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自動售貨機里都坐著一個售貨員。”這本是一個段子,卻有人把段子活成了現實——8月14日,一家人工智能領域的明星公司Engineer.AI被曝出用碼農冒充人工智能。
騙局被揭發前,一切看來都很美好。按照公司官網上的說法,在他們開發的人工智能應用的幫助下,無需具備任何技術,只要提供想法,每個人都能成為扎克伯格和張小龍,創造出臉書和微信那樣偉大的程序。僅是公司的第一代技術,就能將開發速度提高到目前人工的兩倍,成本則只需1/3。
該公司聲稱,其中,80%的工作都將由人工智能完成,耗時不超過1小時。據其推算,搭建一個類似微信的程序,時間只需數月,成本約為20萬元人民幣。
“使制作軟件像訂購披薩一樣容易”,這是Engineer.AI打出的標語。他們還給這個高效省錢的人工智能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娜塔莎(Natasha),與漫威電影里性感美貌的女間諜同名。
只是,所有用過娜塔莎的人大概都不會想到,在屏幕那頭提供服務的,是來自印度等地薪酬低廉的碼農。
按照多名現員工及前員工的說法,Engineer.AI直到兩個月前才開始程序研發,目前絕大部分工作都由真人完成。這家公司沒有聘用任何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專家,核心技術是決策樹——一種上世紀50年代計算機剛被發明不久就出現的技術。
今年2月,Engineer.AI甚至被自家的前首席商務官羅伯特·霍爾德海姆告上法院。霍爾德海姆稱,公司為獲得融資夸大自身AI能力。
但這并不妨礙這家公司打著人工智能的旗號收割金錢。
2018年11月,Engineer.AI獲得了高達2950萬美元(約2億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創下了歐洲A輪融資的最高紀錄。投資方包括軟銀旗下專注人工智能領域的基金DeepCore、蘇黎世的風投公司Lakestar和新加坡的Jungle Ventures。
2018年,Engineer.AI的收入達到2310萬美元,如果騙局沒有被曝光,公司2019年收入預計將翻倍,達到4500萬美元。
這是人工智能的好時代。3年前,阿法狗擊敗了最頂尖的人類圍棋手,獲得廣泛關注。2018年,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達310億美元,包含“ai”的域名是3年前的2倍。人們暢想那個由0和1組成的虛擬世界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幫助我們完成繁瑣的工作,甚至辦到人類無法完成的事情。
這場熱潮的一個結果是,只要創業公司宣稱自己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就能多吸引15%~50%的資金。但根據英國風投公司MMC的統計,這些帶著AI標簽的公司中,約有40%不包含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技術。
李開復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談到,他遇到過一家做內衣的公司,標榜自己是人工智能企業。“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每個創業者都要包裝AI,每個投資人都要搞AI項目……人工智能領域的泡沫化特別嚴重”。
一直玩概念,總有審美疲勞的時候。再想吸引眼球,得靠真刀真槍的成果。像Engineer.AI一樣用真人充當人工智能的企業不在少數,甚至包括谷歌、臉書等知名互聯網公司。
谷歌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Duplex,號稱能夠幫助用戶打電話預定餐廳、發廊,今年5月也被曝出大量使用人工。據稱,通過Duplex撥打的電話中,約有25%由人類打出,剩余的75%中,還有15%會受到人為干預。另一家自動駕駛公司在獲得超過2000萬美元融資后被曝出,公司成立3年多,用于研發的無人車僅有3輛,而普通卡車有36輛。
人工智能本意是為了輔助或取代人工,到了投機者手中,卻變成了“人工智障”,或是智能的人工。這些人類插手的部分,被完全隱藏起來,成為有關公司拒絕說明的“商業秘密” “技術細節”。
對此,前述自動駕駛公司的創始人回應稱,公司需要人類司機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數據,同時維持公司的現金流,目前仍無法估計技術落地的具體時間。
從2013年到2018年,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額連續5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但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現環比下降7.3%的情況。創投機構CB Insights的一項調查顯示,2018年全年,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的《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人工智能企業4040家,拿到風險投資的公司僅有30%。剩下的70%,倒閉清算大概率只是時間問題。
20年前,一場互聯網大潮也曾席卷世界,有人回憶,那個年代隨便注冊一個“.com”網站、寫個網頁,轉手就能賣上萬元,互聯網公司的期權或股票一年能漲5倍。等到狂潮退去,即使是亞馬遜、雅虎這樣的公司,市值也縮水超過90%。
我們還遠沒有到警惕人工智能威脅人類文明的時候,但在人工智能頻頻變成“智能的人工”的今天,是時候警惕AI背后的人類了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0瀏覽量
238269 -
自動售貨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47瀏覽量
50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