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識別,可以說是目前除了人臉識別外一種最流行的生物識別技術,由于擁有識別速度快、采集方便和價格低廉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眾多學科領域。
有意思的是,與人臉識別不同的,指紋識別的歷史悠久。早在1927年時,德國學者海因德爾就在其著作《世界指紋史》里做出重要論斷:中國是全世界最早發明并采用指紋識別技術的國家。確實如此,在古代的時候,我國就熟練掌握這一靠指紋識別身份的方式。包括現在的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指紋畫押場景的出現,可見這一技術有多普及。
但是,現代指紋識別主要是依靠光學式、 硅芯片式、 超聲波式等采集設備將指紋的細節特征點,包括紋線的起點、終點、結合點和分叉點都采集到系統里然后加以比對,而在古代,并沒有什么采集器、指紋數據庫,人們是如何識別指紋的呢?
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古代就是靠肉眼看指紋的形態,比如民間流行的所謂“斗”和“箕”,也就是根據有特征的紋路組合的不同形態來判定是否是同一指紋。這就要求按指紋的時候非常清晰,電視劇中上演的一些被強按指紋結果并不清晰還拿來做證據的戲碼畢竟只是虛構,現實生活中按的時候就得清晰才能有效。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常見的“偽科學”:滴血認親。作為古裝劇中另一大常見戲碼,這一鑒定方式在現有的科學手段下早已被證實不可信。但是不少人雖然知道結果卻不知道原因,或者并不知道如果真的兩個人的血滴到同一碗清水中會是什么樣的。其實事實也很簡單,不管是一滴血,還是兩滴、三滴,滴入水中一定會把水變成粉紅色,根本就不成形。
這主要是因為紅細胞的細胞膜很薄,沒有細胞壁,所以紅細胞吸水后會把自己脹破。而我們平時說A、B型血液不能互相輸血,是因為會發生溶血反應,這種溶血反應和滴血認親中的“相融”“凝結”也完全沒有關系,因為溶血反應必須是大量血液時才會發生。
不過,雖然說古人的一些鑒別方法并不科學,但不得不承認當時的人們能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十分智慧的,而后人能發明出來這些科技手段也是建立在他們的想法之上的。也許未來的人看我們現在的指紋識別技術、基因鑒定技術還會覺得不準確呢,你怎么看呢?
-
生物識別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80瀏覽量
13707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2瀏覽量
102232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1瀏覽量
818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