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Edison借上海創客嘉年華的舞臺,迎來了中國市場的第一次公開亮相,相比于Quark和伽利略在深圳Maker Faire上的首秀,Edison的首秀從展示案例數量和案例成熟性上都有不小的進步。
如果我們仔細回味下Edison和Quark之間的淵源,不妨在此可以借機好好預測一下英特爾在Quark產品線上的未來戰略布局。
Edison的基本指標和功能早就公布,在此,筆者先歸納一些公開數據背后的信息。
首先,Edison和Quark不同,Edison是個模塊,一個高集成度小型化封裝的模塊,而Quark的本質是內核,兩者之間并不是并列的關系。
其次,Edison里有一個100MHz的Quark MCU,這是公開的內核構成之一,這個MCU是可以通過Edison 70個引腳中的一部分進行直接控制的,也就是說完全可以當作獨立的MCU來用,并且獨立控制部分功能。
至于這個MCU的詳細細節,據說四季度英特爾可能會公布。再次,Edison的功耗沒有直接點出,其工作的電流是100mA,兩種電壓模式下,理論上最大功耗也在500mw以下。22nm AP級的Atom沒問題,但是Quark現在都是32nm的啊,難道Edison里的Quark已經進化到了FINFET?
以上都是官方公開數據下的一些直觀信息,但是還有些更特別的東西筆者想請大家和我一起好好分析下,一個值得注意的是,Edison里的Atom就是英特爾的手機AP里的處理器,去掉了多媒體部分,然后經過降頻鎖功能后直接用于Edison。
這樣的好處一個是Atom的成本會比較低,功耗也合適,還能分攤手機AP的產能,而且Atom的性能與成熟度也比Quark現階段更好些。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Edison源自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原始創意,英特爾2014年CES上公布的時候還是用的Quark處理器,后來深圳IDF上又變成了Atom,這背后的用意很值得我們去揣測。也許是Quark做不到雙核,也許是Quark功耗還不夠?也許是Quark工藝做不到22nmFINFET?
事實也許都不是。如果說僅僅是前面的幾個理由的話,那么Quark處理器在發布之初瞄準的是深度嵌入式市場和可穿戴市場,Edison也是瞄準這個市場,Quark屬于IoT事業部,Edison則成為新設備事業部的當家花旦,作為兩個部門的鴿子主力產品,發布時間相隔半年的二者豈不是自相殘殺?本就在這個市場作為新勢力出現的英特爾,想在這個市場用左右互搏之術出奇制勝么?
這樣的戰略顯然不會是英特爾的布局,兩者之間在英特爾的戰略中,也許更像是你耕田來我織布的二人轉。Quark推出一年來,除了最多只能用于產品原型設計的兩代伽利略開發板平臺,并沒有真正推出大規模商用化的產品,Edison的出現,恰恰彌補了Quark在這方面的空缺,我們可以看到Edison同樣兼容Arduino,使用Yocto Linux開發(注意,后面會說這個),說的直接點,那些用伽利略開發的原型設計,可以很快的平移到Edison平臺進行大規模量化生產,而Edison活脫脫是個性能更高功耗更低,接口資源更豐富尺寸又更小的加強版伽利略。這樣之前眾多用伽利略開發的Quark核心的創新應用就有了商用化的可能,而對Edison而言,現在是在收獲Quark種下的果實,未來則肩負著為Quark鋪路搭橋的重任。
在深度嵌入式的市場中,Quark的殺入是現階段對這個市場格局最有可能的變數,ARM Cortex-M7的發布,讓400MHz這個之前的真空地帶競爭忽然殘酷起來。作為進入僅僅一年多的英特爾早就明白,如果不能盡早實現商業化,那么開發者的熱情遲早會被商業周期的催促慢慢消磨掉。所以,從快速成熟的推出可商用的產品角度,Edison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產品,更是幫助還沒有完全成熟的Quark生態系統盡早籠絡開發者信心的拐杖。
前面提到的Yocto Linux作為Edison的開發環境,而不是源自手機開發的各種環境或者傳統的Windows環境,就是希望建立一個無縫的兩個產品的統一開發體系。至少從Edison在中國首秀展示的各種應用中,多多少少都有Quark現有應用案例的影子,Edison現在走過的路,埋下的種子,也許就是未來Quark要去大步奔跑所需要的坦途和收獲的果實。
如果憑命名的規則來看,Quark比Atom應該更小更低功耗,那么在深度嵌入式市場里,無疑Quark更有可能成為英特爾布局的核心,特別是在物聯網應用領域,作為IoT部門的重點產品,必然會在該領域里代表英特爾去開辟疆土的,至于Edison,誰有能確信一個沉浸在Linux開發環境的產品中,未來還會繼續保持一顆手機AP的“內心”呢?如果真如最早規劃那樣,Edison有朝一日成為一個多核Quark的集成模塊,那么Edison現在不就是Quark大舉進軍深度嵌入式領域的一支開路先鋒么?
至少,我們應該知道,Edison里面已經有了Quark,“100MHz 32位Quark MCU”,就憑這一行字,我們就該期待Edison能取得成功。因為在ARM幾乎成為32位MCU標準的大環境下,傳統架構的MCU幾乎快被蠶食殆盡的市場中竟然殺出一個全新的MCU架構,這種魄力本身就值得我們去鼓掌致意!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82文章
19104瀏覽量
304809 -
電壓
+關注
關注
45文章
5598瀏覽量
115702 -
生態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2瀏覽量
207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