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產品正式面世。雖然目前“智慧屏”在一定程度上還屬于未開售的Demo狀態,但通過一些簡單的體驗(如跨終端的視頻通話、與家庭監控系統的連接等),筆者也感受到“智慧屏”專門針對家庭場景的開發與設計。正如“鴻蒙”英文Harmony的意思那樣,智慧屏的一些功能設計要極力體現家庭其樂融融的和諧場景。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質疑:這么大一個電視機,角度這么開闊的攝像頭,消費者不怕被黑了后家中活動都被他人一覽無遺么?對于這一質疑,筆者認為:在泛網絡時代,或許各類智能終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泄密可能性;這也是信息安全備受重視甚至上升到立法角度(如歐洲在2018年出臺的GDPR條例)的緣故。此外,這一質疑也進一步表明:不同的生活與工作場景下,存在不同的信息服務法則或規律;尤其是當物聯網與人工智能(AI)技術獲得更多應用,各種垂直領域的產業互聯網逐步成型時,其應遵守的信息運行法則也將逐步浮出水平。所以,當“智慧屏”期望走出傳統智能電視所在的消費互聯網范疇時,或早或晚都將遭遇上述挑戰。
從“互聯網思維”回到“信息規則”
過去十多年是移動互聯網浪潮狂飆突進的年代,從博客到微信再到短視頻,從電子商務到移動支付,從“餓了嗎”到“滴滴打車”,“互聯網思維”改變了很多人們生活消費的習慣。但互聯網思維畢竟只是代表有限領域的方法論與經驗——實際上更多適用于娛樂傳媒與輕消費領域。
而當信息技術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領域深入,當國民消費再次升級,當信息技術深入到大眾工作、學習的深層次領域時,我們是否還依然立足于“互聯網思維”展開實踐?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這時從“互聯網思維”退回到“信息經濟”或“信息規則”這一原點才是正確的選擇,尤其是“產業互聯網”理念就必須得到大眾的重視,各個行業決策者——以及期望進入各個行業的玩家,都應該站在“產業互聯網”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對應的信息規則!
圖1:探索產業互聯網的信息規則
也就是說,互聯網資本基于技術創新滿足人們潛在需求的同時,依然需要理解對應行業的屬性與特征,過度的顛覆最終必然會帶來巨大的資源浪費、公共責任的忽視與公眾利益的損害,甚至是生命安全問題。例如,共享單車被隨意丟棄在城市各個角落、公共場所甚至是交通要道,互聯網金融中的卷款潛逃問題,以及滴滴順風車多次爆出的人命案,這些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們:“產業互聯網”依然需要遵循行業本身的屬性與規律,“互聯網+AI”潮流對教育領域提升的最終目標是:降低教培行業邊際成本與提升規模效應,改善商業模式。
新形勢下的“不跨界,無創新”
筆者正是在上述思考與探索的背景下開始研究在線教育產業的,這是一個。2010年前,筆者在電信行業研究中面臨如何看待互聯網沖擊的問題,當時的背景是web1.0已經升級到web2.0并開始出現移動互聯潮流;其后,筆者在傳媒行業研究中則觀察到寬帶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對傳媒的沖擊。當然,筆者在這其中也觀察到行業監管面臨的挑戰與應對舉措,例如互聯網電視監管與媒體融合政策。這些經歷都逼迫筆者養成跨界思考的習慣。但或許,思考越多,不確定因素也越多。所以,筆者依然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信息經濟形態的商業模式存在諸多疑惑。
而在此次對在線教育的研究過程中,越是深入研究該領域,筆者越是能發現與此前不同的行業屬性與運行規律,甚至對筆者此前的一些疑問帶來很多啟發。因為,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領域,教育培訓本身就是一個高技術含量和高研發需求的行業,是具備很多“重運營”特征。按照行業著名人士、東方優播CEO朱宇的話:教育會是科技改變的最后一個行業!所以,研究教育行業的屬性與發展規律,研究信息技術對教培的改變,研究在線教育的未來,對筆者而言也是收獲多多。
當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遠。在筆者研究教培行業屬性時,也盡力系統性地吸收朱宇這樣的行業著名人士觀點,并以自身的語言文字進行總結。當然,筆者也依照自身此前的跨界思維與方法論,對在線教育的一些重要機遇、未來趨勢等進行解析。筆者此前在“小院兒下午茶”沙龍提出“不跨界,無創新”的口號。而事實上,筆者在完成該報告之后有了新的認識:在當下的消費升級與信息化潮流席卷各行各業的背景下,如果僅僅將視角放在傳統“消費互聯網”范疇,而沒有深入到“產業互聯網”范疇,談何“跨界”?
