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為 Interact Analysis 的咨詢公司,就未來 4 年全球工業運動控制市場的發展做出了年均 3.3 % 的成長預期,稱中國將會以 6.7 % 的年均增幅繼續領跑全球運動控制市場,并于 2023 年在市場總量上達到美國的兩倍。本期,咱們就沿著這個全球化的視角,為大家的業務分析提供一個新維度,看下當前我國的運動控制市場有著怎樣的發展行情。
根據來自 Interact Analysis 的數據分析,2019 年全球工業運動控制市場的總體規模大約會在 2018 年 128 億美元的基礎上小幅縮減 3.8 %,其中伺服驅動與電機的總量約為 100 億美元;而如果按照各大洲地區來劃分,全球伺服市場中有將近一半的份額是來自亞太地區,近 1/4 的營業額是由中國市場所貢獻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其實已經遠超美國、日本和德國,成為是全球伺服傳動與運動控制領域的第一大市場了。
不僅如此,按照 Interact Analysis 的預測,未來 4 年,中國仍然會是全球伺服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沒有之一,年均增長率將約為 6.7 %,大概是全球平均水平(3.3 %)的兩倍之多。而預計同期日本和德國市場的年均漲幅將僅為 1.4 % 和 2.1 %。這意味著全球伺服運動控制市場與機電設備制造的重心將繼續向中國轉移。
從數控 CNC 與通用運動控制 GMC 的份額來看,中美這兩大運動控制市場中 CNC 部分所占的比重都相對較低,僅在 1/4 左右;而德國與日本在這方面則相對較高,都達到了約 1/3 的水平。這當然是與各國制造體系中機械加工產業的比重有一定關系的。
Interact Analysis 預測,未來幾年機床行業的弱勢表現,將使全球運動控制市場中 CNC 與 GMC 的比例,從現在的 34 : 68 逐漸演變到 2023 年的 30 : 70;換句話說,市場發展的驅動力將主要來自通用運動控制。而從上圖所示的各國 CNC 與 GMC 占比的趨勢預測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部分成長的重心仍將會落在中國市場上。
從伺服驅動的功率段分布看,1 ~ 5 kW 的產品是全球市場中營業額占比最大的一塊,不過考慮到不同功率產品之間的價格差異,目測 100 ~ 500 W 的伺服在出貨量上應該是最高的。
相比之下,在中國市場上,100 ~ 500 W 已經是營業額占比最大的一個功率段了,再考慮到不同功率產品之間的價格差異,這部分在出貨量上一定是遠高于其他功率段產品的。這除了是受到之前談到的市場中 CNC 與 GMC 占比的影響,當然也是與各國運動控制市場的行業分布密切相關的(稍后會談到)。
而在各功率段產品未來的市場預期方面,從 100 W 一直到 25 kW 都會有不錯的成長,這一點在全球市場都是一致的。
另外,Interact Analysis 在此次預測中還特別提到,全球運動控制市場中占比較小的集成驅動電機和多軸伺服驅動器,未來幾年的年均增長率都將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分別為 12.0 % 和 7.2 %。
再來看行業分布。
在全球伺服市場中,我們基本上可以把目前占比較高的幾個行業分成 3 大梯隊:
●第一梯隊 > 25 M$:金屬切屑;
●第三梯隊 > 5 M$:工業機器人和金屬成型。
它們中除了金屬切屑和金屬成型,未來幾年應該都會有一定的增長。與此同時,目前占比較低的移動機器人行業的成長潛力也是不小的。不過,這些并不會在總體上對全球市場的行業分布帶來太大的影響。
反觀中國市場,目前的行業分布與全球市場非常相似,只是總量小了些而已;但如果看一下 Interact Analysis 對各行業未來幾年的成長預測,我們就會發現,半導體及電子設備和工業機器人這兩個行業都會在 4 年內達到約 100% 的總體增幅,明顯遠高于其他各個行業。相信這樣的市場預期,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基于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中大家所熟知的幾個行業發展趨勢而作出的,而全球制造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傾斜的驅動力其實也正在于此。比如:
●汽車的電動化與智能化所帶來的相關產業鏈的變遷;
●各行業領域的電子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上述幾點趨勢所帶來的全球市場對半導體元件和電子產品需求量的顯著增加;
另外,如果將上面兩張圖對照一下就不難看出,未來幾年中國伺服市場在大部分行業的成長率都是明顯高于全球市場水平的。
最后我想聊聊大伙比較關心的市場份額。
上面這個表是 Interact Analysis 給出的2018 年全球運動控制市場中各大品牌的份額排名。榜單中有不少優秀的歐美系品牌,放在中國市場怕是連號都快排不上了,在它們前面的,除了幾個主流的日系品牌,還有一些近幾年迅速成長起來的國貨品牌。有人說,這是因為國內用戶總體上更加適應日系品牌的產品和服務體系,也有人開始為國貨品牌們加油點贊。我倒是覺得,這恰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伺服運動控制市場在成熟度上其實還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間。拋開山寨的問題不說,試問那些快速“致富”的品牌,有幾個敢說自己是憑借優質、可靠的產品方案,而不是光靠低價和所謂的服務“贏得”市場的呢?
從市場發展的維度來看,之所以會出現上述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我想大致應該離不開這幾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
●我國的機電設備的復雜性和集成度與歐美日等成熟工業市場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很多行業都存在大量簡單的入門級伺服應用;
●我們很多用戶在伺服與運動控制方面的應用經驗還相對較淺,很多時候還不能對產品的性能、品質和可靠性...提出具體準確的嚴格要求;
●國內不少企業的業務發展模式依然是單純追求產品的銷量和營業額;
通俗地說,這其實就是市場快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成長的煩惱”。很多進口品牌紛紛放低身段,推出適應中國市場的經濟款產品,比如:羅家的 Kinetix 5100、西家的 Sinamics V90、博世力士樂的 HCS01、三菱電機的 MR-JE T ... 等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所作出的“戰略決策”。
而隨著未來幾年全球機電設備與運動控制市場的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各行業(尤其是電子與半導體)伺服應用的難度和復雜性的不斷增加、國內用戶在運動控制技術方面的綜合能力與經驗值的持續提升、以及各類新技術的落地普及...,屆時整個伺服市場的格局一定是會作出相應調整的。
-
運動控制
+關注
關注
4文章
579瀏覽量
32857 -
伺服驅動
+關注
關注
3文章
85瀏覽量
177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