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消息,使用深度學習開發視頻生成技術的日本株式會社EmbodyMe宣布獲得2.3億日元(約1506萬元人民幣)融資,該公司開發了一款AR應用程序“Xpression”,可以將視頻中的人臉識別并實現“換臉”。
本次投資方包括Deepcore、Incubate Fund、Deep30、Techstars、SMBC Venture Capital、漆原茂個人投資者、NEDO風投等。加上前一輪融資,截止到目前EmbodyMe的總融資額為3.6億日元(約2357萬元人民幣)。
EmbodyMe所研發的應用Xpression與國內之前風靡的《ZAO》類似,基于AR通過深度學習技術識別人臉,生成3D模型,從而在視頻中“無縫換臉”。
該公司稱:“2020年傳統計算機圖形將出現革新,所有內容產業,如IT、電影、游戲和電視等內容產業都將發生變化,EmbodyMe將占據其中心位置。”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101瀏覽量
169722 -
3D模型
+關注
關注
1文章
72瀏覽量
15762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07瀏覽量
1212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菱電機斥資100億日元新建封測工廠
三菱電機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投資計劃,將斥資約100億日元在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新建一座功率半導體模塊封裝與測試工廠。該工廠預計于2026年10月
喜訊!華秋電子宣布完成新一輪3.1億元融資
近日,深圳華秋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秋電子)宣布完成C++輪股權融資,金額3.1億元人民幣。 本輪融資由鵬瑞產投和啟賦資本領投,云沐資本及多家新老股東跟投,云沐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
發表于 10-10 09:19
日本與歐洲合作:億日元補助培養芯片與AI人才
日本教育部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舉措,旨在通過國際合作加強半導體與人工智能(AI)等關鍵領域的人才培養。為此,十所頂尖日本大學,包括山形大學、筑波大學、東京海洋大學等,將共同獲得超過1.3億
索尼半導體部門削減投資,三年計劃投入6500億日元
索尼半導體部門近日宣布,計劃在截至2027年3月的三年內,投入約6500億日元(約合300.95億元人民幣)用于資本支出。這一數字相較于前
軟銀2023財年凈虧損2276.5億日元,愿景基金投資收益7243億日元
近日,軟銀公布2023財年年報顯示,其錄得凈利潤為2276.5億日元(約合105.6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77%,市場預期虧損2,830.9億
軟銀獲760億日元貸款用于收購Cubic Telecom
日本軟銀集團近日宣布,已成功獲得總額達760億日元的貸款,用于收購愛爾蘭科技公司Cubic Telecom。這一貸款協議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
主線科技正式宣布獲得數億元融資,加速建設全場景自動駕駛貨運網絡
主線科技正式宣布獲得數億元融資,由領先產業資本民航投資基金以及政府基金順創產投、常州鐘樓金控聯合投資。
富士通2023財報 營收3.756兆日元 增長2.2%
富士通于4月26日發布了2023年度財報。根據財報顯示,2023財年整體營收為3.756兆日元,較上一年度增長2.2%;年度利潤2,544億日元
軟銀追加1500億日元,加速AI大模型開發進程
據了解,軟銀目前已經在生成式AI算力基礎設施方面投資了200億日元(約合9.36億元人民幣),預計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求在本年度內打造出參數達到390B的最新模型,同時在來年制定萬億參
Rapidus向2nm芯片量產沖刺,獲5900億日元補貼
4月2日,日本政府宣布額外提供5900億日元(約合39億美元)的補貼,支持Rapidus加強在半導體制造業的競爭力。在此之前,Rapidus
日本將向芯片制造商提供補貼 Rapidus獲得5900億日元補貼
日本將向芯片制造商提供補貼 Rapidus獲得5900億日元補貼 此前有日媒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為振興經濟、吸引半導體生產的投資正尋求1.85萬億日元
智己汽車宣布成功獲得超80億元的B輪股權融資
今日,智己汽車宣布成功獲得超80億元的B輪股權融資,為企業深入智能化戰略,構建高階智駕、智艙、智控科技優勢,提供雄厚的資金儲備。
日本政府計劃為臺積電熊本第二工廠提供 7300 億日元補貼
2 月 22 日消息,據共同社,日本政府決定向臺積電將在熊本縣建設的第二工廠提供約 7300 億日元的資金補貼。 臺積電計劃 2 月 24 日舉行第
新唐日本子公司計劃投入65億日元采購設備
微控制器(MCU)廠商新唐科技,近日宣布其日本子公司新唐(NTCJ)將投入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5億元)的資本支出預算案。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購買生產設備和研發設備,以滿足市場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