關于在線教育及類比
回到報告本身,在線教育憑借技術創新有助于推進教育平衡、提升教學效率,甚至可以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實踐先進教育理念。但在另一方面,宏觀上看,當下民間的教育資本化和證券化進程必須謹慎對待,該進程不應超過國民經濟對教育的內在需求。筆者認為這是當下在線教育政策監管的部分初衷。微觀上看,“流量思維”下的純在線教育機構依靠資本力量瘋狂攪動市場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超綱超量的問題,更不用說其重獲客輕教研輕服務的運營模式的不可持續性了。所以,當在線教培行業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時,未來線上教育的壓力和重點將由流量入口轉移到內容和服務品質上,真正“回歸到教育的本質上”。
在線教育和媒體融合有一定類比之處。新媒體發展過頭并超綱超量了,把傳統媒體給“擠”下去了,然后有了媒體融合政策。校外教培機構及其在線服務對傳統學校教育也形成了一定替代并出現超綱超量問題,于是有了民辦教育相關立法以及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政策。這其中,兩個行業的監管初衷很值得琢磨。
同樣,在線教育的競爭與大視頻OTT TV的智能電視終端競爭,也有很大的類比性。在這兩個領域,在互聯網資本支持下來勢洶洶的創業機構們,多輪競爭后發現自己最初的設想無法落地,能否活到明天還是疑問;而傳統機構倒是從這些創業機構中學到了很多“互聯網思維”,并改善了產品與用戶體驗。并且,在新一輪消費升級與技術迭代過程中,傳統機構和新興創業機構要把握未來機遇,都必須將“產業互聯網”進行深度的融合與創新!
關于研究對象的說明
按照筆者前述的說明,讀者大概已經明白:這相當程度是一個關于“產業互聯網”的產業研究報告——當然也有很多市場研究范疇包括大量的市場數據、產品數據、經驗數據等,更不乏各種案例研究。但在這一報告的撰寫過程中,產業的思維確確實實得到了各種市場據的驗證!
正是因為需要進行深入的“產業互聯網”研究,所以報告研究對象需要非常明確。如圖2和圖3所示,教育行業基本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領域:早幼教、K12教育、高等教育、職業培訓、語言學習、素質教育(以上面向校外,消費者是個體或機構)、教育信息化(面向校內,消費者是學?;蛘?。在巨大的市場支撐下,在線教育各個細分領域的競爭和生態都非常復雜。為了明確研究目的,本報告最終選擇了K12這一領域。因為,K12是現金流非常顯著的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
圖2:中國教育行業細分圖
圖3:在線教育細分領域縱覽(源自:艾瑞咨詢)
筆者的期望,不僅是描述在線教育產業的政策、產業規律、市場現狀與部分典型參與者;同時也期望所有愿意深入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能通過該本報告形成思維碰撞,更好地了解自身面對的產業互聯網運行規律。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3瀏覽量
103387 -
OTT
+關注
關注
3文章
61瀏覽量
24347 -
智慧屏
+關注
關注
2文章
356瀏覽量
19694
原文標題:重磅 | 家庭消費升級背景下,“AI+教育”走勢
文章出處:【微信號:iptvott,微信公眾號:流媒體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