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隨機清掃到陀螺儀導航再到激光導航,掃地機器人不斷進行技術升級,但隨著激光導航技術的不斷成熟,行業進入同質化時代,產品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小。與此同時,隨著使用時長的累積與認知程度的加深,當前掃地機的種種短板也逐漸暴露消費者的視野中。
對消費者而言,掃地機器人的智能化、自動化是最為關注的一點。消費者希望通過掃地機器人一勞永逸的徹底解決繁瑣的日常家庭清潔任務。然而,目前多數掃地機仍存在由避障局限引起的卡機、誤掃等問題,需消費者從旁輔助才能完成清掃,這與用戶“解放雙手”的消費初衷背道而馳。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掃地機主要傳感器多位于掃地機頂部,其可視角度在垂直方向都很小,無法實現大范圍障礙物檢測,對于低于或略高于機身(高于機身,但會碰到激光雷達)的障礙物,例如柜底、門檻、近地處電線等,掃地機器人都無能為力,時有卡機、線體纏繞等問題發生。另外,此類掃地機器人對近處的障礙物采用的是試探性碰撞方式,房間內的易碎物品安全性難以保證。
為了解決這一行業痛點,近日,國內立體視覺方案提供商INDEMIND推出了針對掃地機避障需求的關鍵部件——雙目避障模組。
INDEMIND聯合創始人姜文介紹,雙目避障模組是一款針對掃地機避障需求研發設計的雙目立體視覺傳感器。該模組可提供大視角深度解算與AI物體識別功能,幫助掃地機擴大避障檢測范圍與識別精度,避免卡機、線體纏繞、誤掃、誤觸等問題,實現掃地機主動智能避障。
丨破局:以“立體視覺+AI識別”技術,打破掃地機避障困局
眾所周知,當前掃地機人避障痛點主要在于:一是檢測范圍較小,無法實現大范圍障礙物檢測;二是無法精準獲取障礙物深度信息,多采用試探性碰撞方式來確定障礙物實際位置;三是無法獲取障礙物的具體屬性信息,時有漏掃、誤掃等情況。因此對于很多用戶來講,掃地機的實際體驗遠不如廠家宣傳般智能。
姜文表示,造成如此困局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術局限性所致,另一方面則是掃地機過多強調導航規劃的精準性,而對避障有所忽視,而INDEM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則從這三個方面對當前掃地機的避障短板進行了補強。
據了解,INDEMIND雙目避障模組可感知0.05-1.5米內的障礙物,配合水平60°,垂向30°視場角,可有效覆蓋傳統掃地機器人避障方案無法覆蓋的區域,實現全范圍障礙物檢測,提升掃地機感知能力和避障范圍,避免卡機、線體纏繞等問題。
同時,INDEM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充分發揮了立體視覺的技術優勢,可為掃地機提供深度誤差<1%的深度解算功能,無需試探碰撞,即幫助掃地機獲取障礙物具體位置,提前規劃避障路線。
此外,模組標配IR主動紅外探測器,可有效增強白墻和無紋理物體的識別精度,進一步提升掃地機避障性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INDEMIND雙目避障模組內置專為家居場景研發訓練的物體識別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目前,已支持識別百余種常見家用物體品類,識別精度<2cm,可快速、精準地識別數據線、電線、鞋子、寵物糞便等障礙物,從而執行主動識別避障,避免誤掃、誤觸。
“通過立體視覺結合AI物體識別算法,雙目避障模組不僅填補了行業空白,更是實現了掃地機避障性能的跨越式發展,就此而言,INDEMIND走在了行業的前沿。”姜文總結道。
-
陀螺儀
+關注
關注
44文章
785瀏覽量
98758 -
避障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5536 -
掃地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0文章
789瀏覽量
534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