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上午10點半左右,青島黃島區沿海河路和齋堂島路交匯處,忽然傳出巨大的爆裂聲,路面被徹底掀開,管道兩邊落滿飛濺的碎石。
這次事故,奪去了62人的生命,造成1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5億元。發生事故的管線位于東黃復線,建設于上世紀80年代末,事故發生時已服役27年,屬于老齡管道。
事故發生后,官方通報了事故的原因——由于與排水暗渠交叉段的輸油管道所處區域土壤鹽堿和地下水氯化物含量高,同時排水暗渠內隨著潮汐變化海水倒灌,輸油管道長期處于干濕交替的海水及鹽霧腐蝕環境,加之管道受到道路承重和振動等因素影響,導致管道加速腐蝕減薄、破裂,造成原油泄漏。漏油進入市政管網,工人清污時引發爆炸。
至今,上述案例都被當作材料分析檢測的反面教材。
“由于當時的工程技術水平,工程初期就沒有完全將環境因素、輸送的流體性能等多應力耦合作用機理科學論證,缺乏與應用緊密結合的全指標體系的材料標準供參考,無法做到科學選材用材。”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植崗對《大國之材》分析道。
“東黃復線事故”的悲劇反襯出材料專業化標準及評價體系的意義——發揮質量技術基礎要素間的協調互動作用,為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質量技術支撐。
應“以鋼為綱”而生
1871年,福州船政局締造了中國第一家鋼鐵加工企業,但隨后的湖北開采煤鐵總局和開平礦務局,最終都未能實現煉鐵計劃。
民國時期,中國冶鐵業的生產工藝與傳統社會相比,變化并不大。與近代西方鋼鐵生產相比,中國傳統冶鐵業在生產、運輸的各個環節均顯得十分落后。
鋼鐵工業建設要求的出現,是傳統農業經濟開始向現代工業經濟轉型的必然結果。1949年年底出訪莫斯科時,毛澤東提出了“鋼鐵要過江”,與蘇聯簽訂的援助項目中,包括在南方建設鋼鐵工業基地。
“老一輩有一個說法,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取決于鋼鐵的產能,當年‘趕英超美’口號背后的支撐就是鋼鐵的產量要趕上英國,超過美國。”楊植崗介紹說。
在這樣“以鋼為綱”的背景下,新中國在很短的時間里播撒了大批鋼鐵的種子,1952年成立的重工業部鋼鐵工業試驗所便是其中一粒。這也是鋼研納克最早可追溯到的歷史。
1952年11月,鋼鐵研究總院創建,初期為重工業部鋼鐵工業試驗所,并組建化學分析實驗室。1956年,鋼鐵工業綜合研究所化學分析組成立。
據楊植崗介紹,成立初期,鋼鐵研究總院承擔的任務是表征、評價、測試材料的性能等等。“當時研究院下面組建各個材料研究室,相當于是一個材料測試表征技術的對材料研發的支撐平臺。我們隨著國家鋼鐵產業的發展,不斷提供相應的檢測方法、測試標準、檢測裝備,同時也為行業培養輸送了大量的檢測專家。”
1984年,國家科技部成立了15個國家分析測試中心,其中包括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
“到目前為止,全國一共15家這種頂尖的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當時對這15個中心的定位是測試技術研發中心、測試標準的研發中心和專業測試技術專家培養中心。”楊植崗介紹說,兩年后,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準成立。
1997年,鋼鐵研究總院整合測試資源成立分析測試研究所。
2001年,鋼研納克的前身——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此后北京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有限公司、納克公司上海分公司(非獨立法人機構)等機構相繼成立。
2010年,10月1日,納克公司海淀儀器分公司(非獨立法人分支機構)成立。同一天,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業務進入鋼研納克,鋼鐵研究總院試樣加工業務進入鋼研納克。
“2011年,我們又把所有項目以及原來的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并了到鋼研納克。整合之后,就開始啟動上市工作。”楊植崗說,經過8年的努力,2019年11月1日,鋼研納克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橫穿鋼研納克的發展歷程,中國所有涉及到“黑色”材料的測試技術、測試表征、測試裝備的發展,多有鋼研納克的貢獻。
“從鋼鐵生產端來講,我們推動它的質量提升,從應用端來講,我們給他們提供了選材用材的依據。”在楊植崗看來,鋼研納克像是一座連接金屬材料生產端與應用端的橋梁。
助推檢測儀器國產化
“起初,幾乎整個鋼鐵產業里引進的第一臺測試儀器都在我們這里,而這些測試儀器全部要靠進口。”楊植崗介紹說。
2000年之前,鋼研納克的作用更多偏向一個檢測儀器應用技術研究機構:引進儀器,將儀器的使用性能、測試方法、測試標準研究透,做成完整的方案,反復模擬實驗,無誤之后再將方案推廣至整個行業。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提出加快現代創新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科研院所企業化改革。
在此背景下,原北京鋼鐵研究總院轉制,2001年,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主營檢測儀器代理銷售業務。
2001年起,鋼研納克開始自主研發生產檢測儀器。經過五年時間的努力,2006年,鋼研納克已經可以批量生產檢測儀器。
“提到對行業的一點貢獻,我覺得是2006年我們的儀器出來以后,國外的儀器售價大幅度下降。可能以前賣100萬一臺的儀器,在我們的儀器大規模生產后,只要50萬就能買到。另一方面規模較小的企業也可以用到較高端的國產質量控制儀器。”楊植崗說。
鋼研納克的貢獻不僅在于大幅降低了檢測儀器的進口成本,站在更高的角度,它生產的儀器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在部分領域起到了進口替代的作用。
鋼研納克核心業務
據楊植崗提供的數據,目前,金屬材料行業的檢測儀器已實現30%的進口替代。但其他材料行業的檢測儀器,目前對進口依賴依然較大。
“中國檢測儀器的發展舉步維艱,非常難做,需要長時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楊植崗感慨,儀器屬于高端制造,涉及光學、機械、電子、自動控制軟件等多學科的知識,且與國家技術產業緊密相關,只要其中一環有短板,整體就無法達到預期。
“哪天實驗室的儀器全都換成國產的,那才是真正的科技強大了。”楊植崗說,目前無論是去中科院實驗室、企業、還是海關,看到的國產儀器都很少。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近20年的努力,鋼研納克在業內已小有名氣,在國產設備領域也屬于高質量發展引領。在楊植崗看來,雖然國內外差距還在,但該差距已在慢慢逐漸縮小。
