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牛電動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務報告。財報顯示,二季度小牛電動實現銷售收入5.3億,較去年同比增長38%。
財報期內,小牛電動共計銷售9.9萬輛智能兩輪電動車,同比增長14%。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帶動公司業績提升。二季度(Non-GAPP下)小牛電動凈利潤超5400萬元,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二季度利潤率達10.2%,同比增長了19%。
小牛電動在海外市場持續增長。截至二季度末,小牛電動已通過26家經銷商覆蓋歐洲、美洲、南亞等34個國家,收入占比達27%;國內市場,中國區線下門店拓展至1005家,覆蓋182個城市。
此外,小牛電動的收入更加多元化,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二季度非電動車各項收入進一步增長,營收占比達15%。
2019年4月,“新國標”正式落地實施,市場進入調整期。此前,小牛電動CEO李彥接受《21CBR》專訪時表示,公司一直在為新國標的到來做準備。
以下為李彥口述,內容略有編輯。
上市后壓力更大
上市后,壓力更大。短期內,我們對股價沒有任何期望值,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跟其他中概股一樣,現在主要是流動性差,每天的交易量少,十幾萬股的交易量,股價漲或跌,實際上是沒有區別的。上市有180天的鎖定期,大部分早期投資者還沒有解禁。流動性做起來之后,股價才能夠真正地反映公司的情況。
當初接手小牛電動,也不存在臨危授命。因為之前這里的幾個天使投資人、VC跟我都很熟,所以就過來了。李一男是我們的大股東之一,他也有小牛電動車,可以作為用戶提各種意見。
2018年凈虧損3.49億元是把股份激勵的部分都算上了,這個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把股份激勵的那部分去掉,2018年大概虧了4800萬元,2017年實際上虧8000萬元,2016年,應該是虧一個多億,小牛電動虧損縮小很多。
實際上,2018年第三季度,小牛已經實現單季度盈利了。我們對2019年一季度的銷售預期是增長65%-76%。
2018年出了三款新產品,N-GT、UM這兩款可以理解為新車型。N-GT是N的升級版,是一個電摩,最高70公里時速,在技術環節上升級了很多,兩塊電池并聯進行,能夠讓車做到高速。N-GT在海外的需求非常旺盛,產能有點跟不上,尤其在歐洲市場。UM是全行業最輕的產品,超輕版只有40公斤。
在品牌端,2018年,我們第一年啟動品牌國際化戰略。2016年,小牛電動在歐洲賣了幾百臺車,2017年賣了幾千臺車。前些年我們基本就是找經銷商賣貨,沒有認真考慮在海外建品牌。2018年6月份,我們在巴黎做了N-GT和M+的發布會,效果非常好。同年10月,小牛在納斯達克上市。
過去你產品做得再好,也就是一個創業公司。如果說服人家開旗艦店,人家會想憑什么?為一個創業公司開店,還得投十萬歐元,可能過兩天就倒閉了,不放心。現在人家一看,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表示資本市場對這個公司已經認可了,他也認為公司肯定能長久發展。這對小牛的全球擴張有很大幫助。
實際上,一年增長多少業績,還不是那么關鍵。關鍵是這幾年,能不能通過我們一直喊的“智能鋰電”,對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變革,為未來的高速增長打下基礎。
新國標是機遇
我們從2015年起就開始喊“鋰電革命”,一直喊到2019年,終于把“新國標”喊出來了。
2015年,中國鋰電電動車很少。2017年全國可能也就賣了七十萬臺鋰電車。兩輪電動車的銷量接近3000萬臺/年,但只有70萬臺鋰電車,其中我們賣了18萬臺,占比接近30%。我們喊半天沒有用,傳統廠商沒有跟進,因為鉛酸車便宜。
鋰電車有它的優勢,第一,電池輕,可以拎回家充電。第二,比鉛酸更安全,鋰電至少有電池保護系統。
2018年5月份,國家出了一個試行版,今年4月15日開始實施,其中要求整車重量不能超過55公斤。
一旦行業規范,把車的重量降下來,會更多人愿意騎電動車。因為在非機動車道上,大家都會覺得更安全一些,不像現在一堆超標車八九十公斤沖過去,有些人想買車騎,看旁邊一個龐然大物,自己也不敢騎。
