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至今,物聯網發展已跨過了兩個十年,技術已進入到發展膨脹期。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突破,使自動駕駛、可穿戴支付、智能家電、智慧農業、遠程手術等等新興生產生活方式進入到我們的視野。
近期,華為正式發布的鴻蒙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就是以物聯網為未來發展主戰場所部署下的創新產物。從華為布局物聯網領域不難看出我們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
因此,小編將推出兩篇內容,與您一起探索物聯網時代下的金融業發展與落地應用。
圖一:技術成熟度曲線(資料來源:Gartner)
物聯網開啟萬億藍海市場
就目前來說,物聯網產業發展已進入到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的階段。而物聯網技術也不斷應用于金融服務的各項業務中,如基于傳感器的智能安防、移動支付、遠程結算等等,其不斷打破金融行業壁壘、創造嶄新價值。
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將成為經濟效益排名第一的產業。其實現的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總量將達到11.1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由于其龐大的經濟產值,即使是今天最傳統的金融企業,也將無法再忽視物聯網技術。
圖二:2025年新興技術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預測(圖片來源:麥肯錫)
物聯網價值逐步得到市場認可
盡管有部分金融服務企業還在對物聯網是否需要大規模部署產生猶豫,但金融行業的大多數高管已經意識到物聯網產業的巨大價值。根據福布斯觀察2017年對全球500企業高層做的調查顯示,64%的企業高管認為物聯網對公司現有業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90%的企業高管認為物聯網將對未來業務起到決定性作用。
圖三:企業高管對物聯網應用的認知(圖片來源:福布斯)
金融企業紛紛布局物聯網領域
2018年福布斯觀察聯合英特爾對全球700名物聯網項目高管進行調查,調查顯示物聯網系統應用在制造業和金融業增長最為顯著。其中,約58%的金融服務業高管表示,他們擁有完善的物聯網戰略;52%的高管認為物聯網端點將改善主要業務流程并提高業務辦理效率;43%的企業高管表示他們的網絡覆蓋增速已超過10%。據調查了解,截止2018年底,全球金融服務機構在物聯網方面的平均支出已超過1.53億美元。
就目前來說,金融機構在物聯終端的主要布局仍是智能手機,其使用率占比最高。但由于金融行業的特殊性,為了避免各類安全隱患,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機構開始依賴網絡攝像頭和其他視覺傳感器。而擴大網絡聯通性成為金融機構布局物聯網的最直接目的。
圖四:全球金融機構物聯網終端設備使用占比(數據來源:福布斯觀察和因特爾)
圖五:物聯網應用在金融機構中的使用目的(數據來源:福布斯觀察和因特爾)
物聯網軟件和應用程序開發將成為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
據麥肯錫分析指出,截至2015年,物聯網軟件和應用程序開發市場規模占比最大,約為25-55%,預計未來還會持續增長。而物聯網硬件市場規模雖然較大(約20%-30%),但增速已開始逐漸放緩。物聯網解決方案集成服務市場規模占比約為20%-40%,而連通性服務市場規模占比最小,僅為0-10%。
伴隨垂直領域的加速創新,物聯網發展又將迎來另一波增長。物聯網核心技術、獨家數據、易操作的軟件平臺以及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將成為企業在垂直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移動軟件進行物聯網試點或者尋求物聯網集成服務或許將是目前金融機構部署物聯網應用的最佳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影響力,并且實現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圖六:2015年物聯網技術輸出價值市場占比(圖片來源:麥肯錫)
圖七:物聯網價值鏈(資料來源:BI Intelligence)
物聯網金融發展的三大推動力
逐年下降的物聯網硬件/傳感器成本
由于物聯網產品的高速發展,其成本近年來急劇下降,低成本傳感器和應用工具正在將這些系統從昂貴的奢侈品轉變為一個負擔得起的日常商業工具。根據BI Intelligence研究顯示,截止2017年,過去10年間傳感器價格下降了50%,處理成本下降了近60倍。與此同時,數據儲存成本與無線上網成本也在大幅下降,間接推動了物聯網金融的發展。
圖八:2000年至2020年MEMS平均價格變化曲線(圖片來源:MEMS Industry Report)
落地標準加持 助力物聯網金融發展
另一方面,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今年實施的8項國家標準,給設備制造商、服務提供商提供了物聯網開發、傳輸、連接等技術要求和參考規范,對物聯網金融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意義。
圖九:截止2019年7月物聯網實施國家標準
物聯網產業與金融行業相互推動創新、不斷滲透、融合,使其界限愈發模糊,從而嫁接整合出一種新型產物-物聯網金融。物聯網金融不僅擴大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還在金融信貸、金融租賃、保險等多個領域創造出金融業務新生價值。
物聯網金融六大發展優勢
實現設備可視化、自動化控制,在提高安全運營效率的同時,有效管理和協同風險,從而不影響系統運行。
通過發現每一個物理和虛擬設備的數據中心、云和生產環境,根據設備類型、功能、操作系統、版本、以及供應商和操作模型對it,lot,ot/ics設備進行實時自動分類。物聯端點可基于設備洞察來提高分類效率。同時,評估和持續監測所有設備的合規性,從而不需要主動管理,實現實時發現和分類、連續評估和精準態勢感知。
