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三屆中國(國際)Micro-LED顯示高峰論壇在近日舉行,論壇上透露出LED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在Micro-LED顯示產業化問題上,專業人士認為首先應發展相比LCD或OLED更具優勢的產業,主要針對TV、可穿戴設備、車載等運用場景,以及適用于柔性透明的運用場景。并且預計明年開始會有更多產品出現。但規?;逃萌杂兄T多問題需要解決。
發展勢頭良好
Micro-LED是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即將LED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與OLED一樣能夠實現每個圖元單獨定址,單獨驅動發光(自發光)。芯片尺寸方面,Micro-LED一般小于50微米,小間距LED在500微米左右。作為Micro-LED的過渡,Mini-LED介于50微米到200微米之間。
憑借諸多優異顯示性能,Micro-LED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包括功耗低、亮度高、超高解析度、高色彩飽和度、響應速度快、對比度高、可視角度寬、自發光和使用壽命長。理論上,Micro-LED的功耗約為LCD的10%、OLED的50%?;谶@些優異性能,Micro-LED有望在穿戴式終端、智能手機、AR、VR、車載顯示、電視和大型顯示的應用上發揮優勢。
自2012年索尼在CES上推出首個Micro-LED產品(TV)以來,三星、華星光電、康佳、天馬、LG等都相繼秀出自家Micro-LED產品。Micro-LED產業逐漸升溫。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海外初創Micro-LED公司不斷涌現,且幾大互聯網企業如蘋果、Google、Facebook都已介入;同時,京東方、華星光電、熊貓、維信諾、友達光電和群創光電等顯示面板企業,三安、乾照、華燦等LED芯片企業,國星、雷曼、瑞豐和聯電等LED封裝企業紛紛加入。
業界認為Micro-LED將在5G時代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鄭有炓介紹,Micro-LED將支撐5G+8K和5G+VR/AR終端顯示的新要求。隨著量產技術的突破,Micro-LED顯示有望成為5G信息時代終端顯示的主流技術。
友達光電前瞻技術研究中心資深協理林雨潔表示,5G和AIOT時代來臨,對顯示器產業帶來了很大沖擊,但這種沖擊是良性刺激。資訊傳遞速度越來越快,對承載硬件的要求越來越高。新應用不斷出現,為顯示器帶來各種各樣應用的可能。
探討產業化之路
Micro-LED顯示技術被視為顯示技術發展的新風口,但其高成本、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問題仍待突破,Micro-LED技術大規模產業化仍需時間。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處長王威偉認為,產業化需要把握好三個原則。首先,技術選擇要盡早服從產業化需求?!皬腃RT到液晶,當時并不認為液晶技術最優,但20年過去液晶產業發展起來了。因此,產業化未必開始就用最優的技術?!逼浯?,產業化過程中要有技術迭代的能力和資源。“如果技術好,但投入成本巨大,沒有持續的迭代能力,這項技術難以產業化?!钡谌覝誓壳翱梢援a業化的方向?!氨筹@和大尺寸是目前Micro-LED相對看得清的細分方向。芯片制造、材料、模組、面板等相關企業要在確定的目標上共同探討產業化之路。圍繞目標,盡早推出商品,而不僅僅是產品。”
多位專家和企業代表認為,考慮到Micro-LED不可替代性優勢,大尺寸和小尺寸可能更適合率先產業化。大尺寸Micro-LED顯示器方面,聚焦5G+8K、5G+IOT+CC+AI引發的新需求以及電視機大尺寸、超高清、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小尺寸Micro-LED顯示器方面,聚焦5G+AR/VR顯示終端需求,發展便攜式終端AR、VR、智能手表以及陽光環境中使用的車載等抬頭顯示應用。
鄭有炓表示,2012年以來,相繼推出了高階高端樣機和產品,并接受訂貨。但消費者負擔得起的高階高端產品才有市場前景。5G+AR/VR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風口,作為其生態圈終端微顯示,對Micro-LED微顯示產業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Micro-LED微顯示經過10多年的研發,產業化技術路線開始明朗。近年來,眾多研究部門和企業不斷推出樣品樣機,且顯示業界巨頭高調投入,搶占先機。
镎創科技創始人&執行長李允立認為,Micro-LED短時間取代LCD或者OLED不是合理方向,應該考慮從后者很難做到的領域切入。Micro-LED的結構相對簡單,在柔性顯示和透明顯示等方面具備優勢。
此外,可以在性能要求高但成本敏感度相對低的應用領域入手,比如車載顯示。
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證券報從峰會現場了解到,Micro-LED的產業化之路并不容易。有觀點認為還需要2-3年時間,也有人認為需要3-5年時間。這與Micro-LED顯示產業仍要解決的諸多問題密切相關。
巨量轉移(包括傳遞、檢查、測試、修復)是制作Micro-LED顯示屏的關鍵技術。傳統的LED在封裝環節,主要采用真空吸取的方式進行轉移。由于真空管在物理極限下只能做到大約80微米,而Micro-LED的尺寸基本小于50微米,所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在Micro-LED時代不再適用。目前,Micro-LED的巨量轉移技術包括精準抬放技術(分為靜電力、凡德瓦力、磁力)、自組裝技術、選擇性釋放技術、轉印技術和COB技術。
巨量轉移存在兩大挑戰:Micro-LED芯片在進行大量、多次轉移時的良率必須達到99.9999%,精準度控制在±0.5微米以內;RGB全彩顯示需要對紅、藍、綠芯片分別轉移,要求精準定位燈珠。比如,量產分辨率為FHD(全高清)的Micro-LED屏幕,需要1920*1080個像素,也就是200萬個像素。而每個像素由R、G、B三個Micro-LED芯片組成,需要600萬顆Mciro-LED。一塊屏幕需要600萬顆微米級別的LED芯片等。
巨量轉移技術不夠成熟會影響產品的良率和轉移效率,進而推高制造成本。這也是目前少數大尺寸Micro-LED產品售價高昂的原因。成本下不來,Micro-LED的量產就會很艱難。同時,由于存在多個巨量轉移技術,企業面臨選擇問題。
其他方面的問題還有類似于效率越高LED芯片要做得越小,且要確保每一顆芯片的光電性能都一樣;三基色Micro-LED的像素光源問題。目前主要采用藍光+熒光粉的解決方案,需要解決紅光問題;三基色Micro-LED的像素組裝尺寸微米化受限,難以實現超高密度封裝等。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252瀏覽量
660580 -
micro-led
+關注
關注
0文章
78瀏覽量
83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