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為為什么棄用寒武紀AI IP,這要從華為為什么在麒麟970芯片中采用寒武紀AI 處理器說起。
寒武紀科技作為全球第一大AI芯片獨角獸公司,依托中科院計算所的強大科研實力,早在2016年就開發出了AI處理器Cambricon-1A,也是第一款商用深度學習處理器;于此同時,在由阿里巴巴、聯想等資本聯合投資下,完成了1億美元A輪融資,寒武紀一時風頭無兩。
攜手寒武紀明修棧道
而此時的華為還在全力優化的麒麟960手機芯片,主攻另一個對麒麟處理器更加重要的高地---GPU,完全無暇把研發重點放到AI處理器上面。2016年10月,在解決了最后一個短板GPU后,華為推出的了集成強大GPU(Mali G71 MP8)的麒麟960芯片,大大提升華為手機游戲性能,這也是當年Mate 9和榮耀V9的最大賣點。
也是在同樣的2016年,寒武紀推出首款AI處理器Cambricon-1A,確立中國第一AI獨角獸公司的地位,彼時AI概念正風靡全球。
而此時華為也正在預研下一代手機處理器---麒麟970,AI作為下一個手機營銷噱頭,華為自然不會錯過。無奈自家海思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還不成熟,因此華為決定在麒麟970芯片中集成寒武紀的AI處理器IP,以搶占“全球首款集成AI處理器的手機芯片”名號。
AI作為麒麟970的“大腦”,可以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其集成了55億個晶體管,比高通驍龍的31億個、蘋果A10的33億個,多了將近20億個晶體管的情況下,功耗卻比前者少了20%,此款芯片的發布也確立了華為頂級手機芯片廠商的地位。接著2018年9月華為推出了同樣集成寒武紀雙核NPU的麒麟980芯片,讓之后發布的華為Mate 20大放異彩。
華為卻一直淡化其AI處理器的出處,同時有跡象表明,華為采用寒武紀AI技術開發麒麟970的2017年, 華為海思一直與ARM合作研發基于ARM Trillinum框架的AI技術。
由此可以推斷華為采用寒武紀AI處理器,只是權宜之計,只不過是在為自家AI處理器的研發爭取時間。
自研AI顯露真身
作為本土研發實力最為強大的科技公司,華為在5G通信,企業網,云計算,安防芯片,以及智能手機領域,都是全球前三名的領導者。這也意味著,華為對AI技術的應用場景和處理能力,是非常苛刻的,以便通過AI確保自家產品競爭優勢。
而寒武紀作為單純進行AI開發的技術公司,顯然沒有華為對多應用場景的深刻理解,更無法滿足華為多領域的AI技術需求。從成本的角度考慮,華為也不會容忍---在自身擁有強大算法和芯片研發實力的情況下,再去外購AI芯片。從系統集成的角度看,外購寒武紀的AI處理器,顯然沒有華為自己研發而獲得更大的系統性能優化、提高。
終于在2018年10月華為連接大會上,華為向外公布了其“達芬奇計劃”:消費終端 (Consumer Device)、公有云 (Public Cloud) 、私有云 (Private Cloud)、邊緣計算 (Edge Computing)、IoT行業終端 (Industrial IoT Device) ,布局這5 大類AI應用場景。
被業界盛傳已久的華為AI芯片,也終于露出真身,華為一口氣發布兩款AI芯片:高端的昇騰910和應用于邊緣計算的昇騰310。
昇騰910性能極其出色,半精度為(FP 16):256 Tera FLOPS,是Nvidia V100 AI芯片的100倍,主要應用于高端服務器和云計算。
昇騰310是一款高算力低功耗的AI SOC,主要用于智能手機、智能附件、智能手表等消費電子領域。
在2019年,繼在中端處理器麒麟810上試水后,華為終于在其高端麒麟9系列智能手機芯片中,首次集成了自研“達芬奇架構”的AI處理器(NPU)的麒麟990,結束了使用兩代的寒武紀AI處理器。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1瀏覽量
251506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28瀏覽量
268887 -
寒武紀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86瀏覽量
7388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