同時,利用基于策略控制和編排操作來精確情景感知自動化。通過設置政策及行業要求、最佳實踐效果,限制、阻塞或隔離不兼容或已損壞的設備,實現自動化端點、網絡和第三方控件操作。
減少業務中斷點的風險
通過檢查網絡流量、直接集成網絡基礎設施和監控各種網絡協議來被動發現、分析技術以及收集信息。這使得企業不僅能在不掃描和訪問物聯設備的情況下獲得設備的可視性,從而最小化操作風險,還能消除企業網絡中的傳統盲點、提供設備的實時清單。
收集實時運營數據
除了運營效率的驅動因素外,物聯網對于金融服務的另一個好處是收集實時數據反饋。通過深入了解內部和客戶信息,集成其他創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增強企業對客戶行為、行業趨勢和產品及服務變化的了解。
實時數據還能預測未來潛在客戶需求和關注點,通過洞察用戶行為,立即響應前瞻性請求,從而提升客戶體驗、客戶忠誠度,增加新的業務機會,間接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
降低管理成本
與此同時,物聯網金融除了近距離地觸達客戶、提供服務外,還可以節省企業資金。以NB- IoT為例,其主要特點是覆蓋面積大、增益高、低功耗,并且可以實現海量終端連接,這也就意味著網絡建設成本低、物聯終端減小了對電源的依賴程度、通訊模塊的成本較低。而成本正是決定項目是否投入應用的重要指標。使用物聯端點可以大大減少金融機構管理系統的日常開銷。
創造安全交易環境
另一方面,物聯網先進的管控技術也加強了金融服務業的安全保障。通過跟蹤客戶消費金額與地理位置,創造防止借記卡和信用卡進行交易欺詐的技術。或是當有人刷卡進行消費時,根據交易地點和客戶的移動設備位置是否匹配,立即驗證或拒絕收費。
自動傳感器還可以持續監控工作環境,隔斷任何具有潛在危險的設備,以確保環境安全。同時,還可以利用物聯網來確保財務健康和完整性,通過跟蹤消費支出提供償還貸款的最優方法,從而降低管理費用并消除欺詐借款人活動的可能性。
實現差異化定價
同時,金融機構還可通過物聯網端點集成現有系統和工作流從中獲得更多收益,這也預示著金融市場的巨大商機。未來,金融產品和服務將向細分化、差異化、定制化不斷延伸。基于物聯網提供的數據信息,使金融機構能夠創造個性化的客戶優惠和獎勵。如果用戶大量使用某個特定的產品或服務,或者傳感器檢測到某個人在某個業務搜索中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可使產品更容易被訪問,或者為客戶定制現有服務,以增加更多的價值。
物聯網金融四大發展阻礙
盡管物聯網金融有諸多優點,但在物聯網時代下,業務模式多為定制化,定制項目對于經驗復制有一定障礙,相較傳統金融的成熟商業模式起初的運作開發成本也較高。因此,借助已有互聯網平臺,與物聯網供應商及大型企業合作,進行業務試點,達到行業先發優勢就更加重要。
其次,金融機構間缺乏資源、數據共享途徑。由于銀行機構、保險公司以及證券等金融機構掌握著國民重要的經濟信息,各機構間的金融數據互聯互通不僅有助于解決數據孤島,減少信息搜尋成本,更能降低金融風險發生概率。政府相關金融部門應積極籌備數據平臺的建設,為物聯網金融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交換環境。
此外,在海量數據面前,如何分析數據、挖掘數據、使數據價值最大化產出將是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Machina Research的預測顯示,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計將從2015年的60億增加到2025年的270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6%。而海量的物聯網連結也就意味著海量的數據市場。
圖十: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測(數據來源:Machina Research)
實際上我國數據利用率非常低,數據使用程度也非常有限。據IDC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仍有大量數據沒有被儲存,而真正存儲下來的數據僅為北美的7%,數據利用率卻還不到0.4%;在銀行系統中90%以上的交易數據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量數據仍然“沉睡”在各個角落,未能創造出其應有的價值。
而且數據處理能力也與先進國家有一定差距。金融機構需要不斷融合其他ict技術提高數據洞察及分析能力,使數據變現不再成為物聯網金融發展的短板。
物聯網時代下無處不在的黑客攻擊
當前,物聯安全性問題仍然是金融領域的一大痛點。從如今的物聯網環境下不難發現,凡是任何能接入物聯網的終端,都有可能面臨黑客的攻擊,安全漏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容易。據調查顯示,在使用物聯網網絡時,接近半成(48%)的美國機構曾經遭遇過安全漏洞。
而且物聯網設備旨在捕獲和共享信息或者實現自動化功能,他們是基于IP的網絡連接存在的。但是由于許多設備在網絡連接時不可視化,所以很難判別設備是否被入侵。
同時,由于物聯網設備一般只有較少的系統資源,又常常包含特定操作系統,所以多數不能容納管理代理,這使得我們無法利用傳統的安全管理系統手段進行防御。預計到2020年只有不到10%的企業物聯網新設備需要用傳統管理方法。
隨著物聯設備未來的批量使用,管理數量將更為龐大,管理方式也更為復雜。據調查顯示,到2030年全球預計有290億個物聯網設備投入使用。平均每個CIO負責的端點將是2018年管理端點的3倍以上。
例如,俄羅斯最近大范圍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病毒,能讓ATM機自動吐鈔。由于該病毒本身不是實體文件,所以殺毒軟件根本無法識別。因此,病毒程序可以無限期存在于被感染的ATM機器中。所以,如何管理物聯網設備并制定合理的防御措施將未來物聯網金融的解決難點。
盡管物聯網金融還需要攻破一個個難關,但物聯網金融生態才剛剛起步,是否能成為這一領域的開拓者就要各憑本事,各出奇招了。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78瀏覽量
372882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787瀏覽量
166407 -
萬物互聯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3瀏覽量
141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