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許強通過手機上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隨時關注著中國西部廣大地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的動態變化與危險性狀況。
“進入汛期,精神每天處于緊繃狀態。”作為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和自然資源部特聘的地災應急處置專家,他表示,雖然我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先后開展了系統全面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和多輪針對災害隱患的“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并對一些地災隱患點采取了人防+技防等監控手段,但是仍不斷有災難性地質災害事件發生。
“事后調查發現,這些重大地質災害近80%都不在已發現的隱患點范圍內。”許強表示,在山高林密或人員難到達的地方,依然隱藏著不少未被發現的隱患點,這讓人非常擔心。
“2017年茂縣疊溪山體突發高位垮塌就一個典型案例。”許強介紹說,這次災害的隱患點主要潛伏在海拔3400多米的山頂附近,山體陡峭、樹林茂密、人跡罕至,但村子就在山下,最后釀成悲劇。
許強告訴記者,正如經驗再豐富的醫生也需要顯微鏡、聽診器等設備幫助發現病灶,目前一種名為激光雷達的裝置正在成為發現地災隱患的利器。
九寨溝地震后同一部位的航拍影像與激光雷達影像對比圖
據介紹,人們將三維激光掃描儀搭載在飛機或無人機上,對大地開展激光掃描,通過激光反射光測量目標距離,進而生成高精度的三維表面模型。這項技術的神奇之處在于,其可以進行植被、房屋等地物的去除,使隱藏于茂密植被之下的古老滑坡體、山體裂縫、松散堆積物、活動斷層等隱患暴露無遺。此外,該技術還可用于城鎮建筑三維建模、電力巡線、礦山開采和林木生長進度評價等多個行業領域。
許強說,這項技術已比較成熟,不僅測量精度達到了厘米級,而且通過不斷的小型化,激光掃描儀的重量已從原來的幾十公斤減少到幾公斤,能夠被廣泛搭載到無人機上,應用變得很便利。近20年來,該技術在西歐、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大規模應用并發揮重要作用。如2005年,臺灣島進行過一次全域激光雷達飛行掃描,專家據此解譯出261處大型滑坡隱患,2010年通過復核發現其中53處隱患已實際發生滑坡。
“遺憾的是,這項技術在國內應用范圍還很小。”許強說,除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省市已開展大規模掃描外,其他很多省市尚未系統應用,四川目前也只九寨溝、丹巴等地開展了示范性應用,“思想認識程度不夠、財力經費不足,都是制約技術推廣的原因。”
這次參會,許強呼吁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聯合其他相關部門盡快部署和分批實施中國“激光雷達計劃”——首先開展地震及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經濟發達地區、重要城鎮的激光雷達掃描飛行,然后分期分步實現全國所有區域的全覆蓋,為“數字中國”提供最高分辨率的地形數據支撐。同時,應在新一輪的地質災害調查中充分利用該技術,最大限度地排查和識別出已存在的隱患。
責任編輯:pj
-
顯微鏡
+關注
關注
0文章
558瀏覽量
23021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29文章
10420瀏覽量
180146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3967瀏覽量
1898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