有這方面的技術能力,講到改善的話我們認識到我們的短板,我們跟他們進行合作。在睡眠+里面我們提出了比較清晰概念,我們獲得了他們的認可,在我們整個B輪,羅蘭他們也是希望我們做一個比較大的出路。為什么我們從一個產品提出一個時代,當然這里除了吹牛去講這個噱頭之外,這個也是我們自己創造了一個機會,這個包括市場的定位跟品牌的定位。我們整個市場,我們會拿數據說話,這方面的市場的調研的工作,中國和全球的睡眠市場確實在升溫,我們看到的一些非藥物的睡眠藥物,使用睡眠藥物越來越多的下降了,越來越多的人并不是吃藥去治療自己的睡眠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會去咨詢睡眠。這個就是因睡眠問題很導致的生命損失巨大,這個也是我們做的一個中國睡眠報告,大家可能沒有發現你自己或者是你身邊的人他們的睡眠問題,這個問題如果發生的話,存在的問題就非常大了。包括我們去做分析的時候,這里可以分享在互聯網方面的話,有哪些數據可以去用,比如說百度,百度有一個百度指數,這里面你可以去分析一下,包括阿里在改善睡眠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有超過每天近10萬人購買睡眠方面的產品。”龍總如是說。
圓桌對話:
洪申:智能硬件創業的坑,你認為最深最可怕的是什么?
王煜智:我認為在最初的時候沒有把這個項目策劃好,他的可實現性,包括最終的時間結點,包括人員配置,甚至包括你的資金成本,這個最關鍵。
洪申:這個我特別的同意,我們最近也看了很多的產品和項目,很多項目看似是有需求,實際上是偽需求。
李海磊:我們要做一些增添的服務,有時候我們覺得消費者需要,其實他們可能不在乎,我們就盲目的覺得這個非常值錢,這個確實是需要消費者的驗證。
洪申:我希望看到的產品是結果我們懶人的需求,不是想追求機制產品。
龍亮臻:智能硬件是改善我們的生活,不是顛覆我們的生活。改善的話,很火爆,智能插座火爆,這就是一個從以前到更好的一點,我覺得是慢慢讓人接受的過程,是需要要考慮的一點。
洪申:最開始設計產品負責想著顛覆,其實就是掉坑里了。
陳紅圖:我覺得創業初期不要過早的增加自己的團隊。
洪申:多少人的團隊合適?
陳紅圖:我是2011年加入的,那個時候整個供應鏈的團隊是4、5個人,現在的話,整個在北京大概是有50多個人,在美國也接近40多個人,在國內的話只有我一個人,在美國供應鏈目前有3個人,在整個全球參與的人大概是4個人。
洪申:所以坑最大的就是最開始別給自己招太多的人。
陳紅圖: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坑,不要過早的擴張團隊。為什么會招太多的人,就覺得自己要做的事太多,什么要都自己做,這里面也很多可以借助外部的資源和力量來幫助自己做好這個事情。比如說供應鏈,供應鏈的前期不要自己做,云也不用自己去搭,除非你張搭。還有就是傳感器這一塊,你也不用去搞了,就找我們就可以了。工業設計也不用自己做了,就發現你的創業非常簡單,速度特別快。
-
加速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800瀏覽量
37905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77瀏覽量
38925 -
智能硬件
+關注
關注
205文章
2347瀏覽量
1076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