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筆者看了一篇日本的報道,報道中提到,隨著5G網絡的全面覆蓋和成熟,汽車的無人駕駛技術將很快在全世界普及。而恰恰在前幾天,筆者還看了一本叫做《科技之巔》的書,在書中華為的董事以及戰略研究院院長徐偉文說了一番話。
“5G,它將成為智能社會的連接平臺和基礎設施。預計5G在國內只需要3年就可以達到5億用戶,而3G用了10年,4G用了5年。據華為預測,到2025年,5G網絡將覆蓋全球58%的人口,服務28億用戶。5G不僅更快,還能萬物互聯,讓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連接智能的網絡,給人帶來極致體驗。”
這翻話也說明了,如今全世界在普及和推廣5G方面真正的做到不遺余力。因為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的確非常巨大,就如接下來說的一項技術——機動車無人駕駛。
記得當年,在3G網絡剛剛覆蓋的時候,電視臺的新聞直播首先嘗試采用了3G網絡進行戶外直播,雖然網絡的波動會經常造成連接中斷,但無可否認的是,3G網絡的覆蓋改變了過去新聞發布的模式,由過去攝影師在戶外拍攝好片段回到電視臺發布到如今的直接在現場進行直播,這就是網絡升級帶來的便利。再看看今天,如今各個平臺戶外直播的主播們無一不是以穩定的4G網絡作為依靠。
再來看看我們要說的無人駕駛技術。
眾所周知的,無人駕駛技術就是通過安裝在汽車上的眾多傳感器來收集汽車以及路面的信息,然后通過車載電腦進行數據分析,再給汽車下達相應的指令,讓汽車自動完成駕駛員的操作,真正地代替了駕駛員而實現自動駕駛的功能。
其實,按照如今的科技水平,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無人駕駛技術的確已經是不難實現了,最難的是一個穩定且能夠全面覆蓋的網絡,而5G的出現恰恰地就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那么,是不是說等5G網絡成熟了,無人駕駛就能夠實現呢?當然不是,如果這么想,那就是高興得太早了!
正如剛才所說,的確,如今的科技在硬件和軟件方面要達到無人駕駛的技術水平,那是足夠的,如果再加上完善穩定的網絡,那可以說就是萬事俱備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里認可這項技術的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國家,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國。那么為什么在大多數國家都不認可無人駕駛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責任認定。
按照現時的規定,汽車使用了無人駕駛技術而導致交通事故后,由汽車制造商承擔主要責任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定責。光是這項規定就注定了無人駕駛技術在國內是不可能普及了。
到目前為止,全國的機動車保有量大約有3億臺,而其中有2.4億是汽車。面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使是人工駕駛也會出現非常高的事故率,更別說是無人駕駛了。尤其是一些路況復雜的路段,以及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共享的路段,誰也不能保證別人不會違章,那么由電腦控制駕駛嚴格遵照交通法編程的自動駕駛汽車會帶來的問題十分難以想象后果,在這種前提下,又會有哪家老牌汽車企業敢于推出無人駕駛汽車,而承擔售車后的巨大風險呢?
而另一方面,雖然在技術實現無人駕駛是可能的,但在硬件和軟件的可靠性都存在明顯的問題。我們如今所使用的智能手機上的傳感器不過是十個左右,在常溫條件下使用手機還有概率地出現故障。而無人駕駛的汽車上的傳感器則多大上百個甚至是數百個,而這套復雜的系統還需要在各種溫度,各種環境下運行,因此,哪一家企業能夠保證自己的設備百分百不會出現問題呢?
其次就是在軟件方面。大家都知道,所謂的無人駕駛就是通過編寫特定的系統,然后讓程序去代替人就執行汽車的指令。那么,這個程序必須是百分百安全和穩定的,因為任何一個BUG都有可能會引起可怕的交通事故。而且但凡是系統就涉及到權限的問題,而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系統敢稱得上是絕對安全。一旦系統被入侵和控制,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總結:綜合上述,雖然技術上來說無人駕駛是能夠實現,但結合規則與實際車輛的沖突,汽車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網絡安全的防護能力這幾點,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還是遙遙無期。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71瀏覽量
753306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58瀏覽量
120477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45瀏覽量
5641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