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疫情逐漸平息,快迎來拐點的時候,日本和韓國卻發生確診病人暴增的情況,特別是在如今東亞三國各行各業聯系緊密的背景下,半導體產業受到沖擊已經成為了不可回避的事實,中日韓在近年來一直都維持著合作分工相對平衡的關系;日本生產上游材料,韓國生產中游芯片,中國生產中下游產品,且又是消費大國。但受此次疫情影響,這種平衡有機會被進一步打破。
日本在材料領域,一直處于高度壟斷的地位,尤其是生產電子產品,需要用到氟化氫氣體、氟化聚酰亞胺和光敏電阻等材料,這些領域的化學材料的全球供應中,90%都來自日本。
而韓國方面由于有三星、海力士等大型半導體工業企業的存在,生產的存儲芯片零件就占有全球市場的61%之多,此前就日韓出現的貿易摩擦,就使得韓國半導體產業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持續受疫情影響產能供應的話,將導致相關產品緊缺、價格波動等被動局面。
在半導體景氣周期向上與日韓疫情的影響下,漲價將預計進一步加劇上漲,據TrendForce數據,2019年12月底時NAND Flash價格已上漲逾10%,預期今年一季度環比漲幅10%以上。對此,行業人士認為,價格上漲是行業供需格局的最好證明,國內存儲企業實力目前仍難以與國際巨頭企業抗衡,但以國內半導體企業想要打破國外技術依賴的愿景,行業景氣下的供應關系,將有助于國產半導體企業擴大下游品牌客戶供應鏈份導入進度和產品認可度。并且在國內自主可控的浪潮之下,國內存儲芯片行業或可完成從0到1的突破階段。
回顧國內情況,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兆易創新等企業將吹響芯片國產加速替代的號角?根據集邦咨詢數據,2019年Q4長江存儲產能在2萬片/月,到2020年底有望擴產至7萬片/月,2023年目標擴產至30萬片/月產能,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NAND Fash廠商。合肥長鑫方面,專注于DRAM領域,整體投資預計超過1500億元。目前一期已投入超過220億元,19nm 8Gb DDR4已實現量產,產能已達到2萬片/月,預計2020年一季度末達4萬片/月,三期完成后產能為36萬片/月,有望成為全球第四大DRAM廠商。產能數據預估值令人欣喜,但最終能夠實現期望嗎?
作為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坂幸本雄認為,在DRAM市場,過去有包括日本廠商在內的眾多企業展開激烈競爭,現在韓國三星電子、韓國SK海力士、美國美光科技這3家形成壟斷,不過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如果通過爭取內需,搶先一步推進量產計劃的閃存,自然能掌握一定的全球份額。
不過,上游芯片器件漲價對于國內產業鏈來說始終是把雙刃劍,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無疑是未來國產芯發展的主要動力,但如果受疫情長期影響的話,上游生產鏈出現大規模停產,將會形成較大的供給缺口,影響全球電子產業的發展,而且疫情所帶來的消極情緒也會影響大眾的購買能力。
其實在經歷過中興事件、華為禁令,以及2019年日本與韓國的半導體風波之后,不難發現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國產自主可控已經逐步形成產業鏈。例如如今有芯片設計企業(含PC端、移動端、存儲器、人工智能)龍芯、申威、兆芯、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長江存儲、寒武紀、阿里平頭哥;芯片制造企業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封裝測試企業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等。雖然這些優質的半導體企業在各自領域都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想要實現國產替代仍需任重道遠,特別最近還遭受到新一輪的貿易措施,由美國及日本等42個加入《瓦森納協定》的國家一致決定擴大出口管制范圍,協定內容就包括有電子產品以及其他通用技術敏感清單等,其中電子產品與半導體之間的重要性相信無需多言。
責任編輯:gt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02瀏覽量
219730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66瀏覽量
181080 -
海力士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4瀏覽量
259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