積極建立中國材料與試驗標準體系
在汽車面板材料選擇上,汽車巨頭寶馬、奔馳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標準,包括對材料性能的評價等指標。
“如果我國鋼鐵企業想把產品賣給它們,就要按照它們的標準去做實驗,一整套實驗下來,實驗經費達數千萬元人民幣,完成的產品只有符合它們的標準才可出售。”楊植崗略帶遺憾地表示,“但中國的汽車工業在這方面沒有標準。”
在楊植崗看來,沒有標準體系對產業發展來說非常不健康的。缺乏標準體系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生產端與應用端的脫節。
多年來納克參與了由中國工程院牽頭的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材料行業里德高望重的院士均認為中國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材料與試驗標準體系。
2016年,在王海舟院士的推動下,CSTM(中國材料與試驗標準委員會)成立,工信部、國家標準委、中國工程院主要領導參加了成立大會,并為CSTM成立揭牌。旨在以材料與試驗標準體系與評價體系推動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生產工藝穩定性、材料性能符合性、產品服役適用性”的專業化標準及評價體系,該體系以標準為基礎,評價為牽引,表征為依托,力求充分發揮質量技術基礎要素間的協調互 動作用,為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質量技術支撐。
作為國內鋼鐵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CSTM秘書處所在單位,鋼研納克同樣致力于打造中國材料認證體系,讓材料企業更好地服務于應用端,解決“有材不好用”的尷尬局面。目前CSTM已經發布標準近200項,參與標準研發的各類專家約3000名,全國社團組織標準化工作成績名列前茅。
截至目前,鋼研納克已在長三角、西南等工業重鎮先后布局成立上海分公司、江蘇研究院、成都分公司等分支機構。并充分發揮技術研發優勢,承擔了大量的國家重大課題,近五年承擔的國家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中國工程院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達29項。
完成/參與重點工程結構的無損檢測典型案例
在國際上,鋼研納克積極參與國際ISO標準制定,公司及子公司牽頭制修訂7項國際標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20余項、制定170余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為中國材料獲得“國際貿易通行證”。
“我國的材料測試才剛剛開始,材料檢測儀器也面臨‘卡脖子’的難題,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發展空間還非常大。”楊植崗認為,材料測試是一項百年工程,希望各界重視起來。
【人物介紹】
楊植崗,1971年出生,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冶金標準樣品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化分會副主任委員。曾從事鋼鐵材料痕量、超痕量氣體元素檢測技術和裝備研發工作,獲省部級科研獎勵多項;參與主持“中國材料試驗標準體系”的建設及運行工作。
【企業介紹】
鋼研納克(300797),控股股東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管轄二級子公司。是國內鋼鐵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也是國內金屬材料檢測領域業務門類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測試研究機構之一。公司擁有“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冶金工業鋼材無損檢測中心”三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和“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鋼鐵行業中心”、“金屬新材料檢測與表征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業(特殊鋼)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三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務或產品包括第三方檢測服務、檢測分析儀器、標準物質/標準樣品、能力驗證服務、腐蝕防護工程與產品,以及其他檢測延伸服務。
【業務介紹】
1.第三方檢測:包含金屬材料化學成份檢測、力學性能檢測、材料失效分析、無損檢測、材料性能表征等業務,擁有CMA、CAL、CNAS、NADCAP、Rolls-Royce、CMC PTP、RMP、ISO 9001等多項資質。
2.分析儀器設備: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光譜類、質譜類、氣體分析、力學性能、便攜式X熒光、食品中重金屬檢測及環保類檢測儀器及設備,擁有以王海舟院士為首的百人研發團隊。
3.標準物質研制:從1952年起至今,共研制1000余種標準物質,產品覆蓋光譜、化學、粉末、氣體、溶液、力學等黑色、有色金屬、礦石、食品等領域。
4.能力驗證:國內首家具有能力驗證提供者資質的第三方獨立法人機構,專業從事實驗室能力驗證、測量審核及檢測人員技術能力培訓,是Nadcap承認的能力驗證項目提供者。
5.計量校準服務:由“力學計量站”、“溫度計量站”、“儀表計量站”、“長度計量站”、“化學計量站”等組成,可提供化學、材料力學、無損檢測、物理等設備,儀器儀表、溫度、長度等校準工作,負責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及規范的制修訂、應用計量儀器的研制等研究工作。
6.海洋防腐工程:提供防腐技術研究咨詢、防腐方案設計及工程施工等系統化的方案解決服務,具備環境腐蝕研究、艦船腐蝕防護、耐蝕鋼檢測等多項綜合性腐蝕研究能力。
-
金屬材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8瀏覽量
10887 -
檢測儀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1瀏覽量
14828
原文標題:鋼研納克:積極建立中國材料試驗與標準體系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眾號:新材料在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