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9年是5G部署的元年,那么已經到來的2020年,勢必成為5G基礎設施蓬勃發展、大規模建設的一年。圍繞5G建設這塊大蛋糕,各大通信巨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智能手機給5G帶來的翻盤機會
智能手機是打開消費者對5G認知的第一道大門。從幾年前5G還是一個概念,到2018年,已經有不少手機企業開始迫不及待展現已有的5G技術,悄無聲息地開啟了行業間的“5G追逐戰”。
這場追逐戰在今年持續加熱,早在7月22日華為就宣布要發布5G手機,到7月26日預售華為第一款5G手機,8月16日開售。而截止到7月底,已經官方宣布發售或預售的5G手機就有:華為、中興、OPPO、vivo等。
不管是從去年的技術展示,還是今年的扎堆上市,智能手機在5G這塊的推進都顯得比其他行業著急。
這其中緣由,和歷年換機潮有關。
2009-2010年中國進入了3G換機時代,當時的“大佬”諾基亞落馬,而在此之前,諾基亞和蘋果共同瓜分了整個手機市場一半的利潤。而現在,諾基亞已經身影難尋。
而到了4G時代,競爭愈加白熱化。
但由于4G在技術上的局限,新上市的4G手機產品在功能上沒有實質性的創新體驗,消費者不愿再為其買單。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7至2018年5月間,上市新機較以往增長了120%的情況下,全國手機出貨量卻同比下滑38.7%,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14個月的連續負增長。
這種由創新停滯和市場競爭帶來的瓶頸,等待著5G來打破。
所以,5G于智能手機品牌而言,更是一次翻身的機會,誰能率先推出一款“殺手級”產品,誰就將占領行業高地。
誰能笑到最后?
2020年,注定是5G爭奪戰最為慘烈的一年。盡管像諾基亞這樣的傳統巨頭在5G領域的群雄爭霸中顯露出疲態,但并不意味著其他幾家電信設備商就能夠輕松勝出。
根據各家披露合同數據來看,多元對抗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改變。
2020年1月9日,諾基亞宣布已經在全球簽署了63份商用5G合同。這63份商業合同不包括其他類型的5G協議,例如付費網絡試用、試點或示范。諾基亞稱,如果這些協議被包含在內,5G協議的總數將超過100個。
同樣,去年10月,華為向外公布,公司已在全球簽署了60多個5G商用合同。中興在去年11月宣布獲得了35個5G商用合同。
愛立信則在2019年12月宣布在全球簽署了78個5G商用協議及合同,并已為24個正式運行的5G商用網絡提供設備。
通過數據不難看出,幾大巨頭收獲的5G合同數量基本不相上下,沒有一家設備商成為市場認可的絕對領袖。
而在代表研發實力的專利數量方面。盡管華為的5G專利申請專利數量全球第一,但確認獲批的專利數量卻是三星、諾基亞最多。在5G專利的話語權方面,傳統巨頭諾基亞仍舊十分強勢。
據悉,諾基亞的合作伙伴主要來自美國、韓國、日本,以及歐洲部分國家。正是得益于專利家底和政治紅利,諾基亞自詡其是唯一一家5G技術被美國所有四大主要運營商、韓國所有三大領先運營商以及日本所有三大全國運營商選中的供應商,并且公司擁有2000多項5G必不可少的專利。
很顯然,即便諾基亞在5G競逐中疲態漸顯,但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勁敵。
而作為代表中國硬實力走向世界的公司,華為一直被譽為“民族之光”。在5G領域,華為的競爭優勢就在于過硬的技術水平。
通過不斷自我突破、自我創新,華為始終保持著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在5G部分核心器件,華為始終保持著領先行業1-2年的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是科技創新永恒不變的真理。在錯過了蒸汽時代、電力時代的歷史紅利后,中國從信息時代開始奮力追趕,可以想象,5G的全面商用勢必將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宏偉大幕。這一次,中華民族有足夠的自信與智慧,成為笑到最后的那個人。
責任編輯:gt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83瀏覽量
180126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7瀏覽量
251535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39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