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技術經過20年的發展,終于成就了今天的云計算,在云計算的整體架構中,虛擬化已經成為其基石技術。隨著互聯網、公有云業務形態的更迭,虛擬化技術也在不斷優化與升級,下一步會往哪里走?
虛擬化成為公有云的基石技術
下面是阿里云研發總監張獻濤所展示的虛擬化發展簡史圖,從1998年VMWare的成立,到Xen架構的興起,虛擬化作為當時的新興技術進入人們的視野。但這時候硬件性能損耗在40%-50%,虛擬化后的系統難以勝任企業級應用。
直到2005年英特爾發布VT-x/SVM,從CPU層面提供對虛擬化的支持和優化,將性能損耗降低至10-15%。事實上在VMWare成立之前,虛擬化技術在大型機和Unix系統上早已普及,但在x86架構上使用硬件級虛擬化難度頗大。
于是英特爾進一步提高CPU的性能,降低系統組建開銷,將焦點從追求CPU速度轉移到聚焦CPU的效率,讓虛擬化技術真正用到了x86平臺,并從桌面延伸到數據中心,最終在私有云領域打開局面。
從2007年開始,KVM逐漸成長為默認的虛擬化引擎,x86虛擬化平臺的性能進一步提升,相關開源項目飛速發展,英特爾芯片組對虛擬化的支持也越來越好。2007年,是虛擬化技術走向成熟的一年,KVM+Intel VTX逐漸成為虛擬化平臺的標配。云計算也在這個時候與虛擬化交匯,在2007年初露鋒芒。
云計算用了11年時間變得家喻戶曉,虛擬化從云計算的實現方式之一,發展成為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其架構也逐漸從私有云擴展至公有云。
虛擬化永恒的關鍵詞:安全、穩定、性能……
虛擬化技術自始至終都離不開這幾個關鍵詞:安全、穩定、性能、隔離、兼容性、熱升級、熱遷移等等,無論上層應用如何變化,對底層虛擬化平臺的需求始終萬變不離其宗。
安全性要求首當其沖。在公有云環境中,多租戶是最顯著的特征,一個物理機上有很多個虛擬機,而該虛擬機可能分屬于不同的企業、用戶,一損俱損,牽一發而動全身。除了在架構和代碼層面盡量確保安全,熱修復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穩定才能業務永續。穩定性即便對于物理機來說都無法做到100%,更何況虛機是硬件之上的一層系統軟件,虛擬化平臺的穩定性基本決定了業務的穩定性,大規模宕機是最大的災難,如何快速修復、熱升級,打造最穩定的虛擬化技術,是公有云服務商的永恒追求。
性能損耗決定了業務云化的質量。五年前,阿里內部開始阿里巴巴、淘寶等業務線的云化過程,三年的性能損耗目標從10%逐步降低至3%以及0%,最終做到了和物理機相比沒有損耗。性能損耗直接決定了業務云化的質量。
隔離程度決定了SLA水平。除了安全性要求嚴格的隔離之外,當兩個虛機跑在同一個物理機上時,相互之間的CPU、內存帶寬、Cache、IO的資源爭搶也是一大挑戰,如若處理不當會對兩個業務都有影響。隔離是否做得足夠好,決定了公有云整體的SLA水平。
兼容性意味著技術架構一脈相承。技術總是不斷更新換代,從最早的Xen到后來的KVM,再到X-Dragon,確保架構和業務設計的一致性,保障最終用戶體驗通暢無阻是必須的。當然,兼容性還包括鏡像、數據等其他體驗的兼容。
熱升級、熱遷移不只是運維層面的問題。升級、遷移都要做到讓業務無感知,很多人認為它們是運維層面的問題,但其實更是日常工作,可以算作是主動運維的一部分。
下一步往哪里走?
“好的技術永遠都是業務磨練出來的”,在這個講求用戶體驗的時代,想要預測未來虛擬化技術的走向,就需要去了解未來的業務和應用場景。未來,業務將會再次重新定義虛擬化架構,以及服務器、芯片、軟件調度等,而萬變不離其中,它們的著眼點仍然是安全、穩定、性能、隔離等關鍵詞。
這也是阿里云決定重新定義虛擬化標準的初衷,2016年阿里云推出X-Dragon,開啟了軟硬件以及芯片、服務器架構的變革:同時擁有物理機的處理能力以及云主機可擴展性的神龍云服務器(X-Dragon),從芯片調度到虛擬化結構、軟件系統以及其他資源調度,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與此同時,阿里云還為下一代虛擬化技術推出了自研虛擬化加速芯片(VAC-001),與X-Dragon配合使用,將軟硬融合發揮到極致。在阿里云看來,神龍X-Dragon云服務器,它既不是物理機,也不是虛擬機,而是一個新物種,它是為虛擬化的未來而生。
除了阿里云,華為云、金山云也在基于虛擬化的優化進行自己的公有云變革,華為將其稱之為云的2.0時代,作為全球最大的OpenStack踐行者,華為針對虛擬化架構所做的優化也都第一時間貢獻給了OpenStack社區。
華為云計算首席架構師羅浩表示,“在云的2.0時代,很多應用都已經完成了云化的過程,網絡連接、計算能力,甚至未來的VR能力,都對基礎設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在與英特爾的合作中,華為也是在不斷優化其虛擬化平臺的性能。”
事實上,隨著超大規模公有云平臺的誕生,裸金屬架構(Bare Meta)也再次進入公有云服務商的視野,即直接在硬件上安裝虛擬化軟件,再在其上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以來虛擬層內核和服務器控制臺進行管理。
在國外,AWS、Google等都在進行相關探索,英特爾也在從硬件層面給以支持,當然也仍然離不開虛擬化的那幾個關鍵詞:安全、穩定、性能、隔離、兼容……
未來已來,不僅對整個IT、互聯網行業是如此,對于虛擬化等更加具體的技術來說更是如此,最終,是每一個具體技術的變革疊加去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與變革。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792瀏覽量
72173 -
虛擬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373瀏覽量
298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