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美國對中國從事國民融合的半導體企業進行無限追溯,但中國半導體企業一直嚴格按照相關行業規則經營,此次事件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美國從去年開始對限制我國半導體技術發展,將華為等列入美國清單,國產半導體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一、美國實施無限追溯
5月12日晚間,美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LAM(泛林半導體)、AMAT(應用材料公司)等公司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機制生效。
這也意味著,中國晶圓代工廠購買的美國半導體設備無論如何都不能被轉交軍方,同時也不能利用這些設備為軍方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即使是生產的是一些可能被用做軍事用途的民用集成電路,也不能被用于軍用,否則可能后果很嚴重,前面有中興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4月27日,美國商務部就宣布了針對中國出口實施新的限制措施,旨在防止中國、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實體通過民用供應鏈或在民用供應鏈下獲取發展軍事用途的美國技術,然后應用到軍事和軍事最終用戶。
新規進一步擴大了需要許可證的物品的種類,半導體則是重中之重。雖然,去年美國已經將包括華為在內的一大批的中國實體列入了“實體清單”,限制這些實體采購包括美國芯片在內的相關產品和技術,但是,對于那些不在實體清單當中的中國半導體廠商,他們利用美國設備或技術生產的民用芯片則是不受限制的。
現在美國方面認為,中國軍方可能通過軍民融合的方式,將一些民用技術應用到軍用方面,于是,美國商務部便升級出口管制措施來阻止這一可能。
而現在美國泛林半導體和應用材料公司的這一舉動,也正是進一步落實美國新升級的出口管制措施,以避免半導體生產設備被中國軍方利用。
二、國產替代任務艱巨
美國泛林半導體成立于1980年,此后通過并購OnTrak Systems Inc.、Bullen Semiconductor、SEZ AG集團等半導體設備廠商,成為了全球第五大半導體設備廠商。產品主要包括刻蝕設備、薄膜(Deposition—CVD/ECD/ALD)設備以及去光阻和清洗(Strip & Clean)、鍍銅等設備。2017年刻蝕設備銷售額約占全球45%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其中導體刻蝕約占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介質刻蝕約占全球2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二。CVD約占全球市場20%左右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三。
根據VLSI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系統及服務銷售額為811億美元,前五大設備廠商當中,應用材料以17.72%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泛林半導體以13.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半導體國產化的方向已經深入人心,卡脖子三個字更加形象地讓市場知道我們科技的短板,中興、華為被貿易戰打壓,徹底將半導體國產化推向高潮。所以,有關半導體國產化在此無需贅述,下圖中的0%,非常醒目地提醒著市場,半導體國產化之路還很長,是持久戰,國產化驅動半導體大行情的邏輯中短期內沒變。
近年來,中國在半導體設計、封測等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如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在薄膜沉積設備、刻蝕機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國產半導體設備整體上仍然與國外廠商有著很大的差距。國內的半導體制造對國外半導體設備依賴比較嚴重。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的晶圓代工廠想要避開全球第一和第四大半導體設備巨頭是完全不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加速14nm的生產,今年1月24日,國內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已根據商業條款協議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的12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應用材料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代價為約6.2億美元。
隨后在2月18日,中芯國際又宣布,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集團發出一系列購買單,共耗資6.01億美元(約合42億元人民幣)。
三、特朗普政府想讓芯片巨頭在美建廠
兩大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和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10日向路透社證實,美國政府正與多家半導體企業洽談在美國建造芯片鑄造廠事宜。
立場一貫偏于保守的美國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站說,新冠疫情加深了美國政商界人士對全球供應鏈問題的擔憂,不少人希望減少美國在半導體這一核心技術領域對亞洲供應源的依賴。
英特爾公司發言人威廉·莫斯當天以電子郵件向路透社證實,企業正與美國國防部商討改善微電子等相關技術的美國國內供應源。
臺積電發言人高孟華同一天發表聲明證實,正與美國商務部商討在美國建廠事宜,但尚未作出最終決定。我們正積極評估所有合適地點,包括美國,但尚無具體方案。
美國芯片制造商近年來因成本高昂、技術開發周期短而不太愿意在美國本土建廠。但近期芯片制造商回歸本土的意愿有所增強,主要源于對亞洲供應鏈易受沖擊的擔憂,以及美國國防工業對使用本土制造高端芯片的上升需求。
五角大樓去年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報告指出,美國數字工業相當依賴中國和韓國,特別是中國臺灣,對大多數美國最大、最重要的技術企業而言都極其重要。報告建議美國政府調整政策以解決這一問題。
據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站報道,美國數十家半導體生產商中,只有英特爾有能力生產10納米及以下芯片。這種芯片速度最快、能耗最低。另外兩家有能力生產同等級芯片的廠商是臺積電和三星。臺積電去年財報顯示,這家企業為高通、博通等不少美國芯片公司代工制造產品。
美國政府為緩解疫情沖擊出臺的經濟刺激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芯片制造商回歸本土。知情人士披露,美國政府日益將芯片制造視作關系國家安全的重點產業,刺激政策可能向芯片行業傾斜,意味著相關企業獲得更多資金支持。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內容參考自新浪科技、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文章
859瀏覽量
486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