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從Web2.0、社交網絡、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工業4.0、工業互聯網 到云機器人、深度學習、邊緣計算等眼花繚亂的前沿科技新概念噴薄而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每當這些科技浪潮涌現時,都會有人宣稱互聯網已死或被取代,例如物聯網取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淘汰互聯網、人工智能讓互聯網進入歷史的塵埃里等等,互聯網似乎經常被形容為舊時代的名詞和概念,逐漸被人們忽視它的存在。
當科技發展的列車駛入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一個在兩千年前就已被人類發明的詞匯-“大腦”,突然在前沿科技領域爆發。谷歌大腦、訊飛超腦、百度大腦、阿里ET大腦、滴滴大腦,浪潮企業大腦、360安全大腦、騰訊超級大腦、華為EI智能體。此外,城市大腦、城市云腦、工業大腦、農業大腦、航空大腦、社會大腦不斷涌現。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腦”風暴,“互聯網真的在消失或死亡?”,“互聯網和這些前沿科技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是什么原因導致”大腦”爆發?”等一系列問題值得被追問。
我們知道網狀模型是互聯網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模型,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是美蘇冷戰的產物。為了防止通訊系統在核戰爭中被徹底摧毀,1969年,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開始構建阿帕網,將美國四個研究機構的四臺計算機連接起來?;ヂ摼W崛起之路就此開始?;ヂ摼W的創造者似乎也沒有想到,經過短短50年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成為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為深遠的技術。
無論從互聯網的起源還是從它的名稱看,網狀結構一直是互聯網留給人類最突出的印象,即使是在學術領域中,它的定義也是這樣描述的“互聯網是指將世界范圍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網際網絡”。
圖0.1 互聯網的網狀模型
1992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副總統阿爾·戈爾競選時提出實施一項“將永久地改變美國人民的生活、工作和互相溝通方式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目標是要在美國建立一個以光纜為干線的、高速的、遍布全國的四通八達的數字通信網絡,能把全國的每個地區、每個部門、每個單位、每個家庭都聯結起來。因此,互聯網作為信息高速公路一直被世界關注。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悄然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20年來世界范圍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予我們觀察互聯網重大變化的機會。從競爭烈度上看,中國互聯網遠遠超過歐洲、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甚至某些方面也超過了互聯網第一大國-美國。譬如從1999年騰訊通過QQ開始社交網絡的擴張,到2004年用戶量已經超過500萬人口。這一年,美國Facebook剛剛誕生,10年后它們都發展成為用戶超10億的互聯網巨頭。
除此之外,在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次次風口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網絡游戲、團購、P2P信貸、網絡直播、共享經濟、知識付費、人工智能等領域,無一不呈現出競爭白熱化的局面,相關企業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
激烈的競爭和技術的快速應用,使得互聯網不斷呈現出新的現象和狀態。2004年以騰訊和Facebook為代表興起的的社交網絡,開始體現出類腦神經元網絡的特征。早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導致物聯網興起之前,2007年中國的水利部門建設的水域傳感器網絡向我們體現了顯著的類軀體感覺神經特征。2007年,谷歌的街景系統開始推出,在世界范圍安防攝像頭和視頻觀察汽車,讓互聯網用戶可以實時觀看世界各地的場景和景色,諸如此類的應用體現出出典型的類視覺神經特征。20年來,科技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明顯突破了網狀的結構。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互聯網正在向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2008年開始在上述現象的啟發下,第一幅互聯網大腦架構圖被繪制出來。
圖0.2 互聯網大腦模型圖
同時形成了互聯網大腦模型(Internet Brain)的定義:
互聯網大腦就是互聯網向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類腦巨系統架構?;ヂ摼W大腦具備不斷成熟的類腦視覺、聽覺、軀體感覺、運動神經系統、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ヂ摼W大腦通過類腦神經元網絡(大社交網絡)社會各要素(包括但不僅限于人,AI系統,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和自然各要素(包括但不僅限于河流、山脈、動物、植物、太空)鏈接起來,從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互聯網大腦在云群體智慧和云機器智能的驅動下通過云反射弧實現對世界的認知、判斷、決策、反饋和改造。
互聯網一直被譽為20世紀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進入21世紀,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一個鏈接數十億人類群體智慧和數百億設備機器智能的互聯網大腦模型出現了,基于這個龐大的類腦智能巨系統,一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超級智能就此產生。
圖0.3 前沿技術與互聯網大腦關系圖
從科技的進化歷程看,21世紀涌現的諸多新技術和新概念無一不是與互聯網大腦的發育和超級智能的形成有關。在前沿科技概念方向,云計算對應中樞神經系統;物聯網對應感覺神經系統;工業4.0,云機器人、智能駕駛、3D打印對應運動神經系統;邊緣計算對應神經末梢;大社交網絡,混合智能、云群體智能和云機器智能對應類腦神經元網絡;移動通訊和光纖技術對應神經纖維;區塊鏈對應一種古老的神經系統試圖反抗互聯網的神經中樞化趨勢。
在行業產業方向,互聯網大腦架構與工業、農業、航空、交通、建筑、冶金、電力等等行業結合,就形成了諸如工業大腦,農業大腦,航空大腦、冶金大腦、建筑大腦、電力大腦。
在科技企業方向,世界范圍的科技巨頭為了適應互聯網新出現的類腦結構,不斷將自己的核心業務與互聯網大腦結合,因此谷歌依托搜索引擎帶來的大數據提出谷歌大腦、科大訊飛依托語音識別技術提出訊飛超腦、360依托安全業務提出360安全大腦、騰訊依托社交網絡應用提出騰訊超級大腦,阿里巴巴依托企業級服務提出阿里ET大腦,華為依托通訊領域的優勢地位提出華為EI智能體。
在城市與社會領域,互聯網大腦與智慧城市結合產生城市大腦、城市云腦、城市神經網絡;與人類社會這個概念結合產生了智慧社會、社會大腦;如果我們預測互聯網大腦的未來趨勢,就可以推導出宇宙大腦和智慧宇宙。
由此可見,經過50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從網狀的信息高速公路發展類腦的超級智能,這個變化將對21世紀人類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科技創新、哲學思考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6瀏覽量
103460 -
移動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文章
598瀏覽量
34078
原文標題:互聯網50年:從信息高速公路到超級智能的進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