速度也限制下來了。新國標規定速度不能超過25公里/小時。25公里/小時也夠了,我們的大數據顯示,用戶騎車的平均速度是23公里/小時,像45公里/小時的速度騎行是有問題的。所以,新國標對全行業是一個利好,能夠把行業給拉起來。
以前,行業有點“臟亂差”,像夕陽產業,沒人想關注這個。我們跳出來,喊了半天智能、鋰電、原創設計,把科技感喊出來。國家也出了新國標,把整個行業規范起來。我們非常看好未來五年行業的發展。
新國標對重量、車的體積都有要求,可以體現我們的設計能力。去年5月份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小牛電動就開始研究要出幾款符合新國標的車,現有的一些款型已經符合拿到國家3C認證,每年還要推一些新品。
未來產品會這樣分類,國內市場會以符合新國標的產品為主。但是像N-GT,它屬于電摩,在國內市場就得按電動摩托車銷售,買的時候需要上摩托車牌照。海外市場沒有電動自行車的標準,基本上都歸為摩托車標準。針對海外的摩托車市場,我們也會做新產品,會出現一定的切割。
智能化的電動車
我們一直提倡要做智能車,不只是鋰電,還得是智能。
我們有一個大數據分析平臺,會把各種數據拿出來分析。我們發現,只有30%的電動車用戶,每天騎行超過20公里。70%用戶每天騎行低于20公里,相當于一天只出行兩次,上下班各一次。數據收集后,我們就能知道,比如說在電池包選擇上,是做大續航里程長的,還是做輕的、續航里程短的、夠用的。
小牛電池包是可以拔下來充電的,但我們從數據上看到,在車上充和拔下來充的比例是五五開。為什么會放到車上充,而不是在家里?放到車上充的,實際上都是在白天充。有些用戶是地產中介,他開到公司,中介公司都是在一層,扯根線一插就可以充。
這讓我們對產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數據很有意思,這些車全是聯網的,不算四輪的話,聯網的交通出行工具里,我們可能是最大的。
用戶行為,可以用來優化產品,這個能力還可以不停疊加。我每多賣出一臺車,就多一個數據收集點。現在的一些傳統廠商也在做智能,我覺得挺好的。整個行業對用戶的行為習慣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推動行業往上走。
小牛電動去年增加了320個門店,今年預計增加500家門店。截至去年底我們共有760家門店,就算增加500家,也才1260家。雅迪大概有一萬家門店,估計愛瑪也有這個數,人家滲透得很深,小牛一千多家還是很少。
我們在一二三四線城市都會開新店,一二線城市會多一些。小牛已經覆蓋了178個城市,銷量集中在前30個城市,能占到70%到80%。
線下店搭建了微信群,方便我們和用戶聯系。買車用戶都可加入線下店的群,全國現在有接近800個微信群,15萬用戶在這些群里。這些群平常有服務類信息,來了新品,或者冬天剛過完,做一個冬季保養,也鼓勵線下店多做這樣的周邊服務。
除了增加門店以外,2019年,小牛電動還要學習哈雷,發力周邊產品。雖然去年12月才剛開始做周邊產品,但NIU POWER發展得很好。
NIU POWER的產品,一方面肯定是圍繞車騎行,車的尾箱、靠背、手機支架這些東西來出;另一方面,就是圍繞生活方式,T恤、杯子、鑰匙鏈等。
2018年,我們的周邊產品、服務,大概占銷售額的7.2%。這個數字不夠高,像哈雷的周邊產品占銷售額的16%。傳統電動自行車基本上沒有品牌,周邊產品賣不動。哈雷在美國就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非常鮮明,所以哈雷皮夾克這些東西賣得很好。人家占16%,我們才7%,差得遠。
小牛60%的用戶都在25歲到35歲之間。針對這類人群,我們出很多T恤,但到現在都沒出帶領子的polo衫,用戶不穿這類東西。
-
智能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09瀏覽量
117489 -
小牛電動車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瀏覽量
2928
原文標題:美國土豪改造末日公寓,可抵御一切災害,房價三千萬卻供不應求!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xinshe,微信公眾號:創新社】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