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嗎?通過人工智能可以快速識別抓捕癌細胞。在醫療領域,前沿科技還能為我們帶來哪些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是否會替代醫生?
在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的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指出,醫療的基本模式是醫生和病人,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還是納米材料、手術機器人(14.360, 0.05,0.35%)、靶向治療,都是醫生使用的工具,是一種手段,它可以支撐、提高我們的醫療水平,但是它不能替代醫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 詹啟敏:通過大數據,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中國哪個地區容易犯哪種病,病因跟什么有關系,跟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有關系。在臨床上也是這樣,哪一類病人對什么藥物較敏感,對哪種藥物副作用反應較大,大數據都可以幫我們分析得很清晰。在之后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被動和盲目性逐漸抹掉。
例如,體檢時,很多人發現肺部上有一個結節,現在人工智能逐漸走到了前臺,它把臨床上對肺部結節已經讀過的片子,得到準確臨床結果的資料進行學習。當它看了幾萬張、幾十萬張片子后,準確性就非常高了,它可以判斷出哪個是良性的,可以不做手術進行觀察,哪個是惡性的,需要做手術,目前甲狀腺結節也在做同樣的實踐。
人工智能可以瞬間抓捕癌細胞,就像安防的攝像頭,它只需要把片子輸進去,自己就會讀,當它辨別這是腫瘤細胞的時候,就會告訴你,還有白內障的人工智能診斷,在這些領域目前都進展較快。
最近還有比較重大的進展,第一個是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專家,通過人工智能遠程交替地操縱兩臺異地的機器人。兩個手術在哪兒做呢?一個是在嘉興,患者是腰椎骨折;另外一個患者在煙臺,患者胸椎的椎體爆裂骨折。醫生在北京通過人工智能操作機器人,在嘉興和煙臺遠程進行兩臺手術。
除了這種手術之外,診斷也一樣。做一個檢查時,未來的診斷儀器可以瞬間通過網絡和大數據,把這個片子發到北京、上海,兩邊的醫生就可以同時讀片。
我們今天進入到人工智能階段,大家經常會問,現在的科學手段這么發達,科學手段可以解決這么多問題,那人工智能是否會替代醫生?
答案是不會,醫療的基本模式是醫生和病人。科技手段,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大數據、納米材料、手術機器人、靶向治療,它都是醫生使用的工具和一種手段,它可以支撐、提高我們的醫療水平,但是不能替代醫生。
同時,根據我們對醫療服務的定義,醫療服務不僅僅是醫療技術服務,醫療服務是醫療技術加上醫學人文。因為醫學不僅僅是科學,還是人學、社會學,所以醫學人文的情懷是永恒的。我們要讓這些高科技產品,包括人工智能等變得有溫度,就要把醫學人文融入到科技發展,融入到人工智能里。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9020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7瀏覽量
1375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