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硬件設計指的是電路設計,這樣說是沒問題的,因為你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電路設計,最終的目標也是產出一個優秀的電路,能夠滿足各種要求,經歷各種考驗。但實際上我們要求的是產品,而不是單板。
關于硬件設計的描述,網上還有一種比較形象的說法:“硬件設計就是根據產品經理的需求PRS(Product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在COGS(Cost of Goods Sale)的要求下,利用目前業界成熟的芯片方案或者技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符合以下要求的硬件產品(注意:是產品不是開發板)。”具體要求如下:
●PRS功能(Function)
●電源設計(power Supply)
●功耗(power Consumption)
●散熱(Thermal/Cooling)
●噪音(Noise)
●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電磁輻射(EMC/EMI)
●安規(Safet)
●器件采購(Component Sourcing)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測試性(DFT: design for test)
●可生產性(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
可以看到,一個成功的硬件設計,主要功能的實現只是所有環節中的一小部分。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覺得板子電路設計完就完成了50%工作,PCB回板主要功能都能實現了,那就完成了80%的工作。實際上不是的,PCB回板主要功能都實現了,連30%工作都沒有。所以不管是時間上,還是階段上,產品的硬件設計時一個漫長過程。
而且你在一個公司做產品硬件設計,一般情況下都是參考成熟的方案,主芯片CPU主要功能的實現最終還是依靠芯片廠商提供的套片方案,一般來說為了降低風險,主要是參考套片方案的參考設計完成,芯片廠商也會提供包括器件封裝,參考設計,仿真模型,PCB參考等等全部資料,在芯片功能越來越復雜的今天,一個片子動不動就幾百上千個PIN,對于一個新項目來說,是沒有時間一頁頁去吃透每個PIN,每個輸入輸出的具體功能,電氣參數的,尤其是對于高速設計,比如DDR3接口,XAUI接口等等。
一般來說,芯片廠商提供的參考設計就是他們經過開發,驗證,測試的最佳方案了,很多情況就是你必須按照參考設計來做,否則硬件可能就有問題,一般來說就是信號完整性問題或者EMC問題。
那有的人就說了,硬件電路設計談不上設計,都是copy成熟電路。芯片廠商提供越來越周到的服務,再加上公司沉淀的技術積累,硬件設計工程師可以完全不動腦子進行電路設計。
這樣一來,硬件工程師的價值似乎越來越低了,畢竟一個產品的核心功能或者技術一般都在IC或者FPGA里面了,硬件工程師一般沒有能力進行核心邏輯設計IC design。
那如果按照這個邏輯軟件設計也談不上設計,都是copy成熟代碼。試問有幾個軟件開發人員不移植別人的代碼?再深入點,有幾個軟件工程師能隨意更改uboot、kernel,不百度C語言語法,不移植業務程序,不去問芯片廠商的技術支持?
即使都是成熟的東西,實際上工作過程中我并沒有發現哪個項目做得很快,同樣一套電路和代碼,成熟產品沒問題,新產品為什么就有問題?最后還是是硬件設計去解決。
對于這上述問題,筆者也曾經困惑過,總是感覺硬件設計沒有什么好搞的了,不就是抄抄參考設計,就跟組裝一臺電腦一樣組裝一個單板嘛。當然隨著項目經驗的增多,尤其從事現在硬件系統級設計的角色,感覺原來自己考慮更多是從一名原理圖設計工程師的角度考慮問題,看問題總是很片面。
就像開始說的,一個成功的硬件設計,功能Function只是一小部分,至于其他的因素和能力,一個硬件工程師的能力取決于能考慮因素越多,越深入,就越是一個優秀的硬件工程師。
所以硬件工程師是吃經驗的,對公司來說培養一個硬件工程師成本很高,硬件不會像軟件一樣代碼錯了修改一下幾分鐘就可以搞定,硬件設計錯了,那有可能全部都要重來,整個項目周期可能就要延遲3周甚至一個月以上。
有個觀點需要說明一下,啥都不懂也可以做出事情,但對個人來說會有發展天花板。硬件方面就像參考電路一樣,你不知道電路怎么工作的也能把它用起來,軟件方面就像uboot和kernel一樣你看不懂也能用起來,但一旦你懂,那就不一樣了。
就像一談到硬件設計,大家都認為是電路設計,好簡單,沒什么難度,但實際上不是的,越到底層越難,責任越大,部門交流越多。懂得越多,學得越容易,就能夠走得越遠。
-
電路
+關注
關注
172文章
5933瀏覽量
172459 -
硬件設計
+關注
關注
18文章
398瀏覽量
44591
原文標題:牛人怒了!硬件工程師的價值越來越低?那是你不懂硬件設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EngicoolArabic,微信公眾號:電子工程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