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CN報道,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 (JEITA)于12月18日在東京召開了發布會,宣布到2030年時全球對5G的需求將達到168.3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1萬億元)。其中,“5G數字解決方案”領域需求61.5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3.94萬億元),“物聯網設備”領域需求104.1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6.66萬億元),“基礎設施”領域需求2.8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2千億元)。2018年至2030年的5G需求年平均增長率為63.7%。
JEITA董事長遠藤信博表示,不論是消費用途或是工業用途,今后醫院、體育館、街區上會不斷涌現出新的服務。
據JEITA表示,到了2030年,5G網絡會有基于WAN(廣域網)的5G網絡和基于自建網的本地5G網絡。其中基于WAN的5G在2030年的全球需求為157.5萬億日元,本地5G網絡的全球需求為10.8萬億日元。
遠藤信博稱,未來的國際競爭力將建立在5G的基礎上,“從5G應用的角度看,我們更看好本地5G的發展速度”。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5瀏覽量
37596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OPPO躋身2025年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百強第八
、愛立信、中興通訊、諾基亞等科技巨頭繼續領跑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排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智能手機品牌OPPO憑借出色的技術創新實力,成功躋身全球前十,位列第八。 截至2025年初,全球
智能網聯汽車新增產值預測超2萬億元
據報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經歷著智能化升級的顯著提速。今年以來,新技術不斷迭代,新車型層出不窮,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人工智能、大數據、大模型以及5G通信等前沿技術正被廣泛應用
5G商用五年成效顯著: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
潛力。 與此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數據更是揭示了5G商用五年來對中國經濟的深遠影響。據測算,這五年來,5G技術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高達約5.6萬億元人民幣,其間接帶動的經濟總產
華為5g技術介紹 華為5g技術的優勢
華為5G技術是當今全球通信技術領域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而備受矚目。以下是對華為5G技術的介紹及其優勢分析: 一、華為5G技術簡介 華為作為
預測2030年5G RedCap連接數或達近10億
近日,市場調研機構Omdia發布了關于5G技術的最新研究報告。該報告預測,到2030年,5G RedCap(能力縮減)的連接數將以驚人的66%年復合增長率激增,預計將達到9.635億個。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在高度數字化的智能時代,Linux嵌入式板卡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4G/5G技術的普及,如何高效、穩定地管理這些嵌入式設備上的無線模塊,成為了用戶面臨的一大挑戰——嵌入式設備中的4G
發表于 07-13 16:45
有方5G模組深化物聯網技術在千行百業的應用
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典范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標桿。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商用五年來,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
請問mx880 5G數據終端可以設置優先5G網絡嗎?
固件版本固件版本5G_DTU master 1.2.5 當地5G網絡夜里會關閉, 設置lte?nr 或者nul?nr,夜里自動跳轉4G 網絡, 白天有5G 網絡時候不能自動切回來,得手
發表于 06-04 06:25
GSMA:預計2024年中國5G連接數將破10億,帶來經濟價值超2600億美元
該報告預計,至 2024 年底,中國的移動連接中有望超過半數轉化為高速5G連接;到2030年,更是可能占據全球5G連接總數的近三分之一,5G在中國的覆蓋率將接近九成,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
5G-A蓬勃發展加速邁向商用化,微美全息(WIMI.US)積極參與帶來豐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截至2023年底,全球5G設備達到16億臺,2023年新增約6億臺。到2030年,5G
什么是5G?5G的特點
同時還將滿足未來萬物互聯的應用需求,賦予萬物在線連接的能力。 5G 技術可以達到 20 Gbps 的理論最高速度,而 4G 僅能達到 1 Gbps。 5G 還可以支持更多的設備連接到網
美格智能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組SRM813Q驗證,推動5G輕量化全面商用
全球5G發展進入下半場,5G RedCap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成為行業焦點。近日,中國移動攜手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規模、最全場景、最全產業的RedCap現網規模試驗,推動首批芯
發表于 02-27 